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四川硬核教授:一舉打破國外壟斷,再獲國家重大表彰!

2021-01-11 中國教育那些事

2020年12月24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的2020年度全國石油和化工科技創新大會在杭州舉行,大會表彰了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和個人。成都理工大學劉清友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的項目"油氣鑽井高效鑽頭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榮獲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朱海燕教授榮獲"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

劉清友,1965年10月出生,重慶開縣人。博士(後),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並負責學校行政全面工作。2018年12月起,任成都理工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校長,鑽頭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主要從事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理論、實驗、產品及應用研究。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973、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10餘項。發表論文18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40餘項(國際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8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集體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省部級二等獎3項;獲國家首屆"創新爭先"獎狀、"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孫越崎青年科技獎、四川省塔尖人才、四川省傑出創新獎、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青年科技獎等,2017年、2019年院士增選均進入第二輪評審有效候選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劉清友校長

過去我國石油裝備主要依賴於國外進口,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國外。針對這一局面,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與團隊協同合作,建立了鑽柱系統動力學,開創性地提出了一套領先的理論模型及軟體平臺,突破"卡脖子"技術,並在牙輪鑽頭及金剛石鑽頭設計生產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從2000年以後,我國的核心鑽頭設計、加工基本實現自主化,打破了國外壟斷,完全滿足了自己的需求。"

此後,劉清友又圍繞深井、深水、頁巖氣等不同油氣資源開發領域,探索個性化鑽頭設計、生產方法,為我國能源開採提供了生產效率高、開採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的"動力源"。

創新無止境,劉清友校長還向海洋"進軍",參研"海洋石油981"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在"不足為外人道"的攻堅克難背後,劉清友再次啃下一塊"硬骨頭"。

朱海燕,1984年生,安徽亳州人,成都理工大學能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一直從事非常規油氣壓裂的巖石力學理論、實驗及應用技術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基金、國家973計劃專題、博士後面上/特別資助項目、油田橫向科研項目等20多項,研究成果在川渝頁巖氣、勝利頁巖油與緻密油工業化應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排名第2和第15)、二等獎1項(排名第1),獲2019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專利獎(排名第1)。入選2018年度"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018年度"全國高等學校礦業石油安全工程領域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019年度美國巖石力學學會未來領袖計劃"ARMA Future Leaders"、2019年度"四川省天府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2019年6月23日至27日,第53屆美國巖石力學與地質力學年會(53rd US Rock Mechanics/Geomechanics Symposium)在美國紐約舉行,成都理工大學能源學院朱海燕教授受邀參加此次大會,並成功入選2019年美國巖石力學學會(American Rock Mechanics Association (ARMA))未來領導者計劃(Future Leaders Program)。

朱海燕教授入選美國巖石力學學會Future Leaders證書

2019年12月10日,2019年"全國石油和化工科技創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舉行,此次大會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等承辦。大會發布並表彰了2019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科技創新的獲獎單位和個人。成都理工大學喜獲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優秀專利獎1項,這也是學校首次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優秀專利獎。

能源學院朱海燕教授作為第2完成人的項目"低滲緻密油藏簇式支撐高導流壓裂技術研究及工業化應用",榮獲2019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在此之前大會共收到全國414項科技進步獎申報,最終頒發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一等獎35項,二、三等獎共176項;此外,朱海燕教授團隊的發明專利:"一種巖屑-巖心-井眼-儲層多尺度的頁巖儲層三維可壓裂性評價方法",榮獲2019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專利優秀獎。

據悉,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是國家科學技術部批准設立的面向全國的行業性科學技術獎項,每年度評審授獎一次,旨在獎勵在全國石油和化工科學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推動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

素材來源:成都理工大學

相關焦點

  • 四川省政府表彰!這位985教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產品已被華為應用!
    12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表彰四川省第八屆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助理鄧龍江教授榮獲"四川省先進工作者"稱號。在電磁功能材料"薄型化"和"超寬帶"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已批量應用於10餘項重大型號工程,同時在華為等30餘家單位上百種民用電子產品推廣應用,是我國該領域主要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之一。鄧龍江教授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在Nat. Commun.
  • 驕傲!遼寧這位院士:一舉打破國外壟斷,助力新冠肺炎藥物研發!
    彭孝軍,大連理工大學教授2008年被評為全國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2020年獲全國創新爭先獎。作為第一完成人,獲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2006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對不起,我驕傲了!打破國外壟斷,南通造「超級錘」獲頂級認證!
    ,國外企業甚至還會坐地起價,平時一臺五六千萬的售價被抬到八千多萬。可以說,這款產品的成功研製,一舉打破了國外企業在這一領域長期的壟斷,將大大降低國內風電安裝施工成本,對我國風力發電事業的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 中海油成套地震勘探裝備「首戰告捷」,打破國外裝備壟斷
    中海油成套地震勘探裝備「首戰告捷」,打破國外裝備壟斷 張光明 軒倩茹 郭軼/中國海洋石油報 2016-11-10 14:07 來源:澎湃新聞
  • 面對美國、德國邀請,他毅然回國,成功研製治癌裝置,打破國外壟斷!
    1983屆校友、中科院蘭州分院院長、四川大學甘肅校友會會長。近代物理所準備建設國家"九五"大科學工程,肖國青笑道:"這樣一來,我在德國期間學習的東西正好能用在國內。我1997年回國,1998年'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HIRFL-CSR)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就立項了。平臺這麼大,足夠我施展了!
  • 真硬核!華科大這項研發打破國外壟斷
    經過市區、郊區和野外臺站等多個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來自國家測繪局、中國地震局、中科院等多家單位的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受到用戶好評,順利通過驗收。作為首臺為行業部門研製的量子重力儀,其成功交付,將打破高精度重力儀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高端量子裝備的發展提供新途徑,也為行業部門的儀器使用提供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選項,更能夠保障核心數據的安全。
  • 山東造醫療用品打破國外壟斷 惠及百姓的「威高製造」成威海驕傲
    近年來,通過不斷創新,威高集團開發的產品打破國外壟斷,迫使進口產品大幅度降價,降低了國家醫療開支,也惠及了百姓。21日下午,「供給側·山東策」——第十二屆網絡媒體山東行活動採訪團就來到了位於山東威海的威高集團,參觀了其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果。
  • 陝西80後教授:攻克關鍵技術,成果打破國外壟斷,已是博導!
    他是年輕有為的"80"後博導,紮根秦嶺巴山之間、漢水之濱的陝西理工大學,一腔熱血,教書育人;他還是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發表核心學術論文170餘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餘項,成果打破國外壟斷,2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他就是陝西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艾桃桃教授。
  •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威海帕斯碸新材料: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 全國表彰!這個東北人,10天打破國外壟斷,獲國家科技獎,登上人民大會堂!
    作為一名高級技師,他僅用10天就攻克了長期困擾我國航空發動機整體水平的一道難題,打破了國外對我國的長期技術封鎖。個人擁有7項國家專利,團隊擁有30項國家專利,助推我國航空發動機製造技術水平提升,創造價值上億元。
  • 驕傲!山東大學18人獲國家重要表彰!
    年會開幕式上頒發了2020年度"夏堅白測繪事業創業與科技創新獎",用於獎勵在測繪行業作出重大科技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山東大學空間科學研究院教授、山東大學傑出中青年學者徐天河獲獎。全國共5人獲此殊榮。
  • 驕傲!山東大學18人獲國家重要表彰!
    山東大學法學院1998級本科生,民進會員,中國政法大學"錢端升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校科研處處長、校學術委員會秘書長慄崢榮獲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是中國法學會經中央批准設立的重大獎項。
  • 醫用SEBS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在上周召開的新一代醫用關鍵高分子材料SEBS應用推廣會上,巴陵石化公司宣布,其研發生產的醫用熱塑性彈性體SEBS產品質量達到醫療衛生級標準,打破了國外壟斷,目前具備萬噸級生產能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國家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性能優越的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SEBS被公認是替代軟質PVC的最佳材料。作為醫用輸液管材料的換代品,目前每年醫用SEBS需求量巨大。
  • 院士驕傲!他回國研發"中國芯",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已用於空軍重大項目!
    回國後創辦晶片設計公司,多次承擔完成國家"863計劃"課題,擁有多項專利,領導中國第一塊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GNSS多系統衛星導航SoC晶片量產,獲得中國衛星定位導航協會優秀工程和產品獎,打破了外國公司對核心技術的壟斷
  • 在洛「出生」的「高強高導銅合金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助力中國製造
    「航空航天、超/特高壓電器、大規模集成電路等重點領域用銅合金服役條件苛刻、安全可靠性要求極高,長期以來,這些領域用高強高導銅合金主要依賴進口。」近日,在河南科技大學,「中原學者」宋克興教授首先介紹了這個「背景」。  正是由於這個「背景」,使「高強高導銅合金關鍵製備加工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在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二等獎。  「高強高導銅合金關鍵製備加工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是河南科技大學聯合中鋁洛陽銅業有限公司等6家單位共同完成的獲獎項目。
  • 青海小夥研發「神器」打破國外壟斷
    青海小夥肖煬和他的團隊自主研發的「高效斯特林發動機」,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解決了氣缸動密封等國際難題。目前,項目進入實際應用階段,開始承接省內及國內清潔能源循環項目。這是5月8日記者從青海生科中小企業創業園(簡稱生科創業園)了解到的消息。  由於具有不受熱源形式限制、運行噪聲低、熱效率高等突出優點,斯特林發動機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
  • 陝西這位院士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封鎖,斬獲中國工程界最高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蔣莊德獲此殊榮!研製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系列MEMS特種傳感器及其核心晶片,引領和帶動了我國高端MEMS傳感技術的發展;主持研製出了國內首臺1500mm大口徑非球面車磨複合工具機,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主持研製出了國內首臺集齒輪、齒輪加工刀具、曲軸等複雜型面和迴轉軸件檢測為一體的組合式精密測量儀器
  • 北京超牛團隊:突破高鐵核心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全方位實現自主!
    團隊帶頭人高亮: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34;第一層次人才,&34;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4;領軍人才等。個人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詹天佑鐵道科技成就獎、茅以升鐵道科技獎等。從一開始不得不發展鐵路,到後來體會到了高鐵在各個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不僅老百姓慢慢認可了國家規模化發展高鐵的重要性,軍隊國防也有著這方面的需要。國家亦有言,&34;。說到這,高亮教授情不自禁地再次慨嘆趕上了好時候,如果鐵路發展一直停滯不前,團隊也培養不了這麼多人,聚集不了這麼多人才,更無法獲得國家科技獎勵一等獎的殊榮。
  • 百日攻堅創效丨重大突破!這家公司兩項國家專利打破國際壟斷
    百日攻堅創效丨重大突破!這家公司兩項國家專利打破國際壟斷 2020-06-30 0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臺國產多邊折彎機在揚亮相 打破國外產品壟斷
    它不僅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還提高了電梯的生產效率。人工輔助生產一臺電梯的時間,它可以生產4臺。  生活中常常需要乘坐電梯,可是你知道嗎,雖然很多電梯是咱們國產的,可是生產電梯的工具機,不少還是國外進口的。其中的一大難度在於,生產電梯時需要用到折彎機,目前國產的設備只能做到單邊折彎,在遇到多邊折彎時,需要人工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