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洛杉磯作為全美僅次於紐約的第二大藝術品交易市場,當然少不了藝博會的身影。已有17年歷史的洛杉磯藝博會是最資深的本土藝博會,由當初的只有12家畫廊參展到今年超過108家的規模,見證了洛杉磯當代藝術的發展軌跡。2012年,美國東岸的藝博會巨頭——藝術邁阿密藝博會瞄準洛杉磯,正式入股洛杉磯藝博會,形成東西海岸強強聯手,把洛杉磯藝博會推向另一個高度。紐約軍械庫主辦方在2011年9月底,在洛杉磯舉辦了第一屆「藝術平臺」藝博會,以此宣布正式進軍洛杉磯。
分享到:複製連結|加入收藏|[只看新聞圖片]
洛杉磯現代藝術博物館
厚實的學術根基
洛杉磯是一座當代藝術的殿堂,除了有大量畫廊外,還有極具學術意義的藝術院校和各種類型的博物館。加州藝術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克萊蒙研究大學(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簡稱CGU)等14家藝術類院校星羅棋布地散布於洛杉磯,每年都輸出大量的年輕藝術家,這些藝術家大多都留守在洛杉磯。已有100多年歷史的阿茲塞太平洋大學(Azusa Pacific University,簡稱APU)充滿歷史和文化的沉澱,它的美術館頗有特色,展廳散布於各個院系,分散的展廳就像一個個獨立的小美術館,有利於不同展覽的同時舉行,作品可以激發其他專業學生的靈感,豐富學校的藝術氛圍。在APU美術館不定期會以驗收成果的方式舉辦展覽,現在正在展出教授群展——「MFA Catalog 2011」,這個展覽共有6位教授參展,分別是:託尼·卡爾特比亞(Tony Caltabiano)、米歇爾·勞克林(Michele Laughlin)、珍妮特·古裡爾(Jeanette Gulierrez)、布魯恩·艾倫(Brian Allan)、布魯恩·拉什(Brian Rush)和康妮·尹(Connie Yim)。這些作品通過繪畫或裝置探討了對自我的思考、對社會的關注和對自然的探索,還有把高科技運用於藝術的嘗試。這些作品既是老師們藝術成果的展示,從中也可窺視洛杉磯本土藝術水平的一斑。另一邊廂,正在展出畢業生海瑟·墨菲(Heather Murphy)的畢業個展「日常冷漠」(Everyday Apathy)。雖然她的作品仍帶有學生氣的稚嫩,但能強烈地感受到她所要傳達的信息——對人與動物扭曲關係的思考。她其中的一件作品《學習Lerb:消費101》(Learning Lerb: Consumption 101),顯示在高科技面前,人與動物位置卻調轉了,既滑稽又發人深思。
距離洛杉磯市中心以東35英裡的克萊蒙大學聯盟,由克萊蒙地區的5所文科類學院和兩所研究生院組成。在洛杉磯當代藝術方面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克萊蒙研究大學(CGU)就是成員之一。CGU成立於1925年,是一所專門培養研究生的院校,以小規模的精英教育著稱。CGU是洛杉磯當代藝術的孵化基地之一,設有藝術研究所(CGU Art),有數字媒體、繪畫、裝置藝術、多媒體、攝影和雕塑等9個專業。
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這所近百年歷史的學校,是激發創造力和思想的沃土,是創意的實驗室。而造就這一開放環境的是一群極具先鋒意識的老師們,麥可·布魯斯特(Michael Brewster)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員,作為一名聲音視覺藝術的先鋒者,他從1970年就開始在聲音視覺這一領域探索,是美國西部非常重要的聲音視覺藝術家。他的兩件非常有名的作品奠定了他在當代藝術的地位——聲波圖(the Sonic Drawings)和聲波雕塑(the Acoustic Sculptures),運用聲音的空間效應,營造出如雕塑般牢固的空間感。
如果你是個藝術的狂熱者,洛杉磯正是你夢寐以求的聖地。在這裡,各種各樣的美術館、博物館,滿足人們的視覺享受和精神生活。2011年10月開始歷時半年的超級大型展覽《太平洋標準時間》(Pacific Standard Time,簡稱PST),帶來了盛大的視覺盛宴,全面地呈現了1945年~1980年洛杉磯現代藝術的發展狀況。這個展覽由蓋蒂藝術中心(Getty Center)發起,聯合南加州54家藝術機構共同舉辦。蓋提藝術中心稱得上世界最為富有的藝術機構之一,坐落於聖莫尼卡山上,在歐洲古典繪畫與雕刻方面藏品之多,在美國除了大都會美術館外算得上是無可匹敵,被譽為「洛杉磯的羅浮宮」。洛杉磯藝術博物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簡稱LACMA)擁有豐富的藏品,5個展廳囊括了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區的藝術作品,並有大量的主題展示,行走於LACMA裡,就如乘坐在時空穿梭機上,上演著穿越的戲碼。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簡稱MOCA廣,相對於LACMA顯得嬌小而精緻,源源不斷地帶來世界各地的當代藝術作品,一室之內即可了解當下當代藝術的動向。美國陶瓷藝術博物館(AMOCA)是一個成熟完善的博物館,在這裡不僅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極具地方特色的陶瓷藏品,還能親身體驗陶瓷的製作。這裡定期會舉辦陶瓷展覽,新穎有趣的作品衝擊著觀眾的視覺和觀念。坐落在洛杉磯大學的哈默博物館(Hammer Gallery),已有20多年歷史,致力於文化藝術的推廣交流,將經典和當代通過不同的集合,冶於一爐,作為PST參展機構之一,展出了黑人藝術家的作品。除了關注黑人藝術,它也熱衷於中國當代藝術,收藏了不少陳逸飛的作品。
藝術市場的欣欣向榮,除了有一級市場的活躍,還要有學術作為持續的推動力,而當下的洛杉磯兩者兼具,藝術生態也漸成氣候,藝博會、藝術區逐漸成型,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洛杉磯將成為美國西岸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基地,形成西海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21世紀,大家的目光也許要從紐約移到洛杉磯。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王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