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的「中國風」紋身,把水墨韻味畫活了,老外都來找她紋身
她的「中國風」紋身,把水墨韻味畫活了,老外都來找她紋身中國畫所獨有的水墨韻味,一般情況下,必須要通過宣紙和毛筆才能比較完美地體現,宣紙獨特質地,使得墨跡落在紙上之後,會產生非常奇妙的暈染效果,尤其在生宣紙上畫畫,但在人體皮膚上用紋身的方式畫出中國畫,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見過。
-
生生不息的水墨長白山,「活」了!
欣賞長白山的壯美,領略長白山的風韻,有千百種方式,幻化出成千上萬種角度,可唯獨這種,恐怕不多見。人們印象中的動畫片,充滿著稚氣和童真,可有這樣一部動畫片,卻將長白山的壯觀與細膩,通過水墨畫的中國風筆觸,在短短7分鐘的時間裡,為其賦予了「生命」。
-
阿鴿的水墨畫,異於傳統國畫,以點線面和色彩構成為主的形式美
近年來,阿鴿老師以此種風格為基礎,更加強化抽象意味和符號化特徵。特別是她的水墨畫打破了傳統中國畫的藩籬和程式化筆墨,呈現出一種異於傳統國畫,並以點線面和色彩構成為主的形式美。其實,在這條中西融合的形式美道路上,早有林風眠,後又吳冠中,雖然高峰在前,但阿鴿卻從女性溫婉的視角和更富少數民族風情的特色,走出了另一條具有創造性的藝術之路。涼山印象 冬 138x69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阿鴿老師的作品更加注重傳統筆墨和書法線條。有時,她愛畫純水墨,摒棄了其所擅長的民族性色彩,在焦、濃、重、淡、清的墨分五彩中玩味中國畫的平淡天真。
-
山水畫:如何畫出最美的「水墨暈章」
山水畫:如何畫出最美的「水墨暈章」山水畫的水墨暈章,首先得熟練於五彩用墨(濃、淡、焦、幹、溼)、用筆的技法和技巧。這樣的隨心筆墨,適合於小寫意,大寫意,破墨,潑墨……等。用筆用墨技巧:山水畫創作技巧,講究的是立意雋永,氣韻生動。畫面要形成整套以水墨為主體的表現方式。在筆法上,要以勾斫、皴擦、點染為主導,長於結構和質感的表現;在墨法上,要於以墨的濃淡乾濕為用法。整體畫面,要以潑破積烘為主導。這樣,創作的山水畫面,才是最美的「水墨暈章」。展現的是「如兼五彩」的效果,和厚重和氣韻的珍現。
-
水墨畫的技法規則——用筆要點與設色方式
水墨畫的用筆要點在五代時期荊浩首次提出中國畫的"筆墨"概念,自此之後,基本上它都被後來的畫家或者是理論家討論和論證過。想要透徹的理解水墨畫的審美構造,自然就少不了對它的研究。水墨畫家和美術理論家以為,人的情感和性格以筆墨為寄巧,因此筆墨不僅有雅、俗,還有正、邪之分。
-
在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推廣水墨藝術
鄭重賓常駐美國加州和中國上海,在30年的藝術生涯中,他融通中國傳統水墨和西方抽象繪畫,在系統地研究和分析了形象感知及觀察方式在質感、空間、光影、材料、幾何形態這些東西方藝術所共有的語言範疇後,通過作品直觀地傳達出物質的生命力。
-
一根細針做「畫筆」絲線刺出「水墨畫」
她,憑藉一根細針和千縷絲線,繪製出五彩斑斕的畫卷;她的作品,被稱作兗繡,清新高雅,針法豐富,雅豔相宜;她半路出家,卻成為了傳播非遺的先行者。
-
水墨畫的技法規則——用墨方法
隨著水墨畫的發展,原本被用來寫字和畫畫的工具——墨,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技法。潑墨法和潑墨法形成於唐朝,墨法在以後的發展中越來越豐富。水墨畫中墨法豐富多變,水墨畫用墨方法是不同於工筆畫法。隨著水墨畫的地位在宋代被確立以後,越來越多的畫家開始傾向於畫水墨畫,這樣的局面使得水墨畫在墨法上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僅憑藉毛筆、墨汁、清水畫家就能在紙片上繪出多彩的墨色畫面。如"破墨法":將蘸有淡墨的毛筆畫在生宣紙上,然後蘸上濃墨畫在淡墨旁邊,這時會產生奇妙的滲化效果,這種方法叫"濃破淡",相反叫"淡破濃"。
-
...水墨畫大展」載譽回歸 五百水墨佳作明年5月匯萃香港 現正展開...
「全球水墨畫大展」載譽回歸五百水墨佳作明年5月匯萃香港 現正展開作品徵集全新展區展出水墨多媒體創作此外,「全球水墨畫大展2020」更增設多媒體專區,邀請新世代將傳統水墨畫結合現代科技,以提升市民對水墨藝術的興趣。出席今天北京發布會的主禮嘉賓包括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先生、藝育菁英基金會主席方黃吉雯女士、「全球水墨畫大展」策展人郭浩滿博士。
-
展覽|以海上藝術家個案,觀察水墨當下與未來
「東成西就」版塊的參展藝術家為丁設、王劼音、孫良、李向陽、周長江、奚阿興、黃阿忠、黃淵青,他們曾主要從事油畫、版畫或其它畫種。近年來投身於水墨作品的創作,因其他畫種滋養,他們的作品為水墨帶來某種新穎的氣象和新的視覺語言。「東去西來」則囊括了仇德樹、鄔一名、餘啟平、張培成、陳九、陳心懋、陸春濤、柴一茗、蔡廣斌,他們幾乎是國畫科班出身。
-
海豚、紋身素材圖案
海豚在紋身圖當中是相當受歡迎的,很多紋身愛好者都會對海豚紋身圖情有獨鍾,海豚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很多人都很喜歡海豚,喜歡它的微笑,海豚紋身象徵著和平,友好,善良和美好的愛情。下面我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海豚。
-
觀念中的水墨·清逸|雷子人:圖像的修辭
總的來看,他的作品透露出某種怪誕、戲謔之感,其中或許有超現實主義的痕跡,但更讓我們聯想到明代文人繪畫,特別是人物繪畫的奇峭高古,兩者不約而同均是一方面回溯上古,另一方面在筆墨間卻充溢著褒貶時代的精神。從圖像和文本的角度來說,無論一種文本的內容如何看似與時代無關,但在它的結構、修辭等方面均無可避免地透露出時代的信息。
-
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丹青中國》錄製播出中國水墨畫創新者安奇幫
文|丹青中國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丹青中國》錄製播出中國水墨畫創新者安奇幫【節目預告】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播出CETV1《丹青中國》安奇幫——中國水墨畫創新者【欄目介紹】 《丹青中國》作為一檔精品書畫知識採訪類欄目,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周六黃金時間播出,及各大主流視頻網站權威推介上線播出
-
觀念水墨:線論與亂書 | 石虎&王冬齡
正如貢布裡希所說:「整個藝術發展史不是技術熟練程度的發展史,而是觀念和要求的變化史。」當代水墨反映出的,也是相對於傳統水墨來說觀念和要求的變化。與廣義的當代藝術不同,當代水墨中的觀念不僅是個人的問題,同時也包含對「水墨」本質的理解與反思。作為一個當代藝術家個體,首先應回答有關「人」的問題,而自身的母語文化則為其提供了最為深刻、自然也是難以擺脫的文化心理結構和語言邏輯。
-
延續傳統經典 湘鄉80後女畫家編繪發行《水墨芥子園·花卉草蟲譜》
紅網湘鄉市分站訊(全媒體記者 吳笛)11月21日,湘鄉籍女畫家曾欣新書《水墨芥子園·花卉草蟲譜》出版發行雅集活動在湘潭市一晨書院舉行。1982年出生的曾欣是湘鄉人,致力於水墨畫的創作與教學。此次出版的《水墨芥子園·花卉草蟲譜》是作者多次細讀原版畫論部分,並深入核心進行研究,加以自己對勾勒設色、沒骨等技法上的積累、理解和演繹,最終呈現給讀者一本清新淡雅格調不俗的國畫教程。《花卉草蟲譜》是《水墨芥子園》系列編繪之一。《水墨芥子園》系列編繪一共八冊,由八位80後畫家分別創作,現已出版四冊,為《山石譜》《樹譜》《花卉翎毛譜》《花卉草蟲譜》。
-
美女畫家範為超:水墨葡萄 寫意人生(圖)
這樣的一幅水墨葡萄出自80後美女畫家範為超之手。 9歲,範為超被父親送到湘潭的「葡萄王」周松齡老師門下學畫,從此她與葡萄結緣,觀察葡萄、畫葡萄、詠葡萄成為了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0歲時,為了畫好葡萄,父親帶她去新疆吐魯番觀賞葡萄,正好碰上葡萄節。
-
紋身師:有女孩在結婚前,被要求洗掉紋身
她用紋身機按印好的圖案割線(描摹圖案紋路),針頭刺破表皮,黑色染料滲進皮膚,描繪出完整圖案後,再打霧(給文身圖案上色)。這條大蛇,預計需要5小時才能完成,但扎針時客人會有持續輕微的痛感,實際要以客人的忍受能力而定,不行就分兩次進行。 她時常會遇到暈針或忍不了疼痛的客人,所以工作室備有零食和甜點。
-
馮鈺:水墨不是一種媒介 是一種哲學思考
較為早期的紙本水墨與近年來的《天地系列》、《遊象系列》、《線象系列》,以及影像作品和體量較大的裝置作品錯落於展廳之中,既可以看做是一次以時間為順序的創作梳理,又可以從空間角度看成是一位策展人對當代水墨當下總體面貌的一種把握。而展廳正中獨立出的空間中擺滿的王璜生所策划過的展覽畫冊、文獻以及他所撰寫過的美術批評文章,更加深了這一印象。
-
出山入山,中國現代水墨藝術家,賈海泉的藝術創作之路
、巨然、龔賢、石濤等古人的藝術創作軌跡和筆墨語言……,同時又回到自然生活中去體驗去寫生創作。他從中國山水畫的方式出走,經過幾十年的水墨語言的探索研究,將信仰精神性及誠摯的心靈痕跡,斟字酌句而付諸「水墨日記」。《異化山水》、《迷象》、《裂變》一系列作品中,藝術家在宣紙上進行了無數次的暈染積墨,再用石頭砸擊,撕扯裂開等獨特方式,將沉朦的墨黑,交錯無序的畫面「砸」出斑斑洞孔,撕開一道「亮光」,完成一種自我重生式的打開——萬物皆有裂變,那是光明進來的地方。
-
重新定義水墨藝術的邊界條件 展示別樣的中國式風景
,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呈現了國畫—水墨畫—水墨藝術這三種概念的轉變邏輯和發展線索。這類水墨仍立足傳統水墨畫固有的支點尤其是筆墨規範,同時參照現當代藝術的理念、形式、構成等進行水墨畫的探索。該板塊的創作以具有傳統文人氣質的理想性山水為主,作品大多表現了自在、具有永恆性的自然山水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狀態,足見山水畫藝術傳統的完滿自足和頑強的生命力。同時也有根據具體對象加以描繪的現實性山水或被破壞的自然,從盧甫聖的《平蕪》、林淼的《海市蜃樓之二》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