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主辦方供圖
2020年11月6日至8日,由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重慶師範大學主辦,重慶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重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重慶市公民道德與社會建設研究中心、重慶市高校黨建研究諮政中心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研究》編輯部協辦的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2020年年會在重慶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博雅樓隆重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為「歷史大變局:非常規形勢中的科學世界觀方法論」。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會長侯惠勤教授,副會長吳付來教授、馮顏利研究員、仰海峰教授、顏曉峰教授、姜迎春教授、袁銀傳教授、楊生平教授,秘書長朱繼東研究員,重慶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孟東方教授,以及學會常務理事、理事,論文入選者代表,重慶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和研究生等共16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年會開幕式在11月7日上午舉行,由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朱繼東研究員主持。孟東方、侯惠勤分別代表主辦單位致辭。孟東方在致辭中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向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對重慶師範大學的信任表示衷心感謝,並介紹了重慶師範大學近年來在獲得博士授權單位、學科群建設、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侯惠勤在致辭中向為了學會的興旺、為了研討馬克思主義的真理而歷盡千辛萬苦前來參加會議的代表表示歡迎和感謝,向為此次年會付出辛勤勞動、熱情服務的重慶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師生表示衷心感謝,並對今年年會的主題進行了深入闡釋,分析了當今世界產生撕裂、分裂、錯亂的原因,批判了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虛假性,強調要用馬克思主義作為望遠鏡和顯微鏡,來觀察現實世界、人類的歷史和未來,保持戰略定力,弘揚革命的鬥爭和批判精神,加強自我革命,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
11月7日—8日,年會舉行了一場大會主旨報告、兩場大會主題發言、三個分論壇主題發言和研討交流。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理事、重慶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洪教授,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姜迎春教授分別主持了大會主旨報告和主題發言。
侯惠勤作主旨報告 主辦方供圖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作了題為「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貢獻」的主旨報告。他指出,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守正創新的第一人,其主要貢獻在於,打通了本體論和認識論,破解了康德的「自在之物」之謎,創立自然辯證法,奠基唯物辯證法,對新唯物主義作出了獨特貢獻;打通了古今哲學思想史,確立了哲學的基本問題,為正確開展哲學思想鬥爭樹立了客觀標準;打通了德國古典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作了科學概括。接著,他就如何科學打通分別作了深入詳細地闡釋,凸顯了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偉大貢獻。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吳付來教授作了「黨內法規制定的方法論研究」的主題發言。他分析了黨內法規制定的屬性、特點和步驟,指出黨內法規具有法律屬性和實踐屬性,具有目的性、實踐性、程序性和跨學科性的特點,黨內法規的立法路徑可分為採取問題解決式的方法論路徑和對前一階段的法規性建議做進一步論證兩個步驟。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仰海峰教授的發言主題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發展的知識地圖」。他表示,馬克思確立了歷史性的觀念,為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奠定了理論前提。強調哲學有其歷史性的規定,要關注到不同時代哲學的表現有很大差異,關注社會的變遷過程、理論的發展過程。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姜迎春教授作了「自由主義歷史觀評析」的主題發言。他認為,「百年未有之歷史大變局」是資本主義同社會主義的歷史性較量,是馬克思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歷史性較量,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與百年未有之歷史大變局的交互影響,是我國戰略機遇期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戰略焦慮期兩期疊加的交互影響。指出自由主義的哲學基礎是唯心主義、形上學,體現在用部分代替整體,用想像代替現實,用現象代替本質。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顏曉峰教授的發言主題為「堅持底線思維:非常規形勢下的重要方法論」。他強調要從六個方面去認識和把握底線思維:內含著精準確定事物邊界的度量思維;內含著準確把握度的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科學思維;內含著防誤求正避害趨利的價值思維;內含著充分發揮主體能動性的創造性思維;內含著認識源於實踐先於實踐的預見思維;內含著掌握大事駕馭風險的全局思維。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紀委書記、副所長馮顏利研究員作了「『作為公平的正義』與『作為正義的公平』」的主題發言。他對《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的公平》《正義的兩面》三本書作了比較,指出《作為公平的正義》是羅爾斯對學界批評《正義論》的回應和他對正義兩原則及其證明的修訂。《正義的兩面》和《正義的公平》都力圖超越羅爾斯,事實上他們都成功了。但是,他們三人的正義都沒有達到馬克思的高度,他們既沒有看到生產決定分配的重要性,也不是從物質實踐出發解釋觀念的東西。馮顏利研究員認為,要通過研究公平正義的辯證法來深化正義問題的研究,積極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袁銀傳教授的發言主題為「論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論貢獻」。他論述了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三大貢獻:與馬克思共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科學社會主義原理三方面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馬克思逝世後同教條主義和修正主義作鬥爭,堅決捍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楊生平教授作了「以歷史規律性與選擇性統一思想把握歷史發展大局」的主題發言。他從對歷史規律性與選擇性的深化理解和對大變局的闡釋兩個方面展開論述,強調要堅持正確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時代觀,要正確處理好全球關係與國際關係以及國際國內兩個大局。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朱繼東研究員的發言主題是「從毛澤東到習近平:堅持政治家辦報的變與不變」。他結合堅持政治家辦報在新時代的內涵更深、外延更高、站位更高、任務更重等特點,從堅持政治家辦報是我們應該始終牢記和大力堅持的重要原則、堅持黨管意識形態是新時代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網的關鍵和新時代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網的「四個必須」展開論述,強調新時代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網必須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必須加強新聞輿論工作隊伍建設、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必須大力加強意識形態能力建設。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林進平教授的發言主題為「從共產主義道德到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建構」。他將歷史上對共產主義道德研究有貢獻的代表人物及主要理論作了梳理,在充分肯定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理論貢獻的同時,也對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發展史上存在的從必然性推演價值訴求,將對道德實質的揭示上升為價值規範是否合理提出了質疑。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志丹教授的發言主題為「革命的人性」。他提出,革命本身蘊含著人性,革命過程彰顯著人性,革命之後建立的社會制度有助於人性的提升、優化和保障,評價革命的人性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歷史評價標準之上結合人性標準進行評價。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理事、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士海教授的發言主題是「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方法論原則」。他強調要從中國立場和世界眼光相結合、現實需要和歷史反思相結合、部分闡釋和整體把握相結合三個方面進行把握。
重慶市倫理學會副會長、重慶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李長泰教授作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主體性的重建」的主題發言。他從五個維度進行了闡釋:中華民族主體性古代強大是馬克思主義主體性特徵的中國歷史呈現;中華民族主體性近代困境是呼喚馬克思主義主體性意識的客觀原因;中華民族主體性現代追尋是接納馬克思主義主體性精神的動力源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是中華民族主體性回歸和振興的偉大實踐;新時代深化馬克思主義主體性的實踐是中華民族主體性的偉大重建。
全體參會人員合影 主辦方供圖
11月7日下午,年會圍繞「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科學世界觀方法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繼承、發展和創新」等主題,設立了三個分論壇,通過主題發言和自由發言相結合的形式,同時進行了理論研討和交流。
根據年會的安排,各分論壇進行了小組匯報。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理事、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譚群玉教授,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常務理事、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蔣桂芳教授,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傅爾基研究員,分別代表第一分論壇、第二分論壇、第三分論壇作了匯報交流。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袁銀傳教授主持了匯報交流。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理事、重慶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洪教授主持年會閉幕式。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朱繼東研究員對年會作了總結。朱繼東研究員表示,本次年會組織有序,服務貼心,安排周到,研討有效,是一次高層次、高水平、高效率、高標準、高素質、高期待的盛會。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在閉幕詞中表示,本次年會的主題視野宏大,通過年會這個平臺,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會議開得很紮實、很務實、很成功,體現了學會良好的會風,呈現了學術與政治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達到了預期效果。他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不會有窮期,希望大家一定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的深入研究,注重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革命性、科學性,在潛心研究中創造出更多新的理論成果。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暨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現場 主辦方供圖
按照預定議程,11月6日晚,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召開了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暨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討論並表決通過了修訂後的《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章程》,決定了2021年學會高層論壇和年會的舉辦單位,增選了學會理事。(李澤中 劉愛彤)
責編:李曉航
31915557,.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2020年年會聚焦「歷史大變局:非常規形勢中的科學世界觀方法論」,.,.204476,.李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