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傑出典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貫穿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中的活的靈魂,學習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必須要真正領會其科學方法論,從而指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馬克思說:「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因此,必然會出現這樣的時代:那時哲學不僅在內部通過自己的內容,而且在外部通過自己的表現,同自己時代的現實世界接觸並相互作用。」 這裡,馬克思所說的「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的「真正的哲學」並非泛指一切的哲學,而是指革命的、科學的、發展的、以及人民的、實踐的哲學,它代表著時代前進的方向。任何哲學都是一定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與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在人類早期哲學思想中,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曾經有過原始的結合,但受當時條件的限制,只能是缺乏科學論證的樸素的結合。到了近代,唯物主義往往與形上學相結合,辯證法則往往與唯心主義相結合,結果形上學限制了唯物主義成為不徹底的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窒息了辯證法成為不徹底的辯證法。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實踐的基礎上以科學為依據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種既是唯物主義又是辯證法的科學世界觀理論,不僅正確地解決了世界的本源「是什麼」的問題,而且正確地回答了世界的狀況是「怎麼樣」的問題。它不斷地適應著時代發展的需要,結束了長期以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相分離的局面,不僅在總體上而且在每一個觀點、每一個原理中,都把唯物論和辯證法融為一體,且科學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指導著世界社會發展的方向。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法論的實質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法論就其實質而言,是從中國實際出發,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創新性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黨就學習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我們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建黨,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和武裝全黨。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全黨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
此外,習近平總書記還具體揭示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法論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今天,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更好在實際工作中把握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現實、內因和外因、共性和個性的關係,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要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努力提高探索解決新時期基本問題的本領。」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作為「時代精神上的精華」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我國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系統、具體、歷史地分析中國社會運動及其發展規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方法論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創新性地豐富和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法論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運用豐富和發展
首先,創新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根本方法論。實事求是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集中概括和集中體現。即,它是唯物主義的集中體現;是辯證法的集中體現;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集中體現,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集中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所以,堅持實事求是方法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和根據,能否堅持和運用實事求是方法,是判斷工作得失成敗的根本準繩。
堅持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出發,決不能離開這個實際陷入空想;必須牢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切實做到求真務實。強調做到實事求是,就必須認識規律、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從零亂的現象中發現事物內部存在的必然聯繫,從客觀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出發,在實踐中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其次,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矛盾分析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推進改革中,要堅持正確的思想方法,堅持辯證法,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全局和局部的關係、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
第三,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思想。提出和闡述了戰略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歷史思維、底線思維、精準思維等科學方法。
第四,豐富發展了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這個概念在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理論和實踐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們黨判斷基本國情的主要依據之一,是我們黨把握中國社會發展總體狀況的主要依據之一,是我們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主要依據之一,是我們黨判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歷史方位的基本依據之一,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遵循。
第五,創造性地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方法論。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主人,是社會物質、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描述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從而,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方法論原則,特別注重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是馬克思主義最本質的傳承,並且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要學習和掌握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以百姓心為心」,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推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法論的鮮明特徵
第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的根本立場。鄧小平同志指出:「二十年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一條最重要的原則:搞社會主義一定要遵循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毛澤東同志概括的實事求是,或者說一切從實際出發。」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就必須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將其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掌握它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這一特徵鮮明地體現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世界觀方法論的根本性質和根本立場。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必須牢記,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第二,鮮明的問題導向。解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改革開放中的重大實際問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法論的根本目的,這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性特徵的鮮明體現。
第三,鮮明的時代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法論是在解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時代課題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而具有十分鮮明的時代特徵。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要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就要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就要在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分析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互動,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周杰,法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碩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喀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兼職碩士生導師。)
【本文系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項目號:18JZD00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俄羅斯聯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項目號:14YJC710010);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人民主體觀的當代中國形態研究》(項目號:15BKS041);教育部高校示範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習近平總書記「人類命運共同體」論述教學研究》(項目編號:16JDSZK08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疆各民族中華文化認同研究」(項目編號:14AKS002)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