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山美地美術館名流共鑑 探尋中國當代藝術與生活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共識不斷推陳出新的演進史,而當下,中國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影響力成為世界共識,在這一背景下,一場圍繞藝術與中式居住而展開的文化盛宴在優山美地A區舉行。12月1日,在優山美地攜手宋濤(Yuan museum)館長共同打造的優山美地A7美術館裡,新華網、證券日報、搜狐焦點以及《素說樓市》、《地產營銷人》、《毅家之言》等業內知名自媒體出品人齊聚一堂,共同品鑑東京畫廊+BTAP等陳列的藝術藏品,論道藝術與生活的交融對話,力圖一窺當代中國文化之全豹。

(優山美地A7美術館媒體品鑑會現場)

"生活是最好的藝術之展。"在優山美地A7美術館,藝術與生活空前融合,二者原本涇渭分明的界限與分野消失不見。優山美地A7美術館將具有中國精神、中國氣派、符合東方人審美的藝術品,生動再現於別墅生活場景之中,使藝術收藏、鑑賞、學習、交流成為別墅生活的一部分。藝術與生活的水乳交融,令到場媒體人士讚嘆不已,也對優山美地A區的市場前景充滿著期待。

(優山美地A7美術館實景拍攝)

對於藝術與生活這一文化命題的探究,優山美地A區並未淺嘗輒止,而是將A7美術館內的數百件藝術精品按照當代東方的生活方式進行擺放與展示,使"形而上"的藝術與"形而下"的生活互為表裡。在這方天地內,藝術品是中式生活這一機體不可或缺的構成"器官",共同交織出平衡、克制、留白的東方生活奏鳴曲,為當代層峰呈現出一種生活方式與生存態度。

(優山美地A7美術館實景拍攝)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對於超越物質層面的精神性價值的重視,是當代文化的另一主要特質。除了在藝術上著墨頗多,優山美地A區呼應當代中國藝術與審美的國際化文化氛圍也為大家所津津樂道。據悉,優山美地A區地處中央別墅區核心後沙峪板塊,周邊薈萃了醇熟的商業、教育、休閒等國際化配套資源,尤其是與北京最優秀的國際學校僅有一牆之隔。鮮明的國際化居住特徵與中式居住的兼容並蓄,使優山美地A區成為當代中國審美的最佳映射。

當樣板間遇見藝術館,優山美地變身A7美術館,這都宣告著藝術不再只是一場Show,而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意味著優山美地的使命也不再僅是造房,而是伴隨時代進化的步伐,成為當代精神集結的承載媒介。

相關焦點

  • 全球化、市場化、去政治化 中國當代藝術的十年之變
    這十年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當代藝術在全球市場中的跌宕起伏,更可以看到體制對當代藝術的接納和推動,中國當代藝術走進國際化語境,崛起的私人美術館亦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力量。「當代何以成史」,或許在當下我們無法給歷史一個定義,但這十年將成為歷史的樣本。
  • 中國美術館 見證新「石」代
    重磅消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國美術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禮讚新中國 奮進新時代——壽山石韻藝術大展」,將和「似與不似:對話齊白石」、「紀念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作品展」、「秋史金正喜與清代文人的對話」等展覽一同納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框架。
  • 出山入山,中國現代水墨藝術家,賈海泉的藝術創作之路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任山美術館館長,現生活創作於北京。作品被英國、法國、國家文化部、今日美術館、中央美院、錦都藝術中心、上海秋畫廊、山美術館等機構和私人藏家收藏;曾榮獲中國「百名優秀中青年畫家」 、 「德藝雙馨」文藝家等榮譽;
  • 「藝路風採——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三人行」亮相深圳東方美術館
    2020年12月28日下午3點,「藝路風採——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三人行」在深圳東方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活動由 中國畫學會主辦,共展出孫克的書法、郭石夫的寫意花鳥畫、許俊的寫意青綠山水畫等精品力作60餘幅。
  • 當代藝術遇上AR技術:打開另一個「平行世界」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記者張漫子)藉助一部手機的操作,6位中外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漂浮」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空間,為觀眾打開另一個奇妙的「平行世界」。這是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8日開幕的AR(增強現實)藝術特展「幻景:當代藝術與增強現實」現場,讓藝術品「漂浮」呈現於另一平行空間的技術是AR(增強現實)技術。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丹尼爾·伯恩鮑姆介紹:「AR等技術的應用,為我們開啟了一個嶄新時代。技術與藝術的對話日漸密切,新技術的應用為藝術帶來了新的生命。
  • 白陽道人大寫意花鳥作品展在個山美術館隆重展出
    2020年9月24日上午10時,由個山美術館主辦,中國美術市場報社、北京火山人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協辦,北京鼎盛千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君子之風——白陽道人大寫意花鳥作品展在個山美術館開幕。
  • 《時空書寫:中國抽象藝術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時空書寫:抽象藝術在中國」展覽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由李旭策展,邀請了來自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天津、重慶、深圳等地的28位中國藝術家,參展作品66組,共計174件,涵蓋了水墨、油畫、雕塑、裝置、攝影和錄像等各類表現方式。
  • 當代藝術作品有哪些人在購買?
    中國現代藝術品收藏家往往都與他們定向收藏的藝術家很熟悉,基本上了解他們的生活與教育經歷,熟悉他們的性格愛好,認可他們的生活方式,理解他們的創意理念,甚至欽佩他們的藝術追求。
  •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為祖國河山立傳
    原標題:吳為山:為祖國河山立傳 透過藝術家的創造,看到的不只是山水,更是文脈,是綿延的文化源流。 近日,中國美術館推出「典藏活化」系列展——「江山多嬌」。 壯美的祖國山河為藝術家提供了豐饒的創作源泉。
  • ...當代年輕人的寓言——呈現藝術家童昆鳥大型個展在木星美術館開幕
    藝術家還將自己在北京的工作室「搬」到了深圳木星美術館的展廳現場,讓大家全方位的了解他怪誕而又帶點灰色幽默的創作以及生活態度。展覽將持續至11月1日。 作為木星美術館開館呈現的第二個展覽,木星美術館由開館展的歷史視野轉入當代現場,將聚焦點落在童昆鳥這位出生於1990年代的藝術家身上。
  • 成都當代影像館《寫真黃金一代》《雙城記》雙展開幕
    具有濃厚的人文情懷、注重生命意識和生存境遇與藝術的關係是西南藝術一個重要的特徵,因為同處這片地域,兩座城市有一定的共通性與親緣性,而本次展覽則藉由兩地藝術家的創作,梳理、驗證兩地文化差異。森山大道近年來主要的個展有《威廉·克萊因+森山大道》(泰特現代藝術館,倫敦,2012年)、《在路上》(國立國際美術館,大阪,2011年)、《森山大道》(Foam美術館,阿姆斯特丹,2006年)《森山大道》(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巴黎,2003年)、《森山大道》(溫特圖爾攝影博物館,溫特圖爾,2000年)、森山大道回顧展《野犬》(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 1999年)等
  • 高清圖:「中國精神」第四屆中國油畫展在天津美術館開幕
    天津美術網訊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中國精神·第四屆中國油畫展·心象——當代中國油畫的表現性學術研究展」12月8日上午在天津美術館開幕。此次畫展是天津市首次舉辦的全國性油畫大展。
  • 中韓藝術交流展驚豔巴陵 27位藝術家求「共通分母」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7日訊(記者 徐典波)今天,9位韓國藝術家和18位中國藝術家齊聚洞庭湖畔,在嶽陽市美術館「流動展廳」達觀美術館,聯袂參與「共通分母·兼容」中韓當代藝術交流展。這在嶽陽尚屬首次,對湖南當代藝術也將產生積極影響。 此次參展的藝術家陣容強大。
  • 轉承與變革-上上國際美術館第五空間迎新年開啟藝術與科技5G時代
    開幕式合影2019年1月1日下午3點,由上上國際美術館出品,上上國際美術館攜手金藝橋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由上尚國際畫廊和中國·宋莊藝術論壇共同承辦的「轉承與變革」——上上國際美術館第五空間迎新年邀請展隆重開幕。
  • 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木心美術館聯合舉辦...
    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木心美術館聯合舉辦的「米修與木心」展,於9月9日起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展品包括兩位作者近50件畫作,以及各自的詩集。據悉,此次展覽是亨利·米修畫作首次在中國展示,也是木心畫作在上海首次展示。該展策劃人是弗朗索瓦·米肖與董強,旨在呈現其米修與木心的內在關聯和迥異之處,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亨利·米修是20世紀重要的法國詩人及現代主義畫家,而木心則是死後聞名的中國畫家與詩人。
  • 現代物理學·科幻·當代藝術
    當代藝術恰恰也是一種不斷追求超越性和超脫性的思想實驗。從杜桑的現成品《泉》、約瑟夫·科索斯的《一把與三把椅子》、安迪·沃霍爾《Brillo盒子》到哲學家格拉漢姆·哈蒙參加2012年卡塞爾文獻展的藝術文本《第三個桌子》,當代藝術的思想實驗不但沒有引來藝術的終結,反倒因為解放思想,祛除既有體制和慣性的遮蔽、規約和馴化,迎來藝術發展的新的開端。
  • 展覽丨上海油雕院「167平米極限」行動計劃Ⅱ開幕劇《共通場所》舉行
    主要研究方向為當代法國哲學與藝術哲學。專著有《德勒茲身體美學研究》與《畫與真:梅洛-龐蒂與中國山水畫境》。譯著有《千高原》與《普魯斯特與符號》。1990年出生於中國杭州,研究生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系,現生活工作於上海。曾獲2018年AAC藝術中國年度青年藝術家提名;入圍2017年洛杉磯華語電影節;入圍2014屆華宇青年藝術獎;參與「鑽石一代」2013年香港藝術巴塞爾沙龍及多屆香港巴塞爾「光映現場」單元;作品曾刊登《天南》文學雜誌第 16 期封面。
  • 春暖花開,感受藝術的魅力 上海又一批美術館和博物館開放
    圖說:上海各美術館及博物館逐步恢復開放近期,上海民營博物館美術館根據自身情況相繼復工,各類藝術機構開始以預約的形式與觀眾見面。昨日,徐匯西岸濱江聚集了許多出遊的觀眾。龍美術館門口的草地上櫻花開放,展覽吸引著不少宅家許久的觀眾。
  • 突破邊界打造創新生活方式 2020多樂美地品牌全球發布會成功舉辦
    攜手芬蘭冬季運動諮詢公司、SMART度假產業智慧平臺、AIM國際設計競賽,通過兩場專業論壇和一個沉浸式大地藝術展,與在場嘉賓共同見證「多樂美地與芬蘭兩大專業體育機構籤約儀式」,「多樂美地小鎮品牌啟幕儀式」,「OUT OF WHITE民宿大賽發布」等精彩環節,從山地運動、藝術人文、自然博物的角度出發,探討「無界生活觀」,暢想屬於自己的人生第5
  • 洛杉磯:美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新中心(圖)
    已有100多年歷史的阿茲塞太平洋大學(Azusa Pacific University,簡稱APU)充滿歷史和文化的沉澱,它的美術館頗有特色,展廳散布於各個院系,分散的展廳就像一個個獨立的小美術館,有利於不同展覽的同時舉行,作品可以激發其他專業學生的靈感,豐富學校的藝術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