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0日電 (趙永新、曾皓)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第十七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謝毅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她是本屆亞太地區的唯一獲獎人,也是自獎項設立以來第四位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女性。
能源轉換中材料利用問題是全球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謝毅課題組發現了系列二維超薄半導體這類新型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的潛力,這將有助於減少對日益稀缺的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汙染,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對於此次獲獎,謝毅表示:「『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是對我個人和我的研究組的肯定。我深知每個獎項都不僅僅是對我過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我未來工作的期望,激勵我繼續從事出色的研究工作。我會把這次獲獎當成我在科學研究生涯中一個新的起點。另外,我認為這次獲獎還會對所有從事科研工作的中國女性產生鼓舞和激勵作用。」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由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8年共同創立,用以獎勵為科學進步做出卓越貢獻的女性,在生命科學和基礎科學兩個領域內隔年交替評選,面向非洲及阿拉伯國家、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每年授予5位女科學家。本次另外4位獲獎者分別為:摩洛哥拉巴特默罕默德五世大學教授拉賈?沙爾卡維?埃爾莫斯利、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卡羅爾?羅賓遜、巴西阿雷格裡港南裡奧格蘭德聯邦大學教授塞莎?斯託其?貝格曼以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莫莉?S?修傑特。
據悉,謝毅是繼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李方華(2003)、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葉玉如(2004)、香港大學教授任詠華(2011)之後第四位獲得該榮譽的中國女性科學家。
謝毅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教授,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科院-拜耳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化學獎等獎項,是化學領域第一位女性「長江學者」,也是迄今為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部唯一一位女性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