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展現當代美麗中國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

  《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

  詮釋傳統文化魅力 展現當代美麗中國

  春節俗稱「過年」,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作為中國人集體遵循的習俗和心靈歸宿,春節已成為一種固有的文化現象,一場特定的文化盛宴。按照風俗,春節主要涵蓋祭祀神明、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等內容。古時的春節,有一整套完備的規矩和儀式,因此長久以來,人們對「過年」充滿了敬畏之情。

  2月14日—16日,一部完整記錄中國新年民俗傳統、人口遷移、城市發展以及文化傳承的3集紀錄片《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在BBC播出後,引起了世界各地的熱烈反響。這部紀錄片將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通過BBC這一國際著名平臺的傳播,向世界詮釋了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展現了一個既有人文特色又獨具地方風情的美麗中國。

  紀錄片《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由《回家》《團聚》《歡慶》3個部分組成。《回家》講述了分布在各地的中國人為了慶祝這個傳統節日,通過火車、飛機、摩託車等不同方式回家過年的故事,傳遞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家」的概念。同時,這一集裡還展示了哈爾濱冰雪節、蔚縣打樹花等傳統春節文化項目。《團圓》介紹了中國家庭在春節期間的風俗習慣,包餃子、貼春聯、看春晚、放煙花、擺鮮花以及祈福等,通過照全家福等生動故事體現了中國人家庭的團圓和溫暖,而在蔬菜批發市場的採購過程又體現了如今中國人生活的充實與富足。《歡慶》將鏡頭從香港拉伸到查幹湖,從北京的廟會到香港維多利亞港的焰火,體現了遍布中國大江南北的歡樂祥和的氣氛,同時,還介紹了中國的飲食文化和舞龍舞獅等民俗文化。

  《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每集都呈現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節慶盛況,講述了充滿人情味的中國故事。這種溫情和人文關懷正是春節的核心精神。一張張喜氣洋洋的中國面孔,一聲聲清脆響亮的「新年快樂」……紀錄片《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展現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古老國度,一場民俗盛會與全民狂歡,是一次透過海外視角洞察中國新年的新穎嘗試。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正逐漸引起世界的關注和認可。春節文化既沉積了古老的中華文明,又融合了當下的時代精神,必將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現其多樣面貌的重要窗口。

  近年來,世界將目光聚焦於中國日新月異的變遷,並用鏡頭記錄下了當下中國的精神風貌。越來越多的中國題材紀錄片在世界舞臺上呈現,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這類紀錄片開始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愛上中國。《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將鏡頭聚焦到中國老百姓身上,原汁原味地記錄了他們對於春節的特殊情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這部紀錄片的成功之處,一張張質樸真誠的中國面孔,一段段情真意切的動人講述,不經意間的真實記錄,讓人難以忘懷。正是這一點,吸引了外國觀眾的目光。《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在BBC播出後,在世界產生熱烈反響,由此可見中國優秀文化可以藉助紀錄片這一題材,在海外爭奪傳播的話語權。

  可以說,由BBC推出的這部《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以國際表達的方式,講述了中國故事,給當下的中國紀錄片作品走向海外市場以及在紀錄片市場進行國際合作提供了成功經驗。該片抓住「春節」這一重大節慶時間點,以中國傳統民俗節日為主題,抓準傳播時機、符合外國受眾的收視偏好。通過BBC這一具有影響力的海外平臺實現了國際傳播,不僅讓外國觀眾對中國形象產生了不同於以往的深入認知,也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與現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日益繁榮向上的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紀錄片反映的是現實,但從歷史到現實的敘述,讓國際受眾更震撼於當下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與全新面貌,向世界展現了一個發展中的美麗中國。(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

相關焦點

  • 特稿:中國時間 世界時刻——春節文化的全球共鳴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特稿:中國時間 世界時刻——春節文化的全球共鳴  新華社記者丁宜  金犬報福,大地回春。在狗年春節的「中國時間」,全球迎來歡樂祥和的「世界時刻」。春節,這一煥發出強大生命力的中國古老節日,在世界範圍內丈量出更大的「朋友圈」,積攢出更高的「人氣」。  全球視野下,同一時間、不同地域,「春節嘉年華」規模越來越大,活動形式越來越新穎,交流內容越來越深入。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在沿線國家展開,春節文化漸漸沁入當地民心。
  • BBC與央視聯手打造高清《美麗中國》(圖)
    通過網友間的口碑傳播,《美麗中國》很快成為網際網路上的搜索熱詞。《美麗中國》中展現了灕江漁民長達1300年的用鸕鷀捕魚的傳統,每隻鸕鷀只侍奉一個「主人」,它們在孵化出殼時就被記上烙印  生態片也是人文片  主要擔綱攝影的賈斯汀·馬奎爾和邁克·萊蒙經驗豐富,曾為BBC、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和Discovery頻道拍攝過諸多精品,他們週遊過全球,但如此深入廣泛地拍攝中國對他們來講不但是一次圓夢之旅,也是一次空前的挑戰。為了完成這一巨著,中方製作組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中國神鷹」再展雄風 羊城試翼喜迎盛會
    現任中國當代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中華兒女報刊社書畫聯誼會副會長、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美協會員。他是紅鷹繪畫的創始人、高級大型皮革及軟浮塑國畫專利發明人。雲晶子先生主攻花鳥、山水、人物,擅長畫鷹,享有「神鷹」之美譽。
  • 美麗中國、美麗英國——「中英黃金時代」中國藝術展在倫敦開幕
    新華社倫敦9月25日電(記者梁希之)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美麗中國、美麗英國——「中英黃金時代」中國藝術展(以下簡稱「雙美展」)25日在倫敦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人民畫報社、倫敦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廳等聯合主辦。
  • 美麗中國 美麗英國—「中英黃金時代」中國藝術展舉行
    人民網倫敦9月27日電(記者許立群)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9月24日至10月10日,《美麗中國 美麗英國 —— 「中英黃金時代」中國藝術展》系列活動在英國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人民畫報社、威斯敏斯特市政府、英國文化學院、倫敦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廳等機構聯合主辦,北京大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北京博聲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英國佳德無限藝文有限公司、查寧閣圖書館、中國企業家攝影學會、國際攝影師聯盟、美好生活讀書會、英中攝影協會等機構聯合承辦,英國河北會、倫敦明愛學院、英國旅英文化學會、中英武術協會等機構協辦。
  • 記錄美麗中國 ——央視原創紀錄片推介會側記
    「向觀眾呈現神秘、壯闊、活力的中國海,揭示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的必然趨勢、必要條件和現實環境。」李炳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央視紀錄頻道總監梁紅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反映美麗中國的紀錄片,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觀眾,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 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創造性升華
    關於大國外交的「兩個推動」,是新時代中國外交追求的目標,匯聚著世界各國人民嚮往和平、發展、繁榮的最大公約數。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和最大優勢,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進一步明確了堅持黨的領導是當代中國的最高政治原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所在,指明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方向,使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 答卷人民滿意 藍圖「美麗中國」
    》闡釋中國經驗與中國道路    之五:建設廉潔政治,把反腐倡廉進一步推向深入    之六:中國盛會 全球矚目    之七:滿懷豪情迎接黨的十八大    之八: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    中國。當後人摩挲著這段歷史,尋找破解中國發展與變革的核心密碼——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這場於21世紀第二個十年,再一次在黨內外凝聚共識、籌謀未來的盛會,必將成為解讀中國現代史的重要「密匙」。十年彈指一揮。
  • 東莞這夥人不簡單,搞出了全球最大的刀界盛會
    第四屆中國國際數控刀具節11月23日在廣東東莞長安隆重舉行11月23日,由中國機械工業金屬切削刀具技術協會和東莞市數控刀具行業協會聯合主辦主辦,以《循環·智造·創新》為主題的2020第四屆中國國際數控刀具節於2020DMP大灣區工業博覽會前夕,在東莞長安鉑爾曼酒店盛大舉辦!
  • 時尚「當代史」,中國有一筆
    中國國際時裝周20周歲了。「20年間,中國國際時裝周不斷引領中國時尚產業發展,逐步成長為與全球時尚產業對話的舞臺,在推動中國時尚產業國際化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張慶輝日前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祝福中國人民春節快樂
    在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到來之際,一些國際組織領導人和世界各國政要通過發表視頻講話或賀詞賀電等形式,向中國人民表達新春祝福,祝願中國繁榮發展,人民更加幸福。  聯合國官方網站發布視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向中國人民致以春節祝福。古特雷斯感謝中國和中國人民支持聯合國工作,祝中國人民在狗年身體健康、生活幸福並取得成功。
  • 中國上善救濟會副會長首奪聯合國Ms&Mrs全球總冠軍
    日前,2015國際聯合國Ms&Mrs大賽全球總決賽於牙買加當地時間10月3日在美麗的蒙得哥灣盛大舉行,來自全球各地的選手代表匯聚於此這是目前為止中國代表參賽以來,第一次在大賽中獲得全球總冠軍這一最高榮譽,創造了中國選手在該項賽事上的歷史。 伴隨著比賽的進行,作為中國上善救濟會副會長,薛晨女士還積極宣傳了中國上善救濟會公益慈善事業,弘揚慈善理念,用細緻關愛與慈心善舉為世界的公益慈善事業不斷作出努力。
  • 「間隙 | Mind the Gap」中國/華人女性藝術家展將在德拉瓦當代...
    通過這些中國/華人女性當代藝術家的視角,展覽《間隙》試圖尋找並展現人們當下與過去所共通的卻被深藏的縫隙,或是經驗層面的,也可以是想像之中的。這些藝術家來自跨度很大的不同年代,有人生活在美國,亦有人現居中國。她們的作品探索著不同時空和文化的間隙。在策展過程中,策展人包雯璐選擇聚焦在中國女性。
  • 相干@全球最大光電盛會
    兩年一屆,全球光電人共聚的盛會-慕尼黑國際光博會(Laser World of Photonics)已圓滿落幕。
  • 這場全球科學盛會,讓諾貝爾獎得主感嘆「意義重大」
    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13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30餘位中國兩院院士、100餘位各國優秀青年科學家,通過線上視頻和線下出席方式,在上海這座正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城市發表演講、交流思想。 主辦方表示,這場全球科學盛會將永不落幕: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已規劃落戶於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裡,本屆論壇所有場次活動的視頻均向公眾在線免費開放。由頂尖科學家領銜的國際科技合作,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各國優秀科研人員來滬工作、生活,為全人類的科技進步貢獻智慧。
  • 「最暖心」春晚 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展現奮進新時代精氣神
    24日(除夕)晚8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如約而至。鼠年春晚圍繞「共圓小康夢,歡樂過大年」的主題,傾情上演了歌舞、小品、相聲、戲曲、武術、魔術雜技等形式多樣的節目,為觀眾們獻上了一道精彩紛呈的精緻文化大餐。本屆春晚收視率較往年大幅增長。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4日24時,春晚新媒體平臺直播累積到達人次為11.16億次,電視端直播為5.89億人。
  • 2020中國上海進博會體育品牌全球自行車輻輪王成最大亮點
    2020中國上海進博會體育品牌全球自行車輻輪王成最大亮點 2020/11/17 10:43 來源:廠商供稿 瀏覽:1188
  • 疫情之下,頂尖科學盛會展現開放熱度與「上海擔當」
    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主席羅傑·科恩伯格說,當控制疫情與經濟社會重啟之間的平衡對大多數國家而言成為一道難題時,WLF的如期舉行顯得如此難能可貴——這離不開中國的科技同行,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
  • 中國當代文學的世界影響效果評估研究
    一些長篇革命史詩描繪了波瀾壯闊的戰爭畫卷,一些革命傳奇表現了艱苦環境下中國人民的民間智慧和樂觀天性,一些革命成長小說記錄了年輕一代革命者,實踐著革命理想不斷邁向精神成熟的歷程,十七年文學展現了新中國伊始全體民眾的理想觀和價值觀,刻畫了一大批樸厚、博大、真誠和正直的普通民眾形象,一大批不畏艱險、勇於奮爭、捨生取義和無私奉獻的革命者形象。
  • BBC紀錄片:美麗中國之神奇高原
    BBC紀錄片:美麗中國之神奇高原 本集以神秘遼遠的青藏高原為背景,向你展示那些日夜守護這片心靈淨土的異獸珍禽——盤羊、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藍羊、黑頸鶴、鳳頭鸊鷉、溫泉蛇……有被中國古人視作介於動植物之間的冬蟲夏草,還有由寺廟僧人餵養的藏馬雞。朝珠穆朗瑪峰行進,我們還能遇到生活在世界上海拔最高地方的昆蟲:跳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