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命題和核心成果。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堅持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這是我們各級領導幹部的價值取向和思想堅守,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辯證唯物主義既是關於人與世界總體關係及其聯繫和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理論,又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說。學習運用辯證唯物主義,首要的是學好辯證法,深刻掌握這一哲學武器。馬克思指出,辯證法對一切既定的形式都是從它的不斷運動中去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唯物辯證法,深刻揭示了自然、社會和思維普遍存在的客觀辯證運動規律,為人類從物質客觀運動及其規律性的角度,全面、系統、聯繫地認識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提供了科學的方法。所以,我們學哲學用哲學,把握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就是一個立場、觀點和方法問題。
關於立場問題。哲學總是具有自己獨特的政治背景,總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蘊含著政治,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政治效應。馬克思唯物辯證法從政治責任的高度闡釋了這一理論的政治立場問題,這就是人民大眾的立場,為人的自由發展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8年。我們站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期,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期,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就是我們所處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就是我們應有的政治立場。在這堅如磐石的立場下,我們必須堅持高度統一自覺堅定的政治態度,要求我們領導幹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學習運用馬克思唯物辯證法的原點、出發點、落腳點踩準、踩實、踩好,知道新時代的方位坐標,瞄準前進的方向目標。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站準人民的政治立場,遵循歷史發展的規律,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核心要義。
關於觀點問題。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最為耀眼的閃光點。掌握這些哲學觀點就是把握唯物辯證法的關鍵所在。
要掌握好物質決定方法的觀點,知道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堅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從我們的實際出發,從現實的社會存在出發,堅持實事求是,主觀和客觀相符,把握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內因和外因、共性和個性的關係,增強辯證思維和戰略思維能力。
要掌握好認識能動反映論的觀點,知道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逐步趨向客觀真理性,是一個重大的認識判斷的哲學問題。當前,我們正處在世界風雲變幻的變革時代,對時代的把握,對事物的分析認識,對新問題新矛盾的分析認識問題,直接關乎我們的策略政策問題。必須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分析把握中國社會的運動規律,研究中國共產黨執政的規律。
要掌握好實踐第一的觀點,知道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的重大理論基石。運用這一觀點,我們必須反對教條主體、形上學、形式主義等,突出實踐第一的理念。特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更加自覺地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知行合一。「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
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還有很多。整體的觀點、聯繫的觀點、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觀點,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重要規律。這些都是重大觀點的原理,需要我們學習把握。
關於方法問題。對於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學習運用,我們堅持了正確的立場,把握了重要的觀點,那麼關鍵之處就是掌握方法的問題。我們知道,辯證唯物主義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所謂世界觀,就是關於人與世界總體關係的理論,運用這樣的理論觀點去認識世界、評價世界、改造世界,這就是方法論。用哲學的話來說,方法就是把客觀規律轉化到頭腦中,然後用這個規律去認識事物、評價事物、研究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困難。
掌握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重中之重是掌握矛盾分析法。毛澤東指出,辯證法「主要地就是教導人們要善於去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的運動,並根據這種分析,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在《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指出,「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
運用矛盾分析方法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關鍵是把握矛盾共性和個性的關係這一矛盾問題的「精髓」,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深刻洞察矛盾運動的規律,知道矛盾互相轉化的節點,把握主要矛盾,解決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矛盾的主次關係,「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面對錯綜複雜的局面,對各種矛盾心中有數,解決矛盾手中有牌。
我們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這個根本方法,要以哲學思想,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繫地而不是孤立單一地觀察事物、處理關係。要善於把握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國內和國際、網上和網下、重點和一般的關係,著眼我們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特殊因素,堅持問題導向,樹立底線思維,從政治性、全局性、導向性、法制性、可操作性和可控可達的結果性採取靈活多樣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