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為進一步推動形成讀經典、學理論、強素質、作表率的濃厚氛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以「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為主題,將邀請一系列國內權威專家,導讀《共產黨宣言》《德意志意識形態》《資本論》《國家與革命》等經典著作。作為「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第二講(總129期),北京大學哲學系豐子義教授做客講堂,以「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為主題,對《德意志意識形態》進行導讀。
主講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豐子義
精彩觀點: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學習、研究,習近平總書記給以高度重視和評價。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5部馬克思經典,其中就有《德意志意識形態》。
·2013年12月3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就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全黨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歷史唯物主義,主要的經典文本就是《德意志意識形態》,所以要學習和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必須認真學習、研讀《德意志意識形態》。
·人民是歷史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者,這是《德意志意識形態》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和發展了這一觀點,在各種重大問題的思考與處理上都特別強調人民立場,「以人民為中心」,這是對歷史唯物主義在當代的重要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展現了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特色、新風格、新氣派。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和恩格斯1845至1846年合寫的著作。這一著作第一次比較系統地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標誌著唯物史觀的創立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恩確立新歷史觀的出發點是從研究社會歷史的前提和基礎開始的。馬恩明確指出,歷史觀的前提是現實的個人、他們的活動、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這三者之所以並列起來來使用,就因為它們是統一而不可分割的。
·完整、準確地理解《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全面生產理論,對於我們今天深刻認識和把握社會生產、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美好生活等都是非常有益的。
·馬克思恩格斯對共產主義的這種把握方式,對於我們今天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共產主義之所以能成為人們為之奮鬥的理想信念,其基礎就在於對社會現實的正確把握,這種理想信念的體現,在於改變當下的社會現實,而非對未來社會的空談或消極等待。
·《德意志意識形態》通過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分析和對各種社會主義思潮的批判,科學地論證了實現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和共產主義社會建立所需的前提條件,為我們既堅持遠大理想又腳踏實地地努力奮鬥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導。
導讀提綱:
1、《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寫作背景、文本結構、理論地位
2、《德意志意識形態》的主要內容
3、《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當代價值
「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簡介:
「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由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辦,「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交通銀行、人民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協辦。自2009年創辦以來,堅持每月一期,迄今讀書活動已舉辦128期。為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中央和國家機關必須走在理論學習的前列,在學懂弄通做實上當好示範」的指示要求,主辦方對2020年讀書活動進行了全新的升級改版,以「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主題,立足於導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打造黨員幹部理論學習新課堂、組織生活新平臺。讀書活動通過在支部工作APP首播,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大國」「人民黨建雲」微信公眾號,人民視頻客戶端、人民智雲客戶端等各平臺上線,藉助網際網路新媒體擴大學習覆蓋面和傳播力,探索適合機關青年特點的學習方式方法,使更多黨員幹部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