吳哥窟曾是古高棉王國的首都,被譽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蹟之一

2020-12-05 馨悅旅遊攻略

廣義的吳哥窟是指吳哥古蹟群,位於暹粒市區北部約6公裡處,曾是古高棉王國的首都,《古墓麗影》、《花樣年華》等電影曾拍攝於此,被譽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蹟之一。 吳哥古蹟現存600多處,大吳哥和小吳哥是它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有許多精美的佛塔以及眾多的石刻浮雕,這些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塊壘砌而成。佛塔刻有各種形態的雕像,有的高達數米。 吳哥寺中的五座蓮花蓓蕾似的佛塔高聳入雲,是高棉民族引以為驕傲的精湛建築。除大吳哥、小吳哥及三個王都中心外,女王宮和空中宮殿也是吳哥古蹟中著名的景點。 吳哥窟結合了高棉寺廟建築學的兩個基本的布局:祭壇和迴廊。祭壇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須彌臺組成,一層比一層高,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在祭壇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寺廟外圍環繞一道護城河,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 吳哥窟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在吳哥王朝期間,高棉人大興土木,興建了大量的宮殿和寺廟,吳哥逐漸成為整個王國的社會與精神中心。後來泰國人入侵,高棉人北坡遺棄吳哥遷都金邊,從此吳哥的輝煌逐漸被叢林掩蓋。 直到19世紀60年代法國人重新「發現」吳哥,這一偉大的歷史古蹟才聞名世界。此後,吳哥窟的清理、修復便一直在進行,雖經歷了叢林侵蝕、坍塌、盜取文物以及紅色高棉時期的中段,但保護工作始終沒有停止,並仍未完成。

小吳哥

又稱吳哥窟,東方四大奇蹟之一,是吳哥古蹟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高棉古典建築藝術的高峰,創立於12世紀中期,為供奉印度教毗溼奴神所建,13世紀後期,變成佛教寺廟。 吳哥寺的建築包括祭壇和迴廊。祭壇層層上升,有三層,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寺廟外圍環繞著古城河,象徵著環繞須彌山的鹹海。 一層迴廊布滿講述故事的浮雕,二三層浮雕的裝飾氣息更濃。

崩密列

崩密列(Beng Mealea),是一座小吳哥窟式的寺廟,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這座寺廟距離吳哥古蹟群以東40公裡,崩密列是一座印度教寺廟,但是它有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題。建造這座寺廟最初所使用的材料是沙巖,所以很多建築都已經損毀,而且很難再被復原。

女皇宮

柬埔寨的吳哥地區,有著上千座的古文明遺蹟,其中有一座看似火紅的神廟,稱為」女人的城堡」。位於暹麗省西邊」女人的城堡」,原名為」班德斯蕾」,照柬埔寨文來翻譯,是」謀求幸福」 的意思,當地人則習慣稱為」女皇宮」,那是因為在神廟的中央刻有許多」阿帕莎拉」女神像而得名。其實,稱她」班德斯蕾」也好、」女皇宮」也罷,因為不論如何稱呼,這座神廟所散發的光彩,都是難以形容的。女皇宮,建於公元967年,之後,她也曾被埋藏在叢林中,長達數百年之久,直到1914年,一位名叫馬瑞克的法國軍人才又發現了她的蹤跡。這整座神廟,總共有三層圍牆來作區隔。最外圍是參道,左右各有兩間小廟;走道中央第二層的外側,則是護城河;最裡邊一層,則是主要的T字型廟宇,而在她的前方,有著兩間藏經閣。第二層城牆裡,才是迷人的精神所在。建築以小巧玲瓏、精緻剔透、富麗堂皇而著名於世,有「吳哥古蹟明珠」和「吳哥藝術之鑽」的美譽。 TIPS:女王宮作為「圈外線」最重要的景點,早晨8點前抵達,你將在晨曦的秘境中感受到女王宮無與倫比的美麗。

塔布蘢寺

塔布蘢寺如同睡美人的城堡,完全被叢林吞沒。盤根錯節的巨樹纏繞著佛塔,佔領了長廊,撕裂圍牆,掀開石階,探進門窗,舉起房頂。電影《古墓麗影》和《花樣年華》曾在此取景拍攝。

吳哥夜市

吳哥大夜市位於暹粒最繁華地段,緊鄰酒吧街按摩街,各個攤位基本都是露天的茅草屋形式,很有當地特色。 夜市裡商品種類繁多,木雕、東南亞風情繪畫、柬埔寨皮影等等各式各樣的當地紀念品應有盡有。此外,夜市還能滿足遊客的其他各種需求,比如「小魚足療」就有多家,不妨感受一下。 附近的酒吧街和按摩街也很有特點,酒吧消費相對便宜。最著名的一家酒吧叫「紅鋼琴」,據說安吉麗娜朱莉拍《古墓麗影》時每天都到這裡消遣。

巴戎寺

巴戎寺坐落於吳哥通王城之中心點,其迴廊東西長160公尺、南北長140公尺;迴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頂,但由於年代久遠,目前只剩下斷垣殘壁及巨大之石柱供後人憑弔。值得一提的是寺廟之牆壁上仍保存著豐富且生動之雕刻,舉凡古代戰爭記述、尋常百姓之生活百態、洞里薩湖之湖畔風光等皆充分透露著當時之情景,絕對是不可不看的珍貴史跡。那一幅幅活靈活現的壁畫彷佛訴說著一段段遙遠的故事。巴戎寺共分三層,下兩層為正方形,外側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頂層為圓形,樹立佛塔。底層浮雕從東門開始順時針行進,看到的分別是:出徵佔婆-林迦崇拜-水戰--水上生活-贏得勝利-鬥雞和下棋-軍隊-內戰-大魚吞羊-勝利遊行-馬戲團-佔婆人洗劫吳哥。

巴肯山

巴肯山(Bakheng)是吳哥主要遺蹟群內的一座小山丘,在吳哥窟西北1.5公裡處,高67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點,可以騎大象上山。山丘上有一座吳哥廟宇遺蹟,是耶輸跋摩一世(Yasovarman I)開始以大吳哥城附近地區為首都後的第一座國廟,亦奠下後來吳哥建築的基礎格局。山頂上的巴肯寺(Phnom Bakheng)雖然早已破敗,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吳哥建造的第一個寺廟,被稱為「第一次吳哥」。山的西邊是開闊的西池(West Baray),東南方叢林中是吳哥窟。從這裡向北可以望見泰柬邊界。巴肯寺外有長650公尺,寬436公尺的長方形壕溝,可能是羅洛斯舊都建築的防水患工程用在新建築上,象徵印度神話中環繞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的鹹海,巴肯寺建立於平坦的山頂。建在巴肯山頂的巴肯寺,體現了當時高棉人對山的崇拜。這座象徵著整個宇宙的建築,設計上充滿象徵符號:7層平臺:代表七重天,最上層的高塔代表宇宙中心;108塔:除中央高塔外,下面六層共有108座小塔,代表四個月相的108天;33塔:從每一面的中軸線上看巴肯寺,都只能看到33座塔,代表須彌山上的33位神祗。

聖劍寺

聖劍寺,是柬埔寨吳哥一座建於12世紀闍耶跋摩七世時期的主要廟宇。 它緊鄰吳哥城東北方。相傳該寺是闍耶跋摩七世為紀念他父親而修建的。 12世紀時,闊耶跋摩七世為供奉自己的父親而修建的。聖劍寺規模宏大,其長方形的圍牆長800米、寬700米。通往寺廟有四條路,在寺廟的門口立著數尊手拿長蛇攪動乳海的修羅與阿修羅,在東西兩邊,有一列長的砂巖石蓮花牆,而蓮花上曾經有佛像,但在溼婆派主持時,他們被毀壞。在聖劍寺東邊入口有一座兩層建築物,相傳這座房子是用來存放聖劍的,它的圓形支柱很像地中海建築風格。從中央聖塔開始,四條狹長的走廊向各個方向延伸,並帶拱頂。在聖塔寺的西面和背面則分別供奉著毗溼奴和溼婆的神龕。修理聖塔寺的國際遺蹟基金會並沒有清理南面的寺廟,南面的遺蹟則一直深埋於從林中。聖劍寺中間部分高,代表了宇宙的中心——須彌山。根據考證,吳哥王朝的皇族在15世紀時曾棄吳哥城而去,而聖劍寺的香火卻一直很旺。

吳哥古皇宮

吳哥古皇宮位於巴芳寺北部吳哥通王城圍牆內,吳哥古皇宮的總體布局呈矩形,原先由一座疊塔上的中央聖所和一座圍城組成,聖所邊地域包括幾個庭院和水池。 寺廟周圍有一座紅土城牆,後來又新建了另一座圍牆。旁邊有一條乾涸的護城河。東側的沙巖入口石塔為十字形,帶兩翼,過梁上有一個中心主題—一個珈羅的頭像,窗框上也有雕刻。地圖上沒有標這些特徵:沿著塔,走到主聖所。右邊(北)有一個水池,池邊嵌有紅土石階。周圍有兩段石階,石階上有淺浮雕,兩邊是巨蛇和人類圍繞著中間的女蛇王。頂上有男女神靈和傳說中的帶翅膀的人物雕像。以前這裡整個地方可能都有巨蛇欄杆圍繞,是統治者及顯貴們的廊廳。廊廳與北邊圍牆被通道隔開,並與東邊水池相離。

班提色瑪寺

Banteay Samre有「色瑪(Samre)族的寨堡」之意,Samre也有刺青的意思。正如其名,有護城河和高牆環繞的雄偉寺院,內部被迴廊包圍的中間位置建有中央祠堂,迴廊周邊還有附屬平臺。尤其是中央祠堂設有主殿,主殿與東塔門很近。中央祠堂與東西塔門為不相連的建築。周圍城牆與中央祠堂以迴廊連接的手法在吳哥窟中也可以看到。第一、第二城牆(迴廊)也都各自設置了東西南北4個塔門,第二城牆的內部有兩棟朝西的藏經樓。祠堂和主殿相連的建築手法傳承自同一時期與建的周薩神廟Chau Say Tenvoda和塔瑪儂寺Thommanon。另外,中央祠堂與主殿的窗戶採2排5根攔住並列的形式,因襲吳哥窟中央祠堂的石窗樣式。不過附平臺的迴廊外側是無窗戶的壁面,內側才式開放式,整體設計完全符合做為堡壘之用的郊外行寺院構造。

皇家浴池

皇家浴池是一個大湖 (700X300 米, 2297X984 英尺 ) ,有大規模的優美平臺。皇家浴池內一直都有蓄水,周圍綠葉環繞。按一位法國建築師的話說:它在黃昏時分帶給人以最美麗的吳哥園林景觀。浴池建於十二世紀末,由醛耶跋摩七世下令建成,用來供奉菩薩,屬拜雲式建築。皇家浴池是吳哥窟看日出的最佳地點之一,在這裡看日出的人不多,而可供作為前景陪襯的水面比吳哥寺大多了。皇家浴池位於班提卡黛東入口的馬路對面。可以從這條路上進出皇家浴池。

比粒寺

比粒寺位於東梅奔寺的南側約1.5公裡的地方,也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築,通東梅奔寺建造在同一時期,但規模比其巨大。比粒寺是進行火葬儀式的地方。 比粒寺(PRE RUP)為古代皇族火化變身為神之神殿,又稱變身塔。可以看到燒焦過的痕跡,千年前在此舉行儀式,定是達官雲集,不能隨便進入的。是典型塔山建築,基座上建造磚塔。它的結構與塔松寺(TA SOM)很相似,因屬紅磚結構,在夕陽照耀下泛著暖暖的紅; 加之這裡開闊的視野,吸引著一些遊客在此看日落。 須彌山金字塔結構,五座磚結構佛塔建在高臺上,中間一座高聳暗示指向宇宙中心,周圍四座向心環繞。古代作為國王火葬場,也是欣賞日出日落好地方。

十二生肖塔

十二生肖塔在通往吳哥通王城勝利大門的道路的前端,離在吳哥古皇宮前約 1200 米(3937英尺)處。可從東側進出。這座塔由醛耶跋摩七世下令,於十二世紀末建成。屬拜雲建築風格。 十二生肖塔之所以稱為十二生肖塔,是因為各塔上雕有不同的動物,和中國的十二生肖類似。 十二生肖塔是用來關押犯人令其懺悔的地方,怪不得塔形抽象,不具形,看不出哪一座是龍、哪一座是蛇。再從塔群看過來,正對著最高法院遺址,巍峨矗立,可想見高棉當年,也有法治威嚴 。

鬥象臺

鬥象臺(Elephant Terrace)出了巴戎寺繼續往北走,不遠處就到了鬥象臺。這裡是吳哥國王選坐騎的地方,周邊的圍牆上雕有許多大象和印度教的神像,有些雕像到目前都還很完整,可以看出當時精湛的藝術造詣……吳哥的鬥象臺建於十二世紀末,也是賈耶跋摩七世的年代。臺的長度超過三百米,共有三個平臺。南部的梯級以三頭飾的大象為柱,象鼻卷著蓮花。平臺的牆壁則雕上獅子和神鳥。鬥象臺刻有不少厚皮動物如大象、犀牛、河馬等圖飾,同時更有迫真的打獵場面。象臺的外觀,主要是厚皮動物如大象、犀牛、河馬等圖飾,栩栩如生。古代的吳哥國王,站在鬥象臺上作檢閱,舉行各種公共儀式,馬隊、車隊、象隊,魚貫在廣場上走過。

茶膠寺

茶膠寺是柬埔寨吳哥古蹟中一座金剛寶座塔式廟宇,位於吳哥城東、塔布蘢寺西北。1000年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興建,但半途而廢。茶膠寺遺蹟可見祭壇上的五座密簷式方塔,是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巖石建築,堅硬的長條青石,整齊的堆積在三層平臺上,為扇山金字塔結構,五座蓮花塔底層平臺長120米、寬100米,中央塔高50米。

豆蔻寺

豆蔻寺(Prasat Kravan)是柬埔寨吳哥古蹟中的一座印度教寺廟,現代名字為「Cardamon Sanctuary」,位於皇家浴池(Srah Srang) 之南。豆蔻寺建於921年,19世紀由法國人重建。主塔壁上的浮雕,描繪印度神話中毗溼奴騎大鵬金翅鳥(Garuda),西塔壁上浮雕描繪毗溼奴的神妃吉祥天。

涅盤宮

涅盤宮(Neak Pean)的意思是【纏繞的巨蛇】,就這麼小小的神廟,在水中央,在藍天白雲的襯託下,亭亭玉立,美得像一顆水中明珠。涅盤宮建於12世紀,是佛教廟宇,大水池中央有個小島,島上只有一座仿造「須彌山」而建造的石塔小寺廟,石塔上雕刻兩隻纏繞的巨蛇王(Naga),小島東側還有一座白馬雕像,而Neak Pean的意思是「纏繞的巨蛇」,就是取自島上的巨蛇王像而得名。加亞華爾曼七世(JayavarmanⅦ)在位時期,積極進行各項建築工程,史學者認為他在位37年中,以攸關民生生活所需的公共工程為第一優先,包括蓋水庫、鋪路修橋、建101所驛站、102所醫院……,其中涅盤宮(Neak Pean)算是一座寺廟療養所,在當時是一個大醫院。即使在今日,柬埔寨人還是相信蛇廟的神奇藥療,雖然水池荒廢已久,柬埔寨人前往蛇廟參觀,也想採摘長在水池土地裡的植物,拿回家做藥浴。而大水池(被稱為聖池)是為病人沐浴而設,現在水已經乾涸。而大水池(被稱為聖池)四邊各連接一座小水池,而大水池的水的個別通過四座雕有象(北方—代表水)、馬(西方—代表風)、獅(南方—代表火)、人(東方—代表土),當時的人們在主池底部種滿草,雨季池水漲滿,藥草於水中自然分解而成為藥池,藥水由大水池流入小室中代表陰器的扁平凹槽,再由各出水口流出,底下設有蓮花座,病患便跪在這裡以藥草水淋身治病。由於四座小水池據說有不同的療效,病人分別被判別病症,將遵循指示去做藥水浸泡。小水池出水口上方的遮蓋屋頂還雕刻著診治病人、按摩的圖像。飛馬救人的雕像。關於飛馬救人也是有一段故事。曾有一群商人於海上遇難,菩薩化為飛馬(Bahala)前來營救。飛馬最先救起了一位商人,這位商人因此是唯一坐在馬背上的受難者,其餘的商人則儘可能的緊緊抓住飛馬下半身可以抓牢的地方。這時由菩薩化身的飛馬告訴他們,我會帶著你們離開這裡,但是你們的眼睛必須要閉起來,一旦張開,你們則會再被惡魔帶回。一行人都允諾了菩薩的要求,但在飛行的途中,坐在馬背上、最舒服的那位商人突然聽到後方有人在叫他的名字,他不禁張開了眼,就在這個時候他摔下了馬,遭到惡魔的吞噬。這就是為什麼飛馬救人的石雕,馬背上沒有人的原因。

塔遜寺

塔遜寺也叫塔遜將軍寺,也是《古墓麗影》的主要拍攝地之一。寺廟比較小,寺廟周圍曾經住過很多的僧人,至今還可以看見他們居住過的痕跡。塔遜寺的牆壁上的很多雕刻都保存的比較完好,女神們姿態優美,表情也很豐富。東塔門是整座寺廟的點睛之處,整座門被一個大樹的根系完全覆蓋,寺門與樹融為一體,與門後的四面佛塔相互陪伴千年之久。走出東塔門,塔遜寺就遊覽結束了。

相關焦點

  • 吳哥窟的神秘,不只是你知道的那些好嗎!
    除了世界七大遺蹟之一,《古墓麗影》之神秘莫測你還了解過什麼不一樣的吳哥嗎?這裡曾是「侏羅紀公園」?
  • 有1.24億人口的島嶼,中國人曾在這裡建國,現在堵車非常嚴重!
    印度尼西亞有爪哇島,南臨印度洋,北接爪哇海,而印度尼西亞的首都雅加達則在爪哇島的西北部。爪哇島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面積12.67萬平方公裡,有1.24億人口。其基座長123米,寬113米,高42米,有約200萬顆拋光火山巖,連接著中國長城、埃及金字塔和柬埔寨吳哥窟,被譽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蹟。那是一棵被當地居民視為神樹的食人樹,據說一位土著人婦女因違反部落戒律而被趕去爬神樹,結果那棵樹上幾片帶硬刺的葉子把她裹緊,幾天後葉子又開了,只剩下一堆骨頭。英國一項調查顯示,世界上最擁擠的城市是印度尼西亞的首都雅加達。
  • 柬埔寨吳哥窟寺廟中常出現的圖形、符號和人物雕刻
    聞名於世的吳哥窟遺址群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吳哥窟的大小寺廟除了有恢弘的建築,精緻的佛像,更是有無處無在的繁複精美的雕刻,讓人不得不驚嘆、目不暇接。那麼對於這麼多雕刻中出現的各種符號、形象以及其中講述的故事,如果能提前有所了解,就能夠更好的欣賞美景,融入到吳哥窟的安靜和神秘中,也能夠更加切身的體會到古吳哥王朝的繁華、工匠的巧奪天工、以及古高棉人的生活和信仰。
  • 這裡曾被譽為東方的金字塔,鮮為人知,卻因為一部電影聞名海內外
    熱水墓群都蘭縣地處青海省柴達木盆地東南角,近年來各種研究證明,這裡曾是古絲綢之路一個重要分支,都蘭在蒙古語中是溫暖的意思。熱水墓群大小2000餘座,血渭一號大墓坐北朝南,墓群側後方兩座山脈綿延而來,酷似「二龍戲珠」之勢,在風水學上來講是絕佳的風水寶地,傳說這裡是公元七世紀一個叫吐谷渾的古代王國部落王族墓穴,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被考古發掘,但由於技術等其他原因只發掘了九層中的兩層
  • 地球上最神奇的十大人造奇蹟
    從遠古時代起,人類就開始通過他獨特的創造力來創造奇觀,當你環顧四周,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人造的奇觀,這些建築充分表現了人類精神和藝術的力量,以下是世界上最令人驚嘆的十大人類建造的奇蹟,這份清單包括了古代和現代的奇觀,都是由古今中外的人類所創造的。
  • 九大奇蹟之一,比瑪雅文明早幾千年!埃及:中國才是最神秘文明!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一直以來,中國人也都是以炎黃子孫的身份自居,中國傳承了這麼多年,在古代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都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哪怕上個世紀經歷了戰亂,但是現在的中國仍然是世界一流的強國。
  • 《神鬼傳奇》超越電影場景 吳哥窟探秘
    你或許不知道柬埔寨,但是你一定聽說過吳哥窟。這座屹立了800年的雄偉寺廟幾乎代表了佛教建築的最高水準,也使得高棉古典建築藝術受到世人的廣泛尊敬。在網遊《神鬼傳奇》中,吳哥窟將作為世界遺蹟場景之一出現,屆時玩家將有機會親臨其中,去體驗佛教的厚重和歷史的漫長。
  • 巴比倫古城遺址:是世界著名古城遺址和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巴比倫古城遺址位於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約 90 公裡處,幼發拉底河右岸,是世界著名古城遺址和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巴比倫意為「神之門」。巴比倫古城始建於公元前 3000 年,最初是一個小村,經五、六個世紀的發展,逐漸興旺。後為古巴比倫王國和新巴比倫王國首都。在此期間,該城先後幾度易主。
  • 全國有400座火山,人稱赤道上的翡翠,有東方四大奇蹟之一的國家
    這是古代中爪哇夏連特拉國王利用90萬名奴隸花了10多年時間修成的。在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竟然有著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神塔,至今令人費解。婆羅浮屠是「東方四大奇蹟」之一,也是舉世聞名的歷史遺蹟,其工程之浩大,建築之壯觀,可與埃及金字塔相媲美。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世界八大奇蹟,你知道幾個呢?
    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成群結隊的人將這些大石塊沿著金字塔內部的螺旋上升通道往上拖運,然後逐層堆砌而成,十萬多個工匠共用約20年的時間才完成的人類奇蹟,當年艾菲爾鐵塔還未建成時胡夫金字塔還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 世界上最完美的建築,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被譽為「印度明珠」
    印度最著名的建築是泰姬陵,它是印度的象徵,也是印度歷史上最傑出的建築之一。它和中國的長城一樣,既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它有「完美建築」和「印度明珠」的美譽。即使你沒有去過印度,你也會經常在電視或網絡上看到泰姬陵的照片。
  • 看世界最大的「拼圖遊戲」——吳哥窟,尋找失落的帝國印記
    吳哥窟很大,分為很多景區,小吳哥是整個吳哥窟建築的精華所在,一共有三層,登上第三層的頂部可以俯闞小吳哥建築的大致全貌。暹粒當地還有建築法規規定,所有建築物的高度不得超越小吳哥的頂層。小吳哥是吳哥王朝的太廟,花了30年的時間來建造。
  • 世界七大奇蹟 中國第八大。你們覺得我國還有什麼是世界奇蹟呢
    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成群結隊的人將這些大石塊沿著金字塔內部的螺旋上升通道往上拖運,然後逐層堆砌而成,十萬多個工匠共用約20年的時間才完成的人類奇蹟,當年艾菲爾鐵塔還未建成時胡夫金字塔還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 中國古代神話四大神獸,中國四大神獸是哪些呢?你知道幾個呢?
    中國古代神話四大神獸屬於古代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分別是什麼呢?四獸融入了五行和方位,以不同顏色代表,東方青色為木(青龍),西方白色為金(白虎),南方赤色為火(朱雀),北方黑色為水(玄武),中央黃色為土。 下面就為您詳細介紹一下這中國四大神獸,一起來看看吧!
  • 世界八大奇蹟,現在僅僅存世兩個,其中一個在中國!
    是埃及法老的墳墓,約建於公元前2580年,它不僅是埃及的象徵, 也是古代世界八大奇蹟中尚存的建築。空中花園,又稱懸苑,是古代八大奇蹟之一。傳說是在公元前6世紀由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倫城為其患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修建的,現已不存。
  • 世界奇蹟建築之一泰姬陵,不在泰國更不在印度首都,而在這座古城
    位於印度的泰姬陵不僅僅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一大奇蹟建築。如今,泰姬陵也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代遺蹟之一。泰姬陵最早建造於1631年,直到1653年才修建完成,前前後後共花費了有22年左右。是一座巨大的陵墓清真寺,它的全稱應該是「泰姬·瑪哈拉」。
  • 全球最不可思議教堂 耶穌真主同殿而拜 被譽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土耳其伊斯坦堡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境內擁有璀璨如星的歷史遺蹟和令人心醉的自然風光。建造於公元532年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這座城市最著名的古蹟,它以豐富的歷史內涵、宗教價值以及非凡之美成為世界十大令人嚮往的教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