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1月19日電 (謝磊 曹淼)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舉辦第六講,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經濟學院教授李義平做客講堂,以「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為主題,導讀《資本論》。
李義平談到,《資本論》是馬克思的不朽巨著,被譽為「工人階級的聖經」。。
《資本論》研究滲透著歷史唯物主義,大量歷史資料的運用使我們可以看到經濟範疇產生的歷史背景,使得《資本論》具有了立體感。在研讀《資本論》時,我們可以看到交換的歷史,在相對剩餘價值部分可以看到企業制度演變的歷史,在工作日部分可以看到圍繞工作日長短進行鬥爭的歷史。德國歷史學派甚至認為掌握歷史知識是研究經濟學的基本功。法國學者託馬斯·皮凱蒂在《21世紀資本論》裡也採用了這種方法。
李義平指出,辯證唯物主義和矛盾分析方法貫穿於《資本論》的始終,從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到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等。馬克思在講到自己的辯證法不同於黑格爾的辯證法時說:「我的看法則相反,觀念的東西不外是輸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