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時間1月7日凌晨,美國總統大選揭開最後一個法律和程序謎底:經過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確認,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彭斯宣布,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及其搭檔哈裡斯當選總統和副總統,共和黨候選人、現總統川普首次明確宣布1月20日如期交權。儘管如此,川普鐵粉暴力佔領國會及流血衝突仍震驚世界,將美國的選舉亂象演變為憲政末日危機。
3日,川普的狂熱粉絲決定5日晚間和6日白天在華盛頓舉行集會。川普欣然肯定併力挺,他當天轉發集會動員推文並承諾,「我將到場。歷史性一天。」集會申請信息顯示,約1.5萬名抗議者將到場。這一態勢使華盛頓市政當局十分緊張,不僅部署大批警力,還調動國民警衛隊300多人,甚至驚動國會警察和特工處等聯邦部門。
5日,川普又發推稱,「明天東部時間上午11點,我將在橢圓形草坪『拯救美國集會』發表演講。」當天,白宮附近聚集大批川普鐵粉,他們堅信川普反覆宣稱的「勝利果實被竊取」,在其團隊多個法律指控被法院駁回後,寄望於在最後關口——國會清點選舉人票並確認最終結果環節施壓「改判」,擁戴川普繼續執政。
6日,國會參眾兩院依照聯邦相關選舉法律和程序召開聯席會議,在彭斯主持下統計並認證大選結果。由於共和黨議員對亞利桑那州計票結果表示反對,兩院分別進入辯論環節。如約現身白宮附近示威地點的川普火上澆油,重申總統選舉充斥著違規和欺詐,聲稱「不放棄」「不退讓」。國會現場的僵持和外面川普的鼓動,刺激部分狂怒示威者翻牆闖進國會大廈並引發暴力衝突,國會被迫休會,議員被迫疏散。當天國會大廈內外的暴力衝突導致4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持續四小時的「全武行」和秩序大亂,釀成國會大廈自1814年遭英軍縱火以來的最嚴重危機,也刷新美國憲政史的黑暗與血腥紀錄,將今年的憲政危機推至最危險的末日恐慌。迫於輿論壓力,川普改口呼籲支持者和平示威並撤離。多方安保力量成功清場後,國會連夜復會並由彭斯親口宣布,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張,拜登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
隨後,川普十分不情願地發布迄今最明確的敗選聲明並承諾如期交權。他聲稱,「儘管我完全不同意選舉結果,但是,我們將在1月20日進行有序過渡。我一直說我們將繼續為確保只計算合法投票而鬥爭。雖然選舉結果意味著總統歷史上最偉大的第一任結束,但是,這只是『讓美國再次偉大』鬥爭的開始。」
儘管川普窮盡各種內政外交折騰,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他不僅無法改變既定事實並挽救失敗命運,還將以最不體面的方式告別白宮。且不說推特、臉書等多家主流自媒體平臺因他煽動暴力而對他禁言甚至警告永久關閉帳戶,僅僅支持民眾對立、鼓動社會分裂並對國會山暴力活動推波助瀾,就足以讓他以「最輸不起」的總統而留名美國史冊。
所有程序性機會均已結束,所有和平與合法翻盤的籌碼均已出清。川普不僅親手分裂整個美國,還再次分裂共和黨和他親手打造的執政團隊。5日,他指責並肩戰鬥四年的彭斯「沒有勇氣」抗爭到底,致使國會山騷亂者公然高呼「揪出彭斯」。因為不滿川普鼓動示威,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波廷格宣布辭職,據說幕僚長也將掛靴而去。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川普面臨被團隊拋棄的風險,共和黨和部分閣員在私下討論援引《憲法》第25條修正案迫使他提前下臺的可能性。
美國大選在全球圍觀下上演了最不可思議的暴力血腥活報劇,輿論譁然。黎巴嫩某NGO駐聯合國代表調侃美國警察彈壓示威者的繞口令瞬間走紅:「如果美國看到美國正在對美國做的事,美國肯定會入侵美國,從美國的暴政中解放美國。」某巴西媒體揶揄說,「這是美洲大陸第一次沒有美國大使館參與的政變企圖。」幾乎所有美國政要都在譴責國會暴力衝突,將示威者斥為「暴徒」「惡棍」,轉眼忘記他們曾對其他國家和地區類似行為的歌頌和讚美,不復視之為「最美風景線」,再次暴露美國政治家內外有別的習慣性雙重標準。
國會山再度淪陷無疑是讓很多美國人傷心的「國家之恥」,也是周期性社會不滿情緒的極端發洩,但由此認為「美國制度已病入膏肓」顯然過於隨意。
拜登就任總統後,能否彌合分裂重塑團結、戰勝疫情、重建經濟和恢復軟硬實力,才是考驗「美國還美不美」的關鍵所在。
文/馬曉霖(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
圖源/新華社
內容來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