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20個句子認識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1. 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 恩格斯說,「一個民族要想登上科學的高峰,是不能離開理論思維的」。提高理論思維的方法就是學習哲學。
3. 哲學是研究普遍規律的,屬於「形而上者謂之道」領域,被稱為「本體論」「總開關」。
4.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客觀的,人類社會是有規律的
5. 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不是從觀念出發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解釋觀念。」
6. 不是精神決定物質,而是物質決定精神。人的目的性並沒有否認歷史的規律性。在偶然性背後,始終隱藏著必然性。
7. 黨的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8. 什麼是真正的實際?第一種,通過感覺經驗獲得的表象;第二種,通過理性思維獲得隱藏在現象背後的本質和規律。
9. 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是從現象或感覺出發,而是從客觀規律出發。
10. 毛澤東說,「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從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繫,作為我們行動的嚮導。
11. 四句話:思路影響出路,眼界影響境界,深度影響高度,格局影響結局。
12. 辯證法所說的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本性,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13. 所謂對立統一規律,也就是矛盾規律。
14.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如社會的基本矛盾,是始終貫穿於人類社會始終的矛盾。矛盾的特殊性:不同階段各有其特點。如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基本矛盾在不同階段的體現。
15. 一切歷史衝突都根源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歷史的基礎,是社會進步絕對必需的實際前提。
16.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17. 列寧說,認識的全部過程充滿著辯證法。認識的過程就是一個辯證的過程。
18. 個別就是一般,一般是個別的本質。個性包含共性,共性只能在個性中存在。
19. 堅持辯證的認識論,就是堅持共性和個性相結合,一般和個別相結合。
20. 辯證認識論和黨的群眾路線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