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與英語誰能成為地球通用語#
文明是什麼?是國家?是人民?是建築?這些是文明的元素,但並非文明的內核。人會死亡,會被時間遺忘,建築無法訴說,不能講述文明的歷史,唯有文字能讓文明傳承不絕!人類歷史上無數沒有文字的文明,都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哪怕曾經煊赫一時的瑪雅文明,也後繼無人,唯有殘垣斷壁在風雨裡默默無言。
所以文字是文明的「內核」,沒有文字的文明註定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終究煙消雲散。但有了文字,文明就能永恆不敗了嗎?非也!古埃及、古巴比倫都創造了文字,甚至中國歷史上的契丹和西夏也創造了文字,為何最終都成了過眼雲煙?
文字說到底只是工具,不用文字創造可以流傳的知識和文化作品,文字就沒有意義,文明就得不到傳承。所以文字有內核,文字的內核就是「知識」!
英語在這一百年間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有人說這是英美兩大超級大國用大炮和軍艦打下的「疆域」。其實這這只是表象,強大的軍事固然為英語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但真正讓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的是其背後的知識財富,是英美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哲學、文學、影視、音樂等領域所創造的成就,是由一位位科學家、一條條科學定理、一份份科學期刊、一本本文學作品、一部部影視作品、一個個影視明星……所築起的璀璨的知識海洋和文化星空!
古埃及、古巴比倫、西夏、契丹等文明雖然有文字,但沒有創造可普及,可流傳的「知識內容」!沒有「內容」的文字只是「死的符號」,一文不值!
傳統媒體為何競爭不過新媒體?因為傳統媒體在「內容」量上無法與新媒體相比!一份報紙才多少內容,讀者喜歡的內容又有多少?而新媒體的內容是無窮無盡的!
同理,為何英語被如此多的人學習,而中文沒有多少人學習?因為當今世界大多數的科學、影視、文學、文化、音樂、資訊內容都是用英文創作的,要想獲得這些內容,必須懂英文。而學中文能獲得的東西相對較少,自然學的人就少!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大多數的科學、影視、文學、文化、音樂、資訊內容都是以中文創作的,不需要孔子學院,外國人仍然會蜂擁而至!
為何越南人是最熱衷學習中文的?因為越南人自小就是看著中國電影、電視劇、小說,聽著中國流行音樂長大,中國文化已成為他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世界,學習中文比學習英文更令他們獲得滿足感。
所以讓中文走向世界最好的工具不是孔子學院,更不是坦克軍艦,而是不斷用中文創造出精彩的科學、影視、文學、文化、音樂、資訊內容,引領世界科技、文化發展!
最近很多外國網紅進駐頭條、抖音、b站、百度等中國app,他們雖然是外國人,但為了拉近與中國網友的距離,也都多多少少學起了中文。未來,這樣的外國網紅會越來越多,他們為什麼願意來?因為能賺到錢!隨著中國網際網路產業越來越大,影響力越來越大,會有更多外國網紅,更多精通中文的外國人,投身中國網絡世界,用中文創作被十幾億網友喜歡的作品!同時,豐富多彩的中文網絡作品,也會傳播到其它網絡世界,擴大中文的影響力。
「內容」和「利益」才是語言和文化傳播的利器,中文網絡世界經過十幾年發展,已經成長為僅次於英語網絡世界的第二大國際性網絡。假以時日,攜海量「內容」優勢的中文,必將對英語的國際地位發起挑戰!這是其它任何試圖挑戰英語地位的語言都不具備的優勢,俄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阿拉伯語等語言世界在「內容」和「利益」上都太小,不足以對英語世界形成挑戰,只有中文世界可以!
不過問題也有:1、中國網絡的封閉性大大限制了中文網絡影響力的發揮和外國人參與中文網絡的熱情;2、中文在學術上的影響力太小,缺乏有世界影響力的中文學術期刊和學術獎項;3、中國流行文化影響力太小,不論是影視、動漫、音樂、文學還是遊戲,與英語世界還有很大差距,就是與日韓相比也沒有優勢,必須儘快讓中國流行文化成為世界第二大流行勢力,培養數以億計的全球粉絲。
文明競爭,文字是核心,內容和利益為王!以此為指導,推動中文網絡走向世界!這背後蘊藏著大到難以想像的利益!
城市、經濟、科技、地理、人文,歡迎關注猴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