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國最高領導人在北京隆重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絕對是一件歷史性大事件,它對中國、對世界的戰略意義將是非常重大的。
為什麼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意義如此重大?在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看來,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它打破了美國作為霸權國家的三大壟斷:
一、大國國力壟斷霸權
大國國力有什麼標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幾十年,可以用大國國力來衡量的國家實際上只有兩個,美國和蘇聯。雖然蘇聯經濟能力與美國相去甚遠,但蘇聯的綜合國力與美國差距並不像經濟差距那麼大。美蘇冷戰,就是大國兩極集團化的競爭,最後以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而告終。
蘇聯解體,世界進入美國單極的霸權時代,一直到現在全球整體依然是美國單極霸權時代。只是,相比1990年代到2010年代的20年時間,過去10年全球格局出現了劇烈的變化和重組,如今世界正在形成中美兩個大國並存的新階段。美國現在依然是單極霸權國家,中國則是一個正在復興的大國。
導航系統對國家的國力考驗有多大?
當今世界,有四大導航系統,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計劃,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和中國的北鬥全球導航系統。
美國的GPS起始於1958年美軍一個項目,1964年投入使用,爾後到1970年代美軍又研製了新一代的衛星定位系統GPS,主要目的是為了給美軍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從而提升美軍全球戰力。後又經20多年的發展,到1994年美國完成了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導航系統的布設。自此,美國擁有了在全球導航系統的絕對話語權,並基於此發展出了相關晶片、應用等民用行業,幫助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政治、軍事、科技等壟斷性優勢。
歐洲的伽利略計劃,伊拉克戰爭期間,在GPS執導下的美國飛彈對伊拉克的精準打擊讓號稱「軍事強國」的伊拉克瞬間崩潰,在美國的打擊下伊拉克的軍隊毫無還手之力,這給各國留下了深刻印象。歐洲人也看到了機會,為了減少對美國依賴,再加上想分導航市場的一杯羹,決定研製伽利略計劃。
經過3年討論,2002年3月歐洲15國決定啟動「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然而,伽利略計劃實際上是一個比較失敗的計劃,本來計劃2008年就完成組網,結果一拖再拖,每一步都被北鬥甩在後邊,到2016年12月發射了18顆工作衛星,具備了一些早期的操作能力,本來計劃2019年具備完全操作能力,結果2019年7月伽利略直接癱瘓了,癱瘓一周自己都搞不定,當時歐洲媒體認為可能系統要徹底癱瘓,最後還是中國技術人員救場,兩天幫他們恢復了系統。伽利略現在整體發展緩慢,雖然完成全球組網,但遠未到可以穩定推廣應用的地步,更談不上發展相關產業。
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該系統從蘇聯時期就開始研製了,後來俄羅斯繼承了該計劃。俄羅斯從1993年就開始獨立建立該系統,然而鑑於國力和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格洛納斯導航衛星的工作壽命短、性能弱,發展緩慢,就更不要提相關產業的發展了,所以俄羅斯一直未能很好地完成全球組網並提供服務。
現在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已經有十多顆衛星超出了服役時間,俄羅斯限於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進一步升級和更換衛星都存在困難,甚至受限於西方制裁有些零部件都湊不齊了。迫於壓力,俄羅斯與中國展開合作,最終中俄籤署協議,這意味著未來格洛納斯的運轉一定程度上是借北鬥的力量繼續維繫。
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呢?北鬥計劃進行了二十多年,從2018年年底開始,北鬥導航系統已經開始全球提供服務,今年6月完成最後一顆衛星發射,7月31日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北鬥導航系統宣布建成。
北鬥導航系統建成可不僅僅是衛星導航的硬體,中國發展導航是全方位的,現在我們的手機裡已經植入了北鬥導航系統,相關的一系列晶片等硬體系統、軟體系統全配套都在發展,北鬥導航現在正在發展成系列產業,基於北鬥導航系統的系列應用正在快速發展。
看看上述四個系統的命運,我們就知道大國國力和導航系統的關係了。導航系統一個國家需要研製數十年,涉及的產業領域和技術太多太多,無論是歐盟還是俄羅斯,都因為受制於技術、人才、經濟等因素導致系統發展緩慢,所以在北鬥開通前,只有美國的GPS可以稱得上是全球導航系統。
現在,限於技術、市場和統籌,伽利略系統已處半癱瘓狀態,未來前景黯淡;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為了生存已與北鬥合作,俄羅斯的國力已經不足以支撐其單獨發展導航系統。而中國的北鬥,雖然還有很長的應用之路要走,但北鬥發展得很好,很多技術優於美國的GPS。
這就是綜合國力,中國能讓北鬥全球導航系統發展得很好,證明中國是和美國在國力上一個量級的大國、強國。無論是歐盟還是俄羅斯,都不能完全靠自己的技術、經濟實力來完成全球導航系統,中國卻完全憑國力打造出全球導航系統,這就是打破美國的大國國力在全球的壟斷霸權地位。
這個打破,在全球範圍內將會具有震撼性的長期影響,因為大家都明白有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正在接近美國。
二、科技能力壟斷霸權
美國在科技方面是具有全球性的霸權壟斷的。過去很長時間以來,只要美國不想讓誰發展了,在科技上採取一些限制措施,相關國家的科技發展就會受到重創甚至毀滅性打擊。在科技領域,長期以來美國都具有壟斷性的霸權。
然而,中國發展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卻完全是靠自己,北鬥導航系統的核心技術沒有任何美國的技術,美國對北鬥完全是無可奈何。
事實上,美國對北鬥的嫉恨更甚於華為,美國的CIA高級官員直接聲稱,相比華為的5G,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在軍事上對美國威脅最大。和5G網絡一樣,北鬥導航系統是物聯網等很多系統的基礎能力,但顯然北鬥導航系統的軍事意義更大。
一個完全可以替代美國GPS的系統,一個全球幾乎每個人、未來每件要接入網際網路的設備都要用到的基礎設施系統,美國卻無法對其進行任何技術限制,想想其意義有多大?
由於導航系統涉及的技術、領域、行業太多了,客觀而言這就是中國在科技上打破了美國的壟斷霸權。從純技術角度說,無論是歐洲還是俄羅斯,單靠自己的技術都無法建立一個全球導航系統,更沒辦法發展出系列產業,但中國卻都可以實現,這就是事實上打破了美國的科技能力壟斷霸權。
這個影響有多大,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2012年的時候,北鬥晶片還幾乎是一片空白,2017年就已經實現量產了,而且單片價格僅6元。原來GPS的導航晶片多少錢呢?最初一千多塊,後來慢慢下降,但當北鬥晶片直接將價格打到6塊時,而且性能不輸美國技術,這會讓美國少掙多少壟斷利益?
這種對美國科技能力壟斷霸權的打破,對中國和對全球的影響絕對都是戰略性的。
三、全球服務能力的壟斷
過去,全球只有一個GPS為各國服務,如果美國想打擊誰,停掉了那個區域的GPS,或者用幹擾信號導致信息錯誤,經濟、軍事、民生所受的影響將是非常巨大的。為啥美國在全球可以那麼耀武揚威,GPS的絕對壟斷地位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基本沒有國家有能力和底氣與美國真正掰腕子。
然而,以後就不同了,中國有了北鬥全球導航系統,中國有相關系列的硬體軟體系統,不用美國的GPS,北鬥一樣可以提供相應的定位、授時等服務,北鬥甚至還可以提供GPS沒有的簡訊息服務。客觀而言,中國的北鬥全球導航系統是打破了美國在全球導航系統方面的服務壟斷。
由於全球導航系統能做的國家極少,像歐盟、俄羅斯都支撐不起這一系統在全球範圍的廣泛應用,所以北鬥全球導航系統是美國GPS事實上的唯一競爭對手。如果沒有北鬥導航系統,GPS將永遠是美國用來在話語權上壓制其它國家的重要工具。現在,中國有了這個全球性的服務能力,相關國家就不再受制於美國的GPS了,美國再拿GPS的壟斷服務能力對其它國家進行威脅就沒用了。
類似為全球提供公共基礎設施和基礎服務的能力,中國正在超過美國。譬如,中國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交通基礎建設的能力,這是任何國家都提供不了的,美國已經完全喪失了這種能力。再譬如,通信網絡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中國的能力也遠超過美國,中國的5G技術已經遙遙領先世界。現在,包括GPS這種基礎服務,中國也可以承擔了,那美國還有哪些為全球提供的服務中國不能提供呢?
事實上,中國現在和未來能給全球提供的很多軟性服務,美國也已經不能提供了。以這次全球新冠疫情為例,美國現在是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自己深陷疫情不能自拔,根本無法為全球提供任何公共服務支持或幫助。
中國則恰恰相反,短時間內不但控制了疫情,還利用自己的工業能力為全球提供了防疫產品,並能為一些國家提供醫療專家組,中國更是向世衛組織提供了20億美元的資助幫助全球抗疫。中國現在做的,本來應該是美國作為全球領導者來做的事。那麼,美國呢?自己搞不定自己國家的疫情,甚至連責任也不願意負了,直接退出世衛組織,拒絕再提供全球公共服務產品。
另外,中國還宣布,中國的疫苗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中國這一做法完全是創舉,美國也做不到。美國不但做不到,中國的這一做法還斷了美國的財路,按照美國的邏輯,是要把這個當成賺錢工具賺全世界人民的錢的。
中國打破美國在全球服務能力的壟斷,並且提供美國都不能提供的全球性的公共服務,這不但是對全人類的重大貢獻,也是對當前全球治理不完善的有效補充。
北鬥具備全球服務能力,在打破美國全球服務能力壟斷方面具有標誌性意義。未來,美國能給全球提供的公共服務中國也能提供,美國不能提供的全球性公共服務中國還是能提供。
這一重大變化,無論是對中國、對世界,意義都非常之重大!北鬥、5G,都將是打破美國壟斷霸權的有力工具,美國雖然歇斯底裡,但並不能阻擋中國前進的腳步!在中國,不但北鬥導航正在加速普及,5G也在加速普及,而美國現在卻連5G的影子還沒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