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載苦心鑽研終得碩果,龍芯3號打破美國壟斷

2020-08-17 智能家居榜

現在,在全球範圍內,我國的綜合國力、經濟實力、國際地位都取得領先水平,但唯獨在微晶片技術上,一直落後西方國家,並且一直受到他們的打壓,所以我們一直在積極研發我們自己的國「芯」,迫切爭取早日擺脫西方國家的壓制;終於,在眾多科學家堅持不懈的鑽研中,我國的科技領域再次傳出好消息!

老專家不辭辛苦為國奉獻

院士黃令儀,今年八十四歲,曾經參加過兩彈一星晶片的研發,本該在02年就享受退休生活的,但是因為國家的需要,六十六歲時她毅然回到研究所,主持龍芯項目的研究;之前,我國每年晶片進口的費用多達人民幣約上萬億元。

成功打破技術困境

值得慶祝的是,經歷了十六年的努力鑽研和心血的付出,黃院士與其研發團隊成功研發出了國產龍芯3號,從此我們徹底打破了美國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和對我國的壓制;這項成果,既打破了我們在這一技術領域的困境,又為國家每年節省萬億的進口花銷,這是我國在科技領域一項重大突破。

當前用途及服務對象

當前,3號龍芯主要用於伺服器和桌面,雖然當下還不能與國外的頂級晶片相媲美,但已經可以滿足我國絕大多數的需求了,不但常用的商用不必再從國外進口,就連我們的北鬥衛星和高鐵復興號上也已經開始使用我們自己的產品。

別樣的新生入學禮

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是,在龍芯3號研製成功之後,每一份中國科學院大學本科生錄取通知書中都放置了一枚,作為大一新生「開學禮」,並附一封校長對新生的叮囑:「它看上去很小,卻可以驅動龐大的世界…希望同學們透過晶片讀懂更多,看得更遠!」

其實,早在2018年龍芯的營收和利潤均比上年度翻倍,交納的稅款已超過國家給予的各類補助的總和;我們的科研英雄黃院士,也因此獲得了國家級別的獎項以及全國人民的愛戴!在科技領域,我們一直受到美國為主的一些國家壓制,是胸懷愛國之心的科研人士,咬定牙關,誓要為國爭氣,廢寢忘食鑽研才有了如今的成績,他們是國人的驕傲!

相關焦點

  • 84歲科學家為打破美國壟斷,不退休成功造出中國芯,堪時代楷模
    雖然他們也掌握了一點計算機技術,但美國技術封鎖嚴重,他們只能自己摸索,幸好一家跟日本合資的洗衣機工廠,需要研製晶片,日本提供了一些專業的技術,但唯獨晶片技術半點都不透露,他們只賣晶片,奇貴無比。中國的技術想要發展,就必須在晶片上做出突破,黃令儀接下了鑽研晶片的任務,1989年,又被派到了美國學習,正是這次的經歷,讓她決心不退休打造國產芯。
  • 美國壟斷再次失敗!84歲院士打破技術壁壘,一箭雙鵰可節省萬億元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國家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儘快發展起來,只有強大了才能不受欺負,因此我國科學家夜以繼日的研究新技術、新發明,為的就是打破國外技術。如今我國再次傳出一個好消息,84歲院士打破技術壁壘,一箭雙鵰可節省萬億元,美國壟斷再次失敗。
  • 84歲女科學家打破美國壟斷,造出中國芯
    ,仗著自己在晶片領域的壟斷地位,對我國展開攻擊,如今我國每年都需要花費數千億購買晶片,幾乎所有的高端頂級晶片都需要從國外購買,一旦美國有一天掐斷晶片供應,我國科技將遭受難以想像的挫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開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晶片領域,此前我國自主研發的4核CPU,即「龍芯三號
  • 原創丨北鬥3號開通,徹底打破美國3大壟斷霸權
    在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看來,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它打破了美國作為霸權國家的三大壟斷:一、大國國力壟斷霸權大國國力有什麼標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幾十年,可以用大國國力來衡量的國家實際上只有兩個,美國和蘇聯。雖然蘇聯經濟能力與美國相去甚遠,但蘇聯的綜合國力與美國差距並不像經濟差距那麼大。
  • 北鬥三號正式開通!核心零部件全國產,打破美國GPS全球壟斷局面
    星間鏈路技術、高精度原子技術等都已經實現了國產,不會出現受制於人的情況,打破美國GPS全球壟斷局面。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501期2020年6月23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了最後一顆北鬥三號衛星,這是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也是北鬥三號中僅有的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之一。
  • 天才少女晶片博士,放棄美國高薪,歸國潛心鑽研,打破技術壟斷
    在她的幫助之下,我國成功打破了美國的技術壟斷,實現了科技水平的飛躍式提升。那麼,這位天才少女究竟何許人也?她又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在美國學習期間,毛蔚始終保持著自己理科方面的優勢,可以說,毛蔚也用自己的實力,打破了美國人對中國女性的偏見。在獲得了博士學位之後,本可以留在美國的毛蔚並沒有選擇定居美國,當時,她放棄了矽谷方面的高薪工作,毅然決然地回到了中國,並創辦起了飛昂通訊。
  • 北鬥三號開通重要意義,打破美國全球科技霸權壟斷地位
    >,不僅是我國在科技領域上的一項重大突破,而且還是一件具有戰略意義的歷史性大事件,因為它打破了美國作為霸權國家,在全球導航領域上的壟斷與&34;!而中國有自信向全球宣布開啟這項公共服務,則是因為我們做到了彎道超車,能夠提供比美國GPS質量更好的服務內容!上個月的23日,我國北鬥三號系統30顆組網衛星中的最後一顆,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至太空。至此,北鬥系統完成了最後一塊&34;,加上之前已正式運行的北鬥二號系統,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太空中運行的衛星數量,達到了55顆,雄踞世界第一!
  • 天琴二號傳來新進展,中美德有望站同一起跑線,打破壟斷甚至超越
    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厚澤表示,在下一代重力衛星的研發中,中國已經進入第一梯隊,與美德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如若「天琴二號」衛星順利推進的話,將讓中國航天在重力衛星技術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打破西方的技術壟斷,實現技術自主,甚至領先西方。
  • 84歲科學家不退休造國產晶片,一舉打破美國壟斷,為國家省上萬億
    在現如今的信息化時代中,晶片已經成為很多工業產品的核心部分,它被廣泛應用於計算機、交通、醫療、軍事、通信以及製造業等各個領域,我國也早在上個世紀就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但因為種種原因,在起步階段,七國對於晶片技術的掌控程度非常有限,大量的專利技術都被西方國家壟斷,但晶片技術是科技發展之路上必須攻克的一個難關,大量的中國科學家投身其中,「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國實現了從二極體、三極體到大規模集成電路
  • 84歲老太不退休造「中國芯」,省下上萬億元,一舉打破美國壟斷
    為了能儘早突破美國的晶片壟斷,我國的科研人員一直都在努力攻破晶片上的技術,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國的一名科學家終於製造出了屬於中國的國產晶片,還為此為祖國省下了上萬億元,但是令人更意想不到的是,這一晶片的研發者竟然是一名高齡84歲的老太太。
  • 自研晶片打破壟斷,為祖國節省上萬億
    >2002年,黃令儀正式加入龍芯在經歷諸多失敗後,龍芯團隊終於從龍芯1號實現了龍芯2F、龍芯3B-1500晶片的突破,為國產晶片處理器的速度做到了提升的作用,可以說龍芯團隊的出現對於國內晶片發展是一個新的標誌性代表。
  • 美國晶片封鎖,何懼!只因有她——中國國寶級科學家,黃令儀
    ,打破了美國對晶片的壟斷夢,為中國每年進口晶片節省了至少2萬億元。最終,「龍芯2號」比「龍芯1號」性能提高10至15倍,通用CPU的實際性能與奔騰4水平相當,龍芯2號系列晶片也已被廣泛運用在工業控制、行業終端、數據採集、網絡安全等領域。05 82歲再造「中國芯」,龍芯3號成為「國之重器」的心臟。
  • 她研製出我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82歲再創輝煌,打破美國壟斷
    接受任務,研發計算機 此時,剛剛進入正軌的國家,正是需要科技人才的時候,美國的計算機已經出現許多年,要想趕上美國,我們就必須要有自己的計算機。
  • 「龍芯」即將IPO,國產CPU沉浮二十年
    「龍芯1號」並不是國內成功做出來的第一片電腦晶片。曾參與國內第一臺大型計算機研製的明星科學家倪光南在「倪柳之爭」中敗退,離開聯想後,1999年加入了方舟科技。  隨後,第一款搭載國產CPU「方舟1號」的NC(網際網路計算機)推出,很快得到各方支持——當時的北京市政府拋棄微軟,送上了幾萬臺的電腦訂單。
  • 美國晶片封鎖,何懼之有!只因有她—中國國寶級科學家,黃令儀
    3號的誕生,打破了美國對晶片的壟斷夢,為中國每年進口晶片節省了至少2萬億元。最終,「龍芯2號」比「龍芯1號」性能提高10至15倍,通用CPU的實際性能與奔騰4水平相當,龍芯2號系列晶片也已被廣泛運用在工業控制、行業終端、數據採集、網絡安全等領域。
  • 84歲巾幗英雄造中國芯,每年為國節省20000億,她讓美國坐立難安
    如果一定要在科學界評出一位重量級明星的話,那今年已經84歲,卻為國家科學事業奉獻了半生,被稱為「龍芯之母」的黃令儀院士,毋庸置疑就是科學界最耀眼的星。 自主研發晶片有多重要?曾有美國科學家說過:「美國可以隨時關閉中國發電廠的發電機,讓他們再也打不開!」
  • 打造全球第3大晶片生態體系:打破國外壟斷
    【8月6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一直都是國內科技產業最大的短板,尤其是在國產晶片領域,根據中國製造2025整體規劃,國產晶片自給率將會在2025年進一步提高至75%,這意味著將會有大量的晶片產品採用國產晶片產品,而近日,又有媒體曝光:「國產龍芯團隊完成了.Net Core 3.1在龍芯上的移植,這意味著國產龍芯將可以兼容主流的微軟的
  • 直接省下上萬億,84歲老人不退休造國產晶片,打破美國技術壟斷
    其中,一位老太太,84歲高齡仍不退休,只為成功製造出國產晶片,憑藉一己之力,打破美國壟斷,為我國省下上萬億元,可以說是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她就是我國的傳奇人物——黃令儀,很多年輕人或許有些陌生,但我們需要銘記,現在便捷的生活一定有一份屬於黃令儀的功勳章。
  • 美國專家:中國牢牢掌握這項技術,徹底打破美國的壟斷地位
    對於科技領域來說,也會形成所謂的「市場壟斷」。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國在科技領域的追求也是極為大的。國際之間最為有力量的,就是科技領域上的提升。當下最為尖端的技術,大多都在美國,比如:矽谷,臺積電等,這些科技尖端的公司全都在美國。
  • 中國技術再次打破美國壟斷!
    比鋼鐵還要堅硬的紙,我國的一位女科學家打破了美國壟斷。造紙術在中國己經有很久遠的歷史了,也被稱為四大發明之一。紙的發明對於從古至今文明有著巨大的貢獻!那麼紙對於現在的軍事領域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紙在軍事領域也有很多的用處。在中國航天領域發展的過程當中,為保護好太空人的安全上。飛船的所有材料都必須要可以抵擋住太空中的高輻射,保護在飛船上的物資和太空人的安全也會用到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