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鐘聲:意識形態偏見也是病毒

2020-12-06 人民日報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世界與中國同舟共濟、為中國加油,匯成直抵人心的暖流。但是,在這全球同仇敵愾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美國一些政客卻接二連三大搞詆毀中國的政治秀——他們攻擊中國和中國制度,挑撥中國與他國關係,踐踏道德和文明底線,製造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思維病毒,侵蝕正常的國際關係。

這是一個怎樣的反差?實在是不可思議的反常!中國防控阻擊疫情的戰績,讓世界紛紛點讚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強應對困難挑戰的執政能力。但是,世界對中國讚嘆越多,那些沉溺於零和博弈的美國政客就越坐不住。連日來,他們老調重彈,發表種種險惡言論,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的卑劣手法,毫無人類文明基本底線可言,毫無人性可言。他們還有人按捺不住幸災樂禍的心情,公然聲稱疫情之下「中國所失可能是美國所得」,簡直就是迫不及待地昭告自己「利人之所害」的醜惡心理。

說穿了,美國一些政客因狹隘和偏執而心生害怕,怕的是他們攔不住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起來、人民生活富裕起來、國家繁榮強大起來。從其荒唐邏輯出發,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歷史性成就、實現跨越式發展,就是對美國的所謂威脅。但是,無理寸步難行,他們喋喋不休的荒謬之詞成不了主流輿論的指揮棒。國際社會公認,幾十年來,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8億多中國人擺脫貧困、4億多中國人加入中等收入群體,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公道自在人心。最近,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行動又贏得了世界的廣泛尊重和讚佩——「中國共產黨採取史無前例的安全措施,憑藉『中國速度』新建醫療設施和不斷完善預防手段……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出色的治理能力」「中國共產黨採取的政治決策和衛生防控舉措,將成為人類大型流行病管理史上的裡程碑」。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如此負責任、有擔當的中國共產黨,恰恰是中國之幸、世界之福。

可笑的是,美國一些政客早已下定決心執迷不悟,在對現實的誤判中自娛自樂。就在抗擊自然界的病毒對人類之害成為國際社會緊迫任務之際,他們的心眼兒煞是「活泛」,以為散布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思維病毒的時機來了。於是,有的聒噪「中國已成為美國頭號地緣政治對手」,有的借新冠肺炎疫情挑撥中國與鄰國關係,甚至還有的對媒體散布謠言,稱中國希望通過幫助非洲建立疾控中心竊取非洲大量基因數據。殊不知,無論何時,他們的造謠生事之舉都擺脫不了自毀形象、讓美國蒙羞的結局。皮尤研究中心去年的調查數據就說明了問題——有45%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是這個世界的重大威脅。可悲可嘆,自作孽對美國的傷害不可謂不大,何嘗不是對美國的重大威脅。世人當清醒,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思維病毒註定是國際關係的禍患。

疫情見良知,患難見真情。關鍵時刻,國際社會堅守對正義和良知的選擇,堅守對中國的善意,堅定站在中國一邊。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已成為國際社會主流,已化為各國人民攜手合作抗擊疫情的共同行動。人們完全可以相信,憑藉人類同心同德之力,一定能夠戰勝一切病毒之患。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意識形態偏見也是病毒(鐘聲)
    憑藉人類同心同德之力,一定能夠戰勝一切病毒之患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世界與中國同舟共濟、為中國加油,匯成直抵人心的暖流。但是,在這全球同仇敵愾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美國一些政客卻接二連三大搞詆毀中國的政治秀——他們攻擊中國和中國制度,挑撥中國與他國關係,踐踏道德和文明底線,製造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思維病毒,侵蝕正常的國際關係。
  • [學子論文]「鐘聲」敲響了什麼?
    關鍵詞 人民日報;鐘聲;國際評論 《人民日報》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機關報,是我國最具權威性、最有影響力的全國性報紙。在很長的時間裡,人民日報評論曾是政治「晴雨表」,人們習慣在評論文章的字裡行間,尋找其中的政治訊息,揣度政策取向、人事變動、思想交鋒。
  • 人民日報鐘聲:美方大搞文化霸權,威脅全球文化安全
    必須警惕的是,美方唯我獨尊,蠻橫推行文化幹涉的霸權主義,已經對全球文化安全構成威脅美方近日又宣布將6家中國媒體列管為「外國使團」,這是美方對中國駐美媒體和記者的最新政治打壓和汙名化,也是美方基於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嚴重幹擾中美正常人文交流、推行文化霸權的又一例證。
  • 【人民日報鐘聲:疫情面前,美方做了什麼】連日來,美國政府先是被曝...
    2020-02-17 10:57:52來源:FX168 【人民日報鐘聲
  • 張志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創新
    可以說,改革開放是不斷解放思想、摒棄思想誤區和偏見,推進意識形態創新的過程。3.認識對實踐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實踐與認識之間的關係也是辯證的,在一定意義上說,正確的認識也可以決定實踐,引領實踐、約束實踐。「文革」結束之後,「文革思維」並未隨之而終結,特別是「兩個凡是」等嚴重禁錮了人們思維的意識形態並未終結。因此,如何破除意識形態偏見,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根據不斷變化的國情來制定合適的共同理想和未來發展目標,是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創新需要著力解決的重大課題,也是開啟乃至深入推進改革開放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
  • 吳長生、王恬詳細介紹「國紀平」和「鐘聲」
    人民網北京2月6日訊 6日下午,原人民日報國際部主任吳長生、國際部記者王恬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與廣大網友就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在線交流。網友們提問積極,兩位嘉賓回答坦誠,整個交流氣氛融洽。 網友hpty問:為什麼取名國紀平和鐘聲?有什麼講究嗎?
  • 沒有任何理由搞政治和意識形態對抗那套了
    據《華爾街日報》12月1日報導,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科學家11月3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去年12月13日至16日期間收集的39份來自加利福尼亞、俄勒岡和華盛頓等州的血液樣本中存在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這表明早在去年12月中旬美國就有人感染了新冠病毒。
  • 沒有任何理由搞政治和意識形態對抗那套了
    11月15日,米蘭腫瘤研究所與義大利錫耶納大學的學者在《腫瘤學期刊》(Tumori Journal)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指出SARS-COV-2病毒最早在2019年9月就出現在了義大利北部地區。今年夏天,巴西、西班牙的學者也曾發現,去年的下水道廢水樣本中存在新冠病毒。
  • 張雪魁丨美國的意識形態霸權正加速走向衰落
    另一方面,「醜陋的猶太人」這一崇高客體,也是暴露了納粹意識形態的不可能性,因為它通過轉移矛盾堵塞了社會變革的道路。深入分析可以發現,在川普政府的抗疫意識形態中,也隱含著兩個引人關注的「崇高客體」,即移民和中國。
  • 俄專家:「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危害更大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導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尤裡·塔夫羅夫斯基3日在俄羅斯伊茲博爾斯克俱樂部網站發表文章稱,由意識形態偏見和雙重標準引起的「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危害更大。還有一種名為H1N1的病毒,它源於代表「民主」的美國,奪走了美國和其他國家數十萬人的生命。說到天災,這裡順便提一下2011年橫掃日本東部沿海多個縣市的大海嘯,它幾乎摧毀福島核電站,並將整個日本置於災難邊緣。這是「日本特色資本主義」的責任嗎?事後分析發現,當地政府及核電站所有者最初想做的,即使不是瞞報,也是人為低估災害規模。
  • 張濤甫:網際網路成為意識形態競爭主戰場
    在線下,意識形態安全網相對牢固。在傳統媒體上,意識形態領導權、話語權基本穩固。非主流意識形態難以在傳統媒體空間發聲,即便發聲,也經常是邊緣性的。但是,在網際網路空間,主流意識形態存在感遭到稀釋。主因是,非主流意識形態恣意反彈,迅速佔據網絡空間,經常與主流意識形態對衝,削弱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力。
  • 福奇警告美國有「反科學」的偏見 會造成諸多不幸事件
    但美國「抗疫隊長」福奇(Anthony Fauci)一直警告美國人有關新冠病毒進一步傳播的風險,提醒人們注意美國存在「反科學」的偏見,並指出其危害巨大。據美媒《商業內幕》網站(businessinsider.com)19日消息,福奇於周三(17日)參加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播客「學習曲線」時,就批評美國人的「反科學」偏見「有問題」。
  • 人民日報鐘聲:亞洲需要凝聚力和向心力
    原標題:亞洲需要凝聚力和向心力(鐘聲)   合作才是亞洲和平發展的基礎。由經貿逐漸擴及政治、文化、安全等更廣泛領域的合作,最終將構建起不同於以往歷史進程中的以均衡為基礎的格局   從某種意義上說,21世紀的世界史是以亞洲的經濟崛起為開端的,西方不再是歷史舞臺上唯一的主要角色。
  • 中國駐雪梨總領館發言人十問《每日電訊報》,批駁其無知、偏見和...
    全文如下:近期,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就新冠肺炎疫情刊登多篇涉及中國的報導和評論,字裡行間充斥著無知、偏見和傲慢。我無意逐一回應,但想向《每日電訊報》提10個問題:一、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需要聽取科學、專業的意見。目前病毒源自何處,尚無定論。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新冠病毒命名為「COVID-19」。
  • 大搞文化霸權,威脅全球文化安全(鐘聲)
    必須警惕的是,美方唯我獨尊,蠻橫推行文化幹涉的霸權主義,已經對全球文化安全構成威脅    美方近日又宣布將6家中國媒體列管為「外國使團」,這是美方對中國駐美媒體和記者的最新政治打壓和汙名化,也是美方基於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嚴重幹擾中美正常人文交流
  • 不要用意識形態差異幹擾「一國兩制」
    因為「一國兩制」政策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是不可輕易變,也是沒有必要變。但這種現象表明,在回歸已近20年的香港社會仍然存在著用隨意政治眼光看待中央決策,並對此抱有極大不信任的情況。其中,既有香港居民的國民身份認同問題,也有對香港民主政治發展的方式和步驟問題;既有意識形態的價值觀的認識差異問題。也有中央和香港特區之間的關係問題。對於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只要在「一國兩制」政治框架內,不持對抗立場,是可以通過理性協商,探討來加以解決的,但香港的反對勢力選擇了對抗。
  •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德意志意識形態》導讀
    作為「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第二講(總129期),北京大學哲學系豐子義教授做客講堂,以「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為主題,對《德意志意識形態》進行導讀。主講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豐子義精彩觀點:·《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學習、研究,習近平總書記給以高度重視和評價。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5部馬克思經典,其中就有《德意志意識形態》。
  • 看《瘋狂動物城》各個角色如何在「偏見」中逆襲
    然而, 這部電影卻沒講述各種動物遠離偏見、和睦相處的理想社會, 而是強調個性、差異化同時沒有等級的世界。影片本身帶有美國本土化價值觀, 兔子朱迪體現了勇敢創新、堅持不懈的美國精神。最開始籌劃這部電影時, 導演Howard是這樣解釋的:「我們是要講一個關於偏見的故事。」這部電影裡反映的平等就是要相信偏見是現實常態, 偏見無法改變, 要接受偏見, 笑對偏見, 而且相信夢想與偏見並不衝突。
  • 把握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 奪取意識形態鬥爭新勝利
    毛澤東同志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視更是非常著名的,也是一以貫之的。在黨的七大所作的政治報告中,他強調:「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党進行偉大政治鬥爭的中心環節。如果這個任務不解決,黨的一切政治任務是不能完成的。」
  • 還是要回到……意識形態的起源和影響
    該書作者從政治意識形態的基本概念及其起源與實踐入手,分梳和澄清了對應於各種意識形態的政治立場(即書中的「政治態度光譜」),然後深入而具體地闡釋了自工業革命以來的民族主義、自由民主主義、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法西斯主義一直到女性主義、環境主義等各種意識形態起源、發展以及思想特徵等問題。作者在「前言」中說:「可能最為重要的是,我應該相信什麼,以及我的觀點是怎樣與我身處時代的政治聯繫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