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萜類和揮髮油
環烯醚萜類有何結構特點?分為幾類?
答:環烯醚萜類多具有半縮醛及環戊烷環的結構特點,其半縮醛C1-OH性質不穩定,故環烯醚萜類化合物主要以C1-OH與糖成苷的形式存在於植物體內,而根據其環戊烷環是否裂環,可將環烯醚萜類化合物分為環烯醚萜苷及裂環環烯醚萜苷二大類。
揮髮油常用提取方法有那些?
答:(1).蒸餾法 該法是提取揮髮油最常用的方法, 蒸餾法雖具有設備簡單、容易操作、成本低、提油率高等優點,但總體來說,揮髮油與水接觸時間較長,溫度較高,某些含有對熱不穩定成分的揮髮油容易產生相應成分的分解而影響揮髮油的品質,因此對熱不穩定的揮髮油不能用此法提取。(2).溶劑提取法,此法得到的揮髮油含雜質較多,因為其他脂溶性成分如樹脂、油脂、蠟、葉綠素等也同時被提出,故必須進一步精製提純。(3).吸收法常用來提取貴重的揮髮油,如玫瑰油、茉莉花油常採用吸收法進行。吸收揮髮油後的油脂可直接供香料工業用,也可加入無水乙醇共攪,醇溶液減壓蒸去乙醇即得精油。(4).壓榨法 此法適用於含揮髮油較多的原料,如鮮橘、柑、檸檬的果皮等,壓榨法所得的揮髮油可保持原有的新鮮香味。(5).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提取法,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應用於提取芳香揮髮油,具有防止氧化熱解及提高品質的突出優點。採用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提取所得芳香揮髮油氣味和原料相同,明顯優於其它方法。
某揮髮油中含揮發性生物鹼(A),醇類(B),醛類(C)和醚萜類(D),設計一流程將它們分離
揮髮油的鑑定★★
1. 化學常數的測定
揮髮油的化學常數是指示揮髮油質量的重要手段,故化學常數的測定十分必要。化學常數的測定包括酸值、酯值和皂化值的測定。[具體測定方法]
┌1. 酸值 是代表揮髮油中游離羧酸和酚類成分含量的指標。以中和1g揮髮油中游離酸性成分所消耗KOH的毫克數表示。
│2. 酯值 是代表揮髮油中酯類成分含量的指標。用水解1g揮髮油中所含酯所需要的KOH毫克數表示。
└3. 皂化值 是代表揮髮油中所含游離羧酸、酚類成分和結合態酯總量的指標。它是以皂化1g揮髮油所需KOH的毫克數表示。實際上皂化值是酸值與酯值之和。
2. 功能基的測定
揮髮油中功能基的測定包括酸鹼性、酚類、羰基化合物、內酯類化合物和不飽和化合物及類化合物等等。[具體測定方法]
┌1. 酸鹼性 測定揮髮油的pH值。如呈酸性反應,則表示揮髮油中含有游離酸性成分;如呈鹼性反應,則表示揮髮油中含有鹼性成分。
│2. 酚類 將少許揮髮油溶於乙醇中,加入三氯化鐵的乙醇溶液,如產生藍色、藍紫或綠色反應,表示揮髮油中含有酚類成分。
│3. 羰基化合物 用硝酸銀的氨溶液檢查揮髮油,如發生銀鏡反應,則表示醛類等還原性化合物存在,如用苯肼或苯肼衍生物、氨基脲、羥胺等試劑與揮髮油作用,如│產生結晶性的衍生物,則表示有羰基類化合物存在。
│4. 內酯類化合物 於揮髮油的吡啶溶液中加入亞硝醯鐵氰化鈉試劑及氫氧化鈉溶液,如出現紅色並逐漸消失,表示油中含有內酯類化合物。
└5. 不飽和化合物和奧類衍生物 於揮髮油的氯仿溶液中滴加溴的氯仿溶液,如紅棕色褪去,表示油中含有不飽和化合物;繼續滴加溴的氯仿溶液,如產生藍色、紫色或綠色,則表示油中有奧類化合物存在。此外,在揮髮油的無水甲醇溶液中加入濃硫酸,如有奧類衍生物存在,則應產生藍色或紫色反應。
3. 薄層鑑定
薄層色譜鑑定揮髮油成分較一般試管法鑑定靈敏,而且由於分離後顯色幹擾也較少,有利於分析判斷結果,故常採用薄層鑑定,常用吸附劑為矽膠或氧化鋁、展開劑為石油醚和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顯色劑]
4. 氣相色譜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鑑定
由於氣相色譜(GC)分離效率和靈敏度都高,樣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應用廣泛,而且還可製備高純度物質等優點,所以被廣泛應用於揮髮油成分的分離、鑑定和含量測定,是研究揮髮油成分的重要手段。而氣質聯用技術則充分克服了氣相色譜定性、定量分析的困難,目前已廣泛應用於揮髮油的定性、定量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