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掌握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關於新時代堅持和...

2021-01-10 央廣網

  1.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看家本領

  (190)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只有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

  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學習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就要掌握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制定政策、推動工作;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掌握認識和實踐辯證關係的原理,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學習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就要掌握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法,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結合起來觀察,把社會基本矛盾作為一個整體來觀察,全面把握整個社會的基本面貌和發展方向;掌握物質生產是社會生活的基礎的觀點,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不斷向前發展,實現物的不斷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掌握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堅持實事求是

  (191)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實踐反覆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同志用中國成語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所作的高度概括。「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去研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實事求是,就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來研究和解決問題,堅持理論聯繫實際來制定和形成指導實踐發展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堅持實事求是,基礎在於搞清楚「實事」,就是了解實際、掌握實情;關鍵在於「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

  實事求是作為黨的思想路線,與黨的群眾路線相輔相成,在本質要求上完全統一。一方面,實事求是是在實踐基礎上認識世界的過程,這一過程要通過「從群眾中來」才能實現,只有及時發現、總結、概括人民創造的新鮮經驗,才能獲得正確反映客觀規律的真理性認識,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決策。另一方面,實事求是又是在實踐基礎上改造世界的過程,這一過程要通過「到群眾中去」才能實現,來自群眾的正確意見和真理性認識只有為群眾所掌握,才能轉化為改造世界的實際行動。只有堅持群眾路線,才能真正做到實事求是。

  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是辯證統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永無止境,解放思想也永無止境。在新時代徵程上,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始終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在深入研究新情況、不斷解決新問題的實踐中增強本領、提高能力。

  3.提高科學思維能力

  (192)我們黨面對著十分複雜的國內外環境,肩負著繁重的執政使命,如果缺乏科學理論思維的有力支撐,是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也是難以不斷前進的。要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戰略思維能力,就是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善於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和方向的能力。提高戰略思維能力,要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站在時代前沿和戰略全局的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從政治上認識和判斷形勢,透過紛繁複雜的表面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的內在規律,在解決突出問題中實現戰略突破,在把握戰略全局中推進各項工作。

  歷史思維能力,就是知古鑑今,善於運用歷史眼光認識發展規律、把握前進方向、指導現實工作的能力。我們黨一貫重視學習和總結歷史,一貫重視借鑑和運用歷史經驗。提高歷史思維能力,要加強對歷史的學習,深刻把握歷史規律、認清歷史趨勢、總結歷史經驗、牢記歷史教訓,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

  辯證思維能力,就是承認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洞察事物發展規律的能力。提高辯證思維能力,要求我們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繫地而不是孤立地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正確分析矛盾,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克服極端化、片面化,善於運用辯證思維謀劃經濟社會發展。

  創新思維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陳規,善於因時制宜、知難而進、開拓創新的能力。「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提高創新思維能力,要求人們從根本上打破迷信經驗、迷信本本、迷信權威的慣性思維,破除因循守舊、思想僵化、形式主義和無所作為,以敢為人先的銳氣,勇於開拓新的方向,在把握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實現變革和創新。

  法治思維能力,就是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善於運用法治方式治國理政的能力。提高法治思維能力,要求增強法治觀念,尊崇和遵守憲法法律,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自覺在法治軌道上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

  底線思維能力,就是客觀地設定最低目標,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提高底線思維能力,要求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凡事從最壞處著眼、向最好處努力,打有準備、有把握之仗,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種風險我們都要防控,但重點要防控那些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這是我一直強調底線思維的根本含義。」

  4.保持戰略定力

  (193)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當今時代風雲變幻,機遇和挑戰並存,最需要的是戰略定力。始終保持強大戰略定力,在戰略上判斷準確、謀劃科學、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會立於不敗之地。缺乏足夠戰略定力,就容易出現心理上患得患失、行動上猶豫不決、決策上搖擺不定,錯失發展機遇。

  保持戰略定力,要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道路、方向、立場等重大原則問題上,旗幟要鮮明,態度要明確,不能有絲毫含糊。在前進道路上,要咬定青山不放鬆,堅持獨立自主,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保持戰略定力,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冷靜觀察、謹慎從事、謀定後動。大國治理強調政策的穩定性、延續性,切不可朝令夕改。隨著改革向縱深推進,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各種矛盾相互交織,各種訴求相互碰撞,各種力量競相發聲,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不為各種錯誤觀點所左右,不為各種幹擾所迷惑,從實際出發,以我為主,把握戰略主動。

  保持戰略定力,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要平心靜氣、靜觀其變,不要因一時一事或某些人、某些國家的言論而受到影響,更不能掉入別人故意設置的各種陷阱,破壞和平發展環境,耽誤和平發展大局。要善於審時度勢、內外兼顧、趨利避害,從形勢和條件的發展變化中把握方向、用好機遇、創造條件、駕馭全局,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5.堅持問題導向

  (194)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個時代總有屬於它自己的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

  問題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關鍵在善不善於發現問題。要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寬廣視角,聚焦我國發展和我們黨執政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全面把握。原則問題要旗幟鮮明,發展問題要方向清晰,難點問題要明確回答,實際問題要重點解決。

  發現問題是前提,能不能正確分析問題更見功力。要善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弄清楚哪些是體制機制弊端造成的問題,哪些是工作責任不落實造成的問題,哪些是條件不具備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從繁雜問題中把握事物的規律性,從苗頭問題中發現事物的傾向性,從偶然問題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善於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確有效破解問題的主攻方向,帶動全局工作,推進事業全面發展。

  我們黨領導人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要以解決問題為工作導向,瞄著問題去,追著問題走,善於把化解矛盾、破解難題作為打開局面的突破口。對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的緊要問題,要科學統籌、優先解決,確保取得實效。對一些帶有共性、規律性的問題,要注意總結和反思,以利於更好前進。

  6.重視調查研究

  (195)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研究問題、制定政策、推進工作,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對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調查清楚,把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把握準確,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研究透徹。要重點處理好調查和研究兩個環節的關係。從客觀實際出發,對調查了解到的真實情況和各種問題,堅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報喜又報憂,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細緻的思考,進行一番交換、比較、反覆的工作,把零散的認識系統化,把粗淺的認識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

  開展調查研究,務求「深、實、細、準、效」。「深」,就是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善於與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社會各界人士交朋友,到田間、廠礦、群眾和社會各層面中去解決問題。「實」,就是作風要實、輕車簡從,真正做到聽實話、摸實情、辦實事。「細」,就是要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深入分析問題,掌握全面情況。「準」,就是不僅要全面深入細緻地了解實際情況,更要善於分析矛盾、發現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規律性的東西。「效」,就是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要切實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較強操作性,做到出實招、見實效。

  調查研究要制度化經常化。堅持和完善重要決策調研論證制度,把調查研究貫穿決策的全過程,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領導幹部要帶頭調查研究,不僅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要適應當今社會信息網絡化的特點,拓展調研渠道、豐富調研手段、創新調研方式。過去常用的蹲點調研、解剖麻雀的調研方式,在信息化時代依然是管用的,可以有選擇地開展。

  7.發揚釘釘子精神

  (196)幹事業好比釘釘子。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結果很可能是一顆釘子都釘不上、釘不牢。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不折騰、不反覆,切實把工作幹出成效來。

  「政貴有恆,治須有常。」發揚釘釘子精神,就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張好的藍圖,只要是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人民願望的,就要一茬一茬接著幹,幹出來的都是實績。當然,實踐是不斷發展的,我們的認識和工作也要與時俱進,看準了的要及時調整和完善,但不要換一屆領導就兜底翻,更不要為了顯示所謂政績去另搞一套。領導幹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正確處理大我和小我的關係,長遠利益、根本利益和個人抱負、個人利益的關係,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不搞脫離實際的盲目攀比,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真正做到對歷史和人民負責。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要抓實、再抓實,不抓實,再好的藍圖只能是一紙空文,再近的目標只能是鏡花水月。幹事業不是做樣子,不是做表面文章。任務一經確定,決不能搞一陣風、一下子,而是要發揚釘釘子精神,穩紮穩打向前走,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積跬步以至千裡。

  8.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197)我們黨歷來重視學習,這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一條成功經驗。在每一個重大轉折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總是號召全黨同志加強學習;而每次這樣的學習熱潮,都能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實現大發展大進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依靠學習創造了歷史,更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學習應該是全面的、系統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學習重點,也要注意拓展學習領域。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補精神之鈣、固思想之元、培為政之本。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黨章黨規和國家法律法規。加強對中國歷史、黨史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世界歷史的學習,從歷史中得到啟迪、得到定力。這些既是領導幹部開展工作要做的基本準備,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養。同時,還要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結合工作需要學習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法律、科技、軍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化、專業化水平。

  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擔負著黨和人民交付的重大職責,要真正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終身學習。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志存高遠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靜下心來通讀苦讀;要勤奮努力、刻苦鑽研,下真功夫、苦功夫、細功夫,即使「衣帶漸寬」也「終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願;要堅持獨立思考,學有所悟、學有所得,在學習和實踐中「眾裡尋他千百度」,最終「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領悟真諦。

  學習的目的全在於運用。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並且是更重要的學習。要通過學習增強工作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帶著問題學,既向書本學習,又向實踐學習;既向人民群眾學習,向專家學者學習,也向國外有益經驗學習。做到幹中學、學中幹,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千萬不能誇誇其談、陷於「客裡空」。

  好學才能上進。我們的幹部要上進,我們的黨要上進,我們的國家要上進,我們的民族要上進,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堅持實踐、實踐、再實踐。全黨要來一個大學習,努力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動建設學習大國。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16日 06 版)

相關焦點

  • 路建平:掌握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時代意義
    對於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高度來認識,而且講岀了新話,提煉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這就是《綱要》第十九章概括的八個方法。這八個方法,分為三個方面:一是管總的,即第一條、第二條和第八條。堅持實事求是,是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依靠學習走向未來,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一條成功經驗。二是側重思維領域,即第三條。
  •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新時代思想的理論特質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方法論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創新性地豐富和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
  • 新時代堅持無神論的理論依據與思想導向
    深入學習、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無神論思想,是當前無神論工作的重要任務。無神論研究宣傳教育屬於意識形態工作領域,要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來認識堅持無神論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並遵循黨的意識形態工作方針做好這項工作。
  • 新時代領導幹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回味...
    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命題和核心成果。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堅持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這是我們各級領導幹部的價值取向和思想堅守,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站準人民的政治立場,遵循歷史發展的規律,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核心要義。關於觀點問題。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最為耀眼的閃光點。掌握這些哲學觀點就是把握唯物辯證法的關鍵所在。要掌握好物質決定方法的觀點,知道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
  • 教育部關於印發《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的...
    教育部關於印發《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教育工作部門、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
  • 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讀懂新時代
    全書按19個專題,收入了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推進新時代治國理政的實踐中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顯然,「新時代」作為特定的歷史概念和基本線索成為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因此,立足新時代、讀懂新時代,全面把握當今中國所處的歷史方位,是全黨和全國人民明確思想、統一認識,凝心聚力再出發,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21世紀新發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我們今天學好第三卷這部重要文獻,掌握其深刻思想精髓的關鍵。
  • 堅持馬克思主義方法論 不斷提高治國理政水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蘊含著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工作方法。我們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體現的科學工作方法,努力解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的新矛盾、新問題,不斷提高治國理政的水平。
  • 注重把握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的整體性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一文中所指出的,「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科學的思想方法,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整體性的理論品格,是唯物論、辯證法和價值論在實踐論基礎上得以統一的、完整的理論體系。
  • 十六、提高解決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關於科學的思想方法和...
    原標題:十六、提高解決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關於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橋或船」的問題,為我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樹立了典範。
  • 堅持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典範
    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理論武器和科學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典範,具有深厚的歷史唯物主義底蘊。
  • 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認識解決中國發展問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規劃了今後五年以及更長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認識和解決當代中國發展問題的集中體現。十九屆五中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時代特徵和中國發展實際,堅持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國際和國內相結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科學認識和有效解決當代中國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是徹底貫徹和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的典範。
  •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深刻認識新思想
    這兩次集體學習的主題內容把「基本原理」和「方法論」並列,可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中汲取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視程度。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主要目的在於運用,在於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轉化為治國理政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轉化為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學哲學的落腳點就在於形成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紮實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新知新覺)
    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豐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的思想理論建設,要求「深化拓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等思想理論工作平臺的作用。
  • 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科學思維方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著豐富的思維方法,深入學習研究這些思維方法,可以幫助廣大黨員幹部用馬克思主義科學思維方法思考問題、指導實踐,對於深入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 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發言摘登
    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  黨的十九大強調,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浙江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浙江通過一系列紮實有效的舉措,確保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牢牢掌握在黨的手上。
  • 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基本特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建設,對事關黨的思想政治工作長遠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出許多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必須深刻把握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基本特徵。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方法論體系
    這些正確的、科學的方法,當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裡固有」的,而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價值觀、認識論與方法論在中國實踐中的運用和體現,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中正確思想和方法的歷史傳承,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時代黨和人民實踐經驗與集體智慧的結晶,並與習近平總書記主政地方的經驗積累相關。  這些思想方法與工作方法可從抽象到具體分為三個層面,即根本方法、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
  •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在2016年5月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新形勢下,堅持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這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活的靈魂。」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源於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為世界社會主義指明了正確前進方向。」
  • 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導讀--理論...
    作為「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第三講(總130期),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鍾君做客講堂,以「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為主題,對《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進行導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煉、升華而成,在指導實踐、推動實踐中發揮出巨大威力,是經過實踐檢驗、富有實踐力量的強大武器。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進行了靈活運用,並且對其進行了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於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徵,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品格。
  • 深刻認識總書記重要講話重大意義在新時代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充分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髓和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取得的巨大成功,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在新時代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並將其轉化成為踐行總目標的強大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