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補宣,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開拓者

2020-12-05 中華人

2019年8月3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教育家王補宣在北京病逝,享年98歲。今天,讓我們共同緬懷這位老先生。

王補宣,1922年出生,江蘇無錫市人。1943年,他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

當時,面對動蕩的社會和屈辱的國難,王補宣決定赴美求學,並時刻關注國內動態。

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夕,王補宣毅然放棄了在普渡大學繼續深造的機會,決定與祖國共命運。

1949年,王補宣(右一)在普渡大學時的留影

從此,他一直奮戰在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研與教育的第一線,見證學科發展的同時,也見證著新中國的成長。

1952年,王補宣在清華大學創建了熱工學教研組(現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並擔任教研組主任。同年,他出版了新中國第一本《工程熱力學》教科書。不久,他又翻譯了前蘇聯米海耶夫院士的《傳熱學基礎》,這個譯本因為流暢易懂而被國內高等院校普遍採用。

1957年,他在清華大學創建了全國第一個工程熱物理本科專業,並擔任工程熱物理教研組(現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主任。

回憶這段艱辛的歷程時,王補宣說:"當時設置工程熱物理專業的時候,也就是410專業,我當時一個人又是專業課,又是新生課,教了230個小時的傳熱,後來再教傳熱的話就比較熟悉了。都是這樣幹出來的,邊學邊用,學中幹,幹中學。"

20世紀70年代後期,王補宣領導創建了中國太陽能學會,連任兩屆理事長(1979年-1987年)。期間,他出版《太陽能學報》,組織我國新能源的開發應用,提出"在經濟、實惠、牢靠的前提下,把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的利用普及起來"的方針。

1981年,國際太陽能學會(ISES)設立中國分會。1986年,王補宣被世界能源協會授予"能源為人類服務"大獎。2014年,他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8年2月1日,他又被國家光熱聯盟授予"中國太陽能科學與技術終身成就獎"。

王補宣被國家光熱聯盟授予"中國太陽能科學與技術終身成就獎"

面對無數榮譽,王補宣心中裝還是莘莘學子。2012年,王補宣90壽誕之際,清華大學經其同意發起、設立了"王補宣院士獎學勵學基金",用於獎勵清華大學能源動力及工程熱物理領域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優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資助學習努力、學業合格、家庭經濟困難的本科生,獎勵清華大學和國內其他單位該領域的優秀青年學者,獎勵傳熱學領域優秀研究生,以及支持每四年一次在清華大學召開的北京國際傳熱會議。

執教60餘年,王補宣培養了大量熱工學領域優秀人才。同時,他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治學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學子。

王補宣

王補宣當年的學生、建築學院江億院士還記得恩師細緻的批註:"當時我還是拿筆寫的頭一篇物理性質測量的文章,王先生每一頁都寫滿了批示,從公式的符號,到什麼樣的表示方法,直到文字、標點符號,讓我學會了到底該怎樣做學問,怎樣寫文章,這樣把我一步一步地帶入學術界。"

熱能系李俊明教授回憶王補宣時說:"或許有人會說,王先生是一個'不太合時宜'的人。但他是一個地道的學者,我們都很佩服他。怎麼做學問,怎麼做人,王先生確實給我們作出了很好的榜樣。"

相關焦點

  • 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開拓者王補宣院士逝世
    王補宣院士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王補宣同志1922年2月5日出生於江蘇無錫,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49年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獲機械工程科學碩士學位,同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王補宣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
  • 院士王補宣逝世為工程熱物理學科開拓者 附王補宣院士生平簡介及成就
    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王補宣院士生平簡介:王補宣(1922年2月5日-2019年8月31日),出生於江蘇無錫,熱工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開拓者與傳熱學帶頭人 。
  • 中科院院士王補宣逝世: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開拓者
    中新網9月1日電 據清華大學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王補宣是中國著名的熱工教育家、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王補宣創立了高速流動膜沸騰傳熱理論,深化了多孔介質熱溼遷移理論與應用技術,為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
  • 中科院院士王補宣逝世 系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開拓者
    據清華大學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王補宣是中國著名的熱工教育家、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王補宣創立了高速流動膜沸騰傳熱理論,深化了多孔介質熱溼遷移理論與應用技術,為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
  • 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補宣逝世,享年98歲
    光明日報微博8月31日消息,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王補宣同志1922年2月5日出生於江蘇無錫,1943年西南聯合大學工學士,1949年美國普渡大學機械工程科學碩士,同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王補宣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
  • 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王補宣去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王補宣同志1922年2月5日出生於江蘇無錫,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49年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獲機械工程科學碩士學位,同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王補宣同志是我國著名的熱工教育家、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
  • 工程熱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王補宣離世!今年已痛失22位院士
    王補宣是我國著名的熱工教育家、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王補宣創立了高速流動膜沸騰傳熱理論,深化了多孔介質熱溼遷移理論與應用技術,為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
  • 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近日,軟科正式發布2019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排名如下:學科代碼學科名稱2019排名百分位段學校名稱總分0807動力工程及工程
  • 研究院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A++級二級學科名單
    中國大學研究生院等級評價採用黃金分割法,用A++、A+、A、B+、B、C+、C、D+、D、E+、E,共5等11級表示各大學和各學科的實力。A++級學科學術水平最高,有足夠實力的考生,應報考中國大學A++級二級學科。  下表是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所屬的6個二級學科A++級學校名單。
  • 2019-2020校友會中國一流學科排名-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排名
    2019-2020校友會中國一流學科排名-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排名 高考微信 中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哪些大學躋身
  •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年會舉行
    本報訊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2010年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熱機氣動熱力學和流體機械學術會議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進展交流會議」近日在東南大學舉行。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主辦,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承辦。
  • 江蘇高校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聯盟成立
    本報訊10月28日,江蘇高校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聯盟在江蘇大學成立。東南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江蘇大學等11所高校參加該聯盟。江蘇大學黨委書記、國家重點學科流體機械及工程學科帶頭人袁壽其當選聯盟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2020年「環境 能源 動力——走近工程熱物理所」暑期夏令營招募通知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內,前身系國際著名科學家吳仲華院士1956年創立的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
  • 2018年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暑期夏令營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內,前身系國際著名科學家吳仲華院士1956年創立的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目前,已建設成為應用基礎與應用發展研究有機結合的戰略高技術基地型研究所,主要從事能源、動力和環境等領域的研究,內容涉及工程熱力學、內流氣動熱力學、燃燒學、傳熱傳質學等學科。
  • 民族大業 船驥之託——記我國工程熱物理學開拓者吳仲華
    1950年韓戰爆發,在聯合國總部聆聽新中國代表伍修權慷慨激昂的發言後,吳仲華毅然決定舉家回國。此後,吳仲華繞過大半個地球,終於在1954年底回到中國。 面對新中國的百廢待興,甚至一度受到政治衝擊,吳仲華始終矢志不渝。1956年成立中國第一個燃氣輪機專業,1961年創建了工程熱物理學科,從此開拓了工程熱物理學研究發展的新時代。
  • 範維澄院士榮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傑出貢獻獎」
    11月13日,2020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燒項目進展交流會在廈門開幕,在會議開幕式上,我校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者和現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範維澄教授榮獲2020年度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傑出貢獻獎」。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紅光研究員為範維澄教授頒發榮譽證書。
  • 高考報考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類專業中國大學排行榜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主要學科方向有熱力循環理論與系統仿真、熱流體力學與葉輪機械、內燃機燃燒與排放控制、汽車動力總成與控制、工程熱物理、製冷空調中的能源利用、低溫系統流動傳熱、煤的多相流燃燒熱物理等。
  •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熱物理專業委員會第22屆全國學術會議暨全國...
    5月28日至30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熱物理專業委員會主辦,哈爾濱工程大學承辦的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熱物理專業委員會第22屆全國學術會議暨全國工程熱物理博士後論壇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行。來自全國60餘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參會代表300餘人參加大會。
  •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2019年學術年會成功舉辦
    本站訊(通訊員 潘家營)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2019年學術年會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燒項目進展交流會於10月24日至27日在天津社會山國際會議中心酒店隆重召開。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分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學部三處主辦,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
  •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出爐: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第四輪評估於2016年在95個一級學科範圍內開展(不含軍事學門類等16個學科),共有513個單位的7449個學科參評。評估結果按照「精準計算、分檔呈現」的原則,根據「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為9檔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