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鳳梨(圖片來自網絡)
中國園林網4月18日消息:在2016年蕭山花木節上,筆者終於在現實生活中看到「懶」了很多年的居家花卉——空氣鳳梨,憑藉高環保、多品種、易養護等優勢,很早被看作有望進入室內「軟裝修」市場的「潛力股」。但能看到,空氣鳳梨在我國的市場表現不盡人意,被後來者多肉植物遠遠甩在後面。
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空氣鳳梨曾在國外流行,而我國首次引種是在2003年,由成美園藝從荷蘭引種,並於2006年春成品開始上市。當時50cm~60cm株長的成品批發價為每株80元~120元,現在10cm~20cm株長的成品市場價為每株20元左右,行情並不樂觀。
在市場上,經營多肉植物的商鋪數不甚數,而賣空氣鳳梨的商鋪少之又少,即便有也只是勉強在肉肉們的旁邊佔個小角落。此次蕭山花木節的展位中,多肉商鋪也少且價格多在40元/盆左右,但是圍觀的人還是要比空氣鳳梨多很多。
如果說幾年之前因品種豐富性,在資深植物玩家們的心中,空氣鳳梨的價值遠遠高於多肉植物,那現在是毫無優勢可言,多肉植物的品種越來越多。並且,單就品種而言,多肉植物的潛力也比空氣鳳梨大。據了解,空氣鳳梨約有44屬1400餘種,而多肉植物大約50餘科,總數逾萬種。
之所以將空氣鳳梨和多肉植物放在一起做對比,是因為兩者的相同點頗多:
繁殖方式:兩者都是靠側芽繁殖後代;
生長速度:生長速度都特別慢;
易養程度:都很好養,且空氣鳳梨是唯一完全生於空氣中的植物;
售賣價格:兩者價格跨度都非常大,年份、造型是兩個重要標準;
宣傳推廣:主要是靠展覽和美圖推廣,其中美圖是擴大影響的重要因素。
多肉植物掀起了全民狂歡,尤其是市場消費主力軍的寵愛,而空氣鳳梨從2006年開始十年間多是在園博會、植物園、花展等非商業組織中得到推廣。此結果可知,二者必有不同:
生長年限:空氣鳳梨的生命要比多肉植物短暫得多,其母株開花結籽後就會漸漸枯萎。且偏偏品種越珍貴,生長速度就越慢,好不容易等到開花結籽,母株很可能就要死了。
產品定位:多肉植物主要是針對年輕人和都市白領,以其萌萌噠的造型和絢麗的色彩取勝;而空氣鳳梨目前利用較少,主要是應用在室內裝飾方面,由於它獨特的外形及生長習性,在室內綠化裝飾方面的前景比較廣闊。
補短速度:多肉植物在早期廣被詬病造型方面差,但市場上用組合、色彩很好的彌補了造型方面的短缺;空氣鳳梨不同品種造型各異,但色澤不豔麗,而且形很「散」,對造型技術要求較高,這塊暫未跟上。
開發程度:隨著社會投資的增多,產品得到充分挖掘,市場開發也越來越大,多肉植物各層次產品豐富,且高端產品越來越多;而空氣鳳梨幾乎還停留在軟裝這塊市場,目標群體不夠大,終端市場開發不夠深。
如今,多肉植物已經歷經快速發展,再到現在的相對理性,雖然普貨大幅降價,但高端貴貨市場依舊穩定,期待空氣鳳梨後續的市場發展中能如多肉植物一樣廣泛「吸粉」,爭取更大的發展。
推薦閱讀:
廣州:罕見「空氣鳳梨」將亮相花都
「空氣鳳梨之旅——奇特植物展匯」在上海來福士舉辦
武漢植物園引進「外星系植物」空氣鳳梨
「空氣鳳梨」綻放「世博園」 懸掛空中無土壤
(來源:中國園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