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毅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2020-12-02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通訊員曾皓  記者王磊)近日,第十七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謝毅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她是本屆亞太地區的唯一獲獎者,也是自獎項設立以來第四位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女性。 

    能源轉換中材料利用問題是全球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謝毅課題組發現了系列二維超薄半導體這類新型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的潛力,這將有助於減少對日益稀缺的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汙染,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對於此次獲獎,謝毅表示:「『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是對我個人和我的研究組的肯定。我深知每個獎項都不僅僅是對我過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我未來工作的期望,激勵我繼續從事出色的研究工作。我會把這次獲獎當成我在科學研究生涯中一個新的起點。另外,我認為這次獲獎還會對所有從事科研工作的中國女性產生鼓舞和激勵作用。」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由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8年共同創立,用以獎勵為科學進步作出卓越貢獻的女性,在生命科學和基礎科學兩個領域內隔年交替評選,面向非洲及阿拉伯國家、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每年授予5位女科學家。

    據悉,謝毅是繼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李方華(2003)、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葉玉如(2004)、香港大學教授任詠華(2011)之後第四位獲得該榮譽的中國女性科學家。 

    謝毅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教授,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等獎項,是化學領域第一位女性「長江學者」,也是迄今為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部唯一一位女性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

相關焦點

  • 中科大謝毅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當地時間3月18日晚,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和另外4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女科學家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獲頒第17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謝毅是第4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  國際在線報導 (記者範婷玉) 當地時間3月18日晚,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和另外4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女科學家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獲頒第17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謝毅也是第4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
  • 中國科大謝毅院士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人民網北京3月20日電 (趙永新、曾皓)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第十七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謝毅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謝毅院士榮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歐萊雅基金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5位傑出女科學家頒發「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謝毅名列其中。  謝毅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女科學家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中科大謝毅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新聞—科學網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範婷玉):當地時間3月18日晚,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和另外4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女科學家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獲頒第
  • 第十九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巴黎揭曉
    被譽為「女性諾貝爾獎」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一直致力於表彰在醫學、生物、數學等相關科研領域的優秀女科學家,傳播她們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改變人們生活、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科研成就,展現科學女性「她」力量的魅力與震撼。
  • 中國女科學家謝毅教授折桂「女性諾貝爾獎」(組圖)
    索邦大學"世界傑出女科學家"頒獎現場獲獎者合影謝毅現場演講,獲頒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應用於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女科學家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此外,謝毅教授曾於2006年獲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也是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  謝毅教授所研究的能源轉換中材料利用問題是全球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
  • 中國最年輕女院士獲世界級榮譽 網友:中國居裡夫人
    48歲中國最年輕女院士謝毅獲獎了,她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該獎也被稱為「女性諾貝爾獎」。謝毅能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是因為她的研究對世界有著重大意義。她研究的能源轉換中材料利用問題是全球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她致力於無機化學領域研究,還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網友稱謝毅才48歲是中國最年輕女院士,未來值得期待,有機會拿真正的諾貝爾獎。
  • 謝毅 探索化學世界的神秘
    ,接過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獎盃。  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謝毅教授是獲此殊榮的五位女科學家之一,她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應用於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女科學家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她的工作致力於降低汙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對未來大有裨益。」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她書寫的頒獎詞。
  • 中科大教授謝毅獲國際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新聞—科學網
    中科大教授謝毅獲國際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系華人科學家首次獲獎  記者5月2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學院教授謝毅
  • 謝毅 徜徉神奇化學世界
    記者 徐旻昊 攝  2月23日,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合肥舉行,中科大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中科院院士謝毅榮獲2017年度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獎。  「在安徽省能拿到重大科技成就獎,我深感榮幸。」謝毅表示,將以這次獲獎為新起點,不忘初心、不負眾望、勇於創新,在基礎研究領域努力做出更好成績,在個人選題上更多考慮國家重大需求,加快有應用價值成果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進程,為安徽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低調、謙虛、簡單、直率,這是謝毅給記者的印象。 2月25日9時許,記者走進謝毅辦公室的時候,她正在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面向綠色能源轉化關鍵反應的二維催化劑設計》制定指南。
  • 謝毅:輕鬆上陣做科研
    ,中國最年輕女院士謝毅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該獎項有「女性諾貝爾科學獎」之稱,每年共有5名傑出女科學家分別代表各自的地區(非洲及阿拉伯國家、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獲此殊榮。謝毅教授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大陸女科學家。 現年48歲的謝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此次得獎是因為她發現了二維超薄半導體可以提高光電、熱電的轉換效率,在新型能源材料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 中國古生物學家張彌曼獲頒聯合國「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北京時間2018年3月23日凌晨,「世界傑出女科學家」頒獎典禮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位於巴黎的總部舉行。現年82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學部)、古生物學家張彌曼與其他四位出色的女科學家共同獲此殊榮。
  • 謝毅:輕鬆上陣做科研—新聞—科學網
    謝毅  ■本報記者 王晨緋 近日,中國最年輕女院士謝毅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該獎項有「女性諾貝爾科學獎」之稱,每年共有5名傑出女科學家分別代表各自的地區(非洲及阿拉伯國家、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獲此殊榮。謝毅教授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大陸女科學家。 現年48歲的謝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此次得獎是因為她發現了二維超薄半導體可以提高光電、熱電的轉換效率,在新型能源材料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 低調中國女科學家獲世界科學成就大獎 國內鮮有人知
    2016年10月獲古脊椎動物學會的最高榮譽獎項: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2017年11月13日,張彌曼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這樣一位獲獎無數的科學家為人處事卻極其低調,以至於國內鮮有人知。就在前幾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3月8日的一份公報中公布了2018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傑出女科學家獎」名單:希瑟·扎爾(南非)、卡洛琳·迪恩(英國)、艾米·奧斯汀(阿根廷)、珍妮特·羅森特(加拿大)和張彌曼(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成就獎聲明中稱:「她(張彌曼)創舉性的研究工作為水生脊椎動物向陸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證據」。
  • 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謝毅:做科研需要一份灑脫
    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謝毅:做科研需要一份灑脫   2015年3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榮獲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第十七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成為本屆亞太地區的唯一獲獎人,也是自1998年該獎項設立以來第四位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女性。
  •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獲獎女科學家榮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早在 2016 年,她們就已憑藉研發的基因編輯工具「 Crispr/Cas9」 ,榮獲歐萊雅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設立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2016年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獎者Emmanuelle Charpentier(左四)和Jennifer A.
  • 中國科學院謝毅院士為渤海大學師生作學術報告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2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徐娜)9月1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謝毅教授應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邀請,為該學院師生作了題為《二維世界中的新化學-兼與青年教師和研究生探討如何從事基礎研究》的學術報告。
  • 中國科學家張彌曼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後致辭。新華社記者 張曼攝  新華社巴黎3月22日電(記者張曼)2018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22日晚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彌曼與另外4位女科學家獲頒這一獎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此前發布的評獎消息中說,張彌曼創造性的研究工作為水生脊椎動物向陸地的演化提供了新觀點。
  • 謝毅院士獲得第四屆Nano Research Award
    謝毅成為該獎設立以來首位美國以外的科學家獲獎者。  2008年以來,謝毅課題組在基於電、聲調製的無機功能固體設計與合成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產生重要國際影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謝毅出席論壇,並做獲獎報告。  Nano Research Awards是Nano Research編委會、清華大學出版社以及Springer出版社於2013年共同設立的國際性的納米研究獎,旨在表彰在納米研究領域做出重大貢獻、進而推動納米學科發展的傑出科學家。此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候選人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由Nano Research雜誌編委會成員進行提名,評獎委員會決定最終人選。
  • 見證歷史性時刻:兩位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獎女科學家榮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早在2016年,她們就已憑藉研發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榮獲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設立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2016年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獎者Emmanuelle Charpentier(左四)和Jennifer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