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維澄院士榮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傑出貢獻獎」

2020-12-06 中國科大新聞網

11月13日,2020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燒項目進展交流會在廈門開幕,在會議開幕式上,我校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者和現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範維澄教授榮獲2020年度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傑出貢獻獎」。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紅光研究員為範維澄教授頒發榮譽證書。

範維澄教授於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並留校工作。1979-1982年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做訪問學者,1987年晉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同年,針對我國火災研究薄弱的狀況,他向國家建議創建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並獲批。三十餘年來,範維澄教授長期致力於火災孕育、發生和發展的動力學演化規律研究,以及火災關鍵防治技術的研發與工程應用,擔任了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個火災安全項目首席科學家。他是我國火災科學領域的奠基者,也是該領域學科發展的帶頭人,他在中國科大創建了以火災機理與防治技術為主幹和特色的安全工程本科專業、碩士點、博士點。他主編的《計算燃燒學簡程》《火災學簡明教程》《公共安全科學導論》等經典教材和著作,為我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火災科學與安全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為我國火災科學與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基於範維澄教授在學科建設方面的奠基性工作,依託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的中國科大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成為第四輪教育部學科評估A+學科,入選世界「雙一流」建設學科。1992年,他與日本、俄羅斯學者一起創建了亞澳火災科學技術學會,先後擔任副主席、主席和名譽主席,並榮獲亞澳火災科學技術學會首屆終身成就獎和國際火災研究機構主任論壇Sjölin獎。2001年,範維澄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進入21世紀,面向國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和世界公共安全科技前沿,範維澄教授於2003年創建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並隨後創建了亞太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學會和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學會(中國)。近年來,範維澄教授參與我國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和綱要制訂,曾擔任科技部公共安全領域專項規劃、「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公共安全和科技冬奧兩個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並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作專題講座。他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各1次,並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此次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傑出貢獻獎」的授予,是對範維澄教授長期為中國乃至世界火災科學和公共安全科技領域所做巨大貢獻的褒獎。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分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工程科學三處共同主辦,是國內燃燒學界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學術盛會。本次年會參會人數達1700餘人,創歷史新高。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乃安研究員作「大尺度森林地表火蔓延的加速機制研究」的大會邀請報告,火災實驗室師生還榮獲優秀論文獎和優秀科普作品獎各1項。

會議期間,參會的中國科大校友、在校師生近80人與範維澄教授合影留念。


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院士範維澄教授—— 榮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
    【安徽科技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者、中國工程院院士範維澄教授—— 榮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傑出貢獻獎」 本報合肥訊11
  • 嚴傳俊教授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傑出貢獻獎」
    西工大新聞網11月13日電(沙治邦)11月9日,在重慶大學召開的2013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會議上,西工大動力與能源學院資深教授嚴傳俊和西安交通大學原校長蔣德明教授榮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傑出貢獻獎」。
  •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2019年學術年會成功舉辦
    本站訊(通訊員 潘家營)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2019年學術年會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燒項目進展交流會於10月24日至27日在天津社會山國際會議中心酒店隆重召開。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分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學部三處主辦,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
  • 我校承辦2018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
    哈工大報訊(趙義軍 文/圖)9月13日至16日,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分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工程科學三處主辦,我校能源學院等單位承辦的2018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燒項目進展交流會在哈爾濱召開。
  • 2016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會議在安徽工業大學召開
    人民網訊 10月21日—23日,2016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會議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燒項目進展交流會在安徽工業大學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安徽工業大學承辦。
  • 2009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在我校召開
    2009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在我校召開  10月30日—11月2日,2009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在合肥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主辦
  • 2010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會議在廣州召開
    12月4日至6日,2010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會議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燒項目進展交流會在廣州召開,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承辦。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徐建中院士,中科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院長陳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工程與材料三處處長劉濤,廣州能源所所長吳創之在開幕式上致辭。來自全國近60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550多位代表參會,參會人數為歷年之最。
  •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年會舉行
    本報訊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2010年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熱機氣動熱力學和流體機械學術會議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進展交流會議」近日在東南大學舉行。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主辦,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承辦。
  • 2020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在廈召開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應潔 通訊員 羅旻敏)日前,我國燃燒領域最高級別的會議——2020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燒項目進展交流會在廈門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157所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界的1700餘名專業人士參與。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分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工程科學三處主辦,集美大學和廈門大學聯合承辦。
  • 史紹熙院士:我國第一位燃燒學博士
    史紹熙院士:我國第一位燃燒學博士 2018年05月10日 10:14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史紹熙院士
  • 工程科學學院葛新石教授榮獲2020年度太陽能熱利用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1月22日,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國家光熱聯盟)發布《關於2020 年度太陽能熱利用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評選結果的公告》,我校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葛新石教授榮獲
  • 我實驗室黃佐華教授當選首屆國際燃燒學會(The Combustion Institute)會士
    國際燃燒學會授予其會士是表彰其在預混火焰、發動機燃燒技術進步尤其是富氫燃燒方面做出的傑出研究(for excellent investigations of premixed flames and engine combustion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advancement of hydrogen-enrichment)。
  • 王補宣,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開拓者
    不久,他又翻譯了前蘇聯米海耶夫院士的《傳熱學基礎》,這個譯本因為流暢易懂而被國內高等院校普遍採用。1957年,他在清華大學創建了全國第一個工程熱物理本科專業,並擔任工程熱物理教研組(現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主任。
  • 清華燃燒能源中心主任羅忠敬教授獲北京市外國專家「長城友誼獎」
    清華燃燒能源中心主任羅忠敬教授獲北京市外國專家「長城友誼獎」清華新聞網4月23日電 日前,清華大學燃燒能源中心主任、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羅忠敬教授獲得北京市2014-2016年度北京市外國專家「長城友誼獎」。羅忠敬教授因多年來在促進中外燃燒界學術交流、推動在清華創立國際領先學術團隊、開展燃燒學研究方面的突出貢獻而榮獲此獎。
  • 清華大學朱邦芬院士榮獲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
    右三為朱邦芬院士2020年11月20日,第二屆教學大師獎、傑出教學獎和創新創業英才獎頒獎典禮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物理系朱邦芬院士和其他8位高校教師獲得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教學大師獎和傑出教學獎由教育部支持,由深圳市陳一丹公益慈善基金會與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設立,旨在表彰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紮根教學一線、在國家戰略性緊缺人才培養方面作出貢獻、具有卓越影響力的高校教師。
  •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熱物理專業委員會第22屆全國學術會議暨全國...
    5月28日至30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熱物理專業委員會主辦,哈爾濱工程大學承辦的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熱物理專業委員會第22屆全國學術會議暨全國工程熱物理博士後論壇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行。來自全國60餘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參會代表300餘人參加大會。
  • Bio-X研究院賀林院士榮獲2019年美洲華人遺傳學會傑出教育獎
    在10月18日舉行的美國人類遺傳學會2019年會(ASHG)上,Bio-X研究院賀林院士榮獲2019年美洲華人遺傳學會傑出教育獎,美洲華人遺傳學會黃濤生主席此前特地前往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為其頒獎。
  • 姚天順教授榮獲「NLPCC 2019傑出貢獻獎」
    2019年10月9日-14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的中文信息技術專業委員會(TCCI)第八屆CCF國際自然語言處理與中文計算會議(簡稱「NLPCC 2019」)在甘肅敦煌舉行。會議上,國內資深計算語言學專家、東北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的創始人姚天順教授榮獲NLPCC2019傑出貢獻獎。
  • 重磅 |《測繪學報》主編楊元喜院士獲「錢學森傑出貢獻獎」
    楊元喜院士榮獲「錢學森傑出貢獻獎」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2020 China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測繪學報》主編楊元喜院士榮獲中國航天基金會的錢學森傑出貢獻獎。該獎項由航天系統院士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評選出,以工作在航天科研、生產、試驗、發射、測控等一線崗位上的個人及航天重大項目為獎勵重點,獎勵了一大批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一線科技骨幹力量。2019年度共評選出航天重大項目獎2個,錢學森傑出貢獻獎10名,航天貢獻獎267名。
  • 歐洲科學院院士、江蘇"本土"教授榮獲中國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
    10月14日,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獎勵委員會宣布,授予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教授周志華2020年首屆"CCF-ACM人工智慧獎",以表彰他在機器學習的多個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CCF-ACM人工智慧獎"由CCF(中國計算機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