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女科學家造出中國「人工腎臟」,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2020-12-03 瀟湘名醫

12月1日

為大力弘揚廣大僑界人才的愛國奉獻精神

宣傳他們立足本職、創新發展的先進事跡

中國僑聯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頒獎儀式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主任

尹良紅教授

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尹良紅教授在人民大會堂前

攻克50年國際難題,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中國自主血透機發明者:尹良紅

尹良紅教授作為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主任、血液淨化分會主委,曾榮獲2016年第十二批 「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創業人才,多次獲得教育部科學技術獎勵技術進步一、二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技術進步獎,多次獲評暨南大學及華僑醫院科研之星,發表高質量論文百餘篇,出版及參編專業著作多部。擔任《中華現代臨床醫藥雜誌》執行編委,《臨床腎臟病雜誌》特約編委等,兼任全國醫用體外循環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58) 及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血液淨化專業委員會等多個國家/省級學會的常務理事/主委。作為產學研結合的優秀代表及國產透析設備行業的領軍人物,尹良紅教授自主研發的血液透析機獲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優秀專利獎,2006年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並受到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同志的親切接見。多項技術專利已實現臨床轉化並獲得市場準入資格,惠及廣大透析患者。

01

我聽到了祖國的召喚

為中國做國內自主血透析機,打破國際壟斷,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讓中國人受惠,是我的心願。

談起當初回國的理由,尹良紅說:「為中國做國內自主血透析機,打破國際壟斷,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讓中國人受惠,是我的心願。」懷著這份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醫學健康事業的追求,1998年,拿到博士學位的尹良紅踏上了回國的路途。

尹良紅教授和她發明的血液透析機

當時,中國駐德國柏林大使館為尹良紅團隊提供了首筆創業基金。此後,尹良紅陸續得到政府機構以及暨南大學的大力支持,在1999年創立了廣州市暨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第一臺國產血透機由此誕生,更獲得多項專利,打破了多年來進口血透機對中國醫療市場的壟斷局面。

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獎牌

尹良紅以身為範,鼓勵更多海外人員回來服務祖國,在自己喜愛的工作中貢獻智慧、熱情,為更多需要的人造福。

02

國產血透機打破國外機壟斷局面

即使最強的敵人在你的堅持面前也會失敗,即便可能不能戰勝困難,我們仍然要堅持。

談起為何要研製國產血透機,尹良紅算了一筆帳,按患者每周治療3次、一次需四五百元計,不算藥價,每月至少就要花五六千元。

在暨南大學校史館展出的血液透析機

「血透價格高的重要原因,是我國的血透機一直受制於人。」她說,國際市場上,血透機的生產都由德國、日本、美國、瑞士、義大利等5國壟斷。我國開展血透治療20多年來,設備都來自這些國家。昂貴的進口設備,造成治療費用居高不下。要減輕患者負擔,研製出國產血透機勢在必行!

2000年5月,暨南大學攜手廣藥集團、廣州科技風險投資公司,斥資千萬元創立廣州市暨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主攻國產血透機研發。經過數年艱苦努力,終於研製成功,並獲得國家認證。中國因此成為第6個能自主研製血透機的國家。

血液透析機及其耗材

當然,他們也遇到過 「非原裝進口不要」這類對國產血透機的「身份歧視」。經過多方的不懈努力,「本土製造」突破層層檢驗,因為「質優價廉」終於得到市場認可。

一直以來,尹良紅團隊所研發推出的血透機產品在全國應用後備受好評,其血液淨化系列產品JH-2000血液透析機、AISO-3038多功能血液淨化儀(CRRT機)、JHBP-2000血液灌流機填補了國內空白,幫助無數中國患者克服病痛的折磨。

尹良紅教授在人民大會堂領獎(前排左二)

「中國僑界貢獻獎」由中國僑聯於2003年設立,是面向中國僑界創新創業的重大獎項。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獲得者共59人,二等獎獲得者66人。他們當中,有的奮鬥在科研一線,切實推動了中國科研實力提升和高科技產業發展;有的活躍在產業前沿,代表了中國最具創新力和增長性的力量;還有的在疫情中爭做「最美逆行者」,在科研攻關和診療救治等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

始於責任 忠於情感

她懷抱決心和使命

毅然回國投入國產血透機研發

打破國際壟斷,

造出中國的人工「腎臟」!

向尹良紅教授致敬!

南洋通訊社

來源 © 廣州日報人物在線

暨南大學微信公眾號

編輯 © 陸洋 鄭帆

責編 © 陳聯

祝賀[暨南人]!

為尹良紅教授點[贊]!

【來源:暨南大學校友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暨南女科學家造出中國「人工腎臟」,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12月1日為大力弘揚廣大僑界人才的愛國奉獻精神宣傳他們立足本職、創新發展的先進事跡中國僑聯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頒獎儀式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主任尹良紅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尹良紅教授在人民大會堂前攻克50年國際難題,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中國自主血透機發明者:尹良紅
  •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6月15日,中國僑聯「第七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活動當日頒發了第七屆「中國僑界貢獻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等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頒獎。清華大學廖洪恩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 「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花落天津開發區科學家
    日前,中國僑聯做出關於表彰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者的決定,其中,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首席科學官朱濤獲得天津市唯一的一等獎。朱濤: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首席科學官、中國疫苗行業協會副會長、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疫苗專業委員會委員、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承擔並主持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國際合作專項等十餘項項目。
  • 蘭州大學王育華教授榮獲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日前,中國僑聯官網公布了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名單,共有125名傑出僑界人士上榜。其中一等獎59名,二等獎66名。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王育華教授榮獲一等獎。「中國僑界貢獻獎」由中國僑聯於2003年設立,是面向中國僑界創新創業的重大獎項。為確保獎項評審的權威公正,中國僑聯委託專家評審委員會對「中國僑界貢獻獎」候選人進行匿名評審。
  • 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名單發布
    中國僑網11月11日電 據中國僑聯網站消息,日前,中國僑聯官網發布《中國僑聯關於表彰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者的決定》,獲獎名單如下:  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名單 (共125人)  一等獎(59人)  北京(4人)  安友仲 北京大學醫學部
  • 河南2人榮獲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
    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11月11日,記者從河南省僑聯獲悉,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名單近日公布,鄭州大學副校長兼醫學院院長、河南省腫瘤醫院名譽院長董子鋼,他開創性地研究了多種化學預防藥物的分子靶點和作用機制,構建中國高發腫瘤的化學預防模型體系、研究和臨床轉化體系,目前已籤署的轉化成果合同金額達到1.2億人民幣。2013年同河南省人民政府合作,發起並建立中美(河南)荷美爾腫瘤研究院,為中國癌症化學預防體系建立科研和臨床轉化平臺。
  • 低調中國女科學家獲世界科學成就大獎 國內鮮有人知
    說到國內科學家,估計大部分想起的是楊振寧,殊不知我們中國的一位女科學家默默的在背後為國家做了許多科研貢獻,直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3月8日的一份公報中公布了2018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傑出女科學家獎」名單才被眾人所知。
  • 中國農業大學這位院士,獲"一等獎"獎勵!
    中國農業大學沈建忠院士主持完成的&34;項目獲得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據悉,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共15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入選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教育部技術創新團隊發展計劃&34;首席科學家。
  • 《中國植物志》的編研獲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中國植物志》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共授獎(374項人),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此前已連續空缺2年),即為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華南植物園、昆明植物所聯合申報的「《中國植物志》的編研」成果。
  • 中國古生物學家張彌曼獲頒聯合國「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北京時間2018年3月23日凌晨,「世界傑出女科學家」頒獎典禮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位於巴黎的總部舉行。現年82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學部)、古生物學家張彌曼與其他四位出色的女科學家共同獲此殊榮。
  • 中國科大謝毅院士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人民網北京3月20日電 (趙永新、曾皓)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第十七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謝毅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2020年度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中國腫瘤青年科學家獎名單揭曉
    大會開幕式上,由石藥集團獨家支持的2020年度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中國腫瘤青年科學家獎名單揭曉。石藥集團執行長張翠龍,同樊代明院士、鍾南山院士等眾多業內大咖一起,為獲獎科學家們頒獎!本年度共評選出一等獎共5項,二等獎10項。中國腫瘤青年科學家獎是中國抗癌協會為表彰獎勵在腫瘤醫療、科研、教育崗位勇於創新,做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於2016年設立的獎項。2020年度共有10名青年科學家獲此榮譽。
  • 後浪 | 中國80後科學家獲美國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
    10月6日,美國物理學會(APS)宣布,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2021年度「蘭道爾—本內特量子計算獎」(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表彰他「在光學量子信息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
  • 百度CTO王海峰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為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獎
    該獎項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對我國工程科技及管理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工程師進行表彰。百度 CTO 王海峰因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卓越貢獻,成為 AI 產業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
  • 暨南大學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研究成果多次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代表作「廣東工業產業競爭力研究」獲2005年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1996年被評為暨南大學首屆十佳授課教師,2002年獲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津貼。1977年考入廣西師大中文系,畢業後考取同系文藝學專業研究生,1984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985年留校任教。1985年9月考入華東師大中文系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文藝理論家王元化教授。1988年6月畢業獲博士學位後分配到暨南大學中文系任教,先後擔任過暨南大學學報副主編、主編、文學院副院長、院長。
  • 5名外國科學家獲中國2018年度國際科技合作獎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8日在北京人民大堂舉行,作為五大國家級科技獎之一,本年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5位外國科學家。據介紹,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猶他大學教授米勒35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中美兩國冶金與礦物加工技術交流與合作,將國際先進礦冶技術和發展理念帶到中國。他還長期堅持與中國礦冶行業高校、科研和企業等開展合作,為中國現代礦冶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突出貢獻。
  • 王海燕:中國腎臟病學界的領頭雁
    Robinson獎的老人。ISN先驅者獎,獎勵為欠發達國家和地區腎臟病學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學者;Roscoe R. Robinson獎,獎勵在腎臟病學教育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學者。ISN主席J. Feehaly教授和ISN全球發展委員會主席W. Couser教授為王海燕頒獎。
  •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和未來女科學家計劃開始提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關於開展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和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候選人提名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婦聯,中國科協所屬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有關高等學校和企業科協,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霍金離世刷屏,中國女科學家拿這麼大一個獎,卻無人知曉...
    >張彌曼獲2018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傑出女科學家獎」。今天,所有人都在熱議霍金的突然離開,但是前兩天,一個中國女科學家獲獎的消息卻無人知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3月8日的一份公報中公布了2018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傑出女科學家獎」名單:希瑟·扎爾(南非)、卡洛琳·迪恩(英國)、艾米·奧斯汀(阿根廷)、珍妮特·羅森特(加拿大)和張彌曼(中國)。
  • 北京科技大學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近日,北京科技大學邢奕教授領銜完成的「鋼鐵煙氣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近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公布了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共有44個項目獲獎,包括一等獎5項、二等獎37項和科普類獎2項,我校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邢奕教授領銜完成的「鋼鐵煙氣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是我校首次榮獲環保科技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