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門到精通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Ⅱ」

2020-12-04 赤潮運動

(聲明:本文僅限於科普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演變,文中觀點來源於社會學以及哲學,不代表作者或帳號運營者立場,本文僅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科普與研究之用。)

赤潮編輯部 Tainakazzz

由於篇幅有限,所以這裡我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第二個觀點:歷史唯物主義

不同於歷史唯心主義所認為的「理念或者大人物製造歷史」或者舊的機械唯物主義的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歷史唯物主義是一種決定論的學說,以一定歷史時期的物質經濟生活條件來說明一切歷史事變。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在於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它的基本論點斷定: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人類社會的歷史是可以解釋的。這過程不是偶然或任意決定的。要用一定時代的社會基本結構來解釋,只要社會還分成階級的時候,要用階級鬥爭來解釋。

根據蘇聯哲學家格奧爾基·費奧多羅維奇·亞歷山德羅夫主編的哲學教材《辯證唯物主義》和康斯坦丁諾夫的《歷史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發展是客觀的和有其特定規律的,其最基本的規律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對生產力有反作用(可能促進或阻礙)。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會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社會(此即史達林所謂「社會發展五段論」)。1938年,史達林在《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講:「歷史上有五種基本類型的生產關係:原始公社制的、奴隸佔有制的、封建制的、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的。」史達林在《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一節中把五種社會形態體系化,變成了自然科學意義上絕對不可更改的規律。而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僅僅講:「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社會經濟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大體說來」在馬克思這裡特指西歐社會形態的演進趨勢,到了列寧和史達林那裡,這個「五階段論」就變成了所有國家所必須遵循的歷史規律。1897年列寧在為波格丹諾夫《經濟學簡明教程》寫的書評中講,政治經濟學應該這樣來敘述經濟發展的各個時期,即原始氏族共產主義時期、奴隸制時期、封建主義和行會時期、資本主義時期。

發展動力與規律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這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這兩對矛盾存在於一切社會形態之中,貫穿於每一個社會形態的始終,決定著其他各種社會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決定著社會歷史的一般進程。

佔領華爾街抗議錢與權的結合不公平優勢,驗證了經濟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必然在國家政權和意識形式上佔統治地位。且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鬥爭。

道瓊指數劇跌後,印鈔使指數快速回復,然而中下層多數人民生活沒有改善。證明上層建築不適應經濟基礎的要求時,它就起到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作用。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是: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對生產關係起著決定作用、支配作用,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生產力的性質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第二,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決定生產關係的改變。

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這種反作用表現為兩種情況:第一,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的先進的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第二,不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的落後的生產關係,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運動: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在生產發展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情況。在一種生產關係產生和確立後的一段時間內,它與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是基本適合的,對生產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促進生產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雖然這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也有矛盾,人們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對生產關係作某些調整,但卻不會引起生產關係的根本變革。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是: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首先,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一定的上層建築總是為了適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經濟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必然在國家政權和意識形式上佔統治地位。第二,經濟基礎的變革決定上層建築的變革,當經濟基礎發生變革後,上層建築遲早會發生變革,以求得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經濟基礎的變化發展還規定著上層建築變化發展的方向。

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能動的反作用。這種反作用表現為,上層建築為經濟基礎提供政治保障和意識形態形式。這種反作用,取決於上層建築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當上層建築適合於經濟基礎的要求時,它就起到鞏固經濟基礎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作用。當上層建築不適應經濟基礎的要求時,它就起到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作用。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相互作用,表現為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和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是第一性的;上層建築的反作用是第二性的。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是根本性的;上層建築的反作用是派生的和從屬的。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與上層建築的反作用,構成二者之間的矛盾運動,體現為上層建築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的基本規律。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是進行社會革命,奪取國家政權,此種觀點日後成為生產力理論的共產基礎之一。

階級鬥爭動力論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階級鬥爭是歷史的直接動力。恩格斯強調「一切成文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即社會發展各個階段上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之間、被統治階級和統治階級之間鬥爭的歷史;而這個鬥爭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鬥爭,就不再能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生產力由於階級對抗的規律而發展起來的。

列寧也說「階級鬥爭是全部發展進程的基礎和動力。」「階級鬥爭,人民中的被剝削部分反對剝削部分的鬥爭,是政治變革的基礎,並且最終決定一切政治變革的命運。」在以階級劃分為基礎的社會中,敵對階級之間的鬥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勢必變成政治鬥爭。各階級政治鬥爭的最嚴整、最完全和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各政黨的鬥爭。列寧據此發明了暴力革命論,強調階級鬥爭用暴力解決。

史達林進一步認為社會主義社會前進的動力是階級鬥爭,只有通過階級鬥爭才能消滅資產階級。改造資產階級制度需要無產階級專政。史達林認為布哈林主張的階級鬥爭熄滅論和資本家長駐社會主義背叛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

無產階級專政

馬克思認為階級鬥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後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列寧指出,只有承認階級鬥爭、同時也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才是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專政不是階級鬥爭的結束,而是階級鬥爭在新形式中的繼續。無產階級專政是取得勝利、奪得政權的無產階級進行階級鬥爭,來反對已被打敗但還沒有被消滅、沒有絕跡、沒有停止反抗、反而加緊反抗的資產階級。

人與社會發展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歷史是由人的活動構成的,社會歷史規律是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律。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變革社會制度、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另一方面,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和作用總是受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

歷史唯物主義確定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這一基本觀點,這個觀點也源於英雄人物和人民群眾的辯證統一關係。在此基礎上,馬克思主義確立了其群眾路線,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是辯證統一的,但人的本質在是其社會屬性,也即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的社會屬性是具體的、歷史的。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的重要表現。

總之,歷史唯物主義給出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發展可能性與實踐意義,是我們如今發展社會主義的參考資料與實驗結果,對現在以及今後社會主義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從入門到精通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Ⅰ」
    這就是今天要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觀是馬克思主義最精華的一部分,也是奠定了之後世界上所有馬克思主義信仰者推導馬克思主義可能的發展形勢以及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最有利工具。
  •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辯證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真理觀,強調真理的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特點,在實踐中,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真理觀便具有了兩點十分明顯的缺陷,這樣的缺陷,在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最致命和根本的缺陷,這些缺陷,足以把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真理觀推向荒謬的邏輯境地。
  • 改革開放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原標題:改革開放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這是對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總結,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偉大決心和戰略定力。
  • 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什麼時候自覺遵循與科學貫徹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認識就科學,思想就進步,隊伍就壯大,事業就發展,人民就幸福 既要敢為天下先、敢闖敢試,又要積極穩妥、蹄疾步穩,才能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
  •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新時代思想的理論特質
    在人類早期哲學思想中,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曾經有過原始的結合,但受當時條件的限制,只能是缺乏科學論證的樸素的結合。到了近代,唯物主義往往與形上學相結合,辯證法則往往與唯心主義相結合,結果形上學限制了唯物主義成為不徹底的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窒息了辯證法成為不徹底的辯證法。
  •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內容和核心要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指導作用。
  • 人民日報新論: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擲地有聲的話語,充分說明堅持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於在新時代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什麼是顛覆性錯誤?就是方向性、戰略性和道路性選擇的失誤。
  •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典範——趙光武教授學術思想述要
    趙光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探索現代科學的哲學問題,取得豐碩的學術成果。60年來,趙光武矢志不渝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他是當代中國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典範。他的專著、合著和主編的著作主要有《唯物主義的歷史與理論》、《辯證法的歷史與邏輯》、《哲學的學習與應用》、《哲學基本原理重點難點講析》、《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辯徵唯物主義原理》、《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原理疑難問題探討》、《現代科學的哲學探索》、《用唯物史觀觀察社會主義社會》、《思維科學研究》、《走出自我中心困境》、《後現代主義哲學述評》等16部。
  • 王巍: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要義
    所謂「板塊說」,就是指人為地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劃分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兩大板塊;所謂「推廣說」,即認為「歷史唯物主義就是把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推廣去研究社會生活,把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應用於社會生活現象,應用於研究社會,應用於研究歷史」。 從此,蘇聯教科書體系所表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便成為各個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我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也深受其影響。
  • 堅持並運用好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的一個顯著亮點,就是強調要堅持並運用好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特別是著重講到了以下4個具體方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突出表現為三點: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並不斷開闢發展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 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
    一、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唯物主義在其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三種基本形態,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
  • 事業單位公基解析: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
    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辨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題目,今天就來看一下,唯物主義的發展歷程,都有哪幾種派別的唯物主義,以及每個派別之間的區別,來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這部分內容。唯物主義首先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那麼人們根據對物質認識的廣度和深度不同,將其劃分為三種歷史形態,分別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古時候,人們認為物質是一種或幾種實物。這裡面的實物指的是物質的具體形態,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一團永恆燃燒的活火」。
  • 公共基礎知識政治知識: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
    ,今天就來看一下,唯物主義的發展歷程,都有哪幾種派別的唯物主義,以及每個派別之間的區別,來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這部分內容。唯物主義首先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那麼人們根據對物質認識的廣度和深度不同,將其劃分為三種歷史形態,分別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古時候,人們認為物質是一種或幾種實物。這裡面的實物指的是物質的具體形態,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一團永恆燃燒的活火」。
  • 2021部隊文職政治學知識: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
    在軍隊文職的考試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辨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題目,今天就來看一下,唯物主義的發展歷程,都有哪幾種派別的唯物主義,以及每個派別之間的區別,來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這部分內容。
  • 阿爾都塞的辯證唯物主義釋義
    筵朱彥明馬克思主義哲學被描述為辯證唯物主義體系,而最初幾步是由恩格斯邁出的。據此,阿爾都塞一方面反對把辯證唯物主義解釋成一種世界觀哲學,一方面又反對盧卡奇、葛蘭西、薩特等人將歷史唯物主義解釋為一種實踐的、歷史主義的、人道主義的哲學。在他看來,這些哲學解釋並沒有擺脫黑格爾總體哲學的神話以及啟蒙以來的主體哲學意識形態,並沒有突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真正的革命性和獨特性,反而將之混同於資產階級哲學或意識形態。
  • 唯物主義的三大歷史形態
    而今天我們在這裡就唯物主義進行深入學習。即唯物主義的三大歷史形態。區分標準是什麼?區分標準是對於物質的認識的深度和廣度的不同。在整個唯物主義派別中,就三件事,大家形成了共識:物質具有第一性、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世界的本源。
  •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政治: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政治: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2021年甘肅特崗教師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甘肅省特崗教師考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學習參考。
  • 2021甘肅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
    2021甘肅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 2021年甘肅三支一扶考試已進入備考狀態,根據往年信息可知,三支一扶考試內容主要主要是公共基礎知識,包括時事、政治、法律、經濟、管理、扶貧、科技、人文、計算機應用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哲學之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哲學之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 2020-04-18 16:11:42| 來源:中公教育 2020山東事業單位3月22日統考筆試時間將推遲,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
  • 恩格斯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與發展
    我們知道,恩格斯和馬克思共同創立了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即「歷史唯物主義」,實際上,恩格斯還是經典作家中最早使用「歷史唯物主義」一詞來概括他們所創立新理論體系的人。恩格斯首次明確使用「歷史唯物主義」概念●除了命名並在「歷史唯物主義」之名下捍衛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恩格斯還為新歷史觀提供了經典文獻出處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