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祖國省下上萬億!84歲女科學家打破美國壟斷,造出中國芯

2020-09-26 臨界觀察眼

資訊時代就是晶片時代,因此,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視晶片的發展,我國也不例外,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我國就開始研發晶片,1965年,我國河北半導體研究所成功研發出國內首批電晶體和數字電路,1968年,上海無線電十四廠研發成功PMOS集成電路,但是由於我國逐漸進入國際市場,由於國外供應的晶片性能和價格優勢更強,因此,我國的國產晶片事業有一定的停滯。

然而隨著近年來國際秩序的變化,我國從國外進口晶片這條路終究不是正途,尤其是美國,仗著自己在晶片領域的壟斷地位,對我國展開攻擊,如今我國每年都需要花費數千億購買晶片,幾乎所有的高端頂級晶片都需要從國外購買,一旦美國有一天掐斷晶片供應,我國科技將遭受難以想像的挫折。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開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晶片領域,此前我國自主研發的4核CPU,即「龍芯三號」誕生嗎,宣告我國開始打破美國的晶片壟斷,這其中,我們需要感謝一名年齡高達84歲的女科學家,她就是龍芯之母,黃令儀女士。

黃令儀出生於1936年,如今是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研究員,她在抗日戰爭中長大,先後就讀於華中理工大學和清華大學半導體專業,之後還曾經公派到美國進行合作,回國之後潛心研究集成電路的設計,在2002年,她66歲的時候,和胡偉武老師會面,參加到了龍芯的設計工作當中。

在黃令儀女士的職業生涯中,參與了中國微電子行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我國二極體、三極體、大規模集成電路,一直到目前的龍芯晶片,都是黃令儀女士心血的表現,2020年1月11日,中國計算機學院頒獎,黃令儀女士成功獲得CCF夏培肅獎,這也是對她貢獻的一種肯定。

而如今最新的龍芯三號,是我國首款多核CPU處理器,其中最先進的 3A4000,已經實現了28nm製程工藝,綜合水平相較以前有很大提升,有媒體直言,在黃令儀女士的帶領下,我國終於有了自己的高端晶片,她的貢獻打破了外國對我國的技術壟斷,保守估計,可以為祖國省上萬億人民幣,這樣的優秀科學家值得每一個人學習,正是有千千萬萬這樣的科學家,我國的發展才能如此快。

相關焦點

  • 84歲科學家不退休造國產晶片,一舉打破美國壟斷,為國家省上萬億
    就不得不提一位傳奇人物——黃令儀女士,她見證並參與了中國微電子行業從無到有的全過程,並在此期間為中國晶片技術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84歲科學家不退休造國產晶片,一舉打破美國壟斷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
  • 84歲科學家為打破美國壟斷,不退休成功造出中國芯,堪時代楷模
    她在躲避日本飛機投下的炸彈,她曾目睹了一個又一個的同胞犧牲,這樣的記憶伴隨著黃令儀成長,年輕一輩無法理解老一輩為何會如此愛國,因為他們經歷過祖國最困難的時期。中國的技術想要發展,就必須在晶片上做出突破,黃令儀接下了鑽研晶片的任務,1989年,又被派到了美國學習,正是這次的經歷,讓她決心不退休打造國產芯。
  • 直接省下上萬億,84歲老人不退休造國產晶片,打破美國技術壟斷
    其中,一位老太太,84歲高齡仍不退休,只為成功製造出國產晶片,憑藉一己之力,打破美國壟斷,為我國省下上萬億元,可以說是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她就是我國的傳奇人物——黃令儀,很多年輕人或許有些陌生,但我們需要銘記,現在便捷的生活一定有一份屬於黃令儀的功勳章。
  • 84歲老奶奶堅持前線研究!自研晶片打破壟斷,為祖國節省上萬億
    但並不是沒有取得進展,雖然有像陳進這樣的"漢芯造假事件"出現,但在國內也並非沒有人勤勤懇懇、為晶片研發付出大半輩子的人,她就是84歲還堅持在前線研究晶片的科學家黃令儀,黃奶奶。或許有這方面的原因,黃令儀在學習上非常刻苦,小小的她在心中立志:總有一天會為祖國的強大而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84歲老太不退休造「中國芯」,省下上萬億元,一舉打破美國壟斷
    為了能儘早突破美國的晶片壟斷,我國的科研人員一直都在努力攻破晶片上的技術,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國的一名科學家終於製造出了屬於中國的國產晶片,還為此為祖國省下了上萬億元,但是令人更意想不到的是,這一晶片的研發者竟然是一名高齡84歲的老太太。
  • 美國壟斷再次失敗!84歲院士打破技術壁壘,一箭雙鵰可節省萬億元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國家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儘快發展起來,只有強大了才能不受欺負,因此我國科學家夜以繼日的研究新技術、新發明,為的就是打破國外技術。如今我國再次傳出一個好消息,84歲院士打破技術壁壘,一箭雙鵰可節省萬億元,美國壟斷再次失敗。
  • 我國成功突破美國技術,84歲老人造出國產晶片,節省了上萬億經費
    就在這個時候,她的心底也就有了方向,慢慢地立志在長大之後一定要為國家,為民族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這一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匍匐在地,擦乾祖國身上的恥辱」這是黃令儀老奶奶親口所說。03清華深造,不忘初衷後來,當時的中國也正在研究著半導體科學,並且國家正準備培養一批半導體人才,而此時22歲的黃令儀剛好從華中工學院畢業,這也就是她的一個機會。
  • 中國女科學家黃令儀,84歲仍奮戰在科研一線,成功造出國產晶片
    有一位耋耄老人,她儘管已經是84歲的高齡,但仍然奮戰在科研一線,帶領團隊不斷研究新事物,最終成功造出國產晶片。,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黃令儀和同事們沒日沒夜的付出終於取得了回報,他們成功研發出了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這為中國微型計算機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84歲巾幗英雄造中國芯,每年為國節省20000億,她讓美國坐立難安
    如果一定要在科學界評出一位重量級明星的話,那今年已經84歲,卻為國家科學事業奉獻了半生,被稱為「龍芯之母」的黃令儀院士,毋庸置疑就是科學界最耀眼的星。 自主研發晶片有多重要?曾有美國科學家說過:「美國可以隨時關閉中國發電廠的發電機,讓他們再也打不開!」
  • 好消息,我國84歲老人造出國產晶片,投身於我國晶片領域
    本該是在家頤養天年的年齡,本該是安享晚年的的年齡,但是這位科學家為了我國地科研事業,84歲了奮戰在科研一線,不得不說在,這樣的科學家,值得我們每個人尊重和敬佩,她就是科學家黃令儀。她不僅在84歲還未退休,而且還造出了國產晶片,為我國節約了上萬億資產。
  • 她研製出我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82歲再創輝煌,打破美國壟斷
    你能想像82歲時自己在幹嘛嗎?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想,等到自己82歲,一定放下了生活的所有重擔,一心在家裡含飴弄孫,過上一輩子最後的休閒自在的生活。大部分都會這麼想,但是卻有些人,在82歲高齡,依舊在為自己的事業奮鬥,為國家的事業奮鬥,甚至再次創造奇蹟,這位幾乎無人得知的科學家黃令儀就是這樣一個人。
  • 黃令儀:84歲造出國產晶片,一生的心願是擦乾祖國身上的恥辱
    而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新的科學技術層出不窮,各個領域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發展的狀況不同的是,當時的中國卻仍舊深陷戰爭泥淖。這其中,科學家的作用也就至關重要。而在我國國產晶片的製造上,一位老人居功至偉,她就是黃令儀。
  • 我國女科學家造出「中國芯」,後研發海上「金鐘罩」
    所以,大眾應該給這些科學家們更多的掌聲,不要再追「戲子」了,這些女科學家們不更值得我們追捧麼,她們不但造出「中國芯」,還研發出了海上「金鐘罩」,為中國的發展貢獻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的科學家只能靠著自己一點一點的去實驗。在黃令儀66歲的時候,她遇到了的事業上的知音胡偉武,兩人都對國家的微電子發展充滿信心,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研發有了曙光,主要部件開始基本成型。但這時候黃令儀已經67歲了,她感覺自己的前半生都用在科研上,想要給自己留一點自己的時間去多陪伴家人,她平靜的把資料都和同事們交接好,然後依依不捨離開這個她奮鬥了幾十年的科研所。
  • 打破西方技術封鎖,84歲的她結束中國"無芯"歷史,為國"出徵"省下萬億
    "出徵",成功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封鎖。本期推送,讓我們走近這位84歲的女科學家,一起了解她的傳奇故事——半導體專業的領軍女科學家1936年,黃令儀出生於廣西省南寧市,其父是廣西博物館創始人,母親是廣西化學研究院前輩。
  • 這才是明星,中國女科學家造出「中國芯」,又研發海上「金鐘罩」
    客觀的說,那些娛樂圈的明星只是活在聚光燈下的演員、歌手、或者是名人,他們不能稱得上「明星」。如今社會之上,真正的「明星」頭銜應該屬於鍾南山院士、黃令儀女士這樣的優秀科學家。那些為國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才是真正的明星。對於鍾南山院士,我們相對比較了解,那麼對於黃令儀女士,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 60歲美國博士毅然回國,帶領15人團隊為國貢獻,打破技術壟斷
    而之所以能夠實現這一切,是離不開我國大量為之努力的科學家們。而為這些為中國科技作了了卓越貢獻的科學家之中,有一位科學家我們不得不提,他就是尹志堯。三、人才回國,中國終於打破技術壟斷對於尹志堯這樣一位已經在國際的科學事業上取得了卓越成績的成功人士,先前建立的一切已經足夠他過上安穩富裕的一生了,但是已經六十歲的他卻仍懷著一顆赤城的愛國之心。
  • 放棄百萬年薪,只為「中國芯」!這些科學家是中國最寶貴的財富
    美國萊斯大學材料化學博士,在液體化學和配方研發領域表現突出,擁有十餘項發明專利。之後,她和她的團隊連續工作了13年,終於為中國開發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磨料液,一舉打破了西方的壟斷。在興奮的同時,他似乎也感受到了閃亮的「中國芯」。
  • 又一科學家棄美回國!為打破西方壟斷,他寧可離婚也要回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世界上的頂尖人才都應該嚮往美國的生活。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前一段時間有媒體報導稱,又有一個科學家棄美回國,為中國打破西方國家的壟斷,這個科學家名叫黃大年,他寧可離婚破產,也要回國效力,他的愛國精神感動了無數人。
  • 暨南女科學家造出中國「人工腎臟」,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01我聽到了祖國的召喚「為中國做國內自主血透析機,打破國際壟斷,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讓中國人受惠,是我的心願。談起當初回國的理由,尹良紅說:「為中國做國內自主血透析機,打破國際壟斷,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讓中國人受惠,是我的心願。」懷著這份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醫學健康事業的追求,1998年,拿到博士學位的尹良紅踏上了回國的路途。
  • 暨南女科學家造出中國「人工腎臟」,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01我聽到了祖國的召喚「為中國做國內自主血透析機,打破國際壟斷,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讓中國人受惠,是我的心願。談起當初回國的理由,尹良紅說:「為中國做國內自主血透析機,打破國際壟斷,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讓中國人受惠,是我的心願。」懷著這份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醫學健康事業的追求,1998年,拿到博士學位的尹良紅踏上了回國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