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熱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王補宣離世!今年已痛失22位院士

2020-12-06 騰訊網

王補宣是我國著名的熱工教育家、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王補宣創立了高速流動膜沸騰傳熱理論,深化了多孔介質熱溼遷移理論與應用技術,為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

9月1日,南都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

王補宣1922年2月5日出生於江蘇無錫,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49年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獲機械工程科學碩士學位,同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王補宣是我國著名的熱工教育家、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王補宣創立了高速流動膜沸騰傳熱理論,深化了多孔介質熱溼遷移理論與應用技術,為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

王補宣曾獲得眾多榮譽和獎勵,包括1986年世界能源協會授予的「能源為人類服務」大獎、1989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98年何梁何利科學與進步獎、2010年亞洲熱物性會議終身成就獎、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6年中國傳熱傳質首位終身成就獎。

今年已經送別22位院士

今年以來,我們已經送別了22位院士,其中包括14位中國科學院院士,8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14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別是:

1月16日逝世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得主于敏(中國科學院)

1月19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化學家梁敬魁(中國科學院)

1月29日逝世的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金國章(中國科學院)

2月22日逝世的凝聚態物理學家王業寧(南京大學)

3月7日逝世的全國名中醫沈自尹(復旦大學)

6月3日逝世的著名固體物理學家湯定元(中國科學院)

6月17日逝世的著名分子生物學家孔祥復(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

7月28日逝世的人造衛星軌道動力學和衛星測控專家李濟生(西安衛星測控中心)

8月1日逝世的著名電化學家查全性(武漢大學)

8月6日逝世的著名化學家卓仁禧(武漢大學)

8月12日逝世作物科學家盧永根(華南農業大學)

8月26日逝世的溼法冶金學家陳家鏞(中國科學院)

8月27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學家章綜(中國科學院)

8月31日逝世的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王補宣(清華大學)

8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分別是:

1月1日逝世的著名材料專家塗銘旌(四川大學)

1月8日逝世的心血管外科學專家高長青(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2月3日逝世的著名的塑性成形與數位化製造專家阮雪榆(上海交通大學)

2月22日逝世的土木工程材料專家孫偉(東南大學)

5月11日逝世的建築結構專家容柏生(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

5月28日逝世的核材料和金屬物理專家李恆德(清華大學)

6月14日逝世的控制系統工程專家寧濱(北京交通大學)

6月29日逝世的毫米波技術領域傑出專家孫忠良(東南大學)

採寫:南都見習記者 諸未靜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院士王補宣逝世: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開拓者
    中新網9月1日電 據清華大學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王補宣1922年2月5日出生於江蘇無錫,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49年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獲機械工程科學碩士學位,同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中科院院士王補宣逝世 系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開拓者
    據清華大學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王補宣1922年2月5日出生於江蘇無錫,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49年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獲機械工程科學碩士學位,同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王補宣是中國著名的熱工教育家、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
  • 院士王補宣逝世為工程熱物理學科開拓者 附王補宣院士生平簡介及成就
    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王補宣院士生平簡介:王補宣(1922年2月5日-2019年8月31日),出生於江蘇無錫,熱工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開拓者與傳熱學帶頭人 。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30位院士
    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Cellulose》、《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和《高分子學報》等編委。張俐娜院士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涉及高分子物化、農業化學、環境材料和生物學交叉學科,其成果的原始創新性以及學術價值和應用前景已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
  • 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世,今年我國已痛失24位院士
    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2020年我國已痛失24位院士。曹楚南在中國領導和開拓了腐蝕電化學領域,出版《腐蝕電化學原理》等專著。
  • 據統計,共和國今年已痛失13位兩院院士
    今年1月逝世的4位院士分別是:1月4日逝世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1月7日逝世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1月19日逝世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1月24日逝世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
  • 清華教授李恆德院士去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十一位兩院院士
    清華教授李恆德院士去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十一位兩院院士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5-30 13:38 來源:澎湃新聞
  • 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 今年我國已痛失24位院士
    2020年,我國已痛失24位院士。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今年以來,共和國已痛失12位兩院院士
    據光明日報客戶端3月27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周俊,因病於2020年3月27日在昆明逝世,享年88歲。周俊,1932年2月生,江蘇東臺人。1999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幾十年來,他系統地進行了中國山毛櫸科、薯蕷科、人參屬、重樓屬、白前屬、烏頭屬及石竹科9屬的酚類、萜類、甾體、生物鹼和環肽的植物化學研究,發現新化合物296個,其中新類型5個。他提出了「中藥複方的物質基礎與作用機制是組合天然化學庫和多靶作用機理」的新觀點。
  • 院士蔣亦元逝世,中國今年已痛失9位院士,近2天3位大師離世
    1950年金陵大學農業工程專業本科畢業;1957年至1959年在蘇聯師從榮譽院士列多希聶夫教授進修兩年;20世紀80年代初期,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歷任東北農學院、東北農業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 百歲院士逝世!今年已痛失26位院士
    據光明日報消息,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2020年已痛失26位院士至此,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6位院士。記住他們的名字↓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我們今年已痛失30位兩院院士
    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Cellulose》、《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和《高分子學報》等編委。張俐娜院士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涉及高分子物化、農業化學、環境材料和生物學交叉學科,其成果的原始創新性以及學術價值和應用前景已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
  • 3年來,共和國已痛失102位兩院院士
    2020年,共和國已痛失38位兩院院士。38位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物理學家萬衛星相繼逝世。1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3人:于敏、梁敬魁、金國章、王業寧、沈自尹、湯定元、孔祥復、李濟生、查全性、卓仁禧、盧永根、陳家鏞、章綜、王補宣、張嗣瀛、曾融生、陳星弼、陸士新、田波等19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塗銘旌、高長青、阮雪榆、孫偉、容柏生、李恆德、寧濱、孫忠良、季國標、李玶、韓其為、胡亞美、孟執中、林宗虎等1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 今年我國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
    記者剛剛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王玉普於12月8日逝世,享年64歲。至此,我國今年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200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我國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
  • 今年我國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
    記者剛剛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王玉普於12月8日逝世,享年64歲。至此,我國今年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一位「老石油人」王玉普院士逝世王玉普(1956.10-2020.12.8)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遼寧新民人。
  • 中科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共和國今年已痛失30位院士
    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Cellulose》、《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和《高分子學報》等編委。張俐娜院士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涉及高分子物化、農業化學、環境材料和生物學交叉學科,其成果的原始創新性以及學術價值和應用前景已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
  • 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開拓者王補宣院士逝世
    王補宣院士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王補宣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創立了高速流動膜沸騰傳熱理論,深化了多孔介質熱溼遷移理論與應用技術,為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發展作出了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
  • 大國明星│2019年離世的院士
    2019,痛別32位院士 2019年逝世的科學家似乎格外多 截至目前,我們已送別32位院士!
  • 痛失院士!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王補宣去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王補宣同志是我國著名的熱工教育家、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卓越開拓者,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創始人之一。王補宣同志創立了高速流動膜沸騰傳熱理論,深化了多孔介質熱溼遷移理論與應用技術,為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
  • 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曾融生院士逝世,10月已送別4位院士
    又有一位大師離世。據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官方微博消息:我國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三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第二、三屆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委員,原國科聯巖石圈委員會中國全國委員會深部構造工作組組長、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震學會理事,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融生先生,於2019年10月22日14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