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的重大發現之一,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新中國成立70年來,歷史唯物主義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很大進展,取得了豐碩研究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研究的領域不斷拓展,對概念和原理的闡發不斷深化。
-
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
一、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唯物主義在其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三種基本形態,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
-
歷史唯物主義與唯物史觀本然關係之多視域解蔽及其效應
[7](P36-37)此後,恩格斯多次使用「唯物主義歷史觀」概念,並闡發了其基本原理:「唯物史觀是以一定歷史時期的物質經濟生活條件來說明一切歷史事件和觀念、一切政治、哲學和宗教的。」由此可以看出:1.上述論述與《德意志意識形態》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前述論述在本質上是相通的、一致的,即都是在揭示唯物主義歷史觀認識歷史的根據、基礎、立足點、方法論原則和基本原理,並非在揭示該歷史觀的基本內容,或闡發關於社會歷史的某種具體問題的某種具體判斷。
-
新書推介:《歷史唯物主義生成路徑研究》
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與傳統西方哲學等教學和研究。出版學術專著《馬克思哲學革命的文本學解讀》《(德意志意識形態)導讀》,並在《哲學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現代哲學》《學術月刊》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70篇,其中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及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哲學原理》等文摘類刊物全文或摘要轉載30餘篇次。
-
以歷史唯物主義塑造世界觀
到此為止,我們可以認為,馬克思的世界觀,超越了物質本體論的世界觀,第一次發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關鍵詞:世界觀;馬克思;哲學;歷史唯物主義;本體論;批判;利益;世界是;觀念;資本邏輯 作者簡介: 我們的時代,人們的世界觀狀況怎樣?
-
王巍: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要義
所謂「板塊說」,就是指人為地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劃分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兩大板塊;所謂「推廣說」,即認為「歷史唯物主義就是把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推廣去研究社會生活,把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應用於社會生活現象,應用於研究社會,應用於研究歷史」。 從此,蘇聯教科書體系所表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便成為各個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我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也深受其影響。
-
彰顯歷史唯物主義的新時代價值
歷史唯物主義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而人民正是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同一切唯心史觀相反,唯物史觀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歷史唯物主義就是不斷實現人類解放的學說。
-
恩格斯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與發展
恩格斯不僅首次明確使用了「歷史唯物主義」概念,而且還直接以「歷史唯物主義」為題公開發表文章,即1892年的《論歷史唯物主義》。儘管《論歷史唯物主義》表面上只是恩格斯自己翻譯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英文版導言》的德文譯本,但恩格斯在翻譯過程中做了很多改動和補充,可以說從標題、概念表述、行文段落都有所不同,因而前者可以被視為一個具有獨立研究價值的文本,通過追蹤這一文本,也可以讓我們更好理解恩格斯晚年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貢獻。
-
鮑德裡亞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批判是怎樣的?又有何意義?
導語:鮑德裡亞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批判是怎樣的?又有何意義?鮑德裡亞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批判,肇始於批判建立在使用價值邏輯上的物質生產理論。鮑德裡亞從批判生產理論到構建象徵交換體系的邏輯自有其生成土壤,對時代特徵的論述表現出了一定的深刻性。
-
...不可或缺的部分——讀《政治倫理學——歷史唯物主義的視野》(圖)
政治倫理作為政治文明建設的基本價值目標,其研究水平與普及水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進程具有重要影響。 具體而言,政治倫理歸根結底是研究社會政治共同體(主要指國家和政治共同體)的現實社會政治目標、政治關係、政治行為、政治制度中的倫理問題。對馬克思主義政治倫理而言,將具體研究這些目標、關係、行為、制度的倫理內涵、倫理意義及在馬克思主義視域內,其所應遵循的倫理規範與倫理法則。
-
中國強起來必須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指導
所以說,「實踐的觀點是全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範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整個體系的核心範疇,只有立足於社會實踐的觀點,才能把握和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神實質,才能理解和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它產生之後100多年裡的生氣勃勃的新發展」。 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是辯證的歷史的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不是以實踐的觀點否定、而是超越了舊唯物主義。
-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典範——趙光武教授學術思想述要
《唯物主義的歷史與理論》一書以揭示唯物主義實質為中心,把有關理論知識與歷史知識,哲學的知識與具體科學知識,連貫起來、結合起來,用歷史與邏輯統一的方法,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專門探討:(1)從總體上直接揭示唯物主義的實質,如唯物主義發展的幾個歷史階段、唯物主義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認識與解決。(2)從不同的聯繫上揭示唯物主義的實質。
-
馬克思對唯物主義歷史觀要點「扼要的闡述」
本文按照馬克思原文的順序談談對《序言》中闡述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解。 一、馬克思用四個基本範疇勾畫出人類社會的基本結構 馬克思說:「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
-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新時代思想的理論特質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全黨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 此外,習近平總書記還具體揭示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法論意義。
-
《唯物主義》說課稿
中公教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唯物主義》這一節課的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
-
2020年考研政治第六講唯物主義的發展和物質的概念
「形上學」在一開始是以研究【玄學】為主要發端的,也就是研究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馬克思認為形上學脫離了實踐並對此進行批判。好了,那麼即便如此,為什麼形上學會認為世界是孤立的和靜止的呢?同理,形上學也存在形上學唯物主義和形上學唯心主義。形上學唯心主義我們基本接觸不到,這裡就不提了,咱們單獨說形上學唯物主義。費爾巴哈就堅持形上學唯物主義,形上學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由【原子】構成的。而原子在當時的科學研究發現,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位。而一個原子和另一個原子並沒有關係,同時,原子也是靜止不動的。
-
唯物主義的三大歷史形態
在上一篇文章咱們學習了哲學的基本問題,在哲學基本問題的基礎上,我們把哲學分為了唯物和唯心兩大流派。而今天我們在這裡就唯物主義進行深入學習。即唯物主義的三大歷史形態。區分標準是什麼?在整個唯物主義派別中,就三件事,大家形成了共識:物質具有第一性、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世界的本源。但是大家也有有爭議的地方——到底什麼是物質?根據對物質認識的深度和廣度的不同,我們將唯物主義劃分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現代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辯證唯物和歷史唯物主義)。
-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2020年年會聚焦「歷史大變局:非常規形勢中的...
指出自由主義的哲學基礎是唯心主義、形上學,體現在用部分代替整體,用想像代替現實,用現象代替本質。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顏曉峰教授的發言主題為「堅持底線思維:非常規形勢下的重要方法論」。
-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德意志意識形態》導讀
作為「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第二講(總129期),北京大學哲學系豐子義教授做客講堂,以「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為主題,對《德意志意識形態》進行導讀。·2013年12月3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就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全黨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
-
社會歷史的空間性問題
在此背景下,西方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率先開啟了「空間轉向」,其典型就是以愛德華.蘇賈(Soja)等人為代表的新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的興起。儘管蘇賈認為馬克思未能在歷史唯物主義範疇內成功構建起系統化的空間理論,卻也認為馬克思的理論包含著豐富的空間思想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