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人榮獲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

2020-11-11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11月11日,記者從河南省僑聯獲悉,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名單近日公布,鄭州大學副校長兼醫學院院長、河南省腫瘤醫院名譽院長董子鋼,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物細胞治療中心主任、科研處副處長張毅均榮獲二等獎。

董子鋼,美籍華人,腫瘤防治專家。他開創性地研究了多種化學預防藥物的分子靶點和作用機制,構建中國高發腫瘤的化學預防模型體系、研究和臨床轉化體系,目前已籤署的轉化成果合同金額達到1.2億人民幣。2013年同河南省人民政府合作,發起並建立中美(河南)荷美爾腫瘤研究院,為中國癌症化學預防體系建立科研和臨床轉化平臺。

張毅教授自2010年回國組建生物細胞治療中心以來,在臨床醫學研究尤其是重症難症的治療領域不斷開拓創新,2017年至今,帶領團隊開展了各免疫細胞亞群分析,T細胞受體(TCR)多樣性檢測和分析,血清多細胞因子檢測等多項臨床檢測項目,開展CAR-T細胞、腫瘤新抗原疫苗、溶瘤病毒等14項國際先進的腫瘤免疫治療臨床試驗,實現了國內首次、全球第二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取得完全緩解的案例,為有效治療該類疾病提供了寶貴經驗。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引領下,廣大僑界人才勇擔改革發展、創新創業的時代使命。據悉,為大力弘揚廣大僑界人才的愛國奉獻精神,宣傳他們立足本職、創新發展的先進事跡,中國僑聯決定:授予葛均波等59名同志「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解楊婧等66名同志「中國僑界貢獻獎」二等獎。

此外,河南省僑聯榮獲第八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組織獎。

相關焦點

  • 蘭州大學王育華教授榮獲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日前,中國僑聯官網公布了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名單,共有125名傑出僑界人士上榜。其中一等獎59名,二等獎66名。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王育華教授榮獲一等獎。「中國僑界貢獻獎」由中國僑聯於2003年設立,是面向中國僑界創新創業的重大獎項。為確保獎項評審的權威公正,中國僑聯委託專家評審委員會對「中國僑界貢獻獎」候選人進行匿名評審。
  • 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名單發布
    中國僑網11月11日電 據中國僑聯網站消息,日前,中國僑聯官網發布《中國僑聯關於表彰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者的決定》,獲獎名單如下:  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名單 (共125人)  一等獎(59人)  北京(4人)  安友仲 北京大學醫學部
  • 暨南女科學家造出中國「人工腎臟」,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12月1日為大力弘揚廣大僑界人才的愛國奉獻精神宣傳他們立足本職、創新發展的先進事跡中國僑聯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頒獎儀式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主任尹良紅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尹良紅教授在人民大會堂前攻克50年國際難題,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中國自主血透機發明者:尹良紅
  • 暨南女科學家造出中國「人工腎臟」,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12月1日為大力弘揚廣大僑界人才的愛國奉獻精神宣傳他們立足本職、創新發展的先進事跡中國僑聯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頒獎儀式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主任尹良紅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01我聽到了祖國的召喚「為中國做國內自主血透析機,打破國際壟斷,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讓中國人受惠,是我的心願。談起當初回國的理由,尹良紅說:「為中國做國內自主血透析機,打破國際壟斷,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讓中國人受惠,是我的心願。」懷著這份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醫學健康事業的追求,1998年,拿到博士學位的尹良紅踏上了回國的路途。
  • 「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花落天津開發區科學家
    日前,中國僑聯做出關於表彰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者的決定,其中,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首席科學官朱濤獲得天津市唯一的一等獎。、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疫苗專業委員會委員、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承擔並主持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國際合作專項等十餘項項目。
  •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6月15日,中國僑聯「第七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活動當日頒發了第七屆「中國僑界貢獻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等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頒獎。清華大學廖洪恩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 同方軟體榮獲「第二屆中國計算機用戶應用項目」傑出貢獻獎
    7月14日,中國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交流峰會暨(第二屆)中國計算機用戶應用成果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作為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的領軍企業,北京同方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應邀出席峰會,在最終入圍的72個申報項目中,憑藉「三農普(三中心)數據處理系統」榮獲「第二屆中國計算機用戶應用項目傑出貢獻獎」;「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廣東省製造業大數據平臺建設項目」、「重慶市交通應急平臺數據工程」榮獲第二屆中國計算機用戶應用項目優秀獎。
  • 同濟大學郭重慶院士榮獲第七屆管理科學獎特殊貢獻崇敬獎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近日,2020中國管理科學大會暨第七屆管理科學獎會上,同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原主任郭重慶榮獲第七屆管理科學獎特殊貢獻崇敬獎。中國管理科學學會授予郭重慶院士的頒獎詞這樣寫道: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 姚天順教授榮獲「NLPCC 2019傑出貢獻獎」
    2019年10月9日-14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的中文信息技術專業委員會(TCCI)第八屆CCF國際自然語言處理與中文計算會議(簡稱「NLPCC 2019」)在甘肅敦煌舉行。會議上,國內資深計算語言學專家、東北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的創始人姚天順教授榮獲NLPCC2019傑出貢獻獎。
  • 喜報|華地行榮獲第八屆國土資源(廣東)科學技術獎
    日前,國土資源(廣東)科學技術獎評審辦公室公布了第八屆國土資源(廣東)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據了解,第八屆國土資源(廣東)科學技術獎評選工作由廣東省土地學會、廣東省測繪學會、廣東省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學會、廣東省不動產登記與估價專業人員協會、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協會聯合開展。
  • 中國數學會三大數學獎揭曉!河南小夥樊玉偉獲鍾家慶數學獎
    中國數學會21日揭曉了第十三屆華羅庚數學獎、第十六屆陳省身數學獎和第十三屆鍾家慶數學獎的獲獎名單。
  • 中北大學祁貴生教授榮獲「第十二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創新獎」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2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胡慧萍 趙慧鵬)9月15日,在北京召開的2020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上,第十二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隆重頒發。本屆共評選出成就獎5名、創新獎14名、青年獎30名。
  • 中國科大王青松研究員榮獲第十一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
    我校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青松研究員在鋰離子電池火災安全領域取得了系列成果,榮獲「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創新獎」。獲授權發明專利10項,獲2018年第八屆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創新獎一等獎等獎勵中國化工學會自1999年設立「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創新獎」,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一屆評獎活動,為培養舉薦優秀化工科技人才、助推科技精英脫穎而出、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潛力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中國一拖榮獲第十三屆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
    在近日召開的第十屆中國管理全球論壇暨第十三屆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頒獎盛典上,中國一拖榮獲第十三屆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  作為首個針對中國境內企業管理實踐成就的公益獎項,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由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與金蝶國際軟體集團聯合國內六大知名商學院(管理學院)自2008年發起,以「讓中國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為使命,每年遴選一次,是國內管理界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之一,此前海爾、新希望、萬科、中車、方太等知名企業都榮獲過該獎項。
  • 數學院研究員戴彧虹榮獲第十六屆「陳省身數學獎」
    10月21日揭曉了第十三屆華羅庚數學獎、第十六屆陳省身數學獎和第十三屆鍾家慶數學獎的獲獎名單。   「陳省身數學獎」是為了肯定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的功績,激勵我國中青年數學工作者對發展我國數學事業做出的貢獻,由中國數學會常務理事會決定設立的獎項,其旨在鼓勵作出傑出貢獻的中青年數學家。
  • 納豆生物於第八屆領袖峰會榮獲2020年度最具市場價值品牌項目獎
    舉報   2020年12月4日,希鷗網以「改革先鋒·心中有數」為主題,於深圳益田威斯汀酒店舉行了第八屆創新創業領袖峰會暨
  • 中國農大榮獲「北鬥衛星導航應用推進貢獻獎」
    中國農大榮獲「北鬥衛星導航應用推進貢獻獎」 2020-11-30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維聯合集團董事長多維寬獲鋼結構傑出人才獎
    常務副會長多維寬榮獲「鋼結構傑出人才獎」。 多維聯合集團董事長多維寬(中)榮獲「鋼結構傑出人才獎」      據悉,「鋼結構傑出人才獎」是中國鋼結構協會根據《鋼結構傑出人才獎評選辦法》的要求,為促進鋼結構人才的戰略發展,對全國範圍內的鋼結構行業中經濟
  • 範維澄院士榮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傑出貢獻獎」
    11月13日,2020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燒項目進展交流會在廈門開幕,在會議開幕式上,我校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者和現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範維澄教授榮獲2020年度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傑出貢獻獎」。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紅光研究員為範維澄教授頒發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