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德意志意識形態》導讀

2020-12-04 金臺資訊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為進一步推動形成讀經典、學理論、強素質、作表率的濃厚氛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以「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為主題,將邀請一系列國內權威專家,導讀《共產黨宣言》《德意志意識形態》《資本論》《國家與革命》等經典著作。作為「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第二講(總129期),北京大學哲學系豐子義教授做客講堂,以「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為主題,對《德意志意識形態》進行導讀。

主講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豐子義

精彩觀點: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學習、研究,習近平總書記給以高度重視和評價。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5部馬克思經典,其中就有《德意志意識形態》。

·2013年12月3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就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全黨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歷史唯物主義,主要的經典文本就是《德意志意識形態》,所以要學習和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必須認真學習、研讀《德意志意識形態》。

·人民是歷史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者,這是《德意志意識形態》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和發展了這一觀點,在各種重大問題的思考與處理上都特別強調人民立場,「以人民為中心」,這是對歷史唯物主義在當代的重要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展現了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特色、新風格、新氣派。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和恩格斯1845至1846年合寫的著作。這一著作第一次比較系統地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標誌著唯物史觀的創立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恩確立新歷史觀的出發點是從研究社會歷史的前提和基礎開始的。馬恩明確指出,歷史觀的前提是現實的個人、他們的活動、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這三者之所以並列起來來使用,就因為它們是統一而不可分割的。

·完整、準確地理解《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全面生產理論,對於我們今天深刻認識和把握社會生產、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美好生活等都是非常有益的。

·馬克思恩格斯對共產主義的這種把握方式,對於我們今天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共產主義之所以能成為人們為之奮鬥的理想信念,其基礎就在於對社會現實的正確把握,這種理想信念的體現,在於改變當下的社會現實,而非對未來社會的空談或消極等待。

·《德意志意識形態》通過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分析和對各種社會主義思潮的批判,科學地論證了實現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和共產主義社會建立所需的前提條件,為我們既堅持遠大理想又腳踏實地地努力奮鬥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導。

導讀提綱:

1、《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寫作背景、文本結構、理論地位

2、《德意志意識形態》的主要內容

3、《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當代價值

「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簡介:

「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由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辦,「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交通銀行、人民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協辦。自2009年創辦以來,堅持每月一期,迄今讀書活動已舉辦128期。為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中央和國家機關必須走在理論學習的前列,在學懂弄通做實上當好示範」的指示要求,主辦方對2020年讀書活動進行了全新的升級改版,以「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主題,立足於導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打造黨員幹部理論學習新課堂、組織生活新平臺。讀書活動通過在支部工作APP首播,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大國」「人民黨建雲」微信公眾號,人民視頻客戶端、人民智雲客戶端等各平臺上線,藉助網際網路新媒體擴大學習覆蓋面和傳播力,探索適合機關青年特點的學習方式方法,使更多黨員幹部從中受益。

相關焦點

  • 《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思想的邏輯結構與馬克思恩格斯...
    它把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視為歷史的前提與基礎,用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解釋自然、社會、人的協同發展。這是一種「大唯物史觀」,是馬克思、恩格斯真正的唯物主義歷史觀。「費爾巴哈章」是「大唯物史觀」思想的初次表述。沒有認識到「費爾巴哈章」的「大唯物史觀」,是卡弗先生否定「費爾巴哈章」甚至整個《德意志意識形態》理論價值的根本原因。
  • 堅持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典範
    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理論武器和科學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典範,具有深厚的歷史唯物主義底蘊。
  • 恩格斯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與發展
    所有這些工作,都是為了重塑「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的辯證法原則如今,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一般依據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和馬克思本人所撰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經典論述,即以建築和照相機比喻所呈現的唯物史觀公式,來界定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的「新歷史觀」,也即馬克思所表述的「新唯物主義」或「實踐的唯物主義」歷史觀。
  • 新書推介:《歷史唯物主義生成路徑研究》
    作為馬克思、恩格斯圍繞歷史-自由問題思考結晶的歷史唯物主義,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的重要標誌。本書基於思想比較的方法、文本解讀的視角以及歷史生成的維度,從多重視閾詮釋與再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生成路徑與邏輯。
  • 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導讀--理論...
    為進一步推動形成讀經典、學理論、強素質、作表率的濃厚氛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以「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為主題,將邀請一系列國內權威專家,導讀《共產黨宣言》《德意志意識形態》《資本論》《國家與革命》等經典著作。
  •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2020年年會聚焦「歷史大變局:非常規形勢中的...
    、重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重慶市公民道德與社會建設研究中心、重慶市高校黨建研究諮政中心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研究》編輯部協辦的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2020年年會在重慶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博雅樓隆重舉行。
  • 「重溫馬經典」下周一再開講,帶你學透歷史唯物主義
    今天,我們應如何讀《德意志意識形態》?7月13日,北京大學哲學系豐子義教授開講,和大家一起重溫這部偉大著作。自2009年創辦以來,堅持每月一期,迄今讀書活動已舉辦128期。2020年讀書活動主題是「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打造黨員幹部理論學習新課堂、組織生活新平臺。本系列將邀請權威專家導讀《共產黨宣言》《德意志意識形態》《資本論》《國家與革命》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 中國強起來必須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指導
    特別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站起來、富起來到走向強起來的今天,更需要堅持和發展歷史唯物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一、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  在西方思想史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誕生是一次重要的思想革命。這一思想革命的實質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
  • 德意志史:「鬥爭」成為納粹主義意識形態,宣傳鼓動的核心概念
    德意志史:「鬥爭」成為納粹主義意識形態,宣傳鼓動的核心概念歡迎來到百家號琅琅新雨,德意志史:「鬥爭」成為納粹主義意識形態,宣傳鼓動的核心概念。小編發現在1939年8月23日,史達林與希特勒讓世界輿論大吃一驚。他們籤訂了互不侵犯協議,同時還達成了秘密補充議定書,確定了兩國在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的勢力範圍。
  •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典範——趙光武教授學術思想述要
    趙光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探索現代科學的哲學問題,取得豐碩的學術成果。60年來,趙光武矢志不渝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他是當代中國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典範。趙光武教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探索現代科學的哲學問題,知難而進、不懈努力,取得了重要學術成果。  一、深化唯物論和辯證法研究  「文革」期間,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可以說是唯心主義泛濫,形上學猖獗。
  • 改革開放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原標題:改革開放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這是對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總結,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偉大決心和戰略定力。
  •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內容和核心要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指導作用。
  • 彰顯歷史唯物主義的新時代價值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生產力的發展會永不止步,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調整也會永不止步。尤其是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新的生產工具、生產方式和生產關係不斷湧現,我們的政治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上層建築必須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 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擲地有聲的話語,充分說明堅持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於在新時代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什麼是顛覆性錯誤?就是方向性、戰略性和道路性選擇的失誤。
  • 王巍: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要義
    所謂「板塊說」,就是指人為地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劃分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兩大板塊;所謂「推廣說」,即認為「歷史唯物主義就是把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推廣去研究社會生活,把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應用於社會生活現象,應用於研究社會,應用於研究歷史」。 從此,蘇聯教科書體系所表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便成為各個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我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也深受其影響。
  •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自然辯證法》導讀
    為進一步推動形成讀經典、學理論、強素質、作表率的濃厚氛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以「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為主題,將邀請一系列國內權威專家,導讀《共產黨宣言》《德意志意識形態》《資本論》《國家與革命》等經典著作。
  • 歷史唯物主義基本概念範疇在國際研究層面的體現
    歷史唯物主義基本概念範疇在國際研究層面的體現 2019年07月31日 09:01 來源:《歐洲研究》2019年第2期 作者:李濱 楊蓉榮 字號 內容摘要:
  • 人民日報新論: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擲地有聲的話語,充分說明堅持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於在新時代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什麼是顛覆性錯誤?就是方向性、戰略性和道路性選擇的失誤。
  •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 2020年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3年12月3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 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編與導讀》
    譚培文、陳新夏、呂世榮主編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編與導讀》,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共收入21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包括節選),每部著作分為經典文本和導讀兩部分。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博大精深,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到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著述頗多;本書作為教材,不可能將其經典都一一囊括在內,必須有所選擇,既貫穿和闡發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與理論思想的全面性、系統性,又要彰顯其內核和重點,從而使大學生們通過有限篇幅的經典文本的閱讀、理解,並通過啟發性的導讀,去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觀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