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3D列印成為一項備受關注的熱門技術。它將塑料、金屬等「列印材料」,通過逐層堆疊列印的方式,來製造成為實物,應用領域日益廣泛。在眾多「列印材料」中,金屬粉末材料具有巨大優勢和發展前景,但技術難度極高,一直是製造行業攻關的熱點。
從2014年起,位於四川攀枝花的攀鋼研究院,就開始對3D列印用球形鈦粉技術展開研究,逐步打破國外壟斷,目前已達到了國內行業先進水平。
小小鈦粉是列印領域關鍵原材料
「鈦金屬具有質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等特點。」在攀鋼研究院一間實驗室內,球形鈦粉技術研發負責人趙三超,從架子上取下一個玻璃瓶,裡面裝著3D列印用的球形鈦粉,呈灰黑色粉末狀。
趙三超介紹說,近年來,隨著全球3D列印技術的發展,看似毫不起眼的鈦及鈦合金粉末,成為了金屬零件3D列印領域所需的關鍵材料,雖然國內也有企業研發,但其製備技術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
「最開始做實驗的時候,很難做下去。」趙三超說,3D列印是一個綜合性非常高的行業,涉及多門學科,包括冶金、化工、材料等,研發過程十分艱難,只能邊開發、邊摸索、邊調整。
「3D列印,最大的優點是不用開模具,一些複雜產品,比如異形件、結構件等,通過3D列印,都可以直接實現。」趙三超說,目前,鈦及鈦合金球形粉末列印技術,主要用於航空、航天以及醫療器械、生物醫學等行業。
自主研發未來可用於更多領域
2017年,攀鋼研究院打通了氣霧化製備球形鈦及鈦合金粉末工藝流程,整體技術和產品質量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18年,在雷射列印用球形鈦合金粉末製備方面取得突破。到2019年,解決了粉末流動性等問題,產品也得到了用戶認可。
幾十微米的球形鈦粉,如果不放大看,就是一堆細粉,它們是如何生產出來的?趙三超解釋了大概的生產流程:通過感應線圈加熱,將鈦棒融化,然後通過高壓氣體,將融化後的液態鈦「吹碎」,這樣,鈦就破碎成了一顆顆小液滴,下落凝固成為圓形的粉末狀。這樣的生產方法,被稱為電極感應氣霧化法,是目前全球工業化生產鈦合金粉末的主要方法之一。
就目前的市場來看,球形鈦粉的價格,大約是1500元至2000元一公斤,前景廣闊。不過,雖然現在攀鋼研究院已實現批量化生產,但目前階段還是以科研為主,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逐步實現產業化。
近年來,3D列印成為一項備受關注的熱門技術。它將塑料、金屬等「列印材料」,通過逐層堆疊列印的方式,來製造成為實物,應用領域日益廣泛。在眾多「列印材料」中,金屬粉末材料具有巨大優勢和發展前景,但技術難度極高,一直是製造行業攻關的熱點。
從2014年起,位於四川攀枝花的攀鋼研究院,就開始對3D列印用球形鈦粉技術展開研究,逐步打破國外壟斷,目前已達到了國內行業先進水平。
小小鈦粉是列印領域關鍵原材料
「鈦金屬具有質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等特點。」在攀鋼研究院一間實驗室內,球形鈦粉技術研發負責人趙三超,從架子上取下一個玻璃瓶,裡面裝著3D列印用的球形鈦粉,呈灰黑色粉末狀。
趙三超介紹說,近年來,隨著全球3D列印技術的發展,看似毫不起眼的鈦及鈦合金粉末,成為了金屬零件3D列印領域所需的關鍵材料,雖然國內也有企業研發,但其製備技術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
「最開始做實驗的時候,很難做下去。」趙三超說,3D列印是一個綜合性非常高的行業,涉及多門學科,包括冶金、化工、材料等,研發過程十分艱難,只能邊開發、邊摸索、邊調整。
「3D列印,最大的優點是不用開模具,一些複雜產品,比如異形件、結構件等,通過3D列印,都可以直接實現。」趙三超說,目前,鈦及鈦合金球形粉末列印技術,主要用於航空、航天以及醫療器械、生物醫學等行業。
自主研發未來可用於更多領域
2017年,攀鋼研究院打通了氣霧化製備球形鈦及鈦合金粉末工藝流程,整體技術和產品質量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18年,在雷射列印用球形鈦合金粉末製備方面取得突破。到2019年,解決了粉末流動性等問題,產品也得到了用戶認可。
幾十微米的球形鈦粉,如果不放大看,就是一堆細粉,它們是如何生產出來的?趙三超解釋了大概的生產流程:通過感應線圈加熱,將鈦棒融化,然後通過高壓氣體,將融化後的液態鈦「吹碎」,這樣,鈦就破碎成了一顆顆小液滴,下落凝固成為圓形的粉末狀。這樣的生產方法,被稱為電極感應氣霧化法,是目前全球工業化生產鈦合金粉末的主要方法之一。
就目前的市場來看,球形鈦粉的價格,大約是1500元至2000元一公斤,前景廣闊。不過,雖然現在攀鋼研究院已實現批量化生產,但目前階段還是以科研為主,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逐步實現產業化。