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常信,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

2020-10-03 農是

  吳常信,教授、中科院院士。

  現任

  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學風建設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協道德與權益專門委員會委員

  全國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副主任

  第二屆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副主席

  第二屆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專家委員會委員

吳常信

  曾任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理事長(2002-2007)

  世界家禽學會中國分會主席(1997-2009)

  世界「遺傳學應用於畜牧生產大會」國際委員會委員(1994-2002)

  中國馬業協會理事長(2002-2014)

一、學習與工作經歷

  1957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留校任教。1979-1981年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進修動物遺傳育種學。歷任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1983)、教授(1988),系主任(1983)、動物科技學院院長(1993-2004)。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二、研究方向

  動物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

  畜禽高原低氧適應的分子機理

  以果蠅作為模式動物的遺傳學與動物育種學研究

  動物比較育種學

吳常信院士報告會暨校友企業家聯誼會(2018.5.19)

三、主要教學工作

  目前主講研究生課程:

  《動物比較育種學》

  《科研誠信與學術規範》

  2006 「動物遺傳學」獲國家精品課程,第一完成人 (教育部)

四、主要科研工作

  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如下:

  1、「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項目」(CARS-41-K01),農業部,2011-2015,研究室主任、崗位專家

  2、「滇南小耳豬遺傳資源評價及選育利用」(2013IB003),雲南省科技計劃,2013-2016,主持

  3、「中國家豬遺傳演化與多樣性分子評估」,雲南省院士工作站項目,2013-2016,主持

  4、「神地綠殼蛋雞選育」,湖北省院士工作站項目,2014-2018,主持

五、科研成果

  吳常信教授自1981年回國以來,已發表論文190餘篇,多次應邀出席國際會議作特邀報告,以下為有代表性的論文目錄:

  1、Changxin Wu. Genetic Changes Affecting Poultry Production in China. 第21屆世界家禽大會論文集. 加拿大蒙特婁:2000.

  2、Changxin Wu. China Poultry Genetic Resources and Utilization of Native Breeds in Poultry Production. 第一屆亞洲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日本福岡:2000.

  3、吳常信. 動物比較育種學. 中國畜牧雜誌,1999,(1-6):連載.

  4、吳常信. 畜禽主要經濟性狀(肉蛋奶)的遺傳改進和育種新技術. 百名院士科技系列報告集(下). 北京:新華出版社,1997,136-144.

  5、吳常信. 分子數量遺傳學與動物育種.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6,105-108.

  6、吳常信. 為創建一門新的邊緣學科——《分子數量遺傳學》而努力. 中國畜牧雜誌,1993,29(4):54-55.

  7、吳常信. 畜禽保種優化方案分析. 黃牛雜誌,1991,17(2):1-3;17(3):1-4.

  8、吳常信. 雞的遺傳育種. 中國畜牧雜誌,1989,25(1-6):連載.

  9、吳常信. 畜禽選擇指數中的參數分析. 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7,13(1):1-7.

  10、吳常信. 為提高我國畜禽地方品種生產性能的一個模擬試驗:數量性狀隱性有利基因的選擇. 中國農業科學,1986,19(1):77-80.

  11、吳常信. 計算「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親緣相關的近似公式. 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1,7(2):71-76.

  12、 Changxin Wu. Animal genetic resources in China and Asia. In: Proceedings Symposium Series 1, the 8th World Conference on Animal Production.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eoul, Korea: 1998,209-215.

  13、Changxin Wu, Zhonghua Ning, Ning Yang. Use dwarf gene (dw) to breed small type brown layer. In: Proceedings of 6th Asian Pacific Poultry Congress. Nagoya, Japan: 1998, 248-249.

  14、Changxin Wu. Theory and method of population genetics applied to the conservation of animal genetic resources. In: Proceedings of XVI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Genetics. 1988, p.336.

  15、 Changxin Wu, Changhao Shan, Yukui Li. Analysis of genotype-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under confinement circumstance in layer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finement Animal Production System, 1984.

  專利

  1、「豬產仔數的DNA標記」,獲美國專利局發明專利 (2001,專利號:US6,291,174 B1,第二發明人);

  2、2005 「自動控氧孵化機」獲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2004 2 0066829.3,第一完成人 (國家專利局)

六、著作

  主編:《家畜遺傳育種》(1987),《動物遺傳學》(2009);

  《藏雞高原低氧適應生理與遺傳基礎》(2012)

  合編:《數量遺傳學》(1995);

  參編:《動物遺傳學》(1961),《家畜育種學》(1986);

七、獎勵與榮譽

  1、獎勵

  ①「畜禽遺傳資源保存的理論與技術」,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第一完成人);

  ②「節糧小型蛋雞的選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第一完成人);

  ③「『農大3號』小型蛋雞配套系培育與應用」, 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2014,第四完成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5,第四完成人);

  ④「雞分子標記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9,第五完成人);

  ⑤「豬產仔數的DNA標記」,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3,第三完成人);

  ⑥「蛋雞育種的理論與實踐」,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第一完成人);

  ⑦「中國美利奴羊育種」,內蒙古綿羊育種委員會一等獎(1988,個人獲獎);

  ⑧「中國黑白花奶牛育種」,中國黑白花奶牛育種協會一等獎(1988,個人獲獎);

  ⑨「北京白雞育種」,北京市政府一等獎(1983,個人獲獎)。

  2、榮譽

  ①1984年國家科委和勞動人事部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②1991年國務院授予「為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榮譽證書;

  ③1991年中組部、中宣部、國家教委、共青團中央和全國教育工會五單位聯合授予「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

  ④2007年獲北京市教學名師榮譽稱號。

85歲的吳常信院士成為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獲得者

八、中國農業大學百萬元重獎資深教師,85歲吳常信院士成獲獎第一人

  為表彰長期奉獻在教育教學一線的資深教師,中國農業大學於今年9月特別設立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獎勵獲獎教師百萬獎金。據悉,85歲的吳常信院士成為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獲得者。目前,吳常信院士85歲高齡仍堅守在三尺講臺上,並始終保持站立授課的習慣,堅持每學期修改更新教案。

相關焦點

  • 中國農業大學吳常信院士:育人良師 師之典範
    1989年,他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1991年,榮獲國務院為他頒發的「為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證書;同年被中央五部位聯合授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2004年,獲中國農業大學「師德標兵」稱號;2018年又被授予「北京市師德榜樣」稱號;2020年榮獲中國農業大學「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初秋的農大校園,碧空如洗,暖陽從銀杏樹間灑下,處處蘊藏著收穫的色調。
  • 中國農業大學舉行教師節表彰大會暨立德樹人論壇!
    孫其信深情回憶了自己求學時期受教於吳先生的點滴往事,「吳院士給了我很多指導和幫助,在我這一代人心目中,他是令人崇敬的長者、師者。」他強調:「希望全校教師以獲獎教師為標杆,堅守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扛起強農興農的歷史責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創新、奮發進取,為早日建成中國特色、農業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努力奮鬥!」
  • 河南大學宋純鵬教授和南京農業大學王源超教授獲中科院院士候選人提名
    按照《中國科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科協發組字〔2014〕98號)、《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中國科協組織推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
  •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工作站落地玉皇廟鎮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玉皇廟鎮教授工作站授牌儀式在玉皇廟鎮舉行。商河縣玉皇廟鎮是「濟南市現代農業示範鎮」,農林產業體量較大,建有玉港現代農業產業園,有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1個、綠色認證4個、無公害認證41個,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1家。
  • 中科院丁林教授受聘合肥工業大學「雙聘院士」
    未來網高校頻道1月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韓玉潔 錢俊)1月3日,合肥工業大學舉行中科院丁林教授「雙聘院士」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會。該校校長梁樑出席聘任儀式並為丁林院士頒發聘書。聘任儀式由該校黨委副書記陳剛主持。
  • 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
    8月11日,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受聘儀式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舉行,校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陳杰等校領導出席。方守恩為姚期智院士頒發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佩戴同濟大學校徽;陳杰致辭並介紹姚期智院士的學術簡歷。
  • 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逝世 享年91歲
    新京報快訊 據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消息,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圖片來自@中科院之聲曹楚南,1930年8月15日生於江蘇常熟。195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化學系。浙江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 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張乾二逝世
    據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常委,
  • 痛失院士!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逝世
    我國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院士,於8月12日在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逝世,享年90歲。盧永根, 1930年12月生,廣東花都人。1953年畢業於華南農學院。歷任華南農學院助教、講師,華南農學院農學系副主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科院院士丁林被聘為蘭州大學雙聘院士
    原標題:中科院院士丁林被聘為蘭州大學雙聘院士  中國甘肅網9月7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 (記者武永明)蘭州大學雙聘院士聘任儀式9月3日下午在該校舉行,中科院院士丁林被聘為蘭州大學雙聘院士,並擔任蘭州大學地質科學與礦產資源學院學術院長
  • 安慶籍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教授王業寧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王業寧逝世「南京大學」微信公號2月26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凝聚態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王業寧,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2月22日18時在寧逝世,享年93歲。王業寧院士1926年10月14日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1945-1949年就讀於中央大學物理系。自1950年開始在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 李德發,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
    一、簡介  李德發,男,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飼料與動物營養學家、博士生導師。李德發二、學習工作經歷  1953.12,出生於河北隆化  1978.09,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
  • 合肥工業大學舉行中科院丁林教授「雙聘院士」聘任儀式
    1月3日,中科院丁林教授「雙聘院士」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校學術會議中心一樓報告廳舉行。校長梁樑出席聘任儀式並為丁林院士頒發聘書。他指出,2020年是學校「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雙一流」建設的關鍵之年,丁林教授「雙聘院士」的加入,今後必將會顯著提升我校地質學及相關學科的學術科研水平,推動學科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希望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以此為契機能夠凝心聚力,開拓創新,發揮優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績。  丁林在發言中感謝合肥工業大學的信任。
  • 鹿晗年收入2億,中科院院士袁隆平教授的收入又是多少呢
    直到中國第一艘飛彈核潛艇下水,他的家人才知道黃旭華在從事一樁偉大的事業。有多少人知道這件事?農業領域有一位院士,妻子早逝,孩子常年就醫,家境貧困。有記者想要採訪,卻被這位院士婉拒,說道:「不要報導我的家庭情況,否則年輕人看到,院士都這麼窮困潦倒,更不願意從事農業研究了。」有多少人知道這件事?2001年2月,袁隆平獲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我國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院士逝世 享年...
    我國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院士逝世 享年90歲 2019-08-12 19:19:55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李苑 | 字號:A+ | A- 我國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院士,於8月12日在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逝世,享年90歲。
  • 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病逝,系中國腐蝕學科奠基人
    據浙江大學化學系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該系教授曹楚南,8月27日21時13分在杭州病逝,享年91歲。南都記者從其治喪辦公室處獲悉,送別活動定於9月2日上午在杭州殯儀館舉行。(圖片來源:浙江大學化學系)8月28日,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發表唁電,沉痛緬懷這位曾經的理事長,並敬稱曹楚南為中國腐蝕學科的奠基人、中國腐蝕電化學鼻祖,「他嚴謹的科學精神堪稱楷模,為我學會全體同仁所敬仰。」1930年8月15日,曹楚南生於江蘇。
  • 中科院院士任雲南大學校長 系安徽懷寧人(圖)
    方精雲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網站 4月23日,雲南省委在雲南大學召開幹部大會,宣布省委關於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的任職決定。省委決定:林文勳任雲南大學黨委書記;聘請中科院院士方精雲任雲南大學校長。 聊時局(ID:shijuguanzhu)注意到,方精雲系安徽懷寧人。 公開簡歷顯示,方精雲,生態學家,男,1959年7月生,安徽懷寧人。1982年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1989年獲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博士學位。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化學教授張乾二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常委,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人民教師獎章獲得者,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張乾二先生於2020年5月3日20時33分安詳辭世,享年93歲。
  • 中科院院士、南大物理學院教授馮端逝世
    中國江蘇網訊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馮端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常委兼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國家科委重點項目「若干功能晶體的試製與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雷射晶體與非線性光學晶體的探索與研究」學術領導人、國家科委攀登計劃「納米材料科學」首席科學家。
  • 我省兩教授入圍中科院候選院士
    浙大生物信息學研究所所長朱軍、浙大材料與化工學院副院長葉志鎮上榜  近日,中國科學院學部院士對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結束,一共產生了145名初步候選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22位,化學部23位,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0位,地學部25位,信息技術科學部18位,技術科學部2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