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木星也一直被人類寄予了厚望,美國宇航局曾發射的先驅者-10,先驅者-20號探測器都曾傳回過木星的相關信息,對於這顆太陽系內僅次於太陽的巨大質量體積的行星,人類充滿了好奇心,若不是這是一顆氣態行星,科學家也會試圖將木星改造成另一顆地球。畢竟這顆行星太強悍了,人類若是以木星為家園,就再也不用擔心隨時可能爆發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故了。
木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00倍,而體積更是地球的1300多倍。木星可以用自己的身軀將地球牢牢的包裹起來,不讓地球受到任何外界的傷害和影響!而木星確實也是這麼做的,地球每身處在太陽系內,暴露在宇宙中,除了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外,還有質量稍大的隕石,都會對地球生命造成傷害。曾發生於6500萬年之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就讓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時間的恐龍消失滅絕了。人類無法無視這種一經到來,或是滅亡之災的危機。
只是人類文明科技發展速度尚且緩慢,僅憑人類自己的力量,或早消失於地球上了。自人類發射了第一顆衛星、探測器,人類將腳步邁入外太空之後,人類終於知道了自己身處於怎樣的環境之中,也知道了木星對於地球的作用有多大。木星幫助地球擋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等地球再來面對時,也僅只是一些殘骸了,且還有月球充當第二層保衛者。
木星由此得了「地球保護星」的稱號,人類將木星看作地球的騎士,人類感謝木星的關懷。只是,人類忘了去追尋這些危險的行星為何一定要來到地球身邊呢?如果不從源頭斬斷危險,麻煩會不斷接踵而至。木星等守護地球一時,能守護地球一輩子嗎?既是行星,都有生命終點,若是木星先行地球一步滅亡了。地球該如何是好?人類還能繼續生存下去嗎?
1994年7月7日,一顆被命名為蘇梅克列維九號的彗星和木星激烈相撞,引起了全球媒體的關注。據了解,這顆彗星由21顆小行星組成,若是撞擊的是地球,人類在那一天就已經滅亡了。也難怪木星被稱為地球保護星了。可是事件發生之後,科學家卻在思考一個問題,這顆巨型小行星為何朝著太陽系而來?除了原本的飛機軌道之外,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受到了木星的指引呢?畢竟木星質量體積如此之大!這麼一說,難免有點細思恐極了。原以為的保護者,謠言一變成為了加害者,且這也不是無中生有的一種猜測,其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小行星撞擊木星的概率是撞擊地球的3000倍,用另一種解釋則是3000顆小行星原本不會撞擊地球,卻因為木星的存在,地球承受了3000次的驚恐,人類在未了解到浩瀚的宇宙空間時,人類掩耳盜鈴沒關係,可人類自從知道地球隨時隨刻處在危險中時,人類難免憂心忡忡了。
這一切或可能不會發生,若再出現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漏網之魚」,人類該如何處理?目前人類並不能很好的應對小行星撞擊地球,即便利用飛彈去撞擊小行星,也不是輕易間就能達到的。若是被人類發現到這顆小行星之前,它就已經闖入了太陽系,又該如何是好?2017年10月9號一顆被命名為奧陌陌的小行星闖入太陽系時,就悄無聲息,這顆小行星直徑達400米。幸好只是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了,否則一旦相撞,後果不堪設想!可見,人類在沒有能力應對小行星之前,人類期望的是小行星減少出現在地球身邊的概率,但有了木星之後,木星或用自己強大的質量引力,吸引各路來往的小行星靠近地球,若是如此,人類還應當對木星感激涕零嗎?
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直徑約15萬公裡,主要由液態氫組成,外有一道木星環,從天文望遠鏡中拍到的木星極為璀璨,但伽利略號飛行器傳回來的木星環卻極為恐怖,木星環風暴的速度是地球上最開的噴氣飛機速度的7倍以上,讓探測器根本不敢靠近,這顆星球上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讓人類不敢靠近。人類到底應不應該感謝木星,只有等到人類徹底揭開木星的神秘面紗,才能下定論了,大家對此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