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次閱讀
作者:彭展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4年04月17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生活中常見的輸液管、輸液袋看起來雖不起眼,但其生產製造安全環保要求卻極高,目前國內所用的原料SEBS大多為進口。不過,這種局面即將得到改變。在上周召開的新一代醫用關鍵高分子材料SEBS應用推廣會上,巴陵石化公司宣布,其研發生產的醫用熱塑性彈性體SEBS產品質量達到醫療衛生級標準,打破了國外壟斷,目前具備萬噸級生產能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國家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性能優越的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SEBS被公認是替代軟質PVC的最佳材料。作為醫用輸液管材料的換代品,目前每年醫用SEBS需求量巨大。但長期以來,醫用SEBS生產技術被美國和日本公司壟斷,嚴重影響了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
巴陵石化是國內最大的熱塑性彈性體SBS、SIS、SEBS生產研發企業,其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SEBS生產技術曾被中國合成橡膠協會認為是改革開放30年來基礎高分子材料的標誌性成果。2007年,該部開始進行醫用SEBS新品種合成的研究,開發出兩個新牌號產品。2009年5月,醫用SEBS小試產品試產成功,隨後通過輸液管廠家應用試驗,並經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檢測中心濟南站檢測,滿足現有國家標準的生物、生理、化學、遺傳、血液、細胞毒性、有毒物含量等系列指標要求。採用巴陵醫用SEBS生產輸液管時無需增塑劑,消除了現有含DEHP(鄰苯二甲酸酯)塑化劑的軟質PVC輸液管對人體的危害。
同時,巴陵醫用SEBS產品通過了美國USPⅥ醫用塑料的檢測,可用於三類醫療器械。按國家藥監局的要求,巴陵醫用SEBS通過新材料用於三類醫療器械的風險評估後,即可在市場以醫用材料的形式銷售給下遊用戶。
2011年9月,巴陵石化與北京化工大學、四川大學合作完成的醫用(高1,2-結構含量)SEBS合成及應用技術開發項目通過中國石化組織的技術鑑定,項目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工業化產品巴陵牌醫用SEBS填補了國內空白,標誌著巴陵牌SEBS產品向醫用耗材高端市場領域拓展取得新成果。
此後的中試和工業試生產結果表明,巴陵石化新開發的醫用SEBS技術工藝合理,「三廢」排放符合環保要求;新的SEBS產品在生產和應用中不需添加鄰苯二甲酸類增塑劑等有害增塑劑;產品可用於醫用輸液管、輸液袋等三類醫療器械產品,各項性能達到現有輸液管GB15593-1995(國標)和美國USP VI醫用塑料的要求,可完全取代軟質PVC輸液管產品,性能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
專家觀點
●四川大學常務副校長李光憲:新一代醫用關鍵聚合物材料SEBS成功研發,是巴陵石化與四川大學等單位產學研合作創新的成功範例。產學研各方應繼續加強合作,做好醫用SEBS產品產業化及工業應用、市場開拓等工作。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殷敬華:SEBS具有彈性好、斷裂伸長率大、永久變形小、透明度高、熱穩定性好、可採用蒸汽和環氧乙烷及紫外線消毒、本身無毒、易加工等特點,被譽為第四代橡膠。其在醫療器械領域廣泛,可製作一次性輸液器、一次性注射器的密封膠圈、血袋、輸液瓶蓋、止血帶、各種引流管、輸液袋及創口貼等。
●巴陵石化熱塑橡膠首席專家梁紅文:近年來,由於「塑化劑」(增塑劑)風波影響,公眾對增塑劑高度關注和敏感。目前我國含增塑劑日用品種類繁多,可用於替代含增塑劑的軟質PVC的材料有SBS、SIS、SEBS、TPV、聚烯烴彈性體、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等,這些材料中以鋰系(負)離子聚合的苯乙烯類彈性體的性價比最高。
新聞連結 SEBS:軟質PVC理想替代品
自1972年殼牌化學事業部發明SEBS並產業化以來,SEBS的應用已擴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全球每年應用量達到20萬噸。隨市場應用的擴大,SEBS新產品、新品種不斷湧現,並被以其安全環保性能受到市場歡迎。
最初的SEBS只有4個牌號,即高、中、低相對分子質量和含兩嵌段的SEBS,其應用限於包覆材料、密封材料、塑料改性、黏合劑。上世紀90年代日本可樂麗、美國科騰等公司開發了一系列的SEBS新牌號,提高了聚合物的加工性能和彈性,SEBS的應用由此進入了模塑製品、膜、汽車裝飾件和製件等領域。
在日用品、醫用耗材等領域,軟質PVC曾被大量使用。2000年以來,受衛生和環保的限制,軟質PVC(聚氯乙烯)逐步被歐美淘汰,SEBS被認為是軟質PVC的最好替代品,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科騰和可樂麗開發了多個新牌號,產品在醫用耗材如輸注製品、膜和阻燃電線、密封條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這些突破中,尤以高1,2-結構SEBS最引人注目,這主要是因為高1,2-結構的SEBS與聚丙烯有良好的相容性、無需添加填充油進行加工、彈性優異,因此被廣泛用於生產醫用輸液管、導管、手術膜、阻燃材料、密封條、透明彈性體、塑料改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