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市政府表彰!中國農業大學這位院士,獲"一等獎"獎勵!

2020-09-11 中國農業大學招生辦

9月10日上午,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國農業大學沈建忠院士主持完成的&34;項目獲得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據悉,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共15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

沈建忠,男,1963年3月出生,浙江桐鄉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入選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教育部技術創新團隊發展計劃&34;首席科學家。主要從事基礎獸醫學領域中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和獸醫公共衛生的基礎理論與技術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各1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3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185篇,以第一發明人獲國家發明專利46項,主持制定獸藥殘留檢測方法國家和行業標準45項(已發布),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108人。

成果圍繞多黏菌素耐藥性的形成與傳播機制開展研究,首次發現質粒介導的多黏菌素耐藥基因mcr-1並揭示其功能;探明畜禽源多黏菌素耐藥大腸桿菌快速增長與多黏菌素使用和mcr-1流行相關,發現畜禽產品生產鏈和環境可傳播mcr-1攜帶菌並增加病人定植和感染風險;發現質粒介導多黏菌素耐藥基因具有多樣性和廣泛傳播性。研究成果為全球倡導的&34;理念下解決細菌耐藥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動了WHO、EMA等國際組織和多個國家對多黏菌素使用風險管理政策的及時調整,為我國近幾年相繼出臺獸用抗菌藥使用及耐藥性管控政策提供了關鍵性的科學依據和理論支持。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是北京市人民政府設立的獎項,旨在獎勵科技界的優秀人士與團體,由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6個獎種組成。其中,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是首次設立的人物獎獎種。項目獎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3個獎種,分別旨在獎勵做出重大科學發現、做出重大技術發明、完成和應用推廣創新性科技成果,在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具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

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共154項成果獲獎。包括自然科學獎15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技術發明獎12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27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33項,二等獎93項。這些獲獎成果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支撐北京高質量發展,為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積蓄了新動能。


歡迎關注中國農業大學招生辦頭條號!

本文素材來源:中國農業大學官微、官網

相關焦點

  • 交大七項成果獲北京市委、市政府表彰!
    9月10日上午,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舉行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北京交通大學劉志剛教授等主持成果&34;獲得北京市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所提出的能饋式牽引供電技術被行業廣泛接受,項目成果在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18條線路推廣應用,市場佔有率第一,應用輻射全國。此外,北京交通大學還有6項參加完成項目獲二等獎。
  • 吳常信,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
    世界家禽學會中國分會主席(1997-2009)  世界「遺傳學應用於畜牧生產大會」國際委員會委員(1994-2002)  中國馬業協會理事長(2002-2014)一、學習與工作經歷  1957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留校任教。
  • 這位浙江籍院士,研究成果居國際前沿水平,近日與鍾南山同獲重磅表彰!
    為獎勵在數學力學、生命科學、工程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科學發現,作出突出技術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科學家揭曉,中國農業大學沈建忠院士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同時獲得表彰的還有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等。
  • 北京市委、市政府聯合表彰!這所「雙一流」高校榮獲5項科學技術獎!
    9月10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北京師範大學主持完成項目榮獲二等獎2項;參與完成項目榮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包括自然科學獎一等獎5項,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0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6項,技術發明獎二等獎6項;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33項,二等獎93項。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孫根班教授等主持完成的&34;項目榮獲自然科學二等獎。該項目圍繞鐵系金屬及其合金等化合物,聚焦微結構調控,提出了磁電損耗匹配的思路,揭示吸波機理,取得了系列研究進展。
  • 中國工程院院士聶祚仁獲任北京工業大學校長
    本文圖均來自於北京工業大學新聞網據北京工業大學新聞網消息,1月12日下午,北京工業大學召開幹部會議,宣布北京市委市政府關於北京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職務任免的決定。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王寧,市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正局級)王建中,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鄭吉春,市委組織部政法教育幹部處處長趙躍,市委教育工委幹部處處長、二級巡視員王泳出席會議。
  • 北京科技大學龐曉露教授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典禮暨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舉行,共有100位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學者獲獎,我校青年教師龐曉露教授成功入選。龐曉露教授近照龐曉露,中共黨員,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 2019「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北京分站賽收官 國際在線作品獲一等獎
    8月14日,以「北京,我的愛」為主題的2019「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北京頒獎典禮在北京廣播大廈隆重舉行,國際在線選送的作品《胡同裡的外國志願者》獲得一等獎。中宣部副部長蔣建國,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等領導同志出席活動,並為獲獎作者頒獎。
  • 喜訊 | 中國農大獲2019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9月10日上午,北京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我校沈建忠院士主持完成的「可轉移多黏菌素耐藥基因mcr的發現及其傳播機制研究」項目獲得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喜獲國家科技獎勵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喜獲國家科技獎勵一等獎http://www.huaue.com  2020年1月12日  來源:北航新聞網   北航新聞網1月10日電(通訊員陶飛)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 浙江工業大學15項科技成果獲浙江省科技獎勵大會表彰!
    ◎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全景7月17日上午,2019年度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省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等省領導向浙江省科技大獎獲得者和一等獎獲獎代表頒獎。會上,浙工大共有15項科技成果獲表彰,其中獲一等獎成果4項,創學校首次同一年度包攬浙江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三大獎一等獎的歷史最好成績,另獲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
  • 祝賀吳以嶺院士領導的團隊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對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和人員進行了表彰。河北省共有16項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不含專項項目),其中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吳以嶺院士團隊主持完成的「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愛給學生上物理課的「院士校長」,在市政府有了新身份
    【編輯/郝佳 統籌/劉姝蓉】近日,武漢市政府第八屆決策諮詢委員會成立,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被任命為委員會主任,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為其頒發聘書。據悉,該委員會主要職能是發揮專家學者智力優勢,為市政府重大決策開展諮詢研究及論證。
  • 張春霆院士榮獲首屆中國生物信息學終身成就獎 天津大學生物信息中心網站連續運行二十年
    9月27日,在上海開幕的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上,中國生物信息學學會(籌)授予張春霆院士首屆中國生物信息學終身成就獎,以表彰他所取得的重要學術成就和為我國生物信息學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
  • 曹淑敏任北航黨委書記 曾任江西鷹潭市委書記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5日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官方網站「現任領導」欄目近日進行更新,據最新名單顯示,曹淑敏已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曹淑敏,女,1966年7月出生,是第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曾任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院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2016年調任鷹潭市市長,今年1月任鷹潭市委書記。
  •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
    央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 今天(15日),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舉行了「2019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第七屆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電子信息領域優秀科技論文(2020)遴選活動」入選論文等表彰儀式。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高金森教授入選院士候選人!
    、採油廠主要領導名單「今日,中國化工學會公布擬推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名單,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高金森教授入選。同時,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信息和數位化管理部總經理王子宗也入選中國化工學會擬推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名單。高金森,1963年9月出生,博士,教授,現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學工程學院院長。其領銜完成的「 滿足國V/VI升級的FCC汽油關鍵組分定向分離技術」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我校黃維院士團隊獲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8月15日,2019年度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校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院長黃維院士領銜的「柔性電極的高效製備、功能調控及其儲能器件」項目獲得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該項目主要完成人為我校黃維院士、賴文勇教授、馬延文教授、揚州大學龐歡教授、我校程濤博士。
  • 中科院院士薛其坤任南科大校長 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昨晚,記者從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獲悉,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薛其坤已出任南科大新一任校長。中科院院士、南科大原校長陳十一任期屆滿卸任。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此後先後在日本、美國學習和工作,1999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CCF公示四大年度獎項,李國傑院士、史元春教授等大牛獲表彰
    李國傑研究員李國傑,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43 年生於湖南邵陽,1968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85 年獲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學位,1985-1986 年間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 CSL 實驗室工作,1987 年回國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作,1989 年被聘為該所研究員。1990 年被國家科委選聘為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主任,1999 年 12 月至今擔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
  • 中國農業大學舉行教師節表彰大會暨立德樹人論壇!
    據統計,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間,我校教師個人和集體共獲得各類獎勵或榮譽稱號1337項。今年經黨委研究決定,首次設立學校「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孫其信表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大學的發展關鍵在人才,教育教學工作核心在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