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補宣逝世,享年98歲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光明日報微博8月31日消息,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王補宣同志1922年2月5日出生於江蘇無錫,1943年西南聯合大學工學士,1949年美國普渡大學機械工程科學碩士,同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王補宣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創立了高速流動膜沸騰傳熱理論,深化了多孔介質熱溼遷移理論與應用技術,為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發展作出了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

他曾獲得眾多榮譽和獎勵,包括1986年世界能源協會授予的「能源為人類服務」大獎、1989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98年何梁何利科學與進步獎、2016年中國傳熱傳質首位終身成就獎等。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院士王補宣逝世: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開拓者
    中新網9月1日電 據清華大學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王補宣1922年2月5日出生於江蘇無錫,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49年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獲機械工程科學碩士學位,同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中科院院士王補宣逝世 系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開拓者
    據清華大學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王補宣1922年2月5日出生於江蘇無錫,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49年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獲機械工程科學碩士學位,同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王補宣是中國著名的熱工教育家、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
  • 院士王補宣逝世為工程熱物理學科開拓者 附王補宣院士生平簡介及成就
    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王補宣院士生平簡介:王補宣(1922年2月5日-2019年8月31日),出生於江蘇無錫,熱工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開拓者與傳熱學帶頭人 。
  • 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開拓者王補宣院士逝世
    王補宣院士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王補宣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創立了高速流動膜沸騰傳熱理論,深化了多孔介質熱溼遷移理論與應用技術,為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發展作出了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
  • 工程熱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王補宣離世!今年已痛失22位院士
    王補宣是我國著名的熱工教育家、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王補宣創立了高速流動膜沸騰傳熱理論,深化了多孔介質熱溼遷移理論與應用技術,為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
  • 王補宣,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開拓者
    2019年8月3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教育家王補宣在北京病逝,享年98歲。今天,讓我們共同緬懷這位老先生。王補宣,1922年出生,江蘇無錫市人。1943年,他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
  • 痛失院士!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王補宣去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王補宣同志是我國著名的熱工教育家、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王補宣同志創立了高速流動膜沸騰傳熱理論,深化了多孔介質熱溼遷移理論與應用技術,為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
  • 大國明星│2019年離世的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核物理學家于敏,1月16日去世,享年93歲 1月16日,兩彈一星元勳于敏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作物遺傳學家盧永根,8月12日去世,享年89歲 8月,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 「布衣院士」盧永根逝世
  • 我國著名構造物理與構造地質學家馬瑾院士逝世 享年83歲
    據微信公號「中國地震臺網」8月12日報導,我國著名構造物理與構造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馬瑾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8月12日7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馬瑾院士是我國構造物理與構造地質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她一生不斷拓展研究領域,在構造變形過程和機制、構造物理理論方法和實驗、地震機理和預測等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
  • 李恆德院士在京逝世 享年98歲
    原標題:李恆德院士逝世  光明日報北京5月29日電 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教育家,我國核材料和金屬離子束表面改性研究的先驅者、生物仿生材料的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恆德,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5月28日23時02分在北京逝世
  • 著名加速器高能物理學家方守賢院士逝世 享年87歲
    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院士逝世 享年87歲原標題:方守賢院士逝世 光明日報北京1月19日電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方守賢同志
  • 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院士逝世 享年98歲
    中新網南京12月17日電(徐珊珊)16日,南京大學官方網站發布訃告稱,中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
  •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端逝世,享年98歲
    新京報訊(記者 吳蘋蘋)12月16日,新京報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
  • 中國科學院院士戴元本逝世 享年92歲
    據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9月26日晚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戴元本,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9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戴元本,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
  •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院教授張俐娜逝世,享年80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院教授張俐娜逝世,享年80歲 澎湃新聞記者 湯琪 2020-10-17 21:36 來源:
  • 我國高能加速器事業開拓者方守賢院士逝世 享年87歲
    據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官方網站1月19日消息,我國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中國共產黨黨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第一臺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經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原主任,中國粒子加速器學會前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方守賢先生因病於2020年1月19日9時31分在北京逝世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恆德逝世 享年98歲
    新京報快訊 據清華大學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教育家,我國核材料和金屬離子束表面改性研究的先驅者、生物仿生材料的開拓者
  •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院教授張俐娜逝世,享年80歲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0月17日晚間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張俐娜於當晚8:00因病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逝世,享年80歲。據武漢大學官網介紹,張俐娜,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
  • 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院士逝世,享年98歲
    南京大學網站12月16日消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
  • 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院士逝世,享年98歲
    南京大學網站12月16日消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