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國時間 世界時刻——春節文化的全球共鳴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特稿:中國時間 世界時刻——春節文化的全球共鳴

  新華社記者丁宜

  金犬報福,大地回春。在狗年春節的「中國時間」,全球迎來歡樂祥和的「世界時刻」。春節,這一煥發出強大生命力的中國古老節日,在世界範圍內丈量出更大的「朋友圈」,積攢出更高的「人氣」。

  全球視野下,同一時間、不同地域,「春節嘉年華」規模越來越大,活動形式越來越新穎,交流內容越來越深入。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在沿線國家展開,春節文化漸漸沁入當地民心。

  中國佳節:歷久彌新 趨向本土

  春節文化的海外傳播初具歷史。在新加坡,迎接農曆新年的「春到河畔」慶祝活動今年邁入第32個年頭;在英國首都倫敦,著名的特拉法加廣場春節慶典連續舉辦16年;在美國洛杉磯,亨廷頓圖書館從2005年開始舉辦中國春節慶祝活動;聯合國連續9年發行中國賀年生肖郵票……

  不僅如此,「老」節日逐漸顯現「新」特點。春節慶祝活動形式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文藝演出、展覽、巡遊、放焰火、發行生肖郵票等,而是花樣翻新。春節期間,多個波蘭家庭通過與中國家庭視頻連線體驗中國春節習俗。除夕夜,澳大利亞女孩萊昂登頂雪梨海港大橋,用中文深情演唱歌曲《小幸運》,與她的中國粉絲在線過年。「中國新年學生日」、「非遺展示」、「行走的年夜飯」、爵士音樂會等嶄新的新春慶祝活動「吸粉」無數。

  此外,展現場所多種多樣。除了紐約帝國大廈依慣例點亮「中國紅」,法國小鎮塞納的千年古堡、埃及首都開羅的地標性建築開羅塔、俄羅斯聖彼得堡著名景點宮廷橋、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大學圖書館前的大片噴泉、地中海島國馬爾他首都瓦萊塔的春節廟會現場也都披上「中國紅」。

  在一些國家,春節還呈現「本土化」趨勢。在芬蘭,12年來當地的春節慶祝活動每年都能吸引三五萬觀眾,成為地地道道的本土節日;在美國,紐約和舊金山規定公立學校春節放假,春節不再只是華人的節日,更是生活在這兩座美國大城市居民的共同節日。

  中國美德:感染世界 傳揚天下

  從非洲到歐洲,包括「祝壽」和「敬老」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正感染著當地民眾,在異域傳播著華夏傳統美德。

  非洲東部島國模里西斯,「老北京的壽禮——大型實景體驗展」在首都路易港舉行。年畫《蟠桃盛會》、剪紙《八仙過海》、實木雕版《福祿壽三星年畫》等來自中國首都博物館的展品與觀眾見面。現場參演嘉賓示範了敬壽香、行壽禮、致壽詞、送壽桃等中國傳統祝壽習俗。

  在具有尊老愛幼民族傳統的模里西斯,中國的「祝壽」文化在當地產生了強烈共鳴。活動中扮演壽星、年近七旬的埃迪對記者說,這次演示很好地體現出中國人對於老人生日的重視以及對長輩的尊重,他已經愛上這種「老北京」式的生日祝壽。「在敬老愛老的文化上,中國與模里西斯是一樣的。」

  在歐洲大陸,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敬老院裡,基輔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的30多名中國師生按照中國習俗給150多名老人拜年,讓他們感受到中國敬老美德的溫暖。很多老人平生第一次聽中國歌、看中國舞。

  法國尼斯歐洲研究所學者左戈普魯斯認為,中國人重視家庭理念,不僅對於中國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現實意義,對世界各國和睦相處也有啟示意義。

  中國精神:藉助「絲路」 不斷延續

  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大批中國建設者奔赴海外參與施工建設,同時也將春節文化帶向所到之處。在一些國家,春節文化潤物無聲,中國「春意」浸潤民心。

  在巴爾幹半島南部國家馬其頓的崇山峻岭中,在當地承建高速公路項目的中方人員在位於偏遠鄉村的營地裡,給好奇的當地僱員講解中國十二生肖文化以及送祝福習俗。當地僱員洋味十足的拜年語「春節快樂」令人忍俊不禁。在這不經意的說笑間,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傳播和傳承。

  「中國工人到我們山坳裡過春節,我們也過上了中國年。」春節前,中老鐵路項目的寮國保潔員戴女士,指著項目部送給自己的餅乾、罐頭等中國食品高興地對記者說。她的家鄉在寮國北部深山中,被河道包圍,以往只有小木舟往來兩岸。

  溫暖是相互的。在巴西美麗山特高壓輸電工程工地,負責採購的巴西員工費奧拉萬特·德坎波斯說,他與中國同事一起工作兩年了,今年是第一次與他們一起過年、一起包餃子。「他們離家萬裡,幫助我們建設國家,希望我們也能帶給他們更多家的感覺。」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在奮鬥者的新時代,伴隨「一帶一路」建設者的腳步,中國的奮鬥精神藉助春節在海外傳播,並且成就了不少跨國姻緣。春節前夕,泰國「工業唐人街」——羅勇工業園迎來大喜事,12對中泰員工首次在此舉行跨國集體婚禮,開了一場具有特殊意義的新年團拜會。

  陽和啟蜇,品物皆春。春節,承載著中國人幾千年的文化基因和情感需求,在喜慶的氛圍中呼應著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傳遞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參與記者文浩、陳俊鋒、鍾忠、劉力航、章建華、趙焱、陳威華、汪瑾、宋聃)

相關焦點

  • BBC《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展現當代美麗中國
    《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  詮釋傳統文化魅力 展現當代美麗中國  春節俗稱「過年」,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作為中國人集體遵循的習俗和心靈歸宿,春節已成為一種固有的文化現象,一場特定的文化盛宴。
  • 春節與中國傳統時間制度的現代轉換
    19世紀以來,現代世界體系逐步形成,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全世界所有國家,特別是以中國為代表的傳統文明古國,都不得不推行和適應以陽曆、公曆為代表的現代時間制度。因此,能否協調好原有文化制度下的紀年曆法觀念與現代時間制度的衝突,考驗著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發展中國家。  我們今天的「春節」也正是回應這一歷史挑戰的產物。
  • 盧森堡春節聯歡晚會獻上中國文化盛宴
    盧森堡春節聯歡晚會獻上中國文化盛宴 2017-02-17 22:09: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在文化差異中尋找理解和共鳴
    活動節目的選擇和活動項目的開展過程中,充分尊重到訪國家的不同文化背景,創新話語表達方式,努力在文化的差異性中尋找情感理解和共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充分發揮了文化「走出去」在價值觀層面上的影響力。文化差異隨處可見。西班牙首都馬德裡人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我們就大不相同。
  • 特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之光照亮世界前行之路——寫在中國人民...
    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 特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之光照亮世界前行之路——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詳版)新華社記者何夢舒 謝琳 商婧1945年9月3日,中國人民經過14年浴血奮戰,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和平的陽光再次普照大地。
  • 澳大利亞進入「春節時間」
    國際在線消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李大勇):當地時間2月1日,亞洲以外規模最大的春節賀歲活動———雪梨農曆新年慶典在雪梨大橋喜慶的中國紅燈光映襯下,正式拉開了帷幕。今年春節期間,雪梨、墨爾本、布裡斯班等澳大利亞主要城市,將舉行多場豐富多彩的節日,慶祝春節這一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
  • 紐芬蘭華人說:我們的春節,是中華文化與加拿大文化的水乳交融!
    這則新聞表明,早期移民到紐芬蘭的華人慶祝新年時,基本沒有改變地保留了中國春節的主要節日元素:時間(正月初二)、集體慶祝、喧鬧、燃放煙火等。自此,春節成為歐美白人給華人貼上的標籤和符號。相關的新聞報導,也時常見諸報端。1907年2月28日,紐芬蘭地方媒體《先驅晚報》(Evening Herald)刊出一則《今日是中國農曆新年》的新聞報導:「今天是中國新年的第一天。
  • 特稿:連結世界的雲圖——探尋新時代深圳氣質
    新華社深圳12月7日電  特稿:連結世界的雲圖——探尋新時代深圳氣質  新華社記者蔡國兆 彭勇 馮俊揚  全國300多個城市中,綜合經濟競爭力第一;PCT國際專利累計授權量超越矽谷,躍居全球第二……在世界城市星群中,深圳熠熠生輝,越來越成為全球創新創業人才洪流的集結地。
  • 超八成Z世代享受彈幕文化 是陌生世界的情感共鳴
    他特意去了解彈幕文化,知道「彈幕」一詞來源於日本,從A站傳至B站,再擴展到現在各大視頻播放平臺。「當時大家對於『彈幕』的讀音還存在爭議,後來才理解了彈幕是指像子彈一樣射出。」今年疫情期間,彭鑫偶然在B站刷到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講刑法的相關視頻,「從下午到晚上我一直在『刷』羅翔老師的視頻,每次老師拿張三舉例,大家就會齊刷刷地發『法外狂徒』,覺得很有意思。」
  • 2020北京春節親子活動匯總(時間+票價+地址)
    票價:208元-288元  時間:2020.01.04-02.29  地址:北京一輕食品集團  【俄羅斯國家模範芭蕾舞劇院新春芭蕾兒童版《天鵝湖》】  天鵝湖》,一場你絕不陌生的文化盛宴,一個舞臺上永不落幕的華美經典,一部常演不衰的芭蕾神話。
  • 【校報特稿】大學文化:專家學者談全球視野下大學文化
    中國現代大學由此而生,也應該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奮勇前進。天津大學珍惜這個汲取眾長、集思廣益的難得機會,將以文化傳承與創新來推動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從俄語和俄國文化的全球困境,看中文和中國文化如何傳播
    俄羅斯語曾經是世界四大流行語言之一,在前蘇時代,曾經花費巨資在全球進行俄語的普及推廣,在最巔峰時期,全球有4億人熟練使用俄語! 3、俄語缺少現代文化載體 工業革命讓英語走出英國,而美國則讓英語走向全世界。一戰後,美國成為超級大國,以好萊塢為代表的美國文化全球攻城略地,無往不利!二戰後,美國構建了世界新秩序、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結算體系,美國還是世界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國,英語自然而然成為全球商務語言!
  • 影視劇讓中國文化在世界生根發芽
    影視劇讓中國文化在世界生根發芽 時間:2020.12.02 來源:光明日報
  • 經濟學人封面特稿:中國想要什麼?②
    經濟學人封面特稿:中國想要什麼?到公元7世紀的唐朝,正值穆罕默德進軍麥加,而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富有、最輝煌的文明之一,其經濟與軍事實力令鄰國相形見絀。豐厚的文化底蘊及孔子的道德準則都使得中國的卓越令世人嘆服,是效仿的榜樣。日本京都的布局就和公元8世紀時的長安(現在的西安)頗為相似。朝鮮人和越南人則採用漢字。一直以來,孔子的學說都是眾多亞洲文化的哲學根基。就像皇帝理所當然地位於中國等級制度的頂端,中國也理所當然地處於世界之巔。
  • 2020北京春節免費展覽大盤點(時間+地點)
    展覽旨在深入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大力推動《紅樓夢》文化傳播、豐富人民大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還選取了多種與古琴相關的文物,為大家呈現一個更為多面的古琴文化世界。  時間:即日起-2020年2月23日  地址:朝陽區朝陽公園南路12號院北京畫院  【「會飛的花」世界珍稀蝴蝶展】  展覽共展出超過500件蝴蝶標本、300餘張圖片,通過「關於蝴蝶」、「蝴蝶秘密」、「蝴蝶世界」、「蝴蝶文化」四個版塊,從生物學、社會學等角度解讀蝴蝶的奧秘,為參觀者呈現千姿百態的蝴蝶世界和五彩繽紛的蝴蝶文化
  • 特稿《太平洋大逃殺》將拍電影
    或許有人說了,韓國人可以拍《熔爐》、《海霧》,在剛剛過去的奧斯卡金像獎上,《聚焦》這樣一部根據《波士頓環球報》中一篇新聞改編,以美國神職人員姦污和猥褻兒童的醜聞為背景的故事能拿下最佳影片大獎,但中國呢?還處於嚴苛的審查制度和對文化娛樂思想的種種幹預氛圍下。
  • 文化需要在共鳴中升華
    最近一直在聽蔣勳老師的細說紅樓,聽完之後我覺得蔣勳老師講的可能更接近原著作者寫作的本意,當然我的觀點並不一定正確,但我的非常認同蔣老師對紅樓夢的理解,我覺得一個好的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它不同於歷史記載,作者是通過其作品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者某些觀點,不僅僅局限於要還原當時的歷史,更多的是要表達作者的感情世界
  • 祝福中國人民春節快樂
    在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到來之際,一些國際組織領導人和世界各國政要通過發表視頻講話或賀詞賀電等形式,向中國人民表達新春祝福,祝願中國繁榮發展,人民更加幸福。  聯合國官方網站發布視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向中國人民致以春節祝福。古特雷斯感謝中國和中國人民支持聯合國工作,祝中國人民在狗年身體健康、生活幸福並取得成功。
  • 春節期間深圳主要文化場館不打烊
    晶報2020年01月23日訊 春節期間,深圳主要文化場館不打烊,市民可以過一個文化味濃厚的新春佳節。但也請市民注意去往公共場所時佩戴口罩,錯峰遊覽,留意場館是否有臨時閉館通知。
  • 春節為什麼掛燈籠?因為紅色、圓形,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圖騰
    春節掛燈籠,這是個不分層次等級,不分城市鄉野,人人都喜愛,家家都掛得起的,最普及、最吉祥、最傳統的喜慶方式,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圖騰。紅色,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沒有哪個民族像中華民族這樣喜愛紅色。圓形,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圖騰圓形,象徵著圓滿,是以「圓」文化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圖騰。「圓」,即圓融、圓滿。「圓」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底蘊。所以,文學作品包括電影、電視劇,圓滿結局的就會廣受歡迎。這是由民眾群體的心理特徵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