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在中國搞所謂憲政只能是緣木求魚

2021-01-13 搜狐網

  在馬克思生前,今日所流行的憲政概念和憲政實體就已經出現。而在當下中國社會盛行的「憲政」概念體系,本質上是一種信息心理戰武器,就像當年為瓦解蘇聯而力推「民主社會主義」理論一般。

  與自由主義憲政不同,「社會主義憲政」理論有更大的迷惑性:

  第一,「社會主義憲政」理論曲解中國憲法,將「公民基本權利保障條款」看做是最緊要、最核心的內容,並把這些內容解讀成「全世界所有立憲國家公認的憲理」。

  事實上,中國憲法的最核心內容在憲法的序言和總綱裡,其對中國國家性質及基本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了規定。中國憲法認為,只有鞏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只有保障勞動階級的階級利益,才有每個個體的利益。

  所謂西方「立憲國家公認的憲理」及「憲法的公民基本權利保障條款」,其核心內容就是「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但在資本主義僱傭制度下,勞動者的勞動成果每時每刻都在被壟斷生產資料的資本家階級侵犯。

  第二,「社會主義憲政」理論主張「消除或者淡化階級鬥爭學說給現行《憲法》打下的深刻烙印」,他們污衊憲法中規定的「人民民主專政」條款是「以階級鬥爭為綱」思想的體現,因此要將「人民民主專政」條款刪除。

  上述主張,其實質就是要按照美國憲法來修改中國憲法,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打著「民主」的旗號恢復資產階級專政。

  第三,「社會主義憲政」理論主張借鑑歐美,用「自然權利的學說」解決「個人權利的本源和地位問題」,他們認為從馬克思到鄧小平都沒有解決此問題。

  其實,資產階級所享有的統治權利,並非與生俱來、上天賦予,而是資產階級壟斷生產資料所有權的必然產物。資產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了憲法和法律,卻認為他們的憲法體現了自然法。這無疑是資產階級的自我神化。

  中國憲法序言對中國人民大眾的權利來源說得十分清楚:「以毛澤東主席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的主人。」這個判斷從本質上講,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判斷,並不需要用宗教神學以及唯心主義的自然權利、自然法理來論證。

  對於中國現行憲法,一些憲政學者一方面主張「最好做一次全面修改」,另一方面又主張「憲法至上」,總而言之就是主張借用唯心主義的自然法理論,使他們認同的資本主義憲法能夠在中國獲得至高無上的地位。

  顯而易見,這一點沒有行得通的餘地和可能。中國的憲法,當然是、也只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意志和利益的徹底體現,憲法要對人民意志唯命是從。

  只要弄清楚了憲法與人民的關係,中國共產黨與憲法的關係也就一清二楚了。當中國共產黨全面貫徹為人民服務理念時,中國共產黨就是人民大眾利益和意志的代表者。將憲法與黨的領導和人民意志相割裂,根本不符合馬克思主義。

  落實好中國的社會主義憲法,關鍵是要搞好黨的建設,使中國共產黨成為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政黨,使掌握中國各級權力的官員都認同憲法裡的核心原則。否則,憲法就是一紙空文。

  相對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社會還是一個新生兒。只要將中國共產黨建設成一個真正的為人民服務的政黨,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社會主義憲法和法律就能得到徹底的貫徹和實施。而搞所謂的憲政,則只能是緣木求魚。

  (作者為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http://news.sohu.com/20130807/n383546971.shtml news.sohu.com false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3-08/07/content_1279445.htm report 1711 在馬克思生前,今日所流行的憲政概念和憲政實體就已經出現。而在當下中國社會盛行的「憲政」概念體系,本質上是一種信息心理戰武器,就像當年為瓦解蘇聯而力推「民主社會主

相關焦點

  • 臺灣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
    原標題:臺灣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資料圖:蔡英文。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中新社臺北10月7日電 (記者 劉舒凌)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所長吳東野7日在臺北指出,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目前有關兩岸政策的言與行來看,所謂「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
  • 陳平:勞動分工和憲政問題——和楊小凱關於方法論的對話
    但是,中國雖大,重型機械的市場卻很小。研製一種新的重型機械,雖然技術先進,卻只能賣出2-3臺,達不到生產規模的閾值,企業必然虧本。要使新產品贏利,除非面向世界市場,才能達到設計能力的生產規模。但是,中國當時受西方和蘇聯的雙重封鎖,沒有進入世界市場的可能。中國從國防需要出發,必須不斷研究新技術。但是,研究新技術的企業都賠本,不願生產。所以,新技術的研發必須以軍工名義下指標,為國防不惜代價才能推進。
  • 讓孩子「愛學習」的家長,是在緣木求魚!改倆字,會更好
    我心裡只能默默道:「等他知道學的時候,恐怕已經和我一樣老了。」 是的,我也是老了才知道學。不僅我,很多人都如此。老了,時間金貴了,才珍惜。 小時候,未來的時間似乎無限多,時間仿佛是個過剩的東西,讓他知道學?呵呵。
  • 《人民日報》刊文介紹山東衛視《美麗中國》經驗
    12月13日,《人民日報》第24版刊發山東衛視《美麗中國》總製片人胡韶紅的創作經驗談,對《美麗中國》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節目」的節目創新、宣傳推廣經驗等做了詳細介紹。以下為《人民日報》全文:生態節目《美麗中國》告訴你「你的選擇,就是地球的模樣」(創意空間)胡韶紅《 人民日報 》(2018年12月13日24 版)最近,有關陝西榆林毛烏素沙漠「變綠洲」等消息成為社會熱點。這件被網友稱為「最該上熱搜的事」也終於登上熱搜和頭條。
  • 人民日報:中國經濟的最大潛能是什麼
    即將過去的2019年,我們從容應對錯綜複雜的風險挑戰,中國經濟風景這邊獨好。成績來之不易,同時要看到,當前遇到的困難和壓力,並非經濟體本身發生了「器質性病變」,而是周期和結構因素交織,使部分潛力和動能「階段性淤滯」,包括內需潛力亟待進一步釋放,行政效能亟待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亟待進一步改善。
  • 美國國會淪陷與憲政末日危機
    儘管如此,川普鐵粉暴力佔領國會及流血衝突仍震驚世界,將美國的選舉亂象演變為憲政末日危機。3日,川普的狂熱粉絲決定5日晚間和6日白天在華盛頓舉行集會。川普欣然肯定併力挺,他當天轉發集會動員推文並承諾,「我將到場。歷史性一天。」集會申請信息顯示,約1.5萬名抗議者將到場。
  • 人民日報鐘聲:美方大搞文化霸權,威脅全球文化安全
    必須警惕的是,美方唯我獨尊,蠻橫推行文化幹涉的霸權主義,已經對全球文化安全構成威脅美方近日又宣布將6家中國媒體列管為「外國使團」,這是美方對中國駐美媒體和記者的最新政治打壓和汙名化,也是美方基於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嚴重幹擾中美正常人文交流、推行文化霸權的又一例證。
  • 人民日報:中國沒有一寸多餘土地 一片多餘領海
    在以「奪島」為名跟著美國秀了回肌肉之後,又自稱懷著「善意」單方面宣布「購島」,對中國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來了一次自說自話式的「產權轉移」,並無視中國方面的警告,拒不撤銷所謂「國有化」。  簡直是開國際玩笑。中國的島嶼,日本人跑來右手倒左手,「交易」完了呼籲中國人應該「以冷靜、恰當方式對待」,說什麼雙方要「顧全大局」。
  • 人民日報有的放矢: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中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讓天藍地綠水清深入人心,使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尊重自然。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類在同自然界的互動中生產、生活、發展,人類源於自然界,必須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 人民日報海外版:盯上中山先生,民進黨何其歹「獨」
    人民日報海外版10月9日消息,有民進黨「立委」日前提案「修法」,要求取消在島內公家機關、學校等單位懸掛孫中山遺像,同時提案修改「宣誓條例」,未來公務人員宣誓可不再面對孫中山遺像,聲稱因此可以去除威權的個人崇拜云云。
  • 中方回應美涉華報告:「冷戰活化石」只能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中新網北京11月19日電 (黃鈺欽)針對美方近期發布的涉華報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份文件是美國國務院一些「冷戰活化石」炮製的又一反華謊言集,最終只能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發布一份名為「中國挑戰要素」的文件,列出了美國需要完成的10項任務來應對中國崛起,包括加強聯盟體系、鞏固憲政民主等。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 人民日報鐘聲:意識形態偏見也是病毒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世界與中國同舟共濟、為中國加油,匯成直抵人心的暖流。但是,在這全球同仇敵愾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美國一些政客卻接二連三大搞詆毀中國的政治秀——他們攻擊中國和中國制度,挑撥中國與他國關係,踐踏道德和文明底線,製造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思維病毒,侵蝕正常的國際關係。這是一個怎樣的反差?實在是不可思議的反常!
  • 蔡英文當局走出危險一步,人民日報:一意孤行終將淪為民族罪人
    人民日報海外網8月12日發表題為《民進黨挾洋自重無異飲鴆止渴》社論指出,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訪臺,民進黨當局和綠營集體自嗨,不斷高喊「『外交』新突破」。美國某些政客為了政治私利而打「臺灣牌」,把臺灣當作遏制中國大陸的工具,民進黨當局卻甘當棋子、甘為鷹犬,對「洋大人」百般奉承,感激涕零,可悲之至!阿扎此行打著「防疫交流」的旗號,雙方還籤署了所謂的「醫衛合作」方面的「備忘錄」。但美國顯然沒什麼好的防疫經驗可供臺灣借鑑,阿扎又能在臺灣學到什麼?
  • 人民日報海外版:這些政客還有臉對香港指手畫腳
    這個日前在網上廣為流傳的辣評,十分形象地戳破了「美式民主」的虛偽,戳破了美西方政客大搞雙重標準的虛妄。美國首都華盛頓近日發生暴力示威,抗議者非法闖入國會大廈並與警察發生衝突,事件中已有5人死亡。美西方政界和媒體紛紛譴責,稱其為踐踏民主、破壞法治的暴力行徑。但諷刺的是,近些天一撮美西方政客發表所謂聯合聲明,就香港警方依法拘捕反中亂港分子說三道四,污衊抹黑香港國安法。
  • 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CBDI)研究報告(2019)
    報告說明一、《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是《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課題研究成果的綜合體現,是對我國品牌經濟發展水平的客觀評價和量化變現;二、本《報告》所涉及的數據指標均由獨立第三方機構通過大數據工具採集,課題組組織專家對填報數據進行了合理性審查和核驗,對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於單位取捨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
  • 大搞「綠色恐怖」 蔡英文窮途末路
    其實,蔡英文搞「綠色恐怖」已非什麼新鮮事,「反滲透法」在臺立法機構強渡關山翌日,島內民眾就發現自己已經來到蔡英文親手打造的「綠色恐怖元年」。目前島內「綠色恐怖」蔓延,凸顯蔡英文當局窮兇極惡,實乃走上窮途末路。  濫用監聽為所欲為  從網上透露的信息看,蔡英文對「政敵」確實是在「公器私用」「濫用監聽」。
  • 杜鋼健教授:英語源於中國,人民日報:哪來的「迷之自信」
    人民日報評論其哪來的「迷之自信」。人類文明的發展必須要有文字與語言、否則任何文明的發展都無法長久,更不可能最終走向輝煌。比如中國的《史記》、國外的《聖經》與《古蘭經》,雖然性質與存在的意義不同,但無一例外都是以文字的形式流傳,並且延續至今。
  • 認清所謂「顏色革命」的罪惡本質
    「律師圈」、「教會圈」、「公民圈」、「訪民圈」,實際上這幾個圈子已經形成了一個大圈子,這個圈子的目的就一個,就是引發大規模對抗,製造大規模衝突,把國家搞亂。,任何企圖改變「顏色」和所謂的多黨輪流執政,都只能讓整個國家陷入動蕩的危險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