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用鈦粉 攀鋼打破國外壟斷

2020-09-17 白令三維

  近年來,3D列印成為一項備受關注的熱門技術。它將塑料、金屬等「列印材料」,通過逐層堆疊列印的方式,來製造成為實物,應用領域日益廣泛。在眾多「列印材料」中,金屬粉末材料具有巨大優勢和發展前景,但技術難度極高,一直是製造行業攻關的熱點。


  從2014年起,位於四川攀枝花的攀鋼研究院,就開始對3D列印用球形鈦粉技術展開研究,逐步打破國外壟斷,目前已達到了國內行業先進水平。

小小鈦粉是列印領域關鍵原材料

  「鈦金屬具有質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等特點。」在攀鋼研究院一間實驗室內,球形鈦粉技術研發負責人趙三超,從架子上取下一個玻璃瓶,裡面裝著3D列印用的球形鈦粉,呈灰黑色粉末狀。


  趙三超介紹說,近年來,隨著全球3D列印技術的發展,看似毫不起眼的鈦及鈦合金粉末,成為了金屬零件3D列印領域所需的關鍵材料,雖然國內也有企業研發,但其製備技術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

  「最開始做實驗的時候,很難做下去。」趙三超說,3D列印是一個綜合性非常高的行業,涉及多門學科,包括冶金、化工、材料等,研發過程十分艱難,只能邊開發、邊摸索、邊調整。


  「3D列印,最大的優點是不用開模具,一些複雜產品,比如異形件、結構件等,通過3D列印,都可以直接實現。」趙三超說,目前,鈦及鈦合金球形粉末列印技術,主要用於航空、航天以及醫療器械、生物醫學等行業。

自主研發未來可用於更多領域

  2017年,攀鋼研究院打通了氣霧化製備球形鈦及鈦合金粉末工藝流程,整體技術和產品質量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18年,在雷射列印用球形鈦合金粉末製備方面取得突破。到2019年,解決了粉末流動性等問題,產品也得到了用戶認可。


  幾十微米的球形鈦粉,如果不放大看,就是一堆細粉,它們是如何生產出來的?趙三超解釋了大概的生產流程:通過感應線圈加熱,將鈦棒融化,然後通過高壓氣體,將融化後的液態鈦「吹碎」,這樣,鈦就破碎成了一顆顆小液滴,下落凝固成為圓形的粉末狀。這樣的生產方法,被稱為電極感應氣霧化法,是目前全球工業化生產鈦合金粉末的主要方法之一。


  就目前的市場來看,球形鈦粉的價格,大約是1500元至2000元一公斤,前景廣闊。不過,雖然現在攀鋼研究院已實現批量化生產,但目前階段還是以科研為主,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逐步實現產業化。

近年來,3D列印成為一項備受關注的熱門技術。它將塑料、金屬等「列印材料」,通過逐層堆疊列印的方式,來製造成為實物,應用領域日益廣泛。在眾多「列印材料」中,金屬粉末材料具有巨大優勢和發展前景,但技術難度極高,一直是製造行業攻關的熱點。


  從2014年起,位於四川攀枝花的攀鋼研究院,就開始對3D列印用球形鈦粉技術展開研究,逐步打破國外壟斷,目前已達到了國內行業先進水平。

小小鈦粉是列印領域關鍵原材料

  「鈦金屬具有質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等特點。」在攀鋼研究院一間實驗室內,球形鈦粉技術研發負責人趙三超,從架子上取下一個玻璃瓶,裡面裝著3D列印用的球形鈦粉,呈灰黑色粉末狀。


  趙三超介紹說,近年來,隨著全球3D列印技術的發展,看似毫不起眼的鈦及鈦合金粉末,成為了金屬零件3D列印領域所需的關鍵材料,雖然國內也有企業研發,但其製備技術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

  「最開始做實驗的時候,很難做下去。」趙三超說,3D列印是一個綜合性非常高的行業,涉及多門學科,包括冶金、化工、材料等,研發過程十分艱難,只能邊開發、邊摸索、邊調整。


  「3D列印,最大的優點是不用開模具,一些複雜產品,比如異形件、結構件等,通過3D列印,都可以直接實現。」趙三超說,目前,鈦及鈦合金球形粉末列印技術,主要用於航空、航天以及醫療器械、生物醫學等行業。

自主研發未來可用於更多領域

  2017年,攀鋼研究院打通了氣霧化製備球形鈦及鈦合金粉末工藝流程,整體技術和產品質量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18年,在雷射列印用球形鈦合金粉末製備方面取得突破。到2019年,解決了粉末流動性等問題,產品也得到了用戶認可。


  幾十微米的球形鈦粉,如果不放大看,就是一堆細粉,它們是如何生產出來的?趙三超解釋了大概的生產流程:通過感應線圈加熱,將鈦棒融化,然後通過高壓氣體,將融化後的液態鈦「吹碎」,這樣,鈦就破碎成了一顆顆小液滴,下落凝固成為圓形的粉末狀。這樣的生產方法,被稱為電極感應氣霧化法,是目前全球工業化生產鈦合金粉末的主要方法之一。


  就目前的市場來看,球形鈦粉的價格,大約是1500元至2000元一公斤,前景廣闊。不過,雖然現在攀鋼研究院已實現批量化生產,但目前階段還是以科研為主,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逐步實現產業化。

相關焦點

  • 打破技術壟斷 湘雅醫院創新3D列印仿生鉭棒
    點擊查看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15日表示,該院骨科胡懿郃教授團隊近日為一位股骨頭壞死患者,實施了由中國自主研發的3D列印個性化定製仿生骨小梁多孔鉭金屬支架植入手術,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股骨頭壞死患者的治療手段目前最常用的是鈦金屬。
  • 世界首個3D列印 人工椎體植入成功
    人體椎體結構示意圖及世界首個3D列印多節段胸腰椎植入物。(資料圖片)  日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成功為一名骨科脊索瘤患者切除五節段脊椎腫瘤,並利用世界首個3D列印多節段胸腰椎植入物完成長達19釐米大跨度椎體重建手術。這標誌著我國3D列印技術正式開啟人工椎體時代。
  • 中國成功實現該材料太空3D列印,尚屬世界首次,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太空3D列印也可以借鑑這個思路,通過循環系統解決材料的問題。3D列印技術本來就是將一堆零散的原料組合成產品的一項技術,它只需要材料。如果太空中什麼零件損壞了,我們直接將這個零件熔化重新再做一遍不就好了。即便在這個過程中原材料可能會有損耗,也不過是再額外補充一點就行了,這樣我們僅需要發射一次原材料上太空就可以用很久。
  • 攀鋼高端鈦及鈦合金生產線項目建設快速推進
    12月21日,在攀枝花釩鈦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團山片區施工現場,吊車穿梭、卡車奔忙……攀鋼高端鈦及鈦合金生產線項目建設正加緊施工。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綜合辦公樓、主廠房等基礎施工,並同時推進人員、技術、生產準備和施工安全保障等各項工作。
  •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威海帕斯碸新材料: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 中國2萬瓦光纖雷射器將實現國產化 打破國外壟斷
    光纖雷射器是繼二氧化碳和半導體雷射器之後的第三代產品,它由細如髮絲的光纖來釋放雷射能量,可廣泛應用於工業造船、飛機和汽車製造、航空航天以及3D列印等領域。與傳統二氧化碳雷射器相比,光纖雷射器的耗電量僅為其五分之一,體積只有其十分之一,但速度快4倍,轉換效率高20%,且沒有汙染。2007年以前,我國高功率光纖雷射器長期依賴美國進口,其價格昂貴,供貨周期長。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蘇州崑山一機構攻克大飛機製造「卡脖子」難題
    說到飛機製造,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及其生產裝備一直是我國大飛機製造的「卡脖子」問題。10月24日,上交大全等軸晶3D列印裝備在崑山周市組裝下線,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崑山晶微新材料研究院研製的首臺500公斤液態金屬3D列印智能設備,實現了連續液態金屬3D「列印」的增材成型方法,而且產品為全等軸晶組織,鋁的強度、均勻性、一致性等性能指標,都遠遠優於傳統鑄造工藝,技術已成功申請了海內外30多項發明專利。
  • 首款國產工業級MEMS噴墨列印頭上市有望打破國際巨頭壟斷
    本次發布會以「顛覆傳統製造,助力轉型升級」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噴墨列印行業的相關專家、企業代表,以及上下遊供應商共幾百人共聚一堂,共同見證SUREjet-T7680工業級熱發泡噴墨列印頭的正式發布。這些行業專家均表示,噴印行業中最難克服、最尖端的領域就是噴頭,長期以來高價噴頭一直卡住了中國相關行業的發展,噴墨列印頭核心部件,完全依賴進口。被外國巨頭賺取了巨額利潤。此次謝永林博士帶領的蘇州銳發,有望打破國際巨頭壟斷,帶動一大批中國的民族產業。
  • 鞍鋼新型索道用鋼絲繩打破國外壟斷
    近日,由鞍鋼鋼繩公司研製的高性能柱狀新型繩芯索道鋼絲繩,成功應用到浙江溪口雪竇山景區和浙江千島湖黃山尖景區的脫掛式索道,打破了國外對該領域的壟斷,為鞍鋼進一步拓展客運索道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脫掛式索道對鋼絲繩性能要求極高,延伸率需達到1.5‰,而國產鋼絲繩延伸率通常在3.5‰左右,所以脫掛式索道鋼絲繩的供貨一直被少數歐洲公司壟斷。我國名山大川眾多,索道建設日新月異,索道發展空間極為廣闊,目前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 攀鋼破解極低品位鈦鐵礦選鈦「世 界級密碼」
    【鋁道網】在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設計研究院科技人員歷經8年不懈攻關下,「低品位橄輝巖型鈦鐵礦選鈦工藝及裝備產業化集成技術研究」圓滿結題。1月16日,筆者從該公司獲悉,應用該項目成果的白馬選礦尾礦選鈦生產線,2018年實現了年度達產達效。
  • 從海洋微藻中提取DHA油脂新工藝打破國外壟斷
    從海洋微藻中提取出高品質的DHA油脂,加進奶粉中能促進嬰幼兒大腦發育,製成軟膠囊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南京工業大學黃和科研團隊發明的海洋微藻生產DHA油脂新工藝,打破了國外企業對微藻型DHA油脂的生產壟斷,目前已在多家企業應用並實現了規模化生產,為合作企業新增產值數億元。該工藝還獲得2017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技術發明一等獎。
  • 3d列印的材料是有哪些?列印精度及後處理介紹
    用3D列印的材料是什麼?3D列印的材料一般分為金屬和非金屬兩大類,包括:聚乳酸、ABS、二氧化二鋁、尼龍、陶瓷、高溫、高韌性、高強度感光樹脂、半透明感光樹脂、軟膠3D列印、DLP進口紅蠟、DLP進口藍蠟、全鈷彩色3D列印、數控ABS加工、桌面ABS塑料等數十種材料。金屬三維印刷材料:金、銀、鋁合金、不鏽鋼、鈦合金等材料。
  • 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這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這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 國外3D列印腎臟的最新進展!
    最近,Nova菌就遇到了許多男生吐槽自己的腎問題,想和小菌交流看看是否能夠來一次換腎,-_-||其實,利用生物3D列印技術進行腎臟器官的列印已經不是夢了。相較於國內,國外器官列印啟動時間早,經驗愈豐富,今天Nova菌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截止目前國外腎臟器官列印的最新進展。為什麼選擇3D列印器官?
  • 我國自主研發磁性基板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這款由電子科技大學歷時10餘年研發的高磁導率磁性基板,打破了國外基板廠商壟斷市場的局面,不僅被華為、魅族、小米等手機採用,產品還銷至美國、日本等數十個國家及地區。憑藉「高磁導率磁性基板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電子科技大學鄧龍江教授團隊近日獲得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國產3D列印用鈦合金和高溫合金粉末的崛起
    01 國產3D列印用鈦合金和高溫合金粉末的崛起 伴隨著航空航天以及增材製造技術的發展,近20年來我國鈦合金材料發展一路高歌猛進。 縱觀整個鈦材行業,不難發現,應用在中低端的鈦材產能已經過剩,而高端鈦材基本能滿足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需求。 「尤其是『十二五』之後,國內鈦材標準指標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無論是美系還是俄系牌號的鈦合金,一公斤都不進口也沒問題!各種成分和性能要求的鈦合金材料國內都能生產,只是高端鈦材國內成本略高。」歐中科技副總經理賴運金博士向《大國之材》表示。
  • 打破國外壟斷,矽微粉龍頭聯瑞新材即將登陸科創板
    多年深耕矽微粉,打破國外壟斷隨著網絡化和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和微電子產業迎來歷史性高光時刻。在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封裝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據統計,全球集成電路封裝中97%採用環氧塑料封裝作為外殼材料,而其中的70%-90%為矽微粉。
  • 世界首例3D列印個性化「人工椎體/椎間盤一體化「植入手術成功實施
    2018年2月7日,28歲的中國飛人蘇炳添在德國杜塞道夫站室內賽中,以6秒43奪冠並再次打破亞洲紀錄。繼上月27日及3天之前分別跑出了6秒50和6秒47之後,這是蘇炳添11天內第三次刷新亞洲2018賽季最好成績,同時也第二度打破亞洲紀錄。
  • 充電樁核心晶片量產 東微打破國外廠商壟斷
    這不僅打破了國外廠商的長期壟斷,而且產品的各項性能超過國外品牌。 一塊拇指指甲大小的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只有幾克重,卻能承載超過700伏的電壓,而導通電阻僅有30毫歐,實現了高效低耗的電能轉換,為充電樁的快速充電提供關鍵技術保障。昨天,蘇州東微半導體有限公司舉行產品發布會,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充電樁用高壓高速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GreenMOS)成功量產。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3d列印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願景,希望其能實現許多無法實現的東西,尤其是在外科手術中,如果能列印心臟、腎等器官該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但是3d列印的面世並沒有帶給人們預期的喜悅,引得人們好評如潮,反而引發了人們的吐槽,說我明明能花很少的錢到市面上去買一個東西,為什麼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去3d列印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