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搞文化霸權,威脅全球文化安全(鐘聲)

2020-11-25 人民日報人民網

  必須警惕的是,美方唯我獨尊,蠻橫推行文化幹涉的霸權主義,已經對全球文化安全構成威脅

  

  美方近日又宣布將6家中國媒體列管為「外國使團」,這是美方對中國駐美媒體和記者的最新政治打壓和汙名化,也是美方基於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嚴重幹擾中美正常人文交流、推行文化霸權的又一例證。美方一方面把文化輸出作為國家戰略,一方面在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打壓異己,甚至妄圖對他國進行價值觀改造,暴露出大搞文化霸權、嚴重威脅全球文化安全的真面目。

  文明應該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文明因交流互鑑而豐富。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早已證明,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加強人文交往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符合各國共同利益。但是,美國一些政客現在卻匪夷所思地把正常的文化交流當成「眼中釘」。他們是骨子裡浸透文化霸權思維的「妄想狂」,去年竟然公開狂言要搞「美中文明較量」,要制定基於「文明衝突」的對華關係框架。這種叫囂遭到國際輿論廣泛批評和國際社會一致譴責。今年以來,美方變本加厲,一再升級對中國媒體的政治打壓,粗暴幹擾、阻撓包括孔子學院在內的中美合作項目正常運作,監控、騷擾甚至任意扣押在美中國學生、學者,頻頻發起無理濫訴……這些嚴重幹擾破壞中美正常交流與合作的行徑完全就是明火執仗地對抗主流民意,說明美國一些政客已經站到了中美兩國人民的對立面。

  瘋狂遏制、強行滲透,這是美方慣用的組合拳,目的是用西方文化和價值觀來塑造和主導國際秩序。美國一些政客頑固抱持「美國例外論」,認為美國必須在全世界推行美國的價值觀和民主制度,只有這樣才能維護美國國家安全。美國政治學家漢斯·摩根索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意識形態和美國外交戰略的關係:國家追求權力的動機披著意識形態的外衣,意識形態是其外交政策的推動力並為外交政策提供「辯護和合理的說明」。

  在文化霸權主義的驅動下,美方在世界範圍內大肆推銷自己的意識形態,渲染意識形態對立。「9·11」事件後,美方推行所謂「大中東民主改造計劃」,把伊拉克當作「民主試驗田」,給伊拉克人民帶去無休無止的教派衝突、民族矛盾、恐怖暴力。美方出兵阿富汗、武裝幹涉利比亞和敘利亞,口口聲聲幫助其建立所謂「民主國家」,結果是打開了一個又一個「潘多拉魔盒」,引發接連不斷的災難。美國輸出的所謂「民主」「自由」,成了「無序」「血腥」的代名詞。近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政客竟大言不慚地把自己包裝成「民主」「自由」的代言人,但世人看得清楚,他們到處挑動意識形態對立,推行文化霸權,是為其身後的利益集團服務。

  必須警惕的是,美方唯我獨尊,蠻橫推行文化幹涉的霸權主義,已經對全球文化安全構成威脅。美方很早就把教育文化交流作為「對外政策的第四維」,精心挑選其「文化代言人」,培植民間組織和基金會,企圖把「崇美」「媚美」「跪美」的種子撒向世界各地,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美方還長期利用其網際網路傳播優勢,控制全球信息流通,把網際網路作為推行文化霸權的渠道,這也不是什麼秘密。現在,美國一些政客意識到其所謂「改變中國」的險惡圖謀不可能得逞,於是惱羞成怒地跑到世界各地污衊攻擊中國,挑起意識形態對抗,為把其他國家綁上「反華戰車」施盡脅迫手段,這更是世人皆知的事實。美國一些政客不要輕易忘記,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當年曾充分肯定「遏制思想將導致外交政策之挫折」的預言,還深刻分析了冷戰時期40多年遏制戰略所付出的代價——「受害的是美國人的良知」「美國人自我折磨考驗,經過一個世代的鬥爭,遍體鱗傷」。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文明多樣性本就是人類社會的客觀現實,人類理當在交流互鑑中共同點燃智慧之燈。心胸有多寬,合作舞臺就有多廣;那些大搞文化霸權者終將淪為孤家寡人。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鐘聲:美方大搞文化霸權,威脅全球文化安全
    必須警惕的是,美方唯我獨尊,蠻橫推行文化幹涉的霸權主義,已經對全球文化安全構成威脅美方近日又宣布將6家中國媒體列管為「外國使團」,這是美方對中國駐美媒體和記者的最新政治打壓和汙名化,也是美方基於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嚴重幹擾中美正常人文交流、推行文化霸權的又一例證。
  • 搞科技霸權就是阻礙發展進步(鐘聲)
    在沒有任何事實根據和確鑿證據的情況下,以所謂的「竊取機密」、威脅「國家安全」等莫須有的罪名為藉口,禁止華為參與美國的電信設備,尤其是5G設備網絡的建設;隨後,又以一紙行政禁令將華為及其附屬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操控多家美國公司「斷供」華為……以「有罪推定」肆意抹黑,動用國家力量刻意打壓,甚至要求相關企業「組團」圍堵遏制,這樣的行徑,何其無理,又何其霸道!
  • 午間閱讀 | 語言與文化霸權
    本 文 約 3927 字閱 讀 大 概 需 要 10 min作者 | 維舟photo | 圖蟲創意在《聖經》中有一個著名的傳說:大地上所有的人本來都講同一種語言,但當他們試圖建造一座通天塔的時候,上帝變亂了他們的語言,使之難以相互交流協作,最終歸於失敗。
  • 大學鐘聲:傳承文化命脈的歷史見證
    每當廈大洪亮的鐘聲響起,不僅傳遍了廈大校區,整個長汀縣城都可以聽到。在抗戰的八年時光裡,不僅廈大人按照鐘聲作息,長汀縣城居民也都習慣於根據鐘聲生活。」虎背山的松濤,北極閣的鐘聲,陪伴著那一代南強學子,度過了那段艱難而美好的大學生活,鐘聲成了長汀時期廈大人傳承文化命脈的歷史見證。  金聲恆久遠,振玉永流傳。對母校鐘聲的感懷何止是潘懋元老師。
  • 「人權衛士」實為人權災難製造者(鐘聲)
    信奉霸權的美方一些人,痴迷於戰爭和殺戮,他們的人權觀究竟是什麼?顯然,他們對數以千萬計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早已麻木不仁。美方單方面實施制裁,嚴重侵犯他國人權。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多點暴發,攜手抗擊疫情、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才是促進人權發展的應有之義。美方卻反其道而行,持續對伊朗施加單邊制裁,違背人道主義精神。
  • 以和平合作守護世界安全(鐘聲)
    原標題:以和平合作守護世界安全(鐘聲)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一些人肆無忌憚地推行單邊主義政策,成為國際社會的「麻煩製造者」。他們到處揮舞大棒,「退群」上癮,軟硬兼施,給世界平添安全風險。  美國一些人毫不遮掩其「美國優先」的強權邏輯,為了一己之私,無論是他國安全利益還是國際規則和秩序,統統不放在眼裡。然而,通過「極限施壓」等簡單粗暴手段處理複雜安全問題,特別是將國家安全利益當成「生意」做,只會造成更大的安全困境。國際社會普遍發現,依靠強權橫行霸道的做法,冒出了不少新的表現形式,但實質還是美國《大西洋月刊》所指出的,「美國一直在攻擊那些沒有威脅到它的國家」。
  • 印尼華人仍面臨種族主義威脅 生存安全不容忽視
    印度尼西亞是全球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華人在總人口中只佔極少數。在三十多年的禁錮之後,目前印尼華人已經逐漸擺脫了來自政府和主流社會的歧視,但是仍然面臨著種族主義的威脅。近期在印尼西加裡曼丹省的山口洋市發生了一起種族爭議事件,當地馬來族民眾數次發起針對華人華裔的示威活動,甚至引發了幾起暴徒使用燃燒彈襲擊加油站、惡意縱火燒車的惡性案件,凸顯印尼華人的生存安全不容忽視。據印尼《星洲日報》報導,事件的起因是山口洋市華人市長黃少凡發表了不當言論。山口洋市號稱千寺之城,人口中62%是華人,另外兩大族群是馬來族和達雅族。
  • [學子論文]「鐘聲」敲響了什麼?
    統計數字表明,鐘聲的國際評論文章主要集中於1001-1200字之間,篇幅較短。 「國紀平」的文章大都長達4、5千字,「鐘聲」相較而言更加簡潔,這就使得行文精粹,不蔓不枝,主題集中,觀點鮮明,這也適應了人們的閱讀習慣。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多媒體技術發展,人們對經典文化的追求逐漸受到衝擊,快餐文化迅速傳播,閱讀越來越傾向於淺表化、實用化和休閒化。
  • 從俄語和俄國文化的全球困境,看中文和中國文化如何傳播
    文化是國家實力的觸角,國力強盛時,文化隨國力的輻射向外延伸,國力衰退時,文化如同海水退潮一般消退,因此國力是文化的發動機,國力強弱,直接影響文化進退!
  • 趙月枝|社會主義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理論與現實
    然而,我們不得不警惕,「人類紀」概念是否帶有資本主義中心主義的知識霸權烙印?我們有必要追問,當下的生態危機,是人類本身的問題,還是人類社會中的資本主義全球霸權和消費資本主義這樣一個特殊世界歷史時代的問題?更深層的問題還在於,農業、生物技術與健康醫藥等領域的跨國壟斷資本集團通過對基因信息的操縱以及對地球上生物資源的攫取和控制,威脅到了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 趙月枝 | 社會主義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理論與現實
    然而,我們不得不警惕,「人類紀」概念是否帶有資本主義中心主義的知識霸權烙印?我們有必要追問,當下的生態危機,是人類本身的問題,還是人類社會中的資本主義全球霸權和消費資本主義這樣一個特殊世界歷史時代的問題?  更深層的問題還在於,農業、生物技術與健康醫藥等領域的跨國壟斷資本集團通過對基因信息的操縱以及對地球上生物資源的攫取和控制,威脅到了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 原創丨北鬥3號開通,徹底打破美國3大壟斷霸權
    7月31日,中國最高領導人在北京隆重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絕對是一件歷史性大事件,它對中國、對世界的戰略意義將是非常重大的。為什麼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意義如此重大?
  • 中華傳統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原標題:中華傳統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我們不能因現實複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他呼籲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羲和敲日玻璃聲,劫灰飛盡古今平。」
  • 一評美國危害全球安全:政治霸凌 盡失人心
    粗暴幹涉他國內政,是美國霸權外交的顯著特徵。 長期以來,美國憑藉其經濟、軍事、科技實力,「文」武齊用、「軟」硬兼行、官「民」配合,在幹涉他國內政方面可謂劣跡斑斑,給全球政治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 靈機文化:將傳統文化融合大數據的商業化應用
    當傳統文化遇上大數據,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作為目前國內最早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大數據作商業化應用的網際網路公司,將這兩者完美結合的靈機文化就是這樣神奇的存在。這樣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會出現怎樣的商機和故事?
  • 國際關係「無限遊戲」新思維:世界文化秩序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金融危機帶來東西方之間知識與權力關係的轉折,帶來世界文化秩序的大變局。金融危機給中國文化大發展帶來歷史性機遇,必將激發文化和政治的自信與自覺。金融危機的文化啟示將深刻改變中國的政治和經濟,也會對世界的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 【校報特稿】大學文化:專家學者談全球視野下大學文化
    專家學者談全球視野下大學文化編者按   10月24日,紀念天津大學(北洋大學)建校125周年系列校慶活動之一——全球化視野下大學文化研究第二屆天大論壇在我校科學圖書館舉行。,要搞清楚核心、精髓和靈魂所在。
  • 美國危害全球安全之一——政治霸凌盡失人心(2)
    從政治上的極限施壓、經濟上的殘酷制裁、外交上的孤立圍堵、軍事上的威脅恫嚇、輿論上的詆毀中傷,到策劃暗殺等,美國的手段惡毒、陰險、卑鄙,無所不用其極。而美國的幹涉政策對盟國也不例外,對歐洲盟友的對外關係和防務政策指手劃腳、說三道四。儘管美國經濟全球第一,但世界不是美國的。各國的事必須由各國人民自己說了算,而不能由美國搞「一言堂」,不能聽任美國「長臂管轄」。
  • [北京日報]陳先達:「文化決定論」是不對的
    文化則不同。文化不可能簡單引入。文化可以交流,可以相互學習,但文化的吸取必須以自己的民族文化為底色,是吸收而不是被同化。一個民族的文化被同化,表明這個民族之根已枯萎,它必將退出歷史舞臺。能不能這樣說,在經濟全球化的世界,科學技術上可以趨同,落後的國家可以在科學技術上追趕發達國家,而在文化上則應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它可以吸取其他民族文化中優秀的東西,但文化本質是存異,而不是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