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造醫療用品打破國外壟斷 惠及百姓的「威高製造」成威海驕傲

2021-01-21 網易新聞

威高術中神經監護系統打破了國外壟斷,操作簡便快捷,是國內首款。 首席記者 徐焱 攝

華龍網9月22日10時15分訊(首席記者 徐焱)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醫藥行業同樣離不開創新驅動。近年來,通過不斷創新,威高集團開發的產品打破國外壟斷,迫使進口產品大幅度降價,降低了國家醫療開支,也惠及了百姓。21日下午,「供給側·山東策」——第十二屆網絡媒體山東行活動採訪團就來到了位於山東威海的威高集團,參觀了其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果。

創新驅動使百姓受益 讓國家省錢

「這樣一個小東西,放進心臟做支架後,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但以前只能進口。」在展覽廳內,伴隨著工作人員的講解,心臟支架系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是一款2005年由威高集團自主研製的支架,替代了進口產品。

威高集團新聞中心主任王保明用數字做了對比說明——國外進口的心臟支架價格4萬元,2006年進口價格降到了26000元左右。目前國外產品價格在14000元以上,國產的僅為8000元左右。

在降價的同時,威高集團還在質量方面進一步提升,由於前兩代心臟支架不可降解,當病人再次出現血栓時往往需要心臟「搭橋」,而這種搭橋手術又風險性極高,所以目前威高集團正在研究第三代可降解心臟支架。

「支架安放兩年後,就會自動融入到血液裡,如果病人同樣位置再次出現血栓,還可進行再次搭橋,這樣極大降低了病人的危險性。」王保明告訴記者,第三代可降解心臟支架預計將於2018年前後正式上市。

心臟支架只是威高集團自主創新的成果之一,這家始建於1988年的民營企業,在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自主創新,一項項成果領行業之先,「威高創造」惠及廣大老百姓也成為很多威海人的驕傲。

比如威高集團研發的威聚碸膜透析器,打破了國外壟斷,價格比國外降低了30%以上,成為衛生部批准的首家建立血液淨化透析中心的企業;化學發光分析儀擁有核心技術,產品各項技術性能經改進提升後,達到國外先進水平;留置針、可降解縫合線、TPE輸液器、人工種植牙、人工肺、人工肝、試管嬰兒器械、化學發光分析儀、電動病床、手術無影床、免疫吸附柱、生物診斷試劑、手術機器人、彩超、DRX光機等100多種產品,打破國外壟斷,降低了國家醫療開支,惠及了百姓……

威高集團正是憑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產學研合作,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2015年銷售收入達到285億元,職工2萬多人,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輸液器民營小廠,躍居中國醫藥製造業第4位,成長為涵蓋醫療器械和藥業、醫療商業等領域的行業大型領軍企業。

今年8月27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了2016年中國企業500強、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威高集團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445位,名列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第224位,成為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唯一上榜企業。

王保明介紹,為及時了解當前技術的進展,跟蹤國內外技術的最新動態,威高加強與有關科研院所的聯繫,先後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軍事醫學科學院、301醫院、航空航天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異地建立了20多個研發中心,擁有行業一流的創新研發平臺。「威高還極為注重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產品研發的投入,公司每年都將銷售收入5%以上的資金用於新產品研發,僅2015年研發投入就達14億元。」

 圍繞骨幹產品建公司 讓專業化產品迅速規模化

在威高的產品展示臺,一款稱為「人工腎」的產品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現場講解人員介紹,這款「人工腎」是威高集團2009年自主研發的,聚碸合成膜透析器(人工腎)、血液透析機及其它耗材、透析用藥,可以提供全套透析解決方案,把透析費降低一半左右。

在我國,平均每年1萬人中就會新增1例腎病患者。以往,國內患者使用透析器絕大多數依賴進口,透析費用一年高達十幾萬元。而「聚碸膜」透析器產品經山東省科技廳鑑定,技術上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是目前國內唯一的血液透析器自主品牌產品,價格卻比國外同類產品低30%左右。

新產品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如何讓更多的患者享受到這個「實惠」?對此,威高集團堅持把科研成果轉化規模化。2011年7月,威高血液淨化中心成立了,隨後,文登、榮成血液淨化中心陸續成立,所有用於血液淨化的產品均由威高血液淨化製品公司專業生產,提升了產品生產的專業性和規模化。

讓高端科研成果迅速實現規模化生產是威高集團打造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2003年以來,他們圍繞每種骨幹產品系列建立一個新公司,實行專業化生產,迅速提高了產品市場佔有率。近幾年,威高先後規劃建設了骨科材料工業園、心內耗材工業園、生物科技產業園等園區。園區內已上和將上項目如核磁共振、X光機、彩超等高科技產品,形成規模化生產後將引領威高集團跨上一個新的臺階。

目前,威高有500多種、8萬多個規格的產品,其中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佔到80%以上,100多種產品打破國外壟斷。先後承擔國家級項目30多項,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約600項,發明專利150多項,120多種產品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獲得3項國家科技獎。

(原標題:山東造醫療用品打破國外壟斷 惠及百姓的「威高製造」成威海驕傲)

本文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威海帕斯碸新材料: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 攻克全新領域,海信超聲獲得成功,終於打破了海外「壟斷」
    過去多年時間裡,中國的科研人員一步步打破海外技術壟斷,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領域涵蓋各個層面,從航空航天到中國製造,每一幕都讓我們熱淚盈眶。雖然中國近些年來的進步巨大,但依然在某些領域受限於海外,想要打破海外壟斷就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
  • 威高產品研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分子材料項目在威高正式啟動
    威高產品研發:11月1日,威高集團作為牽頭單位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醫用級聚氨酯熱塑性彈性體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樹脂研發、器械製造及產業化」項目啟動會在威高舉辦。研發項目責任專家、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馮曉明,萬華化學集團新材料事業部總經理黃岐善、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石恆衝、上海化工研究院公司總工程師吳向陽、湖北大學教授施德安以及項目課題負責人及研究骨幹,威高集團副總工程師王晗、欒世方,威高留置針公司總經理張德海等參加了會議。
  • 打破國外壟斷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成功研發雷射掃描共聚焦...
    打破國外壟斷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成功研發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2020-07-02 0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來威高集團視察
    11月4日,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一行來到威高集團視察並舉辦了座談會。威高集團董事長張華威、副總裁龍經迎接了各位領導並作匯報。樊麗明校長在威高產品展廳聽取張華威董事長匯報了公司的發展歷程、組織結構、產學研合作、高科技產品等方面的情況。
  • 我國自主研發磁性基板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新華社成都1月21日電(記者吳曉穎)在電子科技大學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條現代化生產線上,一片片薄如蟬翼、名片大小的磁性基板材料被製造出來。這款由電子科技大學歷時10餘年研發的高磁導率磁性基板,打破了國外基板廠商壟斷市場的局面,不僅被華為、魅族、小米等手機採用,產品還銷至美國、日本等數十個國家及地區。憑藉「高磁導率磁性基板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電子科技大學鄧龍江教授團隊近日獲得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蘇州崑山一機構攻克大飛機製造「卡脖子」難題
    說到飛機製造,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及其生產裝備一直是我國大飛機製造的「卡脖子」問題。10月24日,上交大全等軸晶3D列印裝備在崑山周市組裝下線,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孫寶德表示,打破國外對高性能大規格金屬材料製備的技術壁壘,發展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裝備和技術,能夠實現彎道超車,佔領世界金屬材料製備的前沿。  當前我國大飛機關鍵鋁合金材料基本依賴進口,這一項目去年落戶崑山周市,將有力推動實現重要航空鋁材生產技術自主可控,破解我國大飛機製造關鍵材料「卡脖子」難題。
  • 3D列印用鈦粉 攀鋼打破國外壟斷
    它將塑料、金屬等「列印材料」,通過逐層堆疊列印的方式,來製造成為實物,應用領域日益廣泛。在眾多「列印材料」中,金屬粉末材料具有巨大優勢和發展前景,但技術難度極高,一直是製造行業攻關的熱點。  從2014年起,位於四川攀枝花的攀鋼研究院,就開始對3D列印用球形鈦粉技術展開研究,逐步打破國外壟斷,目前已達到了國內行業先進水平。
  • 首臺國產多邊折彎機在揚亮相 打破國外產品壟斷
    它不僅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還提高了電梯的生產效率。人工輔助生產一臺電梯的時間,它可以生產4臺。  生活中常常需要乘坐電梯,可是你知道嗎,雖然很多電梯是咱們國產的,可是生產電梯的工具機,不少還是國外進口的。其中的一大難度在於,生產電梯時需要用到折彎機,目前國產的設備只能做到單邊折彎,在遇到多邊折彎時,需要人工輔助。
  • 對不起,我驕傲了!打破國外壟斷,南通造「超級錘」獲頂級認證!
    目前,全球的大型打樁錘全部由歐洲的兩家公司壟斷,我國所用裝備也都全部依賴進口,長期受制於人, 經常出現風電安裝要等錘的尷尬局面,而且價格長期居高不下,國外企業甚至還會坐地起價,平時一臺五六千萬的售價被抬到八千多萬。
  • 充電樁核心晶片量產 東微打破國外廠商壟斷
    這不僅打破了國外廠商的長期壟斷,而且產品的各項性能超過國外品牌。 一塊拇指指甲大小的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只有幾克重,卻能承載超過700伏的電壓,而導通電阻僅有30毫歐,實現了高效低耗的電能轉換,為充電樁的快速充電提供關鍵技術保障。昨天,蘇州東微半導體有限公司舉行產品發布會,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充電樁用高壓高速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GreenMOS)成功量產。
  • 科銳微磁高性能快淬磁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原標題:科銳微磁高性能快淬磁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近日,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信息顯示,為了打破高性能粘接磁粉、熱壓磁粉的生產和銷售一直被國外壟斷的局面,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企業
  • 鞍鋼新型索道用鋼絲繩打破國外壟斷
    近日,由鞍鋼鋼繩公司研製的高性能柱狀新型繩芯索道鋼絲繩,成功應用到浙江溪口雪竇山景區和浙江千島湖黃山尖景區的脫掛式索道,打破了國外對該領域的壟斷,為鞍鋼進一步拓展客運索道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脫掛式索道對鋼絲繩性能要求極高,延伸率需達到1.5‰,而國產鋼絲繩延伸率通常在3.5‰左右,所以脫掛式索道鋼絲繩的供貨一直被少數歐洲公司壟斷。我國名山大川眾多,索道建設日新月異,索道發展空間極為廣闊,目前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 威高集團:威高藥業公司重點規劃腎科透析製劑系列產品
    近年來,威高進軍腎科領域,研發生產腎科耗材、腎科透析製劑、腎科治療藥品等產品,力爭做成國內第一品牌。其中,腎科透析製劑是威高規劃的重點領域之一。威高藥業公司原有的產品為普通大輸液,處於低門檻高風險,產品競爭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威高加強對藥業的產品結構調整,經過幾年的不斷探索與努力,確立了適合藥業公司的發展方向,通過科技創新,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與調整。
  • 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採風走進威海海洋職業學院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30日訊 11月27日上午,由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主辦、大眾網·海報新聞承辦的「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採風」活動第五站走進了位於威海榮成的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本次採訪團由包括人民網、中國網等在內的全國30餘家主流融媒體以及山東本地主流媒體記者組成,活動以新聞發布和記者參與體驗為主要方式。
  • 他攻克技術難關,打破國外壟斷,創造這一關鍵領域「中國製造」的新紀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傑出校友彭壽用幾十年的心血給出了答案——他曾攻克浮法玻璃工藝裝備的技術難關,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曾僅用70天,創造了自主生產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的「中國速度」,開闢了這一領域「中國製造」的新紀元……三十餘年來,彭壽始終堅守在玻璃產業研究第一線,忘我工作,不斷奮鬥。
  • 中國2萬瓦光纖雷射器將實現國產化 打破國外壟斷
    光纖雷射器是繼二氧化碳和半導體雷射器之後的第三代產品,它由細如髮絲的光纖來釋放雷射能量,可廣泛應用於工業造船、飛機和汽車製造、航空航天以及3D列印等領域。與傳統二氧化碳雷射器相比,光纖雷射器的耗電量僅為其五分之一,體積只有其十分之一,但速度快4倍,轉換效率高20%,且沒有汙染。2007年以前,我國高功率光纖雷射器長期依賴美國進口,其價格昂貴,供貨周期長。
  • 國產國際先機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發布 成功打破國外壟斷(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正式宣布了一則好消息,公開發布了一款名為NNW-FlowStar的純國產氣動分析與設計軟體,打破外國技術在我國航天軟體領域的壟斷。下一步將推出系列特色優勢軟體,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國外工業軟體技術壟斷和封鎖,打造國產自主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生態。 工業軟體是「中國製造2025」的必經之路,是科技強國的核心實力。在目前的國際環境大背景下,突破制約我國產業安全的關鍵技術瓶頸,打破可能被「卡脖子」的技術領域壁壘已經迫在眉睫。截止2019年,我國工業軟體市場規模達1796多億。
  • 在洛「出生」的「高強高導銅合金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助力中國製造
    項目成果打破了國外對集成電路引線框架帶材的市場和價格壟斷,為我國航空航天、武器裝備關鍵部件提供了基礎材料保障,已在全國12家企業應用,近3年新增銷售額45億元。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高強高導銅合金關鍵製備加工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不僅打破了國外壟斷,還將有力推動我市裝備製造業飛速發展。(洛陽日報記者 李冰 通訊員 王鈺 劉曉亮)
  • 青海小夥研發「神器」打破國外壟斷
    青海小夥肖煬和他的團隊自主研發的「高效斯特林發動機」,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解決了氣缸動密封等國際難題。目前,項目進入實際應用階段,開始承接省內及國內清潔能源循環項目。這是5月8日記者從青海生科中小企業創業園(簡稱生科創業園)了解到的消息。  由於具有不受熱源形式限制、運行噪聲低、熱效率高等突出優點,斯特林發動機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