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國家實力的觸角,國力強盛時,文化隨國力的輻射向外延伸,國力衰退時,文化如同海水退潮一般消退,因此國力是文化的發動機,國力強弱,直接影響文化進退!
俄羅斯語曾經是世界四大流行語言之一,在前蘇時代,曾經花費巨資在全球進行俄語的普及推廣,在最巔峰時期,全球有4億人熟練使用俄語!而隨著前蘇解體和俄羅斯國力下降,現在日常使用俄語的人已經減少到不足2億人!
近年來,俄語和俄國文化消退的速度正在加快:
2020年塔吉克斯坦通過決議禁止新生兒使用俄羅斯式姓名;
2019年哈薩克斯坦決定放棄俄文西裡爾字母,改用拉丁字母,中亞五國都將放棄俄羅斯字母;
2019年蒙古國決定放棄俄式西裡爾蒙古文,2025年起全面恢復傳統回鶻式蒙古文。
而在東歐,俄語更是在一些國家成為禁忌!在烏克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喬治亞,俄語曾經是「普通話」,但現在誰敢在大街上大聲說俄語,誰就可能成為過街老鼠,面臨被群毆的風險!
俄語和俄國文化正隨著俄羅斯國力的衰退急劇收縮,與之相伴隨的是對俄有好感的親俄人士迅速減少!俄語和俄國文化為何會如此快速的走向黃昏?
1、民族主義興起
網際網路崛起後,交流變得更便捷,現實中的束縛在網絡上消失,民族主義迅速崛起,民族正確成為潮流。回歸傳統,回歸民族,正成為政治家博取民意的手段,而俄語和俄國文化不幸成為墊腳石。
2、俄語不是流行商業語言
英語的普及首先是商業的需要,是商業往來最便捷的語言。而俄羅斯經濟規模較小,國際貿易份額更小,需要俄語發揮作用的商業往來當然就少。
3、俄語缺少現代文化載體
工業革命讓英語走出英國,而美國則讓英語走向全世界。一戰後,美國成為超級大國,以好萊塢為代表的美國文化全球攻城略地,無往不利!二戰後,美國構建了世界新秩序、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結算體系,美國還是世界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國,英語自然而然成為全球商務語言!而俄羅斯的影視娛樂都沒有多大的影響力,經濟和貿易又不行,自然無法支撐俄語向外擴張!
俄語的式微對中文和中國文化傳播的啟示:
一、經濟崛起是中文傳播的原動力
人是經濟性動物,逐利是人類本性。學習一門語言如果不能獲得利益,那只有少數語言愛好者才會堅持。所以,中國經濟崛起,讓中文成為能讓外國人能夠獲得利益的工具,則傳播自然順風順水!為何東亞、東南亞、非洲人最熱衷學習中文,因為學習中文更容易找工作,能夠獲得更高的工資!
二、流行文化是中文傳播的最佳手段
沒有文化氛圍的語言是乾癟癟的,不會激起外國人真正的興趣。為何學習英語、日語讓人津津有味?因為有好萊塢大片、電子遊戲、英文歌曲、日本動漫,這些文化作品讓語言變得生機盎然,趣味十足。中文在東南亞容易推廣,根本原因是中國文化在當地非常流行,三國演義、西遊記家喻戶曉,幾乎伴著他們的童年成長。
中文要想崛起,辦多少孔子學院都沒用,真正有用的還是讓中國文化成為流行趨勢!這些年中國影視劇、網絡小說在國外的流行,對中文傳播居功至偉!要讓傳統文化流行,必須推陳出新,外國人對中國感興趣的不是傳統中國文化,而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流行元素的結合!去年在東亞、東南亞大火的《中國字》、《麗人行》、《芒種》、《琵琶行》等音樂舞蹈,就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流行元素融合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讓外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發出由衷的讚美,而不是虛假的恭維!
我尤其反感孔子學院教外國人武術、剪紙、書法、戲曲,不是說這些東西不是中國文化,而是它們早已經脫離了現代社會,中國人自己都沒有多少人喜歡,你向外國人推廣,不是閒的蛋疼嗎?文化要創新,不創新的文化別拿出去丟人現眼!
三、不要強行進行文化推廣
俄語和俄國文化當年的成功本身就帶有強買強賣的意味,沒有深厚的土壤,自然無法生根。中文和中國文化的傳播應順其自然,不要拔苗助長。孔子學院出去辦語言學習班可以,千萬別搞什麼中國文化推廣,你沒推廣文化的能力,更沒文化創新的能力。
中文和中國文化傳播應由近及遠,先在周邊的東南亞、東亞傳播,這些國家中國文化基礎好,中國的歷史和典故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容易引起共鳴。提到諸葛亮,越南人、泰國人都知道是神機妙算的軍師,而在英國、法國說諸葛亮,他們必然滿頭霧水。
四、以華人為支點進行中文傳播
在全世界有3000萬華人華僑,還有1000萬有華人血統的混血兒,其中一多半不會說中文。他們不一定都喜歡中國,但他們對先輩的歷史和文化都或多或少感興趣,他們學習中文的意願要遠強於普通外國人。我在《遠方的家》裡看到一個印度華人家庭,他們已經不會說中文,但他們仍然想讓子女學習中文,到中國留學。中國應該成立一個全球華人組織,向那些想學中文,想到中國留學和工作的華人華僑提供幫助。4000萬華人,對中文和中國文化的傳播非常有用。
傳播中國和中國文化,不能急躁,欲速則不達,官方也少牽涉其中,讓文化如流動的水一樣,自然而出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