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木爺爺到雪花飄飄……中國文化正在輸出

2020-11-28 虎嗅APP


最近,不用一根釘子、不用一滴膠水的中國木匠「阿木爺爺」在油管上火了。這位63歲的爺爺,用視頻的形式展示了如何徒手打造魯班凳、蘋果鎖、木拱橋、會行走的小豬佩奇……被稱之為「當代魯班」,向世界各地網友輸出了一波來自東方手工藝文化的力量。


在文化輸出方面,不得不提李子柒。去年12月,關於「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的話題在各大平臺引發的熱議。作為Youtube首位粉絲破千萬的中文視頻博主,李子柒用獨特的田園美食視頻徵服了老外。


前段時間,《一剪梅》在經過短視頻創作改編後,也突然在國外爆紅,在Spotify芬蘭、瑞典、挪威榜上名列前三。一句自帶bgm的歌詞「雪花飄飄,北風蕭蕭」成為了海外社交平臺的瘋轉元素。如此硬核強勢的輸出,怕是連原唱費玉清聽了都要冒出一連串感嘆號。


中國文化,正在從各種意想不到的角度,實現著海外輸出。今天這篇文章,對近年一些有意思的文化出海現象進行了一個盤點。這些中國文化是如何吸引各種文化背景下的外國人的?或許對未來中國文化輸出提供了一些奇妙的思考角度。以下:


阿木爺爺:火到國外的當代魯班


最近,阿木爺爺火爆網際網路,不僅登上了微博熱搜,更是火到了國外,被稱之為「當代魯班」。


僅僅一條10分鐘左右的製作木拱橋的視頻,就在油管上獲得了超過4000萬次觀看。老外們紛紛表示驚奇——這是什麼神仙功夫?



今年63歲的「阿木爺爺」本名王德文,13歲時就開始跟著木工師傅學習技藝。3年前,他在網絡上看到一些木工製作視頻,覺得視頻拍得不夠細緻,觀眾看了不容易學會,於是萌生了自己錄視頻展示傳統工藝製作的想法。


在兒子的幫助下,阿木爺爺拍攝了一系列關於傳統手工藝製作的短視頻,並上傳在了網絡平臺。阿木爺爺的視頻在Youtube引發了網友的追捧,目前已經擁有了118萬訂閱者,累積播放量過2億次,向世界各地網友輸出了一波來自東方手工藝文化的力量。


不用膠水,全用榫卯結構搭建的中國館:



給孫子製作的小豬佩奇玩具,不用電池就能讓它動起來:


              

不少網友看了在評論區表示:「實在是太神奇了!」「這又是什麼Chinese功夫?」「也想要這樣的神仙爺爺」……


在現代工藝流水線生產大趨勢下,掌握傳統工藝的手藝人越來越少。阿木爺爺也沒想到自己會成了網紅木匠,對於他而言,這樣的文化輸出更大意義是能讓更多人了解到老一輩傳下來的中國傳統手藝。


李子柒:Youtube首位粉絲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

提到李子柒,大多數網際網路原住民都對她的視頻風格印象深刻。圍繞著「四季更替,古風古食」的主題,鏡頭下的她悠閒地進行勞作,因時因地製作著中國傳統美食、手工。精美的構圖與寧靜的氛圍,在鏡頭前還原了一副儼然世外桃源的田園生活。


4月29日,李子柒在Youtube的關注者突破千萬,成為了首個在油管粉絲破千萬的中文視頻創作者。


       

油管粉絲破千萬是個什麼概念?和國外主流媒體對比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被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轉播的CNN訂閱數目前是1020萬,比李子柒的粉絲要少整整100萬。而且在發布數量上,CNN發布視頻多達近15萬條,而李子柒僅發布了一百多條,可見其每條視頻的絕對影響力。

       

     

而BBC、FOX等主流媒體的訂閱數也都遠遠低於李子柒。

       

     

在Youtube上,李子柒的每條視頻播放量幾乎都在500萬以上,其中也不乏千萬級別的爆款視頻。

   

       

在視頻的評論區裡,可以看到來自全球各地的粉絲,用不同語言表達著對李子柒及視頻中純淨的田園生活的讚嘆:

       

 「我終於知道了生活本來應該有的模樣」


「說真的,應該以李子柒為原型創作一個迪士尼公主」

       

 「她的頻道就像Youtube上的清泉,讓精神寧靜下來」


美國甚至還有一名李子柒的粉絲,按其視頻風格,拍攝了一段自製菜刀視頻,並在刀背刻上了李子柒的名字,上演了一出真實版的「給偶像寄菜刀」情節。



人紅是非多。前幾日被網友瘋狂吐槽的越南博主Bếp Trên Đỉnh Đồi,就幾乎照搬了李子柒的視頻風格。在她的視頻中,她頂著李子柒同款造型,用過於相似的拍攝角度表現鄉間生活。李子柒養狗,她也養了;李子柒視頻中一個重要人物是奶奶,那她的視頻中也有了一個奶奶角色......

       

       

這不僅引起了中國網友的憤怒,認為她在「東施效顰」;李子柒的海外粉絲也紛紛留言,質疑該越南博主是在剽竊他人成果。

       


由於李子柒的視頻被多國網友搬運並譯成了各種語言版本,有些不明情況的網友甚至分不清李子柒到底是哪國人。李子柒曾經為此還特地錄製了一個短視頻,向訂閱者說明自己是一名中國人並為此感到自豪,視頻中的拍攝地是自己的家鄉。



李子柒們在海外的爆紅,也引起了一些國內不同的聲音。去年12月,微博大V@雷斯林Raist發了一篇名為《李子柒怎麼就不是文化輸出了?》的長文,一時間關於李子柒到底算不算「文化輸出」激起了網友熱烈討論,該文章閱讀量超過1000萬。



在反對的聲音看來,他們覺得李子柒的視頻是有團隊包裝製作的,過於美化,並不是真正的鄉村生活;還有人認為外國人之所以喜歡李子柒的視頻,是迎合了他們對中國農村經濟落後的刻板印象;也有人認為網紅的視頻與文藝作品有別,不應傳達這種價值引導......


事實上,如果冷靜下來看這些觀點,似乎理由都有些站不住腳。


李子柒們以短視頻形式向世界各地的人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吸引更多外國人對中國產生興趣與好感。在她的視頻中,不僅有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製作,還有印染、筆墨紙硯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沒有外文字幕,卻能讓外國友人們在屏幕前靜靜欣賞。既有輸出又有接收,這何嘗不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文化輸出?


       

這場熱議過後,@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官媒也出來為李子柒打call。至少李子柒作為一個被外國人喜愛的樣本,講好了中國文化,讓更多的人愛上了她的生活,愛上了中國。

       

     

雪花飄飄:引發歐美瘋狂傳播洗腦的神曲


而「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的海外走紅就更多了幾分玄學色彩。費玉清都隱退大半年了,要是聽說自己這首發於37年前的老歌,突然火遍了海外平臺,估計也是滿臉「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在Spotify的「瘋傳前50名」榜上,《一剪梅》躋身多個國家瘋傳榜單,展現出超強的病毒傳播勢頭。尤其是在北歐地區,挪威、芬蘭、瑞典等榜單上它名列前三。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這次是如何爆火國外的?事情要從1月份快手上的一個博主張愛欽說起。


張愛欽算不上一個大V網紅,由於天生頭型特別,他有了「蛋哥」這個別名。作為一名特型演員,他也參演了《流浪地球》、《智取威虎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電影。


1月6日,他上傳了自己一段哼唱著「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在雪地裡轉圈自拍的視頻。


視頻在國內並未引起多大反響。2月初,網友@Buhjinator與@Haonslegne相繼將視頻搬運到油管上,取名也是很有意思了——分別是《Chinese man in da snow》和《Asian man sings beautiful song in snow》。

       

          

     

大雪中神奇的中國男人,哼著神奇的魔性旋律。雖然倆博主本身粉絲不多,這兩段視頻的熱度卻不斷攀升。視頻又相繼被其他網友搬運到Ins、Twitter等平臺,引發了國外網友的好奇:他是誰?他為什麼在雪地裡唱歌?他唱的歌是什麼意思?......


到了5月,「蛋哥」和「雪花飄飄」已走紅了國外幾大平臺。而網友的二度創作將《一剪梅》推向了爆火巔峰。他們在Tik Tok等平臺上上傳惡搞視頻,配上「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的bgm。


有些「2G網衝浪」的外國友人還不知道前後是怎麼一回事,就被這悽涼婉轉的旋律深深洗腦了。本來今年的日子因為疫情就特別難過了,再配上這段自帶下雪特效的bgm,老外們瞬間就感同身受了——「這悽涼的感覺不就是我嘛?!」


於是,更多的外國人開始研究「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這兩句歌詞,尋找這首歌的來源。一段上傳於2014年的《一剪梅》費玉清原唱視頻,被900多萬人次觀看,下面的6萬多評論裡大多是今年的新評論。


有外國人留言說:「原來以為只是一個梗,沒想到居然是首好歌。」

        

       

社交平臺上,「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成了聊天硬通貨,跟我們隨處可見的「我太難了」的高頻程度有得一拼:


「周圍的人都脫單了除了我,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


「明天就是DDL了,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


「穿的新鞋被人踩了一腳,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


「我媽喊我去幹活,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


不知道回復別人什麼的時候也可以「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


......


反正用就對了,轉發就跟上潮流了。


       

還有較真的國外網友去研究起了歌詞的中文含義,翻譯出了「The snow falls and the wind blows」,雖然無法完全還原中文意境,但也是足夠蕭條、足夠悽涼,喪到了一定境界。


「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之所以能夠病毒式席捲社交平臺,其背後邏輯與meme分不開。


meme這個詞源於英國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在中文中一般被譯成「文化模因 」。因被廣泛傳播,meme已被收錄至《牛津英語詞典》,其中定義為「文化的基本單位,通過非遺傳的方式,特別是模仿而得到傳遞。」


對其含義劃重點的話,即meme是複製因子,模仿是meme的主要傳遞方式。如果不上綱上線,可以將meme理解為我們平時所提到的「梗」。


「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作為一個在國外亞文化年輕人中盛行的梗,即使聊天對象不了解,也會去試圖了解,當Ta掌握了這個梗後,就會在其他社交場合繼續傳播,形成病毒效應。就這樣,一首中文老歌走到了時髦的前沿。而中文歌霸榜這件事,也足夠硬核地在輸出中國文化了。


淵源流長的詩歌:BBC讓杜甫忙到國外


前段時間,我們的偉大詩人杜甫又「忙」了一次,這次還是在海外。4月6日,BBC推出了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難得以紀錄片形式,將杜甫介紹給全球觀眾。


       

紀錄片的製片人麥可·伍德集歷史學家、紀錄片製片人、主持人、作家等多重身份為一身,目前還擔任曼徹斯特大學公共歷史學教授。在這次紀錄片中,他擔當了撰稿與主持的雙重任務。


在紀錄片開篇,為了讓海外觀眾更好體會到中國詩歌的源遠流長,他這樣介紹道:「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古老的、迄今仍在活躍的詩歌傳統,上下延續三千年, 比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更古老。」


          

如標題所寫,紀錄片不僅把「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這個頭銜給了杜甫,還將他與但丁、莎士比亞放在一起以體現其在詩歌上的造詣。



為什麼是杜甫?片中的哈佛大學漢學家宇文所安曾這樣評價杜甫:


「杜甫是最偉大的中國詩人。他的偉大基於一千多年來讀者的一致公認,以及中國和西方文學標準的罕見巧合。在中國詩歌傳統中,杜甫幾乎超越了評判,正像莎士比亞在我們自己的傳統中,他的文學成就本身已成為文學標準的歷史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杜甫的偉大特質在於超出了文學史的有限範圍。」


紀錄片不長,濃縮在一小時之內。伍德順著杜甫生前足跡,從鞏義,到西安、成都、長沙……基本串聯起了杜甫顛沛流離的一生。作為一個英國人,伍德與不同地方的老百姓進行交流,儘可能去探尋杜甫的魅力。


伍德曾在一個採訪中表示,希望能通過這個紀錄片來體現共同的人性,這在今天非常重要。在海外平臺上,也有網友表示,在疫情中看到這部與中國有關的紀錄片「感到十分心曠神怡」。


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究竟是杜甫,還是李白,還是屈原,或是蘇軾?在文化傳播面前,這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答案並不重要。如果能通過一個定義引發海外網友對於中華文化的興趣,便有了不一般的意義。


片中還有一個大手筆的設計——讓英國國寶級演員伊恩·麥克萊恩來朗誦英文版的杜甫詩。由於在《指環王》系列中的精彩表現,他的「甘道夫」角色深入人心,在海內外民眾心中頗有分量。

       

     

雖然是小成本的紀錄片,詩歌在中英翻譯過程中也不可避免一些精華流失,但「甘道夫」的出現還是為片子加了不少分。當他用深沉、渾厚的英音朗誦《壯遊》等15首杜甫的詩文譯作,一個經歷顛沛流離卻又保持著睿智的老者形象油然而生。用莎翁戲劇腔讀杜甫,給海內外觀眾帶來奇妙的感受。

       

       

2012年,初代移動網際網路的一次集體聯歡還是「杜甫很忙」。到了2020年,杜甫依舊「很忙」。海外網友們受到紀錄片啟發,發起了名為#DuFuReclaimed#的活動,發自己朗讀杜甫詩的視頻。雖然詩歌翻譯難度大,但也絲毫沒有阻擋他們的熱情。


  

古詩詞:抗疫物資上的情懷和詩意


漢語詩詞的魅力有多大?新冠疫情初在國內爆發的時候,海內外愛華人士不僅以最快速度捐贈了抗疫物資,還引經據典地使用古詩來表達情誼。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簡單的八個字,極盡詩意地道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溫暖。捐贈方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的代表說:「中日有很多美好的歷史,1300年前的這句話,可以代表日本人此刻的心情,中國的疫情,日本不能隔岸觀火」。

       

     

日本京都舞鶴市政府捐贈給大連的物資上面寫著:「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鄕」。據了解,這句詩是由一名在舞鶴港口振興國際交流機構進行交流的中國人想出來的,引用自王昌齡的《送柴侍御》,獲得了交流處人們的一致好評。

       

       

那句引發熱議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也是由一名留學生志願者提出加在物資上的。


寫詩句在防疫物資上本來只是一個偶然事件,卻給齊心協力抗擊疫情這件事增添了更為詩意的內涵。


漢字熱潮:中文T恤、紋身、漢語考試


對於外國人來說,學詩確實難度太高,不過學漢語熱潮倒是如火如荼進行著。


在全球下載量排名第一、擁有著三億用戶的語言學習App 多鄰國上,全球有超500萬非中國用戶學習中文。這些學習者中超過三分之一在美國,其次是英國、加拿大、印度和澳大利亞。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意識到,學中文不僅是一種興趣,更是一項自我投資。


在國內外社交媒體上,也有各領域的明星曬出自己學習漢語、參加漢語考試的成績:


韓國人氣愛豆林允兒就在今年年初分享了自己參加漢語水平考試,並通過了四級的好消息,基本的漢語聽說不成問題。被粉絲戲稱「中文十級」的她也經常用中文與好友、粉絲互動,還曾偷偷跑到三裡屯電影院看了《少年的你》。


       

丹麥羽壇一哥安塞龍前段時間也曬了自己在準備漢語考試的作業:


       

在俄羅斯,漢語就已於去年加入了高考科目。在今年7月的俄羅斯高考中,有358名考生報考了漢語科目考試,較第一年增加了24%。在考生們看來,學習漢語對以後的工作生活都很有幫助。看看去年的俄羅斯漢語高考卷,還真有點我們做四六級考試內味了:



就像大部分中國人講英語自帶「中式發音」,外國人們學漢語也總被1-2-3-4聲語調折磨到懷疑人生。比如,請問以下語句中的「把」、「過」、「上」、「毒」、「別」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學外語難,學中文更難;學中文發音難,學中文書寫難上加難。不過外國人對於漢字這樣來自東方的神秘構造似乎總有特別的偏愛。


時尚是個輪迴,以前我們以穿寫著英文的t恤為時髦,現在老外也要拿中文t恤來追個潮流。至於字的意思嘛,這不重要:


             

     

T恤還不夠?老外們又開始把漢字紋在身上。貝克漢姆就曾展示自己的中文文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NBA球星艾弗森將中文「忠」字紋在右側脖子上,簡約而帥氣,體現著忠誠在他人生信條中的重要地位。

      

       

當然,也有很多被紋身師坑了翻車的明星,比如肯揚·馬丁在左臂上紋了「患得患失」。據說當時紋身師跟他說的這個詞是「永不滿足,不斷進取」的意思。姚明表示,第一次看到這個文身的時候差點笑噴:


       

看來光對神秘方塊字有崇拜還不夠,要多加探索才能避免翻車。


到底什麼算是真正的「文化輸出」?這個話題留給專家學者們去討論似乎更加合適。對於最廣泛的普通人來說,我們大可用更寬容、更多元的態度地看待這些文化出海趣聞。


相關焦點

  • 《一剪梅》火爆全宇宙,「雪花飄飄,北風嘯嘯」用英語怎麼說呢?
    甚至有博主直接用「雪花飄飄,北風蕭蕭」作為Instagram的文案已經闊別歌壇的小哥可能怎麼也沒有想到,真是「人在家中坐,火從天上來「。那麼這首老歌是怎麼火遍歐美的呢?快手網紅蛋哥在2020年1月6日將這段雪地裡翻唱《一剪梅》的視頻上傳到快手,後來又被網友轉發到Youtube上。這首歌憑藉著魔性的洗腦旋律迅速引起了外國網友們的注意。
  • 火遍歐美的「xuě huā piāo piāo」 怎麼不算文化輸出?
    看到這條消息,DT君很容易就聯想到了文化輸出。熟悉DT的朋友可能還記得,我們之前就深度分析過網文和抖音的出海情況。雖然已經有媒體朋友斷言《一剪梅》的走紅不是文化輸出,在社交平臺的評論中,「被罵蠢罵到紅,也叫文化輸出?」這類看法也獲得很多人的贊同。但DT君還是認為,「雪花飄飄」的案例,值得放進中國文化輸出的話題中來好好聊聊——這到底算不算文化輸出?
  •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海外爆紅,是「疫減沒」的諧音梗立了功,還是...
    編輯:向前中新社·華輿訊 大概費玉清本人也不會想到,在「退休」的一年後,自己一首36年前的老歌能再一次火起來,而且還是「紅杏出牆」地火到了國外。之所以說一不小心,是因為這首歌的海外走紅過程怎麼看都是個意外……時間回溯到今年年初,一位網名「蛋哥」的快手老鐵上傳了一段自拍視頻,視頻的大致內容就是他在雪地上唱了句《一剪梅》中的歌詞「雪花飄飄北風蕭蕭」,視頻內容本身乏善可陳,但「蛋哥」自身的獨特個人氣質卻成為了該視頻為數不多的亮點。不過,「蛋哥」粉絲數不多,這段視頻在國內的影響力也十分有限。
  • 網際網路爆梗,為什麼雪花飄飄火了,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
    一、雪花飄飄,北風蕭蕭一首歌居然能火兩次,小哥自己都想不到,可能小哥自己都暗自悔恨自己退出了吧,自從小哥的《一剪梅》被潮汐海靈海王袁華帶火之後,現在又被國外給爆了,尤其是在北美一代,那裡常年飄香,現配上小哥的《一剪梅》BGM,現在更是雪上加霜,國外的年輕人紛紛都學唱這首歌以表達現在的生活不容易。
  • 盼著 盼著 雪花飄飄灑灑落下來
    「一起牽手,到白頭。」「整整一個冬天,終於等到你,錯過午飯也沒關係。」許多市民在朋友圈展示雪中的自己,不少攝影愛好者走進避暑山莊欣賞雪景,在白雪的映襯下,平日裡熟悉的一切變成水墨畫般模樣。但觀賞美景的同時,市民需注意保暖,記者了解到,春雪的降臨將帶來大風天氣,市民與有關單位需做好防風準備。  14日一早,雪花飄飄灑灑落了下來,慢慢地,城市一片銀裝素裹,宛如童話世界裡的白雪王國。
  • scratch3數學之美11-雪花飄飄
    這節,讓我們來學習繪製科赫雪花吧,看看雪花之美會給你帶來怎麼樣的驚嘆!編程描述:科赫曲線是一種像雪花的幾何曲線,所以又稱為雪花曲線,它是de Rham曲線的特例。科赫曲線是出現在海裡格·馮·科赫的論文中,是分形曲線中的一種。
  • 雪花,漫天舞(漫天雪花在飛舞)
    那花瓣兒親吻著大地,給大地拂上了一層層潔白的雪花被,雪花,漫天舞哦,純淨的雪花,還有那潔白的陽光。照耀著雪花舞臺翩翩起舞的雪花姑娘,那晶瑩的花瓣兒,就像雪白婚紗的蕾絲花,那樣奪目耀眼,我仿佛看到,那嬌羞的新娘,穿著雪白的婚紗
  • BLACKPINK金智秀收完中國粉絲禮物,又穿又戴,轉身卻輕飄飄一句
    #粉墨金智秀#當然,金智秀的全球粉絲在此次應援的行為也備受關注,而中國粉絲多個站子也進行了應援,其中就有站子集資超過380萬為金智秀生日應援,不僅大動幹戈進行八個項目(較少的公益慈善)的應援,還進行了各種奢侈品的送禮,還有另外的粉絲站子也進行豪氣送禮,禮品在YG堆積成「山」。
  • 滴答是雨點,飄灑是雪花
    不知是雪覆蓋著雨,還是雨在親吻著雪,它們總是難捨難分…… 看,一片雲層遙望著另一片雲層,一朵雪花追逐著一滴雨滴它們相融如一,它們熱淚盈眶,它們同歸於盡,它們攜手從無處來,它們攜手要到有處去…… 雨伴著潔白的雪花悠悠落下
  • 從《雪花與秘扇》看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女性
    有趣的是,雪花本不是花,為什麼不用這個詞的慣用翻譯?只能說,長久以來以花命名中國女人,是一種西方人的思維慣性。原作者雖然有華裔血統,但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觀看中國的方式都打上了東方主義的印記。而中國第五代導演一度以歐洲三大藝術電影獎項的評委會為目標人群,不遺餘力地這樣想像中國。  雖然鄺麗莎自詡華裔,但她作為作者的文化身份,只能是一個對中國傳統抱有善意的西方人,《雪花與秘扇》與中國第五代導演作品「自我殖民」的不同顯而易見。
  • 鄧文迪一巴掌 扇火《雪花秘扇》中「女書」
    [核心提示]由鄧文迪一手打造的電影《雪花秘扇》正在全球颳起「秘扇」熱:在北美等40多個國家公映,把蒙塵已久的神秘文化——「女書」推向了全世界。  《雪花秘扇》正在全球颳起「秘扇」熱:在北美等40多個國家公映,把蒙塵已久的神秘文化——「女書」推向了全世界。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白領因為《雪花秘扇》,掀起一股「女書」熱,成都還有專門的女書書藝中心、女書學堂,學生中有詩人、有企業老闆,也有茶藝師、經理……用她們自己的話講,學女書,可以使心境變得寧靜,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 與雪花「溫柔邂逅」 濱州迎來入冬後的第一場雪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濱州報導12月1日晚,夜裡的風有些刺骨,走在馬路上,臉上感覺有水滴落,抬頭望去,才發現一片片小雪花從空中落下。「下雪啦!下雪啦!」入冬後的第一場雪終於在人們的期盼中緩緩而來。12月2日上午,雪下大了一點,細細的雪花飄飄灑灑地在空中飄落。雖然此次降雪不大,但也很迷人,不一會兒,小雪花便佔領了整個天空和大地。據了解,濱州市氣象臺已於2020年12月01日23時15分發布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號。
  • 雪花從濟南的夜空中飄落
    大眾網濟南11月11日訊 昨晚8點多鐘,久候的雪花終於從濟南上空飄落。飄飄灑灑間,裸露在空氣中冰冷的物體表面已經積下雪白一片。     久候的雪花終於從濟南上空飄落久候的雪花終於從濟南上空飄落   風雪中夜行的汽車   風雪中夜行的汽車   車窗上被寫上了「下雪」   雪中昏黃的燈光   車頂上積起白色的雪
  • 好萊塢電影《雪花秘扇》同名原著小說上市
    》,將於6月24日上映,《雪花秘扇》原著小說及其作者鄺麗莎的名字也隨之浮現在中國讀者的面前。作為鄺麗莎的名作之一,《雪花秘扇》已經在世界上近四十個國家發行。日前,據99網上書城董事長黃育海透露,《雪花秘扇》原著小說的全新簡體字版正在最後製作當中,六月底即將面世。先閱讀這部極具魅力的小說,再去看令人充滿期待的電影,這段發生在女子之間的動人故事可能會更加完整。
  • 監控攝像機畫面晚上雪花飄原因何在?
    用戶可能都碰到過這樣的狀況:攝像機泛白,刺眼,雪花飄,晚上如下雪一般。當距離不匹配時,比如你用12MM的鏡頭,卻用十到二十米的燈,那麼就會出現灰濛濛的現象,遠處一片模糊,近處雪花飄飄。還有,劣質的紅外燈,除了裝飾外,燈越多,問題越多;燈越集中,發熱量越大,越容易燒壞。  電流不足導致雪花點產生  室外短距離用集中供電12V很方便,但如果是長距離則不宜採用開關電源來進行集中12V供電。
  • 雪花啤酒CEO:「勇闖天涯」從0賣到300萬噸的秘密,別錯過新一批年輕人
    當時,華潤正在構建面向內地的主營業務,走的是實業化發展道路,雪花啤酒就是它通過實業化方式進入中國內地的最典型代表。為什麼要選擇啤酒行業呢?華潤當時主要制定了三個標準:雪花啤酒外部遇到的問題外部經濟環境增速變緩。中國經濟開始從高速發展進入到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而啤酒行業是中國經濟的縮影,所以這個產業也要轉變了。產業結構升級,行業容量下降 。
  • 重啟之極海聽雷飄飄是誰演的?飄飄和王胖子在一起了嗎?
    在新的預告當中,王胖子遇到了自己曾經向吳邪提起過的飄飄,看樣子應該和王胖子是舊相識,而王胖子也喜歡飄飄,只是他們之前並沒有在一起。而王胖子又一次見到了飄飄,不過此時的飄飄和之前的飄飄變化應該是比較大的,胖子見到她的時候也是一臉的驚訝,完全想不到會在這裡見到她。
  • 數碼產品也能走中國風?OPPO新機為文化輸出另闢新徑
    OPPO新概念機除了炫酷外,還充滿中國捲軸元素,國內企業應當學習OPPO這種融入中國文化式的創意,值得點讚!手機品牌有很多,國內外大大小小的牌子也有很多,但是同化太嚴重,除了看logo及外形外幾乎識別不了手機到底是哪個國家的牌子。
  • 小雪節氣,說說神仙文化裡的雪神,他的名字和雪花形狀有關
    它們的文化內涵是不一樣的。二十四節氣,最初是古人表示自然節律變化和「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十二月建,就是對應十二地支,比如「正月建寅(夏曆的正月稱為寅月,就是從「寅」開始按照順序三十二個月)」。而十二月建的基礎,是古人觀察北鬥七星所指的方位進行劃分。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