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
詮釋傳統文化魅力 展現當代美麗中國
春節俗稱「過年」,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作為中國人集體遵循的習俗和心靈歸宿,春節已成為一種固有的文化現象,一場特定的文化盛宴。按照風俗,春節主要涵蓋祭祀神明、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等內容。古時的春節,有一整套完備的規矩和儀式,因此長久以來,人們對「過年」充滿了敬畏之情。
2月14日—16日,一部完整記錄中國新年民俗傳統、人口遷移、城市發展以及文化傳承的3集紀錄片《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在BBC播出後,引起了世界各地的熱烈反響。這部紀錄片將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通過BBC這一國際著名平臺的傳播,向世界詮釋了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展現了一個既有人文特色又獨具地方風情的美麗中國。
紀錄片《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由《回家》《團聚》《歡慶》3個部分組成。《回家》講述了分布在各地的中國人為了慶祝這個傳統節日,通過火車、飛機、摩託車等不同方式回家過年的故事,傳遞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家」的概念。同時,這一集裡還展示了哈爾濱冰雪節、蔚縣打樹花等傳統春節文化項目。《團圓》介紹了中國家庭在春節期間的風俗習慣,包餃子、貼春聯、看春晚、放煙花、擺鮮花以及祈福等,通過照全家福等生動故事體現了中國人家庭的團圓和溫暖,而在蔬菜批發市場的採購過程又體現了如今中國人生活的充實與富足。《歡慶》將鏡頭從香港拉伸到查幹湖,從北京的廟會到香港維多利亞港的焰火,體現了遍布中國大江南北的歡樂祥和的氣氛,同時,還介紹了中國的飲食文化和舞龍舞獅等民俗文化。
《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每集都呈現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節慶盛況,講述了充滿人情味的中國故事。這種溫情和人文關懷正是春節的核心精神。一張張喜氣洋洋的中國面孔,一聲聲清脆響亮的「新年快樂」……紀錄片《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展現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古老國度,一場民俗盛會與全民狂歡,是一次透過海外視角洞察中國新年的新穎嘗試。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正逐漸引起世界的關注和認可。春節文化既沉積了古老的中華文明,又融合了當下的時代精神,必將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現其多樣面貌的重要窗口。
近年來,世界將目光聚焦於中國日新月異的變遷,並用鏡頭記錄下了當下中國的精神風貌。越來越多的中國題材紀錄片在世界舞臺上呈現,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這類紀錄片開始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愛上中國。《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將鏡頭聚焦到中國老百姓身上,原汁原味地記錄了他們對於春節的特殊情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這部紀錄片的成功之處,一張張質樸真誠的中國面孔,一段段情真意切的動人講述,不經意間的真實記錄,讓人難以忘懷。正是這一點,吸引了外國觀眾的目光。《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在BBC播出後,在世界產生熱烈反響,由此可見中國優秀文化可以藉助紀錄片這一題材,在海外爭奪傳播的話語權。
可以說,由BBC推出的這部《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以國際表達的方式,講述了中國故事,給當下的中國紀錄片作品走向海外市場以及在紀錄片市場進行國際合作提供了成功經驗。該片抓住「春節」這一重大節慶時間點,以中國傳統民俗節日為主題,抓準傳播時機、符合外國受眾的收視偏好。通過BBC這一具有影響力的海外平臺實現了國際傳播,不僅讓外國觀眾對中國形象產生了不同於以往的深入認知,也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與現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日益繁榮向上的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紀錄片反映的是現實,但從歷史到現實的敘述,讓國際受眾更震撼於當下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與全新面貌,向世界展現了一個發展中的美麗中國。(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