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泉,1957年生於河北武安,畢業於河北工藝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課程班。結業於北京大學。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任山美術館館長,現生活創作於北京。
作品曾榮膺「中歐國際藝術雙年展藝術創作獎」;
全球當代中國畫代表人物四十家展 獲「優秀獎」;
作品入選中國首屆山水畫、第三屆、第六屆、第八屆、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並被邀請作品赴美、俄 、英、法、奧、日、韓、捷等國際作品展覽;
作品被英國、法國、國家文化部、今日美術館、中央美院、錦都藝術中心、上海秋畫廊、山美術館等機構和私人藏家收藏;
曾榮獲中國「百名優秀中青年畫家」 、 「德藝雙馨」文藝家等榮譽;
2017 全球當代中國畫代表人物四十家展 獲"優秀獎"/美國夏威夷
2017首屆"中歐國際藝術雙年展" `藝術創作獎' "/捷克布拉格
2017年度《現代青年》人 物 評 選/最佳藝術家賈海泉/海南
2015 「我愛丹青」首屆全國中國畫展(實驗水墨)獲優秀獎/北京宋莊上上美術館
2013 中國百名優秀中青年畫家「中國藝術世界行」巡迴意、英、法展 獲優秀獎·/法國
2001 中央美術學院優秀作品赴韓國展 獲優秀獎·/韓國
1998 「首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邀請展 獲優秀獎/泰國
1997 中國文化部「迎香港回歸」書畫大展 獲佳作獎/北京中國美術館
1996 第六屆中國體育美展 獲銅獎/北京中國美術館
1996 「丁紹光獎」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獲優秀獎/北京中國美術館
1993 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覽 獲優秀獎/安徽
1990 全國九省市黃河流域「金牛杯」美術作品展覽 獲三等獎/西安
《山凹凹裡的細語》,1994年作
《水色山光圖》2013年作
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賈又福研究生課程班
2000年賈海泉考入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賈又福研究生課程班,在賈又福導師的精心指導下,系統研究中國傳統山水畫大師範寬、巨然、龔賢、石濤等古人的藝術創作軌跡和筆墨語言……,同時又回到自然生活中去體驗去寫生創作。師今人不如師古人,師古人不如師自然,師自然不如師造化。同時又回到自然生活中去體驗,去寫生創作。
海泉在中央美術學院門前留影
2007年在北京上苑藝術家村建造"北墨空間」/賈海泉藝術創作工作室
賈海泉藝術作品展覽策展人 學術主持人言:
賈海泉是中國抽象水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從中國山水畫的方式出走,經過幾十年的水墨語言的探索研究,將信仰精神性及誠摯的心靈痕跡,斟字酌句而付諸「水墨日記」。
《異化山水》、《迷象》、《裂變》一系列作品中,藝術家在宣紙上進行了無數次的暈染積墨,再用石頭砸擊,撕扯裂開等獨特方式,將沉朦的墨黑,交錯無序的畫面「砸」出斑斑洞孔,撕開一道「亮光」,完成一種自我重生式的打開——萬物皆有裂變,那是光明進來的地方。破裂已不知不覺轉化為希望。
其藝術作品關注當代人文的精神訴求和現代藝術的形式語言,不同於點線面的抽象,也不同於純粹的形式主義,將中國水墨藝術賦於了新的生長精神,闢出了新的自由疆域。
作為國內知名藝術家,賈海泉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員,在該領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從歷史和理論兩方面對賈海泉藝術創作進行研究,這對繁榮中國美術事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賈海泉前後創作了數個系列的水墨作品,前後關聯,形成了較為系統的脈絡,因此梳理和總結賈海泉的藝術歷程,展示研究他新近的創作成果是目前著眼的要點。也是其在藝術上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賈方舟/ 著名批評家.中國批評家年會榮譽主席
盛 葳 / 美術史博士 《美術》刊副主編
郭彥強/ 國際藝術策展人
中歐國際藝術雙年展
「中歐國際藝術雙年展」 首屆(兩年1屆)在歐洲捷克展出。來自義大利、希臘、德國、瑞士、捷克等歐洲各國藝術家及中國20多名藝術家作品參加。
海泉作品參加過無數次國家大中型美展,也曾獲得各類展的獎項榮譽,但水墨《異化山水.XL》作品榮膺"中歐國際藝術雙年展『日出藝術創作獎' " 尚屬首次,可賀!為國家爭了光!
美國夏威夷"第三屆國際書畫節"
2017年賈海泉被提名參加由美國夏威夷州政府國際藝術組織,中國文化部國際中外交流組委會在美國舉辦的"第三屆國際書畫節" 當代中國畫代表人物40家作品邀請展,州長州議長分別頒發了獎牌證書。
在俄羅斯舉辦的"水墨中國" 展
2014年由中國文化部、中國美協在俄羅斯舉辦的"水墨中國" 赴俄展覽,海泉3件作品被邀參加(作品被該展收藏)
中法藝術交流展
海泉被邀參加藝術雙年展特展/《鄉村文化與當代藝術》研討會/山西
巜賈海泉藝術研討會》
2010年,巜賈海泉藝術研討會》由河北省美術家協會主辦,來自北京、石家莊、邯鄲、武安的美術批評家,學者畫家和當地領導近百人參加研討。
2019東太行國際藝術季首展
海泉與郭彥強(武安籍國際藝術策展人)共同策劃實施2019東太行國際藝術季/首展/以大地藝術、平面展、工作室展覽的形式,為太行原鄉注入當代藝術,建造新家園。
《東太行藝術創作營地》是海泉2018年以來公益為家鄉培養、傳帶一批優秀青年畫家所創建的,用"對景創作"多個"課題",一步步實施由傳統單一的描模自然 進入獨立自我 表現隨處展現之創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