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畫大展」載譽回歸 五百水墨佳作明年5月匯萃香港 現正展開...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全球水墨畫大展」載譽回歸

五百水墨佳作明年5月匯萃香港 現正展開作品徵集

全新展區展出水墨多媒體創作

中國日報10月23日電 水墨畫蘊含豐富的中華文化、古典哲學、精神內涵等,既是中國藝術的靈魂所在,亦是世界藝術寶庫中重要的文化遺產。香港藝育菁英基金會自2017年起首次舉辦「全球水墨畫大展」,展出全球15個國家共500名水墨名家的優秀作品,吸引逾10萬人次到場參觀。承接過去佳績,「全球水墨畫大展」即將載譽歸來,再度向全球徵集水墨作品,熱烈邀請內地藝術界、水墨畫家及藝術愛好者積極參與。評委將從中精選500張優秀佳作,於2020年5月17日至6月15日假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廳全館展出,屆時公眾可免費入場參觀。此外,「全球水墨畫大展2020」更增設多媒體專區,邀請新世代將傳統水墨畫結合現代科技,以提升市民對水墨藝術的興趣。

出席今天北京發布會的主禮嘉賓包括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先生、藝育菁英基金會主席方黃吉雯女士、「全球水墨畫大展」策展人郭浩滿博士。另外還有多位藝術界傑出人士,包括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王明明先生、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楊曉陽先生、中國工筆劃學會名譽會長馮大中先生、中國著名藝術家石齊先生、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先生、中國畫學會會長田黎明先生、中國漢畫學會會長陳履生先生、北京畫院副院長及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先生等,一眾第一屆「全球水墨畫大展」入選畫家亦有出席。

近二十位藝壇人士組成評審團 現正全球徵集水墨佳作

由即日起至明年1月15日,「全球水墨畫大展2020」向全球徵集水墨佳作,經評審後將選岀500幅出類拔萃的佳作展出,讓公眾有機會欣賞多位大師的神來之筆。「全球水墨畫大展2020」共邀得近二十位在藝壇有公信力的人士組成評審團,除藝育菁英基金會主席方黃吉雯女士、「全球水墨畫大展」策展人郭浩滿博士外,亦會邀請來自五湖四海的藝術大師,包括前香港藝術館總館長鄧海超博士、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推廣辦事處總監劉鳳霞博士、美國加州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沈揆一教授,以及王無邪、朱達成、王秋童、林湖奎、何百裡、黃孝逵、沈平、江立峰、陳成球、高杏娟、熊海及林天行等一眾特邀畫家代表組成星級評審團。

主辦機構藝育菁英基金會主席方黃吉雯女士表示:「承蒙藝壇多位大師的鼎力支持,特別是內地畫家的熱烈迴響及積極參與,全球水墨畫大展兩年來吸引了超過10萬名藝術愛好者來訪參觀。接下來我們決定再接再厲,再次向全球徵集水墨作品,預計『全球水墨畫大展2020』將有超過十萬人次參與。我們特地選擇在北京舉行發布會,誠意邀請內地藝術界參與,希望讓『全球水墨畫大展』成為藝術界年度盛事,提升中國當代水墨藝術的發展,同時推動香港成為『亞洲水墨之都』,透過藝術凝聚不同團體。希望大家向身邊的水墨畫家及愛好者廣傳,我相信透過今次作品徵集,可以發掘更多水墨畫界的明日之星,讓他們的作品與水墨大師之作同場展出,達致薪火相傳,讓水墨藝術蔚然成風。」

新世代結合傳統水墨與高新科技 藝術家以刺繡呈現水墨作品

除了傳統寫於紙上的水墨畫外,「全球水墨畫大展2020」亦邀請新一代結合擴增實境(AR)及立體動畫等多媒體技術,以高新方式將傳統水墨作品呈現給觀眾,提高不同年齡層對水墨藝術的興趣。此外,著名刺繡藝術家周雪清教授亦會把水墨大師作品化成刺繡藝術,賦予水墨藝術新活力。

藝育菁英及香港旅發局發起「香港水墨月」 多間畫廊響應參與

為了進一步推廣水墨藝術,藝育菁英基金會將與香港旅遊發展局發起「香港水墨月」,起動香港畫廊、畫會一同推動水墨藝術,希望集藝術界之力,讓更多市民有機會接觸水墨作品。「香港水墨月」已獲得多位水墨藝術家及畫會積極響應,參與畫廊包括中國畫學會(香港)、香港水彩畫研究會、香港美協、香港現代水墨畫會、墨色間香港水墨硏究學會等;一眾水墨名家亦呼籲內地水墨藝術愛好者一同參與,讓水墨藝術百花齊放。

精選500幅明年5月展出 有意參展者可於網站遞交作品

「全球水墨畫大展」策展人郭浩滿博士表示:「『全球水墨畫大展』展出500張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水墨畫作品,旨在透過作品反映出當代水墨藝術的各類風格、題材和技法,展示中華文化藝術的水平,讓東方水墨畫藝術得以重新定位和發揚光大。『全球水墨畫大展』評審團的專業性獲得肯定,既有畫壇代表、政府代表,亦有藝術館館長、學術界主任等,我們不論參加畫家身分背景,只以畫論畫,是一個以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從全球徵集作品並進行作品評審的展覽。去屆展覽除了徵集得大量大師級作品,亦有不少藝壇後起之秀獲評審賞識,作品得以與水墨大師的作品同場大放異彩,我呼籲一眾年輕畫家踴躍投畫參展,發揮才華。」

作品徵集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2020年1月15日。有興趣參加的畫家可透過大會網站上的系統提交畫作;每位參加者可遞交1-3幅作品,最終入圍作品最多一幅。參展作品尺寸統一為六尺整宣(96.5x178cm,面積約1.5平方米,橫直皆可)或方形作品含裝裱後尺寸為120x120cm。報名詳情可參考www.inkglobal.org,結果將於明年3月內公布。

免費展覽及特備文藝活動 推動水墨藝術普及化

是次參展的水墨作品將分為5大類別,分別為人物、山水、花鳥魚蟲、動物、當代水墨,為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齡的水墨畫家提供平臺展示作品,並促進雙方文化藝術交流。「全球水墨畫大展」將開放予公眾免費入場,讓市民及藝術愛好者可透過欣賞、了解及探索水墨畫作品,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及文化藝術發展,提升個人藝術修養。除了展覽之外,大會亦將舉辦水墨名家講座暨即場示範及導賞團,讓觀眾近距離欣賞水墨名家之功力,聆聽他們的獨到見解,藉以推動水墨藝術普及化。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沉睡億萬年 蘭州水墨丹霞預計明年5月運營
    蘭州水墨丹霞景區滿眼彩色丘陵。,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發育形成的紅色巖系隨著地殼的抬升,保留下來的紅色砂礫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的地質奇觀,距今有1.5億年。景區目前正在進行冬季施工,明年5月正式運營,屆時,沉睡億萬年的自然地質奇觀,將會以一幅幅山水潑墨畫般展示在遊客面前。為什麼叫「水墨丹霞」?還沒進入景區,記者就被一處自然形成的丹霞單體造型所吸引,一隻碩大無比的「壁虎」趴在前面山頭,四足緊緊扣住地面,嘴角上揚,兩眼注視著來往遊客,身體亦動亦靜,神秘莫測。
  • 「水路西東——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開幕式現場2020年12月9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江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九江市人民政府、江西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水路西東——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宋躍林1959年出生於吉林市,祖籍湖南湘潭,現為江西省美協副主席、九江市美協主席、九江市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書協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宋躍林多年從事水彩畫的探索與創作,曾在中國美院水彩畫高研班深造。他在傳統透明水彩中加入水粉、丙烯、色粉及自製的水溶性顏料,特別是近年來加入的水墨元素,使作品顯現出濃鬱的東方特色。
  • 出山入山,中國現代水墨藝術家,賈海泉的藝術創作之路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任山美術館館長,現生活創作於北京。「中國藝術世界行」巡迴意、英、法展 獲優秀獎·/法國2001 中央美術學院優秀作品赴韓國展 獲優秀獎·/韓國1998 「首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邀請展 獲優秀獎/泰國1997 中國文化部「迎香港回歸」書畫大展 獲佳作獎/北京中國美術館1996
  • 水墨裡的信天遊:觀石虎先生水墨有感
    2012年12月15日於重慶南岸寧子風枝 75cm×75cm 1994 宣紙 中國墨香共圖 把來香供獨共淚發風激協影 68cm×84cm 1995 宣紙 中國墨爾羊 145cm×75cm 1994 宣紙 中國墨
  • 「南粵和鳴——廣東省水墨作品邀請展」開幕
    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南粵和鳴—廣東省水墨作品邀請展」,於2015年12月31日東莞藝展中心開幕,展期至2016年1月9日。
  • 水墨有約:品讀靳文藝老師的山水藝術
    現為中國宋莊國畫院副院長,榮寶齋畫院範揚工作室助理導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範揚「寫意精神」山水畫專題研修班執行導師,內蒙古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教育臺CETV4《名家講堂》山水畫主講,《丹青》雜誌總編。水墨畫千年發展的歷史,不僅創造了人類藝術史上的一個又一個輝煌,也演繹出一個又一個因水墨而結緣的動人故事.
  • 水墨畫的技法規則——用墨方法
    隨著水墨畫的發展,原本被用來寫字和畫畫的工具——墨,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技法。潑墨法和潑墨法形成於唐朝,墨法在以後的發展中越來越豐富。水墨畫中墨法豐富多變,水墨畫用墨方法是不同於工筆畫法。清代的徐沁《明畫錄論畫墨梅》中寫道:"……古來畫梅者率皆傅彩寫生,自北宋華光僧仲仁,始以墨暈創為別趣。"這種水墨畫法利用墨色墨跡的變化形成了新的有異於工筆的技法,一改往工筆畫的板正,畫面意境空靈深遠。在水墨畫的用墨方法中有一個墨帶色"的特殊原則。這是源於老莊哲學思想的。畫家在作畫時墨被水,調成深淺不同的層次,一般說來,墨色可分為焦、濃、重、淡、清五個層次。
  • 生生不息的水墨長白山,「活」了!
    人們印象中的動畫片,充滿著稚氣和童真,可有這樣一部動畫片,卻將長白山的壯觀與細膩,通過水墨畫的中國風筆觸,在短短7分鐘的時間裡,為其賦予了「生命」。由吉林藝術學院動漫學院史國娟教授帶領團隊創作的動畫短片《生生不息》,用獨特的視角帶大家重新領略了長白山的神奇。
  • 馮鈺:水墨不是一種媒介 是一種哲學思考
    作為紅專廠文化藝術區當代藝術館醞釀已久的揭幕展,《碌碌而為:王璜生》已經開幕了半個月時間,並將一直延續到3月26日。充裕的展覽時間讓觀眾能夠有更多機會細細品味這個意義重大的展覽——不僅僅是一位藝術家的個人創作回顧展,更是一位持續關注、並以自己的藝術批評與策展及美術管理實踐實際影響著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美術館長與評論家的工作文獻展示。
  • 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丹青中國》錄製播出中國水墨畫創新者安奇幫
    文|丹青中國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丹青中國》錄製播出中國水墨畫創新者安奇幫【節目預告】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播出CETV1《丹青中國》安奇幫——中國水墨畫創新者【欄目介紹】 《丹青中國》作為一檔精品書畫知識採訪類欄目,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周六黃金時間播出,及各大主流視頻網站權威推介上線播出
  • 水墨畫的技法規則——用筆要點與設色方式
    水墨畫的用筆要點在五代時期荊浩首次提出中國畫的"筆墨"概念,自此之後,基本上它都被後來的畫家或者是理論家討論和論證過。想要透徹的理解水墨畫的審美構造,自然就少不了對它的研究。水墨畫家和美術理論家以為,人的情感和性格以筆墨為寄巧,因此筆墨不僅有雅、俗,還有正、邪之分。
  • 在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推廣水墨藝術
    千百年來,水墨藝術的形式、技法、觀念不斷革新,其自由揮灑的品格,早已根植於中國人的血脈之中。11月,上海開啟了繁忙的藝術月,多個重磅藝術展輪番向公眾開放。當代水墨藝術家鄭重賓也攜他的作品回到故鄉,在位於陸家嘴的大華銀行藝術畫廊舉辦「正在成為什麼樣的空間」個人藝術展。
  • 觀念中的水墨·清逸|雷子人:圖像的修辭
    主要參展:「中國藝術大展」「新中國畫大展」「第十屆全國美展·雕塑展」「首屆美術文獻提名展」「後先鋒——中國新藝術的四個方向」「未曾呈現的聲音——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等。◎雷子人 捕魚圖 59cm × 49cm 青花 2018[編者按]雷子人的水墨作品很難用一個詞、一句話來概括,其中融合了太多東西,信息駁雜。
  • 展覽|以海上藝術家個案,觀察水墨當下與未來
    「星象五年——水墨當下與未來研究展」近日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對外展出。此次展覽是「海上星象」創立以來的一次回顧展示,更是通過眾多藝術家個案對水墨當下和未來進行一次展望式的研究。展覽現場展覽以「東成西就」、「東去西來」、「無問西東」三個版塊講述在上海這座中西交融的城市中的水墨實驗,其中涉及跨文化的水墨追求、中西文化交互中的主動姿態和現代水墨語境下各自的突破。
  • 她把傳統水墨畫和紋身相融,創作出了讓老外瘋狂打Call的水墨紋身
    她把傳統水墨畫和紋身相融,創作出了讓老外瘋狂打Call的水墨紋身刺青是西方的傳統文化而在中國一直都是小眾文化點擊播放 GIF 1.0M但是如果把國畫和紋身相結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有一位姑娘就做到了她把傳統水墨畫和紋身相融
  • 中國水墨動畫歸來 紅松鼠米高2020年上映
    2019年11月6日《喜羊羊與灰太狼》的主創之一、有「喜羊羊之父」稱號的盧永強監製的新作《紅松鼠米高》發布首支預告片。三十年後,我們終於有機會再次看到水墨動畫回歸大銀幕啦!《紅松鼠米高》是以現代創新科技與中華水墨文化相融合製作中國數字水墨動畫,也是對這一類型片的傳承和創新。值得一提的是,製作這部動畫軟體也是中國人自主研發的,真是很厲害了!
  • 山水畫:如何畫出最美的「水墨暈章」
    山水畫:如何畫出最美的「水墨暈章」山水畫的水墨暈章,首先得熟練於五彩用墨(濃、淡、焦、幹、溼)、用筆的技法和技巧。這樣的隨心筆墨,適合於小寫意,大寫意,破墨,潑墨……等。畫面要形成整套以水墨為主體的表現方式。在筆法上,要以勾斫、皴擦、點染為主導,長於結構和質感的表現;在墨法上,要於以墨的濃淡乾濕為用法。整體畫面,要以潑破積烘為主導。這樣,創作的山水畫面,才是最美的「水墨暈章」。展現的是「如兼五彩」的效果,和厚重和氣韻的珍現。水墨用筆的層次關係是山水畫最美的「水墨暈章」體現。
  • 「井上雄彥」現場大秀水墨畫工!網友:鬼斧神工,讓人想跪倒拜服
    基本每個世代我們都能夠看到《少年JUMP》佳作的身影,而也正正因為如此層出不窮的佳作現身,方才成就了這家漫畫雜誌企業日本第一的成績。不過,我們同一時間也不能否定了日本漫畫行業人才輩出的事實,否則將近半個世紀過去了,為何如今的國產動漫行業也不見得能夠產出一兩部與上述佳作媲美齊名的作品呢?
  • 《地獄男爵》曝水墨海報、正片片段 對戰巨型野豬怪
    好萊塢超英特效巨製《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將於11月9日下周一全國上映,現正火爆預售中,並於今日正式發布一款中國風水墨海報及正片片段。一起來看看吧!【遊俠網】《地獄男爵》片段  正片片段中地獄男爵帶領上校本·戴米奧,通靈少女愛麗絲在有近千年傳奇歷史的韋爾斯大教堂,與巨型野豬怪展開激烈對戰。
  • 6.18藝術慶典|當代名家中堂佳作合輯專場
    又署醉月齋主,揚州墨客。1964年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研班導師、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畫創作高研班導師、北京市教育學會文化傳承與創新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畫學會安徽省理事、北京水墨之韻畫院院長。中國畫作品先後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各大展覽中入展五十餘次,十六次獲獎。書法作品先後在中國書協主辦的大展中獲獎、入展十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