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時裝周20周歲了。「20年間,中國國際時裝周不斷引領中國時尚產業發展,逐步成長為與全球時尚產業對話的舞臺,在推動中國時尚產業國際化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張慶輝日前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1997年,首屆中國服裝設計博覽會舉辦,中國時裝設計界第一次集體發聲,中國時尚產業由此進入新階段。
促進本土品牌崛起
時裝是時尚的引領者,時裝周又是時裝業的引領者。近百年來,世界各大時裝周的成功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大眾消費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時尚意識的覺醒迫切呼喚本土品牌加速成長。作為中國時尚界的引領者與推動者,中國國際時裝周肩上的擔子比以往更重了。
張慶輝告訴記者,設立中國國際時裝周的初衷是鼓勵創新,扶持自主品牌,培育、成就中國設計師並為他們提供更多交流展示的機會。藉由這個國際大舞臺,中國新一代時裝設計師和中國時裝品牌正在世人面前展現出自己的實力與魅力。
提升品牌商業價值
作為展示本土時尚的窗口,中國國際時裝周始終以時尚流行趨勢為指導,推動技術與藝術、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工藝、東西方美學之間的融合與創新。同時,它還不斷推動產業上下遊的銜接、設計與市場的融合,其功能也從最初單一的「設計與品牌傳播平臺」逐步向商業化、多元化平臺轉化。
2014年,作為中國國際時裝周功能的延展,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推出了一個新型商貿平臺——DHUB設計匯。它以促進產業上下遊對接、支持設計與市場對接、扶持青年設計力量為核心,展示內容包括時裝、鞋帽、首飾等潮流品牌。
如今,「匯聚設計、展示力量、聯通產業、打造生態」已成為設計匯的使命,數以百計的設計師從這裡走出了展現實力的關鍵一步,諸多本土品牌也藉由這一平臺贏得了自己的價值陣地。正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所言,「這裡有『顏值』、有話題、有訂單,還融合了產業鏈上的各種資源,原創品牌將在這裡實現全面提升」。
迅速進入國際舞臺
綜觀全球時尚業的發展歷程,無不帶有鮮明的時代風貌與地域特徵,產業與消費在經濟脈搏中躍動,時尚設計與文化也伴隨著時代的發展推陳出新。
20年間,中國國際時裝周充分發揮其在產業交流與融合方面的優勢地位,不斷推動中國時尚產業融入全球。它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中國時尚產業發展的特徵,並成為國際時尚界了解中國設計師群體及原創品牌的重要媒介。
「隨著中國本土時裝品牌的崛起,中國在全球時尚產業中的話語權不斷提升,這是中國國際時裝周最大的貢獻之一。我們希望通過培育本土品牌讓中國的時尚文化走向世界,這也是文化自信的應有之義。」張慶輝說,在培育中國品牌的過程中尤其要重視傳承與發展。中華民族厚重的歷史文化是中國時尚最紮實的根基,也必將為世界時尚界貢獻最獨特的價值。
隨著國內與國際時尚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東方美學受到業界高度關注。諸多帶有濃鬱中國風情的品牌時裝在各大國際時裝周上驚豔亮相,屢獲大獎。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國外設計師也開始嘗試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創作靈感,中國刺繡、傳統紋樣和圖案等東方元素被更多地應用到GUCCI等國際時尚大牌中。
正如前法國時裝公會主席Didier;Grumbach所言,中國是時尚界一顆矚目的新星,來自中國的時尚品牌正在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和質量進入國際舞臺中央,與傳統時尚強國一道共同書寫「時尚的當代史」。
(責編: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