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遇見科技 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成果匯報展「出山」

2021-01-10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科技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影響著藝術。1月5日,「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以下簡稱「匯報展」)正在四川音樂學院本部南校區開展。展覽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主辦,周思源擔任藝術總監,王文、田野、白小墨、林印吉擔任學術支持,鍾舒擔任策展人,黃佼擔任策展執行。參展藝術家包括周思源、田野、白小墨、林印吉、夏凡、鍾舒、陳意、魏盛傑、王妍力、張晉、徐靜平、易加義(持有者)、徐寶(設計)、張唯義(製作)、熊周藝。

據了解,四川音樂學院於2019年12月成立了實驗藝術學院,旨在探索藝術內容、表現形式、工具材料的創新,推動藝術與科技的跨界融合,促進新知識的發現與形成以及科技進步新的可能性。通過一年多的建設,當前實驗藝術學院已基本實現了藝術與科技共生,並惠及大眾。這次開幕的匯報展便是學院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現場,可以發現匯報展是四川地區高校首次將樂器、裝置、架上繪畫、新媒體等多種形式進行綜合展示的展覽。四川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周思源介紹,「出山」作為展覽的主題,直白的表達了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的態度,「『山』即是困難,這座觀念上的山,需要解放思想,需要創新。現在外界對藝術與科技的融合有著不同意見,作為實驗藝術學院,在推進的過程中首先要思想解放,要創新;其次,『出山』也是我們的自信,作為實驗藝術學院初步的成果展示,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的態度,道阻且長,先拿出我們的決心和信心來。」周思源希望通過展覽,讓大家意識到藝術與科技的融合不僅是說說而已,必須動,不動就會落後。

展覽現場

展覽上,十四名(組)教師的實驗藝術作品帶來新的視覺體驗。其中包括了mapping投影、紗幕投影裝置、計算機算法視覺裝置、計算機算法聲音裝置、網際網路藝術、燈光裝置、影像媒體、樂器設計與改造、交互雷射裝置、數位化機械設備裝置,AI音樂教輔研發、架上繪畫等實驗藝術作品共計32件,其中新媒體藝術作品15件。

周思源展出的作品展現了傳統架上繪畫與科學技術手段交融實現的跨界嘗試。在名為《蜀道》的mapping投影和紗幕投影,他以油畫為創作素材,通過投影的疊加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作品既突出了山的偉岸、格局和意象,又藉助數字圖像的再造實現了從平面到三維空間的提升。同時呈現了油畫本身對山體肌理的厚重與穩固地塑造,以及山這個主體的色彩或雄渾或富麗的藝術特色。數字影像中流淌的筆觸還原了藝術家創作時的心境,宛如壯麗的交響樂,為觀者提供一種層次分明的體驗。

周思源 《蜀道》 mapping投影

新媒體藝術家白小墨展出計算機算法裝置《幽月》和《回》兩件作品。《幽月》中,藝術家使用黃銅和磷加工而成為特殊的視覺呈現媒介,以月球表面影像作為材料進行創作。通過算法實時生成的聲音與視覺實時交互。作品《回》延續墨「秩序」系列交互裝置藝術作品的特徵,即以計算機編程為手段、信息轉換為本質、跨媒介交互為風格,並且以聲音作為作品的核媒介。兩件作品的共同點都在於用技術闡釋現象,賦予科技表現藝術新的可能性。

白小墨 《幽月》 計算機算法視覺裝置、聲音裝置 黃銅、磷、投影、燈光

畢業於中國美院藝術現象學與實踐方向的林印吉博士創作了《攬星》系列的燈光裝置作品。誠如藝術家的詮釋「我為了生命中的星光而活,人們卻說那是在浪費時間。」整組燈光裝置呈現出中國藝術審美精神的獨特詩性之美。《攬星》試圖以最常見的照明手段介入傳統的文人題材。石頭作為中國傳統文人美學的標誌性符號,本組裝置提供一種新的策略,就像一次對習慣與標準的破壞。同時,這也是藝術家對2020年這一特殊年份的思考與對未來的勉勵。

匯報展同時體現了實驗藝術學院對探索藝術內容、表現形式、工具材料的創新追求。夏凡博士開發設計的「AI古箏教輔系統」為古箏初學者構建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自學古箏框架,通過AI唱譜、AI智能糾錯、AI智能打分等多種寓教於樂形式,讓初學者在輕鬆快樂中高效學習古箏。

夏凡 《AI古箏教輔系統》 AI音樂教輔研發 視頻

公共藝術家魏盛傑本次展出的作品集合了器樂交互與聲音裝置——《像素城市》。從膠片時代到數碼時代,像素作為數字時代最基本的計算單位,被運用到各種數位化機械設備中,深切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魏盛傑介紹,該作品隱喻著城市的模塊化發展、組團式迭代以及人作為城市獨立的像素點存在,移動、碰撞、交流、融合。「《像素城市》這件作品反思人與空間、人與人在城市中的位置關係,讓觀眾在步入作品中感知自己與空間的映射關聯,啟發對城市未來的思考。」

魏盛傑 《像素城市》 交互裝置 木質+鏡面 尺寸可變

藝術家張晉的裝置作品《談特斯拉先談鋰電池》是一個嚴肅呈現科學原理的作品。資料顯示Model S 85是特斯拉公司2016年宣布停產的一款汽車,其動力部分由7000多顆鋰電池提供。它每跑一小時候需要消耗85度的電能,約等於張晉工作室一個月的耗電量,即平均每一天消耗2.8度電。藝術家通過技術手段讓特斯拉線圈產生的高壓電擊穿空氣產生電弧把音頻信號轉換成物理意義上的聲音。

張晉 《談特斯拉先談鋰電池》 裝置

周思源表示,匯報展不僅是用這場實驗藝術的實踐嘗試消解藝術與科技的焦灼,力圖表現藝術與科技之間的博弈,更在於提供一種開放而誠實的態度,提出藝術家應有的思考,保持對科技的審視與好奇,拉開藝術與科技持續性對話與交流的未來圖景。展覽客觀於當下的數位化變革,更寄希望於未來的精神。

展覽現場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月10日。

圖片均由主辦方供圖

相關焦點

  • 雲南藝術學院
    《音樂美學》;有3個省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音樂教學與展演實驗中心」、「藝術設計專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有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有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有4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有3個雲南省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有1個雲南省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建設項目;有5部雲南省高等院校優秀教材;有1個省級藝術師資基地。
  • 雲南藝術學院迎來60歲生日 桃李相聚用藝術致敬母校
    雲南網記者 趙黎浩 攝製冬日微冷,而雲藝人心裡卻熱情似火,12月12日,雲南藝術學院迎來了60歲的生日,整個校園裡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慶典大會上,雲藝學子學以致用,用一個個精彩紛呈的表演展示新時代雲南藝術學院的新風貌。據了解,雲南藝術學院1959年建校,「一駕馬車的家當辦學」成為雲南藝術學院的源頭。
  • 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
    趙老師: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是在1999年由浙江理工大學創辦的獨立學院,2000年開始面向浙江省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06年開始在杭州餘杭倉前辦學,2017年9月搬遷至杭州灣上虞經濟開發區濱海新城康陽大道58號辦學。校園面積550畝,地處杭州灣南翼,位於上海、杭州、寧波三大城市中心地帶。
  • 海涵地負,繼往開來——雲南藝術學院舉辦建校6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
    12月12日,雲南藝術學院迎來60周年華誕,整個校園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兩百餘位全國高校代表、來自雲南省內各高校和相關機構的代表及數千名校友相聚雲南藝術學院呈貢校區,共同慶祝雲南藝術學院60周年校慶日的到來。
  • 海涵地負,繼往開來 雲南藝術學院舉辦建校6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
    (雲視網訊 實習記者 徐嫻 文/圖)12月12日,雲南藝術學院迎來60周年華誕,來自全國兩百餘位高校代表、雲南省內各高校和相關機構的代表及數千名校友相聚雲南藝術學院呈貢校區,共同慶祝雲南藝術學院60周年校慶日的到來。
  • 魯東大學藝術學院新進青年教師作品展
    魯東大學藝術學院新進青年教師作品展藝術學院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工作,加大力度招賢納士,努力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不斷提升教學質量。近三年來,美術學和設計學專業先後引進了4名青年博士,他們或從海外學成而歸,或畢業於國內名校,都懷著一顆赤心,投身於我院的教學工作中。
  • 中國十大音樂學院
    南京藝術學院是江蘇省一所綜合性藝術院校,也是我國獨立建制創辦較早並延續至今的高等藝術學府。經過多年的建設,學院已經發展成為培養音樂、舞蹈、戲劇、影視專門人才的重要高等藝術教育學府。學院擁有一批在國內外音樂界有較大影響的著名音樂家、學者和學術帶頭人,匯聚了一批優秀的教學科研成果。
  • 廣西藝術學院師範美術80級同窗同學作品展——黃道鴻作品展
    1984年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美術本科,文學學士學位,1976年6月參加工作。現為欽州市文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廣西文聯委員,廣西美協副主席,廣西「灕江畫派」促進會常務理事,廣西群文學會副會長、研究館員(正高),欽州市第三、第四屆政協常委,欽州市政協書畫院院長,欽州學院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欽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欽州市首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
  • 盡展芳華!邯鄲學院藝術學院舉辦畢業晚會
    5月24日,邯鄲學院藝術學院舉辦畢業晚會,現場進行了大型歌舞、朗誦等表演,均由該學院學生自編自演,在臨近大學畢業的時刻,一展青春芳華。據了解,邯鄲學院藝術學院,於2008年由原音樂系與美術系合併而成,是一所富有活力又獨具特色的的二級學院。圖為晚會現場,趙晨光攝影。
  • 瑞士最大的藝術院校——蘇黎世藝術學院預科來華招生了!
    如果你有音樂類專長,如果你嚮往到頂級藝術院校深造,如果你未滿18周歲,那麼你就可以前來面試!如果面試通過,你將獲得——蘇黎世藝術學院天才班錄取名額,進入蘇黎世藝術學院開啟預科學習!達尼爾-科內希特(DanielKnecht)教授簡介:蘇黎世藝術學院預科院院長,天才班教授,1958 年生於瑞士蘇黎世,畢業於蘇黎世音樂學院。鋼琴專業師從著名音樂大師維蕾娜-範妮閣和艾維-格哈德,之後前往加拿大和英國繼續深造學習。回到瑞士之後,在伯尼爾外交部擔任研究助理,與各國外交官合作交流,協調並組織國際文化的交流。
  • 出彩第十屆四川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大賽 四川輕化工大學美術學院獲獎...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近日,2020四川高校設計教育論壇、第十屆環境設計論壇暨四川省第十屆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大展頒獎典禮在四川藝術職業學院舉行。四川輕化工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獲獎近50項,其中一等獎3人、二等獎5人、三等獎6人、優秀獎若干。
  • 浙江大學成立藝術與考古學院
    學院在學科重點發展方向上也有自己的規劃。考古學的建設重點是以科技考古、文化遺產(含文物保護、博物館學)為核心,加強田野考古方向的建設。藝術學理論建設重點是以實物-視覺教育為核心的藝術史,發展藝術理論、藝術考古與跨學科研究等方向。設計學以藝術與科技交叉為核心,發展創新設計理論、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等方向。
  • 2020內蒙古藝術學院招聘編制內人員31人公告
    1994年,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開始招收本科學生。2004年,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 2015年4月,教育部發文《教育部關於同意建立內蒙古藝術學院的函》(教發函〔2015〕72號),教育部「同意在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資源)基礎上建立內蒙古藝術學院」。
  • 網友評選的中國十大音樂學院,有你喜歡的學校嗎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音樂學院?音樂學院是專門從事音樂藝術類教育和研究的高等院校,是培養和繼承音樂專業技能的技術人才的搖籃。本文盤點了中國十大音樂學院,包括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等等。
  • 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在重慶成立
    重慶日報客戶端消息,11月24日,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重慶九龍坡舉行。該學院是九龍坡區、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南大學三方共同努力籌劃的成果,將為九龍坡區打造長江文化藝術灣區美術半島,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雙城」「雙核」重要現代產業高地、科技創新高地、改革開放高地和宜居宜業宜遊之城提供高質量的人才資源和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
  • 珠海藝術職業學院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學院堅持立足廣東珠三角、面向全國,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高技能專業人才。學院堅持面向市場,為文化藝術事業和先進第三產業服務,以社會轉型和人民生活質量升級為依據開發設置專業,專業結構從舞蹈、音樂等藝術表演領域到藝術設計、文化事業管理、工商管理、旅遊管理和商務英語等21個專業29個專業方向,形成以藝術教育為特色,文經管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 大連藝術學院2021年藝術類招生簡章
    學校設有音樂學院、樂隊學院、戲劇影視與傳媒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美術學院、服裝學院、文化藝術管理學院、舞蹈學院、馬克 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鳳凰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 際教育學院等 13 個二級學院,共有藝術學、文學、管理學、 工學等 4 個學科門類 49 個本科和專科專業,在校生規模 14000 餘人。
  • 三本大學排行榜: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三本院校)
    三本大學排行榜: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三本院校) 2013-07-03 11:58 來源: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 作者:
  • 無問西東 融合創新——上海美術學院打造首個國際藝術聯盟雲上社區
    同時,由上海美院舉辦的「國際藝術院校優秀作品線上交流展」也拉開帷幕。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的領導、藝術家代表、策展團隊代表近50人在活動現場、約43.3萬海內外人士在線上,共同參加了啟動儀式。「雲上社區」還將成為世界藝術院校多樣化教學與多元化課堂的實驗中心,匯聚世界前沿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形成引領藝術潮流的「網上策源地」。聯盟成員將發揮各自的學科優勢,強強聯手,互補共進,讓交流成為創造的力量源泉。據悉,以「無問西東」為主題的「國際藝術院校優秀作品線上交流展」是「社區」落成後的第一項活動。交流展通過對國際藝術院校師生作品的展示,來研討當下藝術教育的國際合作與發展。
  • 觀展丨「首屆全國平面設計大展」在吉林藝術學院開展
    12月26日,「首屆全國平面設計大展」在吉林藝術學院美術館開幕。這是在中國美術家協會指導下,平面設計領域首次舉辦的具有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國家級專項大展。本次大展面向全國,徵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引領人們生活品質的優秀平面設計作品,經過初審、複評兩輪評審,從近4000件作品中選出240件成為最終入選作品。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平面設計人立足新視角、新語言探究當代設計藝術的新生態,亦能看到設計學界中堅力量的自覺踐行和新銳力量的後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