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寧的歷史唯物主義都有哪些新內容?
列寧的歷史唯物主義 在探究政治與經濟的關係時,民粹派認為是政治決定著經濟而不是反過來。民粹派說只有財富的生產才完全受經濟規律支配,而分配則以政治為轉移。列寧批判了這種荒謬的觀點,政治權力、政治制度作為建立在生產關係之上的上層建築,它本身是生產關係的產物,不是政治決定經濟,而是經濟決定政治。
-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2020年年會聚焦「歷史大變局:非常規形勢中的...
指出自由主義的哲學基礎是唯心主義、形上學,體現在用部分代替整體,用想像代替現實,用現象代替本質。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顏曉峰教授的發言主題為「堅持底線思維:非常規形勢下的重要方法論」。
-
建構新時代中國特色政治倫理學
當然,要建構新時代中國特色的政治倫理學話語體系,僅是精心研讀經典文本遠遠不夠,還需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廣闊天地,準確把脈國內外政治實踐中重大社會利益衝突的關鍵所在,亦即在讀「有字之書」的同時,更要讀「無字之書」,在紛繁複雜的社會大課堂中,找到真問題,進行真研究,「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形成不唯書,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實的學風。
-
不可或缺的法律倫理學課程
    我國著名的法學家、法學教育家孫曉樓先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出版的《法律教育》一書中,提出了法律學校裡「不可缺少的」幾門課程,其中有一門是「法律倫理學」。
-
恩格斯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與發展
恩格斯不僅首次明確使用了「歷史唯物主義」概念,而且還直接以「歷史唯物主義」為題公開發表文章,即1892年的《論歷史唯物主義》。恩格斯在1893年寫給梅林的信中,承認梅林在論述「歷史唯物主義」時所犯的錯誤,自己和馬克思過去也同樣犯過,即一直對這種「相互作用」強調得不夠並因此被我們大家過分地忽略了。在1894年寫給瓦·博爾吉烏斯的信中,恩格斯對「相互作用」在「歷史唯物主義」中的重要性再次進行強調。他說:「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
-
新時代政治倫理學的學科身份與研究方法
然而,政治倫理學本身的「身份」、性質和定位就是其最基本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可以歸之於關於政治倫理學之研究方法的討論,即「方法論」問題。我們在此討論政治倫理學的方法論問題並非倡導某種理論或某一種方法,而是希望通過深入思考促進政治倫理學的建設,共同關心和提高大家的方法論的自覺意識,不斷地思考政治倫理學應該研究什麼、為何研究、如何研究等基本問題。
-
倫理學的繁榮發展與歷史使命
■70年來,倫理學已形成比較完善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以及人才培養體系,改變了以往我國社會道德建設缺乏倫理學理論支撐的狀況。 ■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的新時代,充分利用已有基礎和優勢,多出原創性重大成果,加快構建有影響力的中國特色倫理學,對我國倫理學工作者來說既是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必須承擔的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
-
公共基礎知識政治知識: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
,今天就來看一下,唯物主義的發展歷程,都有哪幾種派別的唯物主義,以及每個派別之間的區別,來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這部分內容。唯物主義首先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那麼人們根據對物質認識的廣度和深度不同,將其劃分為三種歷史形態,分別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古時候,人們認為物質是一種或幾種實物。這裡面的實物指的是物質的具體形態,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一團永恆燃燒的活火」。
-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政治: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政治: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2021年甘肅特崗教師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甘肅省特崗教師考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學習參考。
-
歷史唯物主義對西方現代政治的去蔽
每個人都直接行使政治權力在現代社會是不可能的,應當根據自己的利益選擇政治代表組織政府行使權力,這就是西方現代政治中的選舉代議制度。選舉代議制被認為是自由平等的個人的政治主體性和人民主權的實現形式。以孟德斯鳩為代表的政治思想家認為,為了防止權力集中和權力濫用而侵犯個人自由,政治權力應當被分割成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種權力各自獨立並相互制約,這就是西方現代政治的分權制衡制度。
-
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視野認識十九屆四中全會的重大意義和戰略考量
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和深刻意蘊,深入理解和把握我們黨召開十九屆四中全會的重大意義和戰略考量,必須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視野,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作出分析和思考。
-
王巍: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要義
蘇聯教科書體系中的歷史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是一套科學的、嚴密的體系,至今仍有著鮮活的、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對它做出全面、深入的理解,才能真正做到把握歷史,理解現實,才能真正地做到理論創新。長期以來,我們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解是否符合其本來面目?這需要以正本清源的態度來分析。而首先要面對的問題,便是如何對待蘇聯教科書體系中的歷史唯物主義。
-
改革開放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原標題:改革開放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這是對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總結,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偉大決心和戰略定力。
-
馬克思視野中的共產主義是什麼樣的共同體?
,因而他最終也沒有進一步通過政治經濟學批判確立起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 無獨有偶,當代美國學者布倫克特儘管反對以正義、權利等政治理念作為共產主義根本的價值訴求,但在其以自由對馬克思倫理學的構建中,他同赫斯一樣,也將共產主義視為倫理共同體。布倫克特認為,馬克思視野中的共產主義是以自由為價值訴求的。
-
環境倫理學在中國(圖)
應該這樣來看:道德關係絕不是人與人之間才有的,人與環境之間同樣存在道德的聯繫,這是人與自然關係的一部分,也就是環境倫理學研究的一部分。」楊通進指出:「作為一種全新的倫理學,環境倫理學的一個革命性的變革就在於,它在強調人際平等、代際公平的同時,試圖擴展倫理學的視野,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納入倫理關懷的範圍,用道德來調節人與自然的關係。」
-
從入門到精通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Ⅱ」
赤潮編輯部 Tainakazzz由於篇幅有限,所以這裡我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第二個觀點:歷史唯物主義不同於歷史唯心主義所認為的「理念或者大人物製造歷史」或者舊的機械唯物主義的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歷史唯物主義是一種決定論的學說,以一定歷史時期的物質經濟生活條件來說明一切歷史事變。
-
歷史唯物主義基本概念範疇在國際研究層面的體現
歷史唯物主義基本概念範疇在國際研究層面的體現 2019年07月31日 09:01 來源:《歐洲研究》2019年第2期 作者:李濱 楊蓉榮 字號 內容摘要:
-
堅持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典範
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理論武器和科學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典範,具有深厚的歷史唯物主義底蘊。
-
倫理學研究的回溯與前瞻
有人認為,面對當代社會所出現的道德價值選擇多元化的現象,程序共識應該成為尋求道德合理性的有效途徑,並表徵著當代倫理學形態的變化和當代倫理學內容的轉向。為此,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大家一致同意的交往對話的程序。有人認為,道德有無合理性是一個道德能否適應中國社會實踐的問題,並指出,經歷了政治制度革命和經濟制度革命的中國革命道德應該發展為將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結合的國家倫理。
-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新時代思想的理論特質
任何哲學都是一定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與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在人類早期哲學思想中,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曾經有過原始的結合,但受當時條件的限制,只能是缺乏科學論證的樸素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