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丨國會大廈遭暴力攻破 美國大選在混亂中走向終點 國會山之亂...

2021-01-11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國會大廈遭暴力攻破 美國大選在混亂中走向終點
國會山之亂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 李雲舒

  當地時間1月6日,川普支持者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街頭舉行抗議活動。圖為川普支持者與警察在國會大廈前發生衝突。(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當地時間1月6日,被視為「民主象徵」的美國國會山被川普總統的支持者攻佔,選舉人票計票被迫中斷6小時;直到當地時間1月7日凌晨3時40分,作為參議院議長的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各州選舉人票清點統計完成後宣布:拜登和哈裡斯正式當選為美國下任總統及副總統,任期自2021年1月20日開始。

  短短一日,美國發生了什麼?曾被學者稱為「歷史終結」的美式民主制度,正在走向何方?

  抗議者闖入美國國會大廈內 已有4人在騷亂中身亡

  美國國會大廈只被攻破過兩次:一次是1814年8月,英國軍隊襲擊並燒毀美國國會大廈;另一次是2021年1月6日,川普的支持者們暴力攻入國會大廈。

  距離2020年11月3日的大選已過去2個多月,美國發生了最混亂的一幕:大量抗議者衝破了路障,闖入美國國會大廈內部,並與警察發生衝突。打砸破壞之餘,一位抗議者甚至站到講臺上大喊道:「川普贏得了選舉!」

  當時,美國國會正在進行總統大選結果確認的最後環節——參眾兩院聯席會確認由各州選舉人團投下的選舉人票。

  場面幾近失控,議員們先是趴在會議廳地板上尋找掩護,隨後在警察與聯邦調查局工作人員的護送下開始疏散。

  「那是一個非常、非常艱難的時刻,坦白說,從我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當遊騎兵以來,我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來自科羅拉多州的民主黨眾議員傑森·克勞說。

  這是在美國總統大選國會清點選票環節,首次因為發生暴力衝突而被迫中斷。

  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警察局證實,已有4人在美國國會騷亂中身亡。其中一名女子在國會大廈內遭到槍擊,後不治身亡。據報導,她是美國空軍退役老兵阿什莉·巴比特,是川普的支持者之一。

  據此前報導,美國選舉人團於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4日進行投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以306票對232票的結果擊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川普。

  川普不接受這個結果。近期,川普不斷在社交媒體上呼籲自己的支持者「進京勤王」,前往華盛頓舉行集會,施壓國會拒絕承認選舉結果。1月6日上午,川普甚至舉辦了一場集會,並向支持者發表演講稱「我們要走到國會去!」

  美國國會大廈騷亂發生後,華盛頓特區市長穆麗爾·鮑澤下令從當天晚上6時開始實施宵禁,直到周四(1月7日)早上6時。此外,鮑澤還宣布延長公共緊急狀態15天。與華盛頓特區相鄰的維吉尼亞州州長宣布該州進入緊急狀態以繼續應對,並在與華盛頓特區相鄰的一些轄區實施宵禁。

  黨爭極化、社會分裂,美式民主亂象令世界瞠目

  國會大廈,是美國國會所在地。因為坐落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市中心一處海拔25米高的高地上,因此也被稱作國會山。

  「大部分美國人都認為國會山是代表美國強大民主形象的最佳地標,它比白宮在電視裡出現的機率還要多得多。」美國官方旅遊網站如是介紹。

  對這個頗具象徵意義地標的攻擊,遭到美國各方的強烈譴責。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表示,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的舉動,是美國「巨大的恥辱和蒙羞時刻」,但這並不「令人吃驚」。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也發表講話,將發生在華盛頓特區的暴力事件稱為「叛亂」,並呼籲川普給這場「圍困」行動畫上句號。他譴責衝擊國會的事件是對法治的攻擊,並要求結束「混亂」。

  這場美國國會亂局,令全世界瞠目結舌,多國領導人、政客等各界人士紛紛對此發聲。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聲明,對於該事件感到遺憾,「在這種情況下,政治領導人必須向其追隨者展現避免暴力、尊重民主進程及法律的態度」。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發表推文稱,美國國會的場面是「可恥的」,「美國在世界各地主張民主,現在至關重要的是實現和平有序的權力交接。」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則表示,「加拿大人對我們最親密的盟友和鄰居——美國的民主遭到攻擊深感不安和悲痛。暴力永遠無法推翻人民的意願。美國的民主必須得到維護——也將會得到維護。」

  就在多名政要出面譴責暴行時,一份針對美國註冊選民的民調結果似乎有些出乎意料。

  當地時間1月6日,英國民調機構YouGov對1448位美國註冊選民進行調查,其中1397名受訪者知曉國會騷亂事件。調查結果顯示,兩成美國人對「攻佔國會山」是支持態度,45%的共和黨人對相關事件予以認可。

  「這個民調的結果,放在當前美國兩黨政治空前極化的狀態下,並不特別讓人意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告訴記者,這意味著美國的黨爭極化已經到了不同黨派對事件的基本認知都完全相反的程度。「2020年大選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兩個美國各選各的總統』,雙方互不妥協。這也預示著,今天全世界看到的這個混亂局面恐怕還不是結束,美國治理難上加難。」

  據了解,由於美國兩黨的參議院席位呈1∶1持平狀態,下屆美國總統面臨的立法成本並不低。「至於美國建國至今都沒能徹底解決的種族問題等,如今更難辦,而經濟、階層、就業等結構性矛盾需要整體性觸動既得利益,恐怕也不輕鬆。」刁大明說。

  制度危機凸顯,扯下「美式民主」遮羞布

  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扯下了「美式人權」的「遮羞布」,而以川普為代表的美國政客在選舉失利後,為達目的不惜煽動暴力,則將「美式民主」的「遮羞布」撕得粉碎。

  1992年,日裔美籍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出版了《歷史的終結與最後之人》。福山在書中提到,隨著柏林圍牆的倒塌,自由民主制與資本主義業已取得了最終的全球性勝利,「我們正在見證的,可能不只是冷戰的終結,或戰後歷史的一個特殊過渡時期,而是歷史本身的終結,即人類的意識形態演進的終點,和作為人類政府之最終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制的普遍化」。

  時至今日,福山仍堅信美式民主制度的優越性。去年12月26日,福山在關於全球疫情的採訪中極力淡化美國抗疫的失敗,一再強調「民主國家」的優勢。「歸根結底,負責任的『民主制度』將是一個更好的制度。」福山說。

  然而,半個月之後,美國的「民主殿堂」慘遭「褻瀆」,「國會山陷落」的消息登上世界各大媒體頭條。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刁大明認為,這場暴亂是美國近年來在政治、經濟、外交等多層面遭遇內外困境的集中體現。

  「暴力攻陷國會山,川普的煽動可以說是『導火索』,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刁大明看來,一系列混亂局面是美國社會政治極化、矛盾激化、民意撕裂的結果,程度幾乎「深不可測」。

  「美國一向標榜民主、自由、人權,如今卻在憲法危機和對民主制度日益加劇的不信任中舉步維艱,不斷出現對立、衝突,甚至癲狂的民主鬧劇。在很多西方民眾眼裡,就像是『民主燈塔』熄滅了。」刁大明說。

  混亂的不止是美國大選。無論是集會還是暴力攻擊國會現場,一個細節令人擔憂:擁擠的抗議人群裡,戴口罩者寥寥無幾。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截至美東時間1月6日16時22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121.3萬例,累計死亡35.9萬例,居世界第一。如今,戴不戴口罩仍被許多人看作「政治立場」問題。

  在疫情和大選的疊加影響下,美國政治極化、種族衝突等「老問題」集中暴發,制度性危機由此凸顯。「美國現行民主體制沒能阻止『攻佔國會山』這樣的暴力衝突,沒能驅動美國政府回應民意、有效防疫,也沒能避免黨爭加劇。」刁大明說,如果美國的制度「劇本」僅能保障政黨輪替,無暇顧及更廣泛的公共議題和現實政治,這樣的「劇本」恐怕難稱佳作。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騰軍認為,這次騷亂對選舉人團投票的認證程序沒有造成太大影響,但對未來美國政治的影響可能非常深遠,對民主制度的破壞也是前所未有的。「騷亂中的暴力分子不會消失,他們背後還有更多民粹主義者,持續在美國政治中發揮影響,而別有用心的政客也會繼續煽動暴力、混亂,挾民意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這次騷亂加重了危機的程度。」張騰軍說。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唯美國馬首是瞻」的西方價值觀廣受追捧,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放之四海而皆準,更不意味著它是「歷史的終結」。

  「美國陷入疫情、選舉等種種亂局,一些人為此感到困惑、失望,同時也引發思考:西方主導話語體系對世界意味著什麼?到底能否有效應對當前世界各國面臨的挑戰?人類社會是否正在選擇新的方向?」刁大明說。

相關焦點

  • 美國那點事丨「佔領國會山」中的政治暴力:美國會走向內戰嗎
    美國那點事丨「佔領國會山」中的政治暴力:美國會走向內戰嗎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趙明昊 2021-01-09 09:42 來源:澎湃新聞
  • 實時報導丨美國國會大廈混亂已致1人死亡
    --10時28分 【美媒:越來越多共和黨人認為,川普應被「免職」】在支持川普的暴力抗議者衝進美國國會大廈後,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人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他們認為川普應該在1月20日之前就被免職。
  • 美國國會山自1812年來首次被外界攻破!川粉佔領國會 華盛頓實施宵禁
    支持美國總統川普的暴力示威者1月6日衝入國會大廈,導致當天的大選結果認證程序暫停。這是自1812年英軍佔領華盛頓以來,美國國會山首次被外界攻破。 綜合媒體報導,數千名親川普的抗議者湧入國會大廳後,點算各州選舉人票以確認拜登當選的眾議院和參議院成員被緊急疏散,迫使兩院暫停審議。一名抗議者佔領了參議院講臺,並大喊道:「川普贏得了這次選舉。」
  • 持續關注丨美國國會大樓抗議衝突已致1人死亡 川普社交帳號被凍結
    北京時間1月7日07時18分消息:美國國會大廈混亂 已導致一人死亡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華盛頓特區警察局表示,今天早些時候被報在國會大廈內遭槍擊的北京時間1月7日04時31分消息:美媒:一名女子在國會大廈內遭槍擊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兩位知情人士透露,一名女子在國會大廈內胸部中彈,目前情況危急。
  • 剛剛,美國國會確認拜登當選總統!4人在暴亂中死亡!拜登喊話川普...
    來   源丨新華每日電訊、新華社、央視新聞、央視財經、環球網、澎湃新聞、騰訊新聞、海外網  一片混亂後,美國國會認證拜登勝選  最新消息,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當地時間1月7日,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再次主持國會聯席會議,對2020年總統大選選舉人團的投票進行清點和認證。
  • 美國國會淪陷與憲政末日危機
    國會現場的僵持和外面川普的鼓動,刺激部分狂怒示威者翻牆闖進國會大廈並引發暴力衝突,國會被迫休會,議員被迫疏散。當天國會大廈內外的暴力衝突導致4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持續四小時的「全武行」和秩序大亂,釀成國會大廈自1814年遭英軍縱火以來的最嚴重危機,也刷新美國憲政史的黑暗與血腥紀錄,將今年的憲政危機推至最危險的末日恐慌。迫於輿論壓力,川普改口呼籲支持者和平示威並撤離。
  • 美國國會山一日復盤|稀疏的抗議如何演變成一場「叛亂」?
    而在此十多個小時前,美國現代史上最混亂的一幕發生了。據Politico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3點,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攻陷」國會大樓,引發了一場讓國際輿論譁然的騷亂,不僅打斷選舉結果的認證,還將美國國會推入混亂和暴力之中。據報導,目前已有4人在事件中死亡。
  • 美國國會遭暴力衝擊 認證大選結果聯席會議被迫中斷
    1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舉行示威遊行。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美國首都華盛頓當地時間6日發生暴力示威。部分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與警方發生衝突,造成一人死亡,當時正在舉行的認證大選結果的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也被迫中斷。
  • 美談|國會山陷落,川普認輸,2020美國大選終於畫上句號
    施壓彭斯,要求他以個人之力翻轉大選結果尋找參議院盟友,尋求在認證過程之中對大選結果的突破舉辦大型粉絲聚會,號召他們在國會外圍對認證結果施壓找尋盟友,繼續在司法道路上尋找突破乍一看這是一個多麼完美的計劃,每一條路上都有人,簡直勝券在握。但是細細推敲,這四條路其實都走不通。
  • 美國會被攻破,世界震動,多國領導坐不住了
    據環球網報導,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隨後,示威遊行轉向暴力傾向,部分示威者進入美國國會區域,並攻破了國會大廈,議員們已被緊急疏散,現場一度傳來槍聲,有一人胸部中彈身亡。美國多個盟國領導人就此表態。 英國首相鮑裡斯稱國會山目前發生的場景是「可恥的」。
  • 「勤王軍」攻佔國會大廈,有人被槍殺,震動世界,拜登火了
    據央視新聞7日報導,當地時間6日中午,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在首都華盛頓舉行大規模支持川普和反對拜登當選的示威遊行活動,示威者與警方發生衝突並闖入國會,導致當天的大選結果認證程序暫停。當天,大批抗議者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舉行支持川普的示威活動。
  • 管姚:美國會之亂的衝擊不亞於「9·11」
    直新聞:美國首都經歷了最動蕩混亂的一天,國會山一度被佔領洗劫,直到美國東部時間周四凌晨3時40分,副總統彭斯才正式宣布,確認拜登當選總統,管先生,你對這一幕如何看? 特約評論員 管姚:這可能是美國政壇最黑暗的一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盯著號稱最強大國家的權力心臟地帶,見證這裡發生的一幕幕混亂、暴力與各種醜陋不堪。
  • 美國國會遭暴力衝擊致四死多傷,國際社會發聲譴責!以色列任命...
    據新華社報導,按照既定程序,1月6日是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舉行聯席會議認證美國大選結果的日子。當天,美國國會遭遇暴力衝擊,迄今造成至少四死多傷。國際社會深感震驚。
  • 美國國會確認拜登勝選,這是今天的美國
    川普稱,雖然自己不同意大選結果,但是「在1月20日會有序過渡」。200多年來,美國國會首次「淪陷」。短短幾小時之內,川普支持者的示威活動演變為暴力騷亂,國會大廈安保防線被攻破,4人死亡多人受傷。這不是電影,這是今天的美國。↓↓↓新聞回顧:《一片混亂!川普支持者闖進國會大廈,特工開槍!》
  • 美國國會確認拜登贏得美國大選 川普敗選對股市有何影響
    在2020年年底的大選中票數落後於對手的川普,持續聲稱大選存在嚴重「舞弊」問題,其陣營迄今仍未承認敗選。  支持者們的情緒越來越高漲,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點數選舉人票的聯席會議開始後,大量川普支持者推倒國會外的圍欄,突破警方等多重關卡,一路衝向國會建築內部。  見狀,議員們撤離躲藏,抗議者在國會內肆意破壞、與警方對峙、「肉搏」,直到槍聲響起。
  • 美國國會遭衝擊事件持續發酵!川普...
    本文轉自【央視財經】;當地時間7日,在美國國會確認其當選總統之後,拜登再次就美國會遭暴力衝擊事件發表講話。在講話中,他嚴厲譴責川普支持者暴力衝擊國會大廈的行為,稱這樣的行為「完全無法接受」。他還宣布將任命梅裡克·加蘭出任下屆政府的司法部長,拜登表示,希望儘快恢復美國已遭到嚴重破壞的司法獨立性。
  • 美示威者攻破國會一名中槍者死亡 多國領導人表關切 詹森稱場面...
    川普支持者與警方發生衝突當天13時左右,川普的支持者們高呼「USA」,揮舞著美國國旗和寫著「不要踐踏我」的旗幟在國會大廈前進行抗議。部分抗議者穿過美國國會大廈周邊設置的障礙,與全副武裝的警察扭打起來。抗議者們稱警察為「叛徒」,推著金屬圍欄試圖穿越防線衝上國會大廈。為避免抗議者衝破防線,警察使用了胡椒噴霧。
  • 如果國會山襲擊發生在另一個國家,西方媒體會如何報導?
    下面「故事」中的許多內容都是虛構:由於忠於右翼領導人唐納·川普的極端分子闖入位於華盛頓的立法機構大樓,迫使議員們躲到安全地點,美國周三爆發了政治暴力和騷亂活動。暴徒是受川普本人煽動的。在當天早些時候對數千名支持者發表的講話中,總統稱11月的選舉結果是「對我們民主的極大攻擊」,並敦促人們「向國會大廈進軍」,因為「你永遠都不能靠軟弱奪回我們的國家」。
  • 美國會遭衝擊後,伊萬卡發推稱抗議者是愛國者,隨後秒刪
    綜合美國CNN等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遭川普支持者的暴力衝擊,正在認證美國大選結果的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被迫中止,議員們則被緊急疏散。事發後,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人士多次呼籲川普讓其支持者離開國會大廈,但川普只是發布推文敦促支持者保持和平,並沒有要求他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