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公示四大年度獎項,李國傑院士、史元春教授等大牛獲表彰

2020-12-08 雷鋒網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消息,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將於 2 月 3 日在北京舉辦「2017CCF 頒獎大會」,會上將頒發 2017 年度 CCF 終身成就獎、CCF 夏培肅獎、CCF 傑出教育獎、CCF 計算機企業家獎、CCF 傑出工程師獎、CCF 傑出貢獻獎、CCF 卓越服務獎和 CCF 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等獎項。

據了解,CCF 在 2017 年會員人數超過 4.6 萬,CNCC(中國計算機大會)參會人數突破 6000,雷鋒網也作為獨家戰略媒體進行了全程報導,詳情可參見雷鋒網 CNCC 2017 系列專題:https://www.leiphone.com/special/306/201710/59e0294fa6dbe.html

近日,CCF 公示了 2017 年度「CCF 傑出貢獻獎」、「CCF 卓越服務獎」、「CCF 傑出教育獎」及「CCF 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的獲獎名單。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整理如下:

CCF 傑出貢獻獎獲得者:李國傑研究員

「CCF 傑出貢獻獎」設立於 2010 年,距今已有 7 年時間。這一獎項旨在表彰對 CCF 有獨特或重大貢獻的單位或個人,包括但不限於:

就重大問題提出獨到觀點或建議被 CCF 採納並產生良好效果;

發起並組織 CCF 有影響力的新的系列學術會議;

推動學會與其他組織合作,促進 CCF 的發展;

向學會提供大額捐贈或資助;

……

李國傑研究員

李國傑,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43 年生於湖南邵陽,1968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85 年獲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學位,1985-1986 年間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 CSL 實驗室工作,1987 年回國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作,1989 年被聘為該所研究員。1990 年被國家科委選聘為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主任,1999 年 12 月至今擔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2004 年任 CCF 理事長,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主任。2012 年任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學院院長。

李國傑在並行處理、計算機體系結構、人工智慧、組合優化等領域發表了 100 多篇學術論文,合著四本英文專著。近 20 年來領導中科院計算所和曙光公司為發展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產業、研製龍芯高性能通用 CPU 晶片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先後獲得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二等獎、首屆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等獎項,1995 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1 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獲獎理由:

李國傑研究員自 2004 年擔任 CCF 理事長以來,以現代社團治理的思維,推動並領導了 CCF 在會員服務和發展、先進治理架構和制度體系的建設、開放和規範、學術評價、社會服務等全方位的深刻變革,推動 CCF 成為一個具有巨大學術影響力和很高知名度的社團。

CCF 卓越服務獎獲得者:史元春教授

「CCF 卓越服務獎」授予為 CCF 連續服務十年以上並有重要貢獻的 CCF 會員,於 2011 年設立。

史元春教授

史元春教授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3 年起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任教,2004 年至今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人機互動與媒體集成研究所所長。任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普適計算研究部主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CCF 常務理事,普適計算專業委員會主任;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圖形圖象學會多媒體專業委員會委員。ISO/SC36 中國代表,IEEE 高級會員。

獲獎理由:

史元春教授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一直在 CCF 擔任重要職務,YOCSEF 發展早期擔任學術委員會委員和副主席,發起並創建普適計算專委並擔任第一屆主任,多年擔任 CCCF 副主編兼專題主編,ADL 工作組組長,擔任三屆常務理事至今,為 CCF 的變革和發展持續地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智慧,作出了重要貢獻。

CCF 傑出教育獎獲得者:王志英教授、何炎祥教授

2017 年度「CCF 傑出教育獎」由國防科技大學王志英教授和武漢大學何炎祥教授獲得。該獎項設立於 2012 年,授予在計算機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教學、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方面有突出貢獻,或在 CCF 推動中國計算機教育改革與發展方面有重要貢獻的人士。

王志英教授

王志英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高校優秀骨幹教師。從事體系結構研究 20 多年,一直工作在教學科研的第一線,學術造詣深,教書育人,師德高尚。先後承擔多項目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多次獲得國家和軍隊獎勵。教學方面,先後獲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全軍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國防科技大學優秀碩士導師獎,指導的學生論文獲湖南省優秀碩士論文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 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1 項,二等獎 1 項,三等獎 1 項,部委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2 項。在國內外刊物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 110 多篇,撰寫論著 1 部,獲得國家技術發明專利 2 項。

獲獎理由:

王志英教授在推進我國計算機類專業系統能力培養和先進教育理念推廣實踐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為我國計算機專業教育相關規範的研究與制定,以及我國計算機類專業教育學術組織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一直堅持工作在教學一線,積極探索和實踐研究型教學,建立起一支國家級教學團隊,在高校教師中發揮了示範帶頭作用。

何炎祥教授

何炎祥教授,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現為國家教育部科技委信息學部委員,全國高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教育專委會副主任,各類學術兼職 40 餘項,先後擔任多個國際學術會議的大會主席、副主席和程序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分布並行處理(含移動計算、網格計算與 Web 服務)、可信軟體、知識挖掘與數據開採、軟體工程等。主持或參與承擔國家 863 高技術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省市科技攻關項目等 40 餘項,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3 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發表論文 200 多篇,其中近 1/3 被 SCI/EI/ISTP/英國科技文摘/俄羅斯科技情報文摘等索引和摘錄。出版著作和教材 15 本,被國內許多高校選作教材。

獲獎理由:

何炎祥教授重視計算機專業基礎教學,積極推動教學改革,把被學生視作「天書」的《編譯原理》課程打造成了國家精品課程,並組織創建了國內第一個信息安全本科專業,在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效果;他近 40 年如一日,把教書育人工作很好地結合在自己的崗位實踐中,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

CCF 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CCF 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授予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或應用基礎研究方面有重要突破,或在關鍵技術和應用技術方面有重要創新的中國計算機領域博士學位論文的作者。該獎項於 2006 年設立。

獲獎名單如下:

更多獲獎動態,可持續關注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及 CCF 官網 http://www.ccf.org.cn/

雷鋒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中科大80後教授獲量子計算國際獎項
    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80後明星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的研究工作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由於該領域的重要性,美國物理學會在2015年專門新設立了「蘭道爾—本內特量子計算獎」,用於表彰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特別是在利用量子效應實現經典方法無法完成的任務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該獎項以量子信息理論的兩位先驅科學家命名,即首次提出擦除一個比特所需最小能量的蘭道爾和首次提出可逆計算思想、和合作者一起提出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方案的本內特。
  • 這位美女教授再獲國際獎項,顏寧教授究竟有多厲害?
    寫在前面27歲博士畢業,30歲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她滿腹才華又不輸顏值,她是網紅教授又飽受爭議,她是「科研大牛」同時又「特立獨行」,已是40餘歲的她卻至今單身,科研領域碩果纍纍的顏寧教授,或許我們並不陌生。
  • 山東大學18人獲國家重要表彰!
    該獎設貢獻獎、科技獎、青年獎和國際交流貢獻獎四個獎項,本屆共有兩位近紅外光譜科技工作者獲得科技獎。山東大學藥品監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臧恆昌研究員獲此殊榮。"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由陸婉珍院士提議、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設立,每兩年評選一次。
  • 山東大學18人獲國家重要表彰!
    張澄教授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共有52名傑出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獲獎者2位,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獎者30位,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獲獎者20位。
  • 全國創新爭先獎公示表彰名單!最高科技人才獎 深圳4人入榜
    原標題:最高科技人才獎 深圳4人入榜全國創新爭先獎公示表彰名單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12日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5月11日,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對象公布,公示時間為2020
  • 四川硬核教授:一舉打破國外壟斷,再獲國家重大表彰!
    2020年12月24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的2020年度全國石油和化工科技創新大會在杭州舉行,大會表彰了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和個人。成都理工大學劉清友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的項目"油氣鑽井高效鑽頭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榮獲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朱海燕教授榮獲"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劉清友,1965年10月出生,重慶開縣人。博士(後),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並負責學校行政全面工作。
  • 全國創新爭先獎公示表彰名單 最高科技人才獎深圳4人入榜
    全國創新爭先獎公示表彰名單 最高科技人才獎深圳4人入榜 2020-05-12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院院士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
    IT之家6月15日消息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6月14日,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揭曉,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國科大納米學院院長、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獲獎
  • 李國傑院士:對基礎研究要有「廣種奇收」的包容
    的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率先為基礎研究發聲。他說,基礎研究的結果很難預先安排,需要有「廣種奇收」的包容,成果很可能出現在申請課題的目標之外。「如果把所有的科研都當成修橋修路一樣的包工隊來管,違規的事肯定會減少,科技是否真的上去了就難說了。」李國傑強調,我們的大目標是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心中始終裝著這個大目標,用大道理管小道理,道路一定越走越寬廣。
  • 中科大80後教授、潘建偉高徒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曾獲...
    當地時間 10 月 7 日,美國物理學會(APS)宣布,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 2021 年度羅夫 · 蘭道爾和查爾斯 · 本內特量子計算獎(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以表彰他在光學量子信息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
  • 2020中科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擬表彰名單公示
    來源|中國科學院網站 關於2020年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擬表彰名單的公示 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 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作風學風,充分發揮我院新時代先進典型的榜樣先鋒作用
  • 院士敲門磚!中科大教授獲何梁何利獎
    何梁何利獎是由愛國企業家捐資設立的重量級官方獎項,每年均由分管國家科技工作的大人物親自頒獎,獲得該獎的科學家往往是院士或未來極具潛力的院士種子選手,所以何梁何利獎又被譽為近日,中科大兩位教授榮膺何梁何利獎,分別是2019年新晉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數學學院葉向東教授和中科大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吳楓教授。
  • CCF年度優秀博士論文獎初選結果出爐,高文、張鈸院士學生入選
    年度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初評結果,由評獎委員會確定的20篇推薦論文將入圍下一輪2017年度CCF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評選。雷鋒網觀察到,初評確定的20位獲優秀博士論文獎的學者們,研究領域大多集中在AI上面。比如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人臉識別,高性能計算,智能推薦,目標定位,細粒度缺陷研究等方向。這些研究方向也是目前大多數AI企業所急需的落地方向。這也從側面看出,CCF優秀博士論文獎評選更側重於論文的實際應用價值。
  • 中科大80後教授、潘建偉高徒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
    當地時間 10 月 7 日,美國物理學會(APS)宣布,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 2021 年度羅夫 · 蘭道爾和查爾斯 · 本內特量子計算獎(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陸朝陽教授也成為了國內首位獲此獎項的科學家。80 後教授陸朝陽:致力於量子研究、屢獲國際殊榮陸朝陽 1982 年出生於浙江東陽,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 中科大教授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
    (觀察者網 訊)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80後明星科學家,有「量子巫師」美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的研究工作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10月6日,美國物理學會(APS)宣布,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2021年度「蘭道爾—本內特量子計算獎」(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表彰他「在光學量子信息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
  • 2020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結束,相關獎項開始公示 科技...
    原標題:2020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結束,相關獎項開始公示  科技功臣獎建議授予孫萬倉
  • 中科大教授謝毅獲國際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新聞—科學網
    中科大教授謝毅獲國際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系華人科學家首次獲獎  記者5月2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學院教授謝毅
  • 主編風採|主編王舜教授獲「浙江省擔當作為好幹部」殊榮
    王舜,教授,博導,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Carbon Energy》主編,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浙江省化學一流學科(A類)負責人。他先後在Chem. Soc. Rev.、Nat. Commun.、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
  • 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獲2020「CCF-ACM人工智慧獎」
    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獲2020「CCF-ACM人工智慧獎」 2020-10-15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薛其坤將獲諾獎嗎?楊振寧也看好他,該獎項已有5人成諾獎得主
    12月13日,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將獎項頒給了三位中外科學家,分別是英國的麥可·貝裡教授、美國的查爾斯·凱恩院士和中國的薛其坤院士。由於此前這個獎項的獲獎者中有5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大家推測薛其坤院士將成為下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其實,楊振寧先生早有這樣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