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9日-14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的中文信息技術專業委員會(TCCI)第八屆CCF國際自然語言處理與中文計算會議(簡稱「NLPCC 2019」)在甘肅敦煌舉行。會議上,國內資深計算語言學專家、東北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的創始人姚天順教授榮獲NLPCC2019傑出貢獻獎。
姚天順教授榮獲NLPCC 2019 傑出貢獻獎
作為專注於自然語言處理(NLP)和中文計算(CC)領域的國際前沿會議,NLPCC自2012 年起,已成功舉辦七屆。經過多年的發展,NLPCC已構建起覆蓋全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與創新交流平臺。本次NLPCC 2019 重點關注關注自然語言處理和語言計算機領域的研究和創新成果,吸引了國內外學術界的400餘名研究者,以及小牛翻譯、華為、百度、騰訊、阿里、微軟、京東等多家知名企業,小牛翻譯全程贊助了本次會議。
在會議閉幕式上,國內資深計算語言學專家、東北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的創始人、小牛翻譯名譽董事長姚天順教授榮獲NLPCC2019傑出貢獻獎。
1980年,姚天順教授創立了東北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專注於自然語言處理研究50餘年,為中國乃至國際的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他曾是香港中文大學孔安道機器翻譯研究所和計算機科學系的訪問學者(1979-1980);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任計算機科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1986);建立中國第一個以計算機語言學為主導學科的計算機科學理論博士點(1991);姚天順教授榮獲國內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最高科技獎——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6)。
姚天順教授主要從事自然語言處理、數據組織與結構、可計算理論等研究工作,他提出的「詞彙語義驅動理論」,成為設計構造機用語義詞典的方法論。出版了8本學術專著和200餘篇論文。先後承擔了國家973項目、863項目等20餘項國家級研究項目。參與了日本經產省的CICC亞洲多國語機器翻譯重大項目,與美國匹茨堡大學、韓國浦項科技大學、泰國庫拉隆貢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的NEC公司、富士-施樂公司、美國長島Berliz公司、松下美國研究所、摩託羅拉研究所等開展11項國際合作項目。
他曾被聘為北京大學和中科院計算所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國中文信息處理系統研究會副理事長、香港政府研究資訊局海外評論員、國際中文計算機學會主席團成員、國際東方語言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國際東方語言計算機處理學報》編委。
姚天順教授為我國的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培養了150多名博士和碩士,「屁股要坐在板凳上」嚴謹的治學態度、「人這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夠了」專注的研究精神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他的每一名學生, 如今「姚門弟子」活躍在國內國際的學術界和企業界,不僅有清華、復旦、中科院的頂尖學者,谷歌、阿里、百度等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的企業高管,也不乏努力打拼的創業團隊領軍者。
由於姚天順教授年事已高,未能親自出席會議,由其弟子朱靖波教授代為領獎,他通過視頻發表了獲獎感言。在視頻中姚天順教授表示:「自然語言是計算機界與語言學界跨學科研究的最好範例,我希望計算機科學界和語言學界聯合起來,共同促進這門學科的發展。」
姚天順教授獲此殊榮,既是對他50多年潛心研究為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發展所做巨大貢獻的肯定,也激勵著每一位「姚門弟子」以及小牛團隊為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技術發展和產業應用繼續奮鬥。
姚天順,男,1956年畢業於吉林大學。
東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以姚天順教授為首國內第一個以計算語言學為主流方向的計算機科學理論博士點。
曾任職務:國際東方語言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國際東方語言計算機處理學報編委,香港政府研究資訊局海外評審員,中國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會副理事長,瀋陽市計算機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