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天順教授榮獲「NLPCC 2019傑出貢獻獎」

2020-09-04 小牛翻譯

2019年10月9日-14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的中文信息技術專業委員會(TCCI)第八屆CCF國際自然語言處理與中文計算會議(簡稱「NLPCC 2019」)在甘肅敦煌舉行。會議上,國內資深計算語言學專家、東北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的創始人姚天順教授榮獲NLPCC2019傑出貢獻獎。

姚天順教授榮獲NLPCC 2019 傑出貢獻獎

作為專注於自然語言處理(NLP)和中文計算(CC)領域的國際前沿會議,NLPCC自2012 年起,已成功舉辦七屆。經過多年的發展,NLPCC已構建起覆蓋全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與創新交流平臺。本次NLPCC 2019 重點關注關注自然語言處理和語言計算機領域的研究和創新成果,吸引了國內外學術界的400餘名研究者,以及小牛翻譯、華為、百度、騰訊、阿里、微軟、京東等多家知名企業,小牛翻譯全程贊助了本次會議。

在會議閉幕式上,國內資深計算語言學專家、東北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的創始人、小牛翻譯名譽董事長姚天順教授榮獲NLPCC2019傑出貢獻獎。

1980年,姚天順教授創立了東北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專注於自然語言處理研究50餘年,為中國乃至國際的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他曾是香港中文大學孔安道機器翻譯研究所和計算機科學系的訪問學者(1979-1980);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任計算機科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1986);建立中國第一個以計算機語言學為主導學科的計算機科學理論博士點(1991);姚天順教授榮獲國內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最高科技獎——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6)。

姚天順教授主要從事自然語言處理、數據組織與結構、可計算理論等研究工作,他提出的「詞彙語義驅動理論」,成為設計構造機用語義詞典的方法論。出版了8本學術專著和200餘篇論文。先後承擔了國家973項目、863項目等20餘項國家級研究項目。參與了日本經產省的CICC亞洲多國語機器翻譯重大項目,與美國匹茨堡大學、韓國浦項科技大學、泰國庫拉隆貢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的NEC公司、富士-施樂公司、美國長島Berliz公司、松下美國研究所、摩託羅拉研究所等開展11項國際合作項目。

他曾被聘為北京大學和中科院計算所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國中文信息處理系統研究會副理事長、香港政府研究資訊局海外評論員、國際中文計算機學會主席團成員、國際東方語言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國際東方語言計算機處理學報》編委。

姚天順教授為我國的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培養了150多名博士和碩士,「屁股要坐在板凳上」嚴謹的治學態度、「人這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夠了」專注的研究精神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他的每一名學生, 如今「姚門弟子」活躍在國內國際的學術界和企業界,不僅有清華、復旦、中科院的頂尖學者,谷歌、阿里、百度等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的企業高管,也不乏努力打拼的創業團隊領軍者。

由於姚天順教授年事已高,未能親自出席會議,由其弟子朱靖波教授代為領獎,他通過視頻發表了獲獎感言。在視頻中姚天順教授表示:「自然語言是計算機界與語言學界跨學科研究的最好範例,我希望計算機科學界和語言學界聯合起來,共同促進這門學科的發展。」

姚天順教授獲此殊榮,既是對他50多年潛心研究為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發展所做巨大貢獻的肯定,也激勵著每一位「姚門弟子」以及小牛團隊為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技術發展和產業應用繼續奮鬥。

姚天順,男,1956年畢業於吉林大學。

東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以姚天順教授為首國內第一個以計算語言學為主流方向的計算機科學理論博士點。

曾任職務:國際東方語言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國際東方語言計算機處理學報編委,香港政府研究資訊局海外評審員,中國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會副理事長,瀋陽市計算機協會理事長。

相關焦點

  • 工程科學學院葛新石教授榮獲2020年度太陽能熱利用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1月22日,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國家光熱聯盟)發布《關於2020 年度太陽能熱利用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評選結果的公告》,我校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葛新石教授榮獲
  • 範維澄院士榮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傑出貢獻獎」
    11月13日,2020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燒項目進展交流會在廈門開幕,在會議開幕式上,我校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者和現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範維澄教授榮獲2020年度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傑出貢獻獎」。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紅光研究員為範維澄教授頒發榮譽證書。
  • 西電焦李成教授榮獲2020年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
    12月10日,2020年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部主任、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人工智慧學院教授焦李成榮獲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他培養了一大批人工智慧及相關領域的傑出人才,例如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空軍軍醫大學羅二平少將;國防「973」首席科學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西北工業大學張豔寧教授;前美國亞馬遜首席科學家、Amazon Go創始人,京東數科首席科學家、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薄列峰;原Intel高級研究員、常州迪銳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賈穎;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總經理
  • 「2019中國石墨烯學術傑出貢獻獎」隆重揭曉
    1月11日,備受關注的「2019中國石墨烯學術傑出貢獻獎」在2019中國石墨烯產業發展表彰大會暨石墨烯聯盟(CGIA)年會上隆重揭曉。上海交通大學楊旭東教授團隊、湖南大學袁荃教授團隊共同獲得該榮譽。原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馬燕合為獲獎者頒獎。
  • 重磅 |《測繪學報》主編楊元喜院士獲「錢學森傑出貢獻獎」
    楊元喜院士榮獲「錢學森傑出貢獻獎」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2020 China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測繪學報》主編楊元喜院士榮獲中國航天基金會的錢學森傑出貢獻獎。該獎項由航天系統院士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評選出,以工作在航天科研、生產、試驗、發射、測控等一線崗位上的個人及航天重大項目為獎勵重點,獎勵了一大批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一線科技骨幹力量。2019年度共評選出航天重大項目獎2個,錢學森傑出貢獻獎10名,航天貢獻獎267名。
  • 蘭州大學王育華教授榮獲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日前,中國僑聯官網公布了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名單,共有125名傑出僑界人士上榜。其中一等獎59名,二等獎66名。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王育華教授榮獲一等獎。「中國僑界貢獻獎」由中國僑聯於2003年設立,是面向中國僑界創新創業的重大獎項。為確保獎項評審的權威公正,中國僑聯委託專家評審委員會對「中國僑界貢獻獎」候選人進行匿名評審。
  • 2019年度「錢學森傑出貢獻獎」名單揭曉
    記者從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開幕式獲悉,201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獎三大獎項最終評選結果揭曉:「航天重大項目獎」2個,「錢學森傑出貢獻獎」10名,「航天貢獻獎」267名。「航天重大項目獎」頒獎現場 攝影:中國航天報記者宿東「錢學森傑出貢獻獎」的獲獎者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型號總設計師範瑞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楊元喜
  • 清華大學朱邦芬院士榮獲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
    右三為朱邦芬院士2020年11月20日,第二屆教學大師獎、傑出教學獎和創新創業英才獎頒獎典禮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物理系朱邦芬院士和其他8位高校教師獲得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教學大師獎和傑出教學獎由教育部支持,由深圳市陳一丹公益慈善基金會與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設立,旨在表彰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紮根教學一線、在國家戰略性緊缺人才培養方面作出貢獻、具有卓越影響力的高校教師。
  • 同方軟體榮獲「第二屆中國計算機用戶應用項目」傑出貢獻獎
    作為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的領軍企業,北京同方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應邀出席峰會,在最終入圍的72個申報項目中,憑藉「三農普(三中心)數據處理系統」榮獲「第二屆中國計算機用戶應用項目傑出貢獻獎」;「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廣東省製造業大數據平臺建設項目」、「重慶市交通應急平臺數據工程」榮獲第二屆中國計算機用戶應用項目優秀獎。
  • 歐洲科學院院士、江蘇"本土"教授榮獲中國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
    10月14日,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獎勵委員會宣布,授予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教授周志華2020年首屆"CCF-ACM人工智慧獎",以表彰他在機器學習的多個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和ACM(國際計算機學會)共同評選和頒發,授予在人工智慧理論、技術或應用做出傑出貢獻,且獲獎時在中國工作的專業人士。
  • 嚴傳俊教授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傑出貢獻獎」
    西工大新聞網11月13日電(沙治邦)11月9日,在重慶大學召開的2013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會議上,西工大動力與能源學院資深教授嚴傳俊和西安交通大學原校長蔣德明教授榮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傑出貢獻獎」。
  • 諾獎風向標!19位科學家榮獲2019年度「引文桂冠獎」—新聞—科學網
  • 天津醫科大學姚智教授榮獲中國免疫學會傑出學者獎
    會上,天津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微環境與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姚智教授被授予「傑出學者獎」。    來自全國各地、港、澳、臺和海外的4000餘名代表參加本次大會,盛況空前。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德國及中國的免疫學會理事長先後致辭,10餘名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法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 張策教授榮獲國際機構學與機器科學聯合會傑出服務貢獻獎
    本站訊(通訊員 陳焱 孫濤,攝影 劉爽)9月19日,國際機構學與機器科學聯合會(IFToMM)在天津大學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為機構學及機器動力學專家天津大學張策教授頒發IFToMM傑出服務貢獻獎(IFToMM Dedicated Service Award)。IFToMM主席Marco Ceccarelli教授專程從義大利來校為張策教授頒獎。
  • 馬麗娜女士榮獲世界傑出女性獎
    首屆世界傑出女性合作發展論壇 在巴黎成功舉辦 馬麗娜女士榮獲世界傑出女性獎
  • 北京大學謝曉亮教授獲2017「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北京大學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主任、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BIOPIC)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哈佛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教授謝曉亮,因其在單分子生物學和精準醫療領域的卓越成就,榮獲2017年度「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 平昌籍院士吳偉仁獲2019年度「錢學森傑出貢獻獎」
    開幕式上為獎勵對航天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有功人員,特別頒發了201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獎,其中2個項目獲得航天重大項目獎,每個項目獎勵人民幣50萬元;10人獲得了錢學森傑出貢獻獎,每人獎勵20萬元人民幣;267人獲得航天貢獻獎,每人獎金5萬元。
  • 清華醫學院祁海教授榮獲2018美國免疫學家協會研究者獎
    清華醫學院祁海教授榮獲2018美國免疫學家協會研究者獎清華新聞網1月15日電 1月5日,美國免疫學家協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mmunologist)宣布,授予清華大學醫學院祁海教授2018碧迪生物科學研究者獎(2018 AAI-BD Biosciences Investigator Award),以表彰其在職業生涯早期為免疫學領域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 Bio-X研究院賀林院士榮獲2019年美洲華人遺傳學會傑出教育獎
    在10月18日舉行的美國人類遺傳學會2019年會(ASHG)上,Bio-X研究院賀林院士榮獲2019年美洲華人遺傳學會傑出教育獎,美洲華人遺傳學會黃濤生主席此前特地前往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為其頒獎。
  • 中科大教授謝毅獲國際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新聞—科學網
    中科大教授謝毅獲國際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系華人科學家首次獲獎  記者5月2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學院教授謝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